[摘要]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80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SDS评分相似,而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恶性肿瘤;妇科
[Abstract]Objective During chemotherapy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and car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to improve clinical care effect. Methods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08 to May 2010, treated 160 cases of gynecological canc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of the 80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chemotherapy psychological status and satisfaction with the situation. Results Observed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s similar to SDS score, and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served after SDS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1),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improve care and satisfac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s importan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Care; Cancer;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 中图分类号 ] R6[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妇科恶性肿瘤在我国肿瘤疾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妇科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女性恶性肿瘤的12%~15%,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及生命安全以及生育能力的疾病,其中约21%的恶性肿瘤发生于未生育的年轻妇女[1]。全身化疗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可以改善患者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期,但由于化疗疗程长、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多、患者耐受性差等特点,使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十分关键。做好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与其他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化疗耐受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就我院自近年来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心理干预及其他护理做出相关阐述,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有所帮助,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妇科恶性肿瘤且排除病情不稳定、精神性疾病、伴有意识障碍等患者。观察组80例患者中年龄21~76岁,平均(46.8±3.2)岁;肿瘤类型:宫颈癌38例,卵巢癌22例,子宫内膜癌15例,其他5例;化疗次数1~5次,平均(2.6±0.3)次;文化水平:小学文化19例,初中文化28例,高中及以上文化33例。对照组80例患者中年龄23~78岁,平均(47.2±3.4)岁;肿瘤类型:宫颈癌35例,卵巢癌24例,子宫内膜癌13例,其他8例;化疗次数1~6次,平均(2.8±0.4)次;文化水平:小学文化21例,初中文化29例,高中及以上文化30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等各方面比较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两组患者的化疗方案有PAC(顺铂、阿霉素、环磷酰胺)、PC(顺铂、环磷酰胺)、PEB(顺铂、VP16、平阳霉素)、PVB(顺铂、长春新碱、平阳霉素)、VAC(长春新碱、更生霉素、环磷酰胺)等。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干预 癌症一旦得到确诊,患者常有怀疑、焦虑、悲伤、抑郁、悲观失望等复杂情绪,而这些不良的情绪往往会影响治疗信心及实施过程,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心理及情绪,可以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对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护理工作者应以同情的态度,耐心和细心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正确引导患者认识到癌症并非不治之症,癌症也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病”。给患者介绍化疗的原理和可以达到的效果,并介绍经过化疗取得显著疗效的病例,让患者满怀希望,树立积极治疗的信心。设法取得患者家属、亲友及单位的密切配合,尽量解决疾病以外的各种困难,集众人之力反复进行开导劝慰、关心体贴患者,多陪伴患者,鼓励患者心情愉悦,适当做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并陪伴患者进行气功、太极拳等运动。让患者充分体验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身在家庭中的温暖,认识到自己的人生价值,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勇敢面对身患疾病,为坚持化疗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2.2 胃肠道反应护理 多数抗肿瘤药物对胃肠粘膜均有一定的损害。在化疗期间患者往往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由于化疗对人体的能量消耗十分巨大,加上患者胃肠道不适容易引起厌食,严重影响了机体营养的摄取和吸收,使得患者抵抗力更加低下,对化疗的耐受性严重下降。护理工作者应加强对患者饮食方面的护理,设法在饮食上注意色香味等方面的调配,力求适合患者口味的饮食,多变化饮食的种类和口味,以少量多餐为饮食原则;可让患者进食一些健脾止呕的食物,如姜片、陈皮、酸梅等;保证患者用餐环境的清洁舒适,就餐地点应通风适宜,避免异味影响患者食欲;在患者进餐时可为患者播放喜欢听的音乐,或者为患者讲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让患者分散对胃肠道反应的注意力,可以多进饮食;患者进餐后应休息1h,之后指导其进行一些适当的活动,可促进饮食的消化吸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要求患者早起、睡眠、饭后均要漱口,可以有效减轻因恶心、呕吐导致的厌食症状。在患者感到有恶心、呕吐感觉时要求患者放松肌肉,行缓慢的深呼吸,可减轻恶心、呕吐的感觉[2]。
1.2.3 骨髓抑制护理 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在患者化疗期间应严格注意患者的血象变化;给予患者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的摄入,以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同时应注意饮食的卫生,避免生吃蔬菜、水果。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检查表明患者血小板出现下降时,应密切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早发现因血小板下降引起的出血。根据病情适当限制患者的活动,防止活动时因体弱无力、贫血等引起外伤及出血意外,有颅内出血或其他内脏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嘱患者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抠鼻、咬指甲等,以预防出血和感染。
1.3 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化疗前后的心理状况评估,并采用问卷形式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前,其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经过心理护理、并发症预见性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1。
而经过我院的综合性临床护理干预后,由于给予了患者全面、综合性的护理,患者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较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由于患者对恶性肿瘤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化疗期间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而这些不良心理状态的产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对医护工作的配合。长期处于不稳定而消极的心理状态下,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大大降低化疗的效果[3]。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和相关不良反应的预防护理,可以大大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4],积极配合化疗治疗,而降低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本文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常见的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经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D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此外,我院还总结了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进一步说明,采用心理护理、并发症预见式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情况,提高护士护理工作质量,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杨纪实,周留林,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40例临床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5(11):178-179.
[2] 费国华,张健增,高龄妇科恶性肿瘤43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3(12):257-258.
[3] 姚福兰,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病人的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8(21):67-68.
[4] 董梅.舒适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0,16(1):110.
论文作者:潘永秀 徐银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患者论文; 恶性肿瘤论文; 心理论文; 妇科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差异论文; 《健康文摘》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