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效益及社会效益之我见论文_陈金艳

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效益及社会效益之我见论文_陈金艳

江苏联欧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林绿化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城市园林绿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也从中显示着古老园林的崭新魅力。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 经济管理效益 社会效益

1.时代特征

近年来,我国城市绿地面积增长很快,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全民环境觉悟的提高,增强了绿化祖国的自觉性;国家法律、法规,把绿化建设列为各级政府的职责,并且规定为各行各业以及公民的义务;在城乡建设中,把绿化列为必须同步进行的建设项目之一。总的来说,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调控下,绿化事业与经济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互为基础的态势。当今绿化事业的实践,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丰富得多、精彩得多,不但出现了量的增长,而且形成了质的变化。

2.产业化和权益平衡

2.1 城市绿化是一门新兴的环境产业

城市绿化的建设过程、功能要求和经营目的,与林业有所不同,但都是生产建设的组成部分,一个是以取材为主,一个是以环境保护为主。城市绿化是对社会环境资本的投入,其经济回报是多方面的,而且是十分丰厚的。

(1)绿化建设所投入的绿化材料,在合理的养护下,将不断增加物质量,为社会积累财富。在绿化材料物质量积累的同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环境效益。其优化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功能,形成提升城市以及社区价值的砝码。

(2)绿化的环境功能,是潜在的生产力,融合在社会生产的全过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环境资本,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条件之一。许多城市和社区出现了“以绿引资,因绿兴市”的连锁反应,因环境改善、景观美化,而招来投资者、旅游者,繁荣了经济。

(3)城市绿化形成的“经济波澜”渗透在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绿化建设所形成的经济动力,涉及许多经济领域。除了投资者直接受益以外,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是很大的,只要进行综合核算,其经济效益将大大超过投资额。由于经济效益的诱导效应,提高了投资主体的“绿化觉悟”,推动了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2.2 权益的平衡问题值得探讨

城市绿化所形成的环境效益,不受疆域的约束,无论投资者还是非投资者,都可以不受限制地在自然空间里均衡地得到享受,由此形成了环境效益普遍性的特点。市民作为纳税者,享受绿化的环境效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当某些经济实体因城市的绿化环境使他在经济活动中受益时,他不需要通过市场付出代价,又形成了绿化经济效益外部性的特点。对那些没有依法负担应有的绿化建设任务或没有达到法定绿化数量的单位来说,实际是他们占用了社会的环境资源。对这类单位应该以环境评价、计量为标准,他们应该向社会做出补偿。把外部化的经济成本转向内部化,才能从利益驱动的高度,调动其绿化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同样,某些依法进行了环境绿化建设达到或超过法定指标的单位,他们投入了土地、资金,对城市绿地系统做出了贡献,他们是城市环境质量的生产者。政府对这类单位在税费负担方面给以优惠才比较合理。

3.绿化管理法制化

法制建设是管理能力的建设。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在于以立法的形式把城市绿化规划目标化作具体任务,落实到社会各项经济活动中去。管理机关的职权是法律赋予的,管理者的行为只能规范在法律范围之内,法制是实施管理的准绳。人们常说:“领导重视就什么都好办了”。但是,这与法制相比较,“依法治绿”才是最公平、最持久、最权威的管理。我国多项法律、法规中,对保障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都作了若干规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绿化事业的推进,实施管理中有些问题值得重新探讨。

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增加了“依法治绿”迫切性,需要以法制保障绿化事业的发展。目前应该清理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城市绿化条例》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以来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修改与市场经济和“入世”不相适应的法规、条例。至少应该研究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1)面对绿化事业社会化的特点,确立绿化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各方的职责和权益;

(2)面对绿地面积增加、质量提高的现实,确立全社会发展绿化和维护绿化的法律保障;

(3)对新兴的、发展中的绿化产业,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相应的中介机制、监管机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几个管理策略问题

4.1 加强维护“绿线”的严肃性

“绿线”的划定是实现绿化规划的前瞻措施,维护“绿线”比划定“绿线”更重要。当今实施的“拆房建绿工程”,对当代人来说是个大成就,但需要以数倍、数十倍的投入进行环境重塑。前车之鉴不容忽视,以多少无奈吞下历史的苦果,不要因现在的宽容给后人留下隐患。应该严守规划,从法制出发,像维护“红线”一样,维护“绿线”的严肃性,控制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制订土地转让、土地借用、房屋拆建等的法制措施。

4.2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协调绿化发展

当今,城市绿化是涵盖城乡的系统工程,近郊、远郊都纳入了城市绿化系统规划之中。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取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措施、开展多种经营,是城乡一体化大规模发展绿地的基本措施。回顾人类的生产历史,绿化、植树从来就是谋求生存、富民强国的手段。为农业生产者开辟生产致富的道路,是发展绿化的必由之路。在法制建设和绿化管理中,应该研究解决资金投入、合作经营以及土地使用、农业税收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4.3 养护管理法制化

城市里的一切绿地、树木,不论所有权属于谁,都是绿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做好所有绿地、树木的养护管理,使其茁壮生长,是发挥绿化效益、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巩固绿化成果的关键,与发展具有同样意义。我国法律、法规已经规定,即使是绿地、树木的所有者,也不准损坏树木、侵蚀绿地。绿化事业发展到目前的水平,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把绿地、树木、养护、管理列为所有者的责任。国外在城市绿化管理中,不乏这方面的先例。需要制定不同的养护质量标准,把养护管理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市民中去,建立赏罚法规。同时,兴办绿化养护企业,开发绿化养护市场。实行集约化经营,为社会绿化养护服务。

4.4 绿化效益的技术保障

城市绿化效益来源于功能,功能来源于绿地的数量和质量,环境效益、社会效益都是以植物为基础的。过量建造亭、台、楼、阁,堆砌假山,搞豪华的硬地铺装,其后果是投资与效益成反比。在当今绿化建设高速发展的时候,应该制订绿量指标、建筑物限制指标,从技术政策上保障绿化的实效。

5.城市园林绿化项目的社会效益

5.1 绿地系统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绿地可以有效地防风防尘、降低噪音、净化空气,可以削减城市自身排放的污染,减少甚至避免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可以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据测定,成交防风林冬季可降低风速20%,夏季可降低风速50~80%。总之,绿化状况与城市的命运兴衰休戚相关。

5.2 通过艺术效果美化了城市的生活环境

城市中大量的硬质楼房形成了轮廓挺直的建筑体,而园林绿化则为柔和的软质景观。而两者巧妙的结合,就能丰富街景,成为美丽的风景线,把城市的品位、格调、特色,高档次地塑造出来,利用高质量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知名度。

5.3 社会交往是园林绿地的又一重要功能

公共开放性园林绿地空间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交往的理想场所,使人们在生活中多一些交流,多一些需求。城市园林绿地也是文化教育的园地,是向人们进行文化宣传和科普教育的主要场所,让人们在休息游玩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城市开放性空间系统中,园林绿地作为人类文化、文明物质空间构成上的投影,它是反映现代文明、城市历史、传统和发展成就与特征的载体。

5.4 在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如果拥有足够的公园和绿地,能创造出优美的景观,不仅能起到净化美化环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民的综合素质,激发群众热爱家园、共建美好家园,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这些是城市永葆青春、永续利用必不可缺的。

6.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系统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在减少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保持城市环境的生态平衡方面,具有其他设施无法替代的功效。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断增加,而其服务功能价值则时刻以间接形式体现。也就是说,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绿化对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杨海燕.城市园林绿化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12).

[2]宋晓虹.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与文化原则[J].贵州农业科学,2002,(5).

[3]韩弘,李美玲,曹红星.论园林绿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

论文作者:陈金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  ;  ;  ;  ;  ;  ;  ;  

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效益及社会效益之我见论文_陈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