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芳 任玉兴(延安市第一中学)
学生步入高中后,普遍认为数学难学,甚至听不懂。不少学生说,他们在初中成绩一般都较好,步入高一以后,数学考试想得及格分以上,常常是望尘莫及,不少学生家长也疑惑不解;数学成绩一向较好的孩子,进入高中后竟然很快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我想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同学不了解高中数学的特点,学不得法,从而造成成绩滑坡。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都作了较大的调整.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学生认知能力差;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多,知识难度大,教学要求高,学生认知能力高;中考考试要求低,高考考试要求高.
2.教材特点不同
首先,初中教材大多研究的是常量,侧重于定量计算,对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不高,难度不大;而高中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不但注意定量计算,而且还常常需作定性研究,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其次,初中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浅显、易懂,公式的运用比较单纯,而高中数学的很多概念比较隐含,公式的使用灵活多变。
3.教学方面的差异
课堂教学密度上,高中数学比初中数学每节课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类型较少,且较单一,教师一般均有时间在课堂上讲授各类习题的解法为学生作示范,供学生去模仿,考试时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律和法则及老师示范的例题类型,一般均能取得好的成绩。而高中数学教材中,不但题目类型多,且较灵活。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二、教材分析
1、初中,我们学了哪些内容?(初中数学课程框架)
2、高中,我们要学习哪些内容?(高中数学课程框架)
三、衔接内容:
初中课本中删除或减弱,但高中要用的,需衔接的内容
初中课本中删除或减弱,但高中要用的,需衔接的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的措施:
(1)做好入学教育,有条件的学校建议上课时加入衔接的内容。
(2)做好课堂优化,提高教学效率,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实现初高中衔接.
(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5)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6)初高中教师应有交流,理念上应有改变.
论文作者:常春芳,任玉兴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高中数学论文; 初中论文; 高中论文; 学生论文; 内容论文; 教材论文; 数学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