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广东省东莞市 523000)
摘要: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经济运营和精益管理的重要指标。线损包括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与网架结构和设备参数有关,受用地选址、设备统一招标等不可控因素较多;而管理线损则可以通过较为容易实施的管理手段进行管控,因此供电系统中对管理线损的研究和控制方法较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采用线损异常率作为指标来管控管理线损。本文以线损异常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数据分析深入剖析原因,并通过将各项控制措施的人力成本作比对,提出了一种优化人力成本的台区线损异常管控方法。该方法经实践验证,成效显著,节省大量人力成本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关键词:人力成本;线损异常;管控方法
一、前言
若某条线路或者某个台区其实际线损值大于其理论值的1.5倍,即将线路(台区)定义为线损异常。利用线损异常指标对线损进行管控比仅用线损指标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10千伏线路线损异常管控相对较为简单,技术上可用计量自动化系统每周对比管控,排查主要以变压器为单个对象,工作量较小。220伏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影响因素较多,而且排查以每个低压用户为单个对象,以每个台区平均300个用户估算,其排查工作量巨大;而另一方面,近年来基层班组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班组人员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因此在台区线损异常治理过程中,必须考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减少人力成本,因而本文主要聚焦于台区线损异常的管控方法研究。
二、台区线损异常因素分析
为了更彻底地深入分析,选取了台区线损异常管理基础较好的某三个分局,经统计分析归纳了影响台区线损异常率的前几个因素,分别是:变户关系的准确性、抄表时间的一致性、工单归档的及时性、计量装置的准确性和用户的窃电行为。取以上三个分局2016年1月至4月(共2期)台区线损数据作为分析,共有线损异常台区287个,其中各因素影响的构成如下表所示:
表1 台区线损异常影响因素统计
由统计结果可知,影响台区线损最大的因素是抄表时间的一致性(40.4%),其次分别为变户关系的准确性(28.2%),工单归档的及时性(14.6%)和计量装置的准确性(11.1%),而用户的窃电行为影响因素较低,仅为5.7%。前面四个因素均是内部管理因素,可见,台区线损异常率居高不下,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自身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其背后的原因分析如下表所示:
表2 台区线损异常管理原因分析
三、形成一种考虑人力成本的台区线损管控流程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五方面的管控举措,并对其逐一进行人力成本优化评估
(一)提高抄表时间的一致性:
(1)要求班员每日将当日所抄台区进行统一登记,若因特殊原因推迟抄表的,向班长提出,以便调整供电量抄表时间。(日常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2)电费核算时发现的异常波动,该台区抄表负责人必须上传现场电表照片作为证明材料。(日常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二)提高变户关系的准确性
(1)对线损异常台区进行变户关系核查。(额外人力消耗:2人×4时=8人•时)
(三)提高工单归档的及时性
(1)要求各班组各班员在每日下班前,务必对营销系统内的工单进行梳理。(日常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2)复核员在每月收费报表锁定前应完成当月对线损统计有影响的工单归档,如电量追补工单、存在二次结算的过户该类工单、专变投运工单等。(日常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四)检验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1)加强对计量装置损坏工单处理,要求3个工作日内完成更换并归档。(日常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2)对线损异常台区电量环比减少50%以上的工商业用户进行计量装置检查。(额外人力消耗:2人×8时=16人•时)
(3)对变户关系正常、抄表时间一致但线损依然异常的台区,安装窃电监测仪后,对电量异常区段进行计量装置检查。(额外人力消耗:2人×8时=16人•时)
(五)实施反窃电工作
(1)安装窃电检测仪,并对该台区用户进行分段分时监测。(2人×20时=40人•时)
将以上管理举措,以单个异常台区为单位估算,按照额外人力成本从低到高排序,依次为:
1.提高抄表时间的一致性:为常态化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2.提高工单归档的及时性:为常态化工作,额外人力成本为零。
3.重新核对变户关系:8人•时。
4.检验计量装置的准确性:16人•时或32人•时。
5.实施反窃电工作:40人•时。
由以上额外人力成本评估和表1的统计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策略:
1.提高抄表时间的一致性和提高工单归档的及时性均为常态化工作,不需要增加额外人力成本,而这两个因素占异常总量的55%,因此首要是保证抄表时间一致和工单归档及时。
2.在保证抄表时间一致和工单归档及时前提下,其余3个影响因素占比最大变户关系的准确性(28.2%),但其措施所需额外人力成本最低(约8人•时);占比最小的为用户窃电行为(5.7%),但其额外人力成本反而最多(约40人•时),因此在考虑流程优化时,应先考虑核对变户关系,其次是检验计量装置,最后才是检查窃电(以前,这些工作是各班组同时进行的,这样不但消耗人力成本较多,而且有些班组可能在做“无用功”,不符合精益管理的原则。)
根据这个思路,发现某一台区出现线损异常后,优化的具体管控流程如下:
(1)由线损管理员发起,要求抄表班、运维班台区负责人核对变户关系。若因变户关系不正确引起异常,则流程结束。反之,进入下一步。
(2)计量班对线损异常台区电量环比减少50%以上的工商业用户进行计量装置检查。若因计量装置问题引起异常,则流程结束。反之,进入下一步。
(3)用检班在异常台区分段安装反窃电装置,7天后读取反窃电装置数据,判断是否存在线损异常区段。若否,暂时无法找到原因,提请线损管理小组讨论解决办法;若是,进入下一步。
(4)计量班检查该区段的计量装置。若因计量装置问题引起异常,则流程结束。反之,进入下一步。
(5)用检班对区段内所有客户逐一进行窃电排查。若因为窃电原因造成异常的,则流程结束。反之,暂时无法找到原因,提请线损管理小组讨论解决办法。
相关的流程图详见附录一。
四、应用结果
(一)方法的有效性
从2016年5月份开始,该方法就开始酝酿成型并逐步完善使用,效果十分明显,具体效果如下图所示。(红线左边为方法使用前,台区线损均在15%以上,红线右边为方法使用后,台区线损降低至10月份最低值7.89%)
图1 该方法使用前后台区线损异常率对比
(二)方法的高效性
以某供电分局为例,在7至10月份共4个月,共有36个台区出现线损异常,其异常原因如下表所示。
表3 2016年7至10月份台区线损异常原因归类
若不考虑人力成本,计量班、抄表班、用检班按照各自的分工对线损异常台区进行排查,则至少大约共用64×(36-4-2)=1920人•时。其工作量相当于于一个8人的班组30个工作日的工作量(平均到每个月为7.5个工作日)。
采用该方法流程后,其人力资源成本为8×30+16×15+40×3=600人•时,减少了69%的人力成本。
各班组的工作量对比如下:
表4 该方法使用前后各班组的人力成本对比(共4个月)
可见,该流程在分析线损异常原因分布规律的前提下,采用了分步法,每个步骤只有一个班组作为主体,串联工作每个班组都在做“有用功”,避免了在线损排查过程中各班组一起并联工作,但部分班组“无功而返”的人力资源浪费的情况,而且流程越靠后的班组,节约的人力成本越多。
五 结语
线损作为供电企业衡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反映供电企业一个重要的技术标准,衡量供电企业整体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达到最终反映企业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目的。本文提出的方案在台区线损治理过程中效果明显,既能有效解决问题,又能提高各班组联合治理台区线损的工作效率,有较大的参考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卫东.线损管理需从细节入手[A]华东六省一市电机(电力)工程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2013年年会论文集[C].
[2]张淑婷,周鑫.电力企业线损管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02)
[3]洪艺辉.浅谈供电所营销过程中的线损管路[J].电力管理,2013(09).
作者简介:
张永康(1983.11.22),性别:男,籍贯:广东开平;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配网生产经营管理,综合能源开发与应用。
论文作者:张永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线损论文; 异常论文; 人力论文; 成本论文; 装置论文; 抄表论文; 班组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