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全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是以安全管理体系提升为主线,通过利用现有成熟的移动通信、数据库、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安全信息数据的有效应用,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为安全业务提供便捷的流程管控服务,为基层提供有效的安全信息服务,实现安全生产信息线上线下的全面互联互通,快速、灵活地处置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检查标准化、巡查管理信息化、隐患处置智能化。
关键词:安全管理;信息化
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概述
1.1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界上的各个领域都开始尝试着利用运用信息化手段来对工程等其它工作进行管理,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利用这个信息化手段进行工作,会使工程建设工作更加的高效。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牢牢地抓住了这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机,建设了信息化的监督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会使建设工程的监督工作变得更加地标准化、规范化、简洁化、合理化、公开化等等。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这个信息化管理系统时时地关注着工程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第一时间的了解到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对其进行实施解决措施。
1.2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安全管理覆盖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渗透企业壮大的各个环节,与各部门、人员、设备以及设施等息息相关。随着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视野和触角也急需拓展和延伸。建设工程行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利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成本等,解决了传统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大部分问题。与此同时,也实现了便利的数据查询工作,数据的计算与统计也变得非常的便利也准确,大大的降低了数据出现差错的概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在许多方面都展现了它的优势,在工程中充分发挥了信息化的功能,促进了这个行业的迅速发展。
2、安全管理现状
虽然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不断重视,企业对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目前安全巡查管理仍然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工况复杂,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的安全管理主要还是以人为监督为主,信息化程度处于较低水平,伴随管理人员减少、现场工作繁杂和操作工况多样等情况的出现,隐患、事件信息录入工作量大,只依靠人工操作,日常各项安全检查工作不可避免地存在疏忽遗漏、容易出错的现象,给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2.2安全生产信息剧增,现有获取信息方式不能满足要求
无论是现场生产作业、设备运行还是非常规作业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安全生产数据信息急剧增加,使安全环保工作始终处于重大压力之下;加之传统的管理方式获取信息手段单一,信息传递渠道少,信息传递数量有限,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2.3缺少安全信息共享渠道,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现场安全信息交流只限于本班组甚至于个体,基层和管理层、各班组之间信息交流闭塞,信息、资料无法交互及共享,覆盖面不广,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不能及时得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导致隐患、事件管理的时效性差,跟踪反馈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发展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技术
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纵观全球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贡献。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提出各行各业的生存及发展都要依靠技术创新,勇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社会各界都要严格监督建设工程的每一项工作,现如今各行各业都提倡进行信息化管理,即管理要结合互联网技术,但这一技术也需要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创新,聘请业界专业的人士,加强培训交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从而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的技术。
3.2实现预警管理功能
顾名思义,预警管理功能意思就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且将要发生,提前告知工作人员,或者提前提醒工作人员该做什么事情了。在合适的时间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还会减少工作失误。例如:在隧道施工中会常遇到瓦斯、有毒有害气体溢出或崩突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运用瓦斯、有毒有害气体自动检测监测设备、手持式检测设备等信息化手段不间断进行检测,大大化解了风险,检测瓦斯超标、有毒有害气体达到临界值时,系统会传递危险信号给一线作业人员,管理人员按照既定方案快速撤离作业人员,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3建设信息化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完成数据交互通过信息平台各节点,加强管理人员与现场工作信息互交和共享,减少信息录入工作量,实现信息实时沟通和业务在线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将安全隐患信息、事件案例、规章制度、操作手册等信息分类在线共享。开放权限,鼓励各级用户更新,逐渐形成安全知识库。例如:某工程局推广应用“掌上学院”APP,助力于企业快速建立专业知识的更新、补充,助力员工打破时间限制、地域限制、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补充“新鲜血液”,巩固既有管理知识,利用图、表、动画等形式简化文件、制度、安全警示案例等内容形象生动传授安全管理知识,提高了学习者的积极性,形成线上线下教育培训的合力,从而提升企业本质安全保障能力。
3.4借助识别技术降低信息输入工作量
人脸识别、二维码及RFID射频卡作为成熟的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在安全信息化管理中,可应用于人员、设备设施及单据的识别和快捷采集,可极大的提高数据准确性和输入效率,同时还可防止舞弊行为。
3.5进一步通过使用“云计算”实现管理技术的信息化
云计算是计算机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通过云计算可以有效地实现管理信息化,从而有效地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工作效率,使建设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向着规范化、标准化、公平公正化迈进。相对于传统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方式,利用云计算实现信息化管理也会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它的优势。利用云计算实现信息化管理对于建设工程行业的监督管理部门将会是一个阶段性的改革。但是,建设工程行业并还不可以完全地使用云计算实现信息化管理,仍然有关许多的不足,这就要求建设工程企业大力地推行云计算方法。
结束语
现如今这个时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正处于开始的阶段,开始阶段也是极为重要的,若是初期阶段的工作都没有做好,那后面再怎样努力,其缺陷都是无法弥补的。为了使建设工程的质量得到控制,建设工程的安全得到充分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地利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建设工程的实施成本。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信息化管理可以使建设工程行业可以进一步走向智能化与网络化。总而言之,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使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在多方面为工程带来便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解决。
参考文献
[1]杨如香.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OL].中国建材科技.
[2]李安铨,李倩.浅谈“互联网+”驱动项目安全管理信息化[J].建筑安全,2019,34(03):42-44.
[3]赵智勇,黄强,郁实,孙成富,姚晓涛.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安全管理[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200.
论文作者:马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信息化管理论文; 建设工程论文; 建设工程质量论文; 安全监督论文; 信息论文; 工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