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们共同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升华_科学论文

对我们共同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升华_科学论文

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升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们共同论文,理想信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全国各族人民要有一个共同的社会理想和目标,有一个一致的思想导向和凝聚的核心,才能团结起来,为着自己的明天去奋斗,以赢得祖国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在当代中国,邓小平理论就是这样的思想基础和观念核心。

——邓小平理论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和基础。众所周知,邓小平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全面具体地贯彻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标准和各项具体政策等等的理解和规定之中。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辟概括;关于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关于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事业的是非成败的价值信念;关于要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判断依据的评价准则;关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导向、两个文明一起抓、造就“四有”新人、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以及作出“一国两制”的决策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等判断时,所运用的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价值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风格。这些思想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深刻,逻辑完整,现实针对性强。而其始终如一的价值导向,正是党的宗旨即“为人民服务”。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显示了邓小平理论及其价值观的巨大威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新的基础、条件和要求。我们需要沿着这一理论的思路,深入完整地理解和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系。

——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祖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是我们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内容。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没有理想的生活就没有希望。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路线,包括在一定时期内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等,就是最有力的回答。它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提供了共同理想和目标的蓝本。我们当前就要把这个最现实的理想和目标作为理想和信念建设的重点,用它来团结和鼓舞大家。因此就需要结合实际去说明,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为了实现它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等等,其中包含了价值观的大量问题。这一切都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积极明确的共识,才能变成改革的巨大力量。考虑到我们正做的是一项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事业,那么就决不应轻视这个具体层次的理想建设,决不应该把它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立起来。现实是通往未来理想的阶梯,离开现实空谈大目标,或用庸俗、片面的观念代替崇高目标,都是要不得的。

——树立健全的主体意识,是在我国人民中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和核心。这是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倡导各种积极思想意识的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并且依靠人民自己,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再如,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荣辱与社会主义前途的现实联系基础之上的,人民自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人这一点,是实现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保证;又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区别于以往的各种群体主义,如家族主义、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地方主义等等之处,根本在于它不是以某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为本位,而是以人民、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为本位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集团中,首先是主人,而不是附属品,正因为如此,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才是根本上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离开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就不能说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和集体主义原则,等等。从这些道理中不难理解,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中首先确立起健全的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是一项带有基础性、普遍性的思想建设内容。

——在全社会造就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风气,使一切行动有利于振兴祖国的伟大事业,是我们价值观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心理状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健康心理,消极落后的心态必然贻误事业。社会风气往往是反映人们心态的镜子。因此,检验价值观建设效果的一项指标,就是要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是否能得到倡导和保护,成为社会风气。对我们来说,这种心态的实质,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变为大家共同的思想方法;就是要让“三个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切实贯彻到各项事业中去;就是要做到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创造出适合于我们的秩序、规则和成果;就是要注重实效、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让符合人民利益的东西成为主导。一句话,就是要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充分地结合和体现出来,成为我们民族走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路线,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原则,都已有了明确的规定,这些同时也是当前价值观建设所要确立的具体内容和原则。在使之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思想感情、信念和行动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建设就要注重面对现实,从根本信念的高度去回答和解决一些深层问题,打好基础。

人的精神存在和精神生活,具有无限多样化的层次和形态,极其丰富多彩而深奥神秘。信仰是其中最重要的层次和形态之一。在人类不断地追求和创造价值的历史活动中,信仰作为一种理性化的形式,是人生的“主心骨”,是人的社会存在和价值实践的思想反映,反过来驱动和引导着人的价值实践,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信仰的特征,是既“信”之,又“仰”之——使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以最高信念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导向,并调动各种精神因素为它服务;而“心诚则灵”、“遇挫弥坚”则是信仰特有的效果。比如,信仰不等于宗教,但宗教却是一种信仰状态。当我们面对古人留下的无数巨大、宏伟、复杂的宗教建筑和艺术遗迹(比如乐山大佛、龙门石窟等等)时,往往很难想象出,在那些艰难危险的环境中,凭着当时那样简陋的工具,人们是怎样制造出来的。但可以想到的是,他们完全是为着一种信仰而做出了这一切。

信仰的确立,在于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和生存发展方向的把握。人们信仰什么(譬如神、自然、科学、道德、未来的美好社会等),归根到底反映了人的这种把握的程度。恩格斯说:“即使最荒谬的迷信,其根基也是反映了人类本质的永恒本性,尽管反映得很不完备,有些歪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47-648页)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强烈的宗教信仰曾笼罩了一切,“但是人还是不了解,他在崇拜自己的本质,把自己的本质神化,变成一种别的本质”,因此当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新时代到来时,由于原有的“信仰逐渐削弱了,宗教随着文化的日益发展而破产了,人处在这种不自觉而又没有信仰的状态,精神上会感到空虚,他对真理、理性和大自然必然感到失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51页)显然,信仰也有自觉与不自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只有建立在科学精神基础上的信仰,才是先进的、可靠的。但信仰不像个别信念那样可以通过个别方面的实践形成和改变,它实际是由人们的全部社会条件、经历、知识以及能力所决定的。信仰主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社会文明的发展和传播的影响。因此要确立科学的先进的信仰,需要经过几代人自觉的探索、总结和反省才能够形成,并且需要自觉地以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以人类的全部科学和文明成果为基础。

20世纪末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价值观念的反思、变革和冲突,包括一些人的所谓“信仰危机”在内,正日益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突出问题。所谓的“信仰危机”,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人们完全没有了信仰或者不再需要信仰,而多半是对原有的一种信仰,由于某种原因而动摇了、削弱了,发生了困惑或迷失。这也表明,人类正在对自己已往的一切活动和信念,包括思维方式在内,进行重大的反思。反思的目的,当然还是为了更自觉地、坚定地保持和追求合理的信仰。由此看来,人类的信仰正面临着新的升华。

在我国也是如此。人们的头脑刚刚由一场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激发起来,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越来越感受到精神的自由,也同时越来越意识到思考的价值。因此人们减少盲目和盲从,开始从新的角度观察生活,对许多未曾认真思考过的观念加以反思、校正、充实和深化。总体上,这是一件大好事。当然,也因为如此,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迷惑和混乱。于是听到一种议论,认为“现在人们不大讲信仰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动摇了、削弱了”等等。对于这种议论和惊慌,需要给予冷静、深入的分析。

第一,如前所说,人们不可能没有信仰或者不需要信仰。在时代条件发生了变化的时候,每一个人的信仰都会面临考验,需要经过重新的论证和确认,这是很正常的。问题在于信仰并非是单一的,有政治的,也有道德的、社会的、科学的、人生的等等其他方面。某种信仰的变化,决不等于没有了信仰,而是人们正在寻找更能说服自己、适合于自己的信仰。当然,由于人们的具体情况和思想水平不同,这些反思和寻找有可能发生困惑甚至错误,需要帮助和引导,但是信仰的本质特征表明,人们的这种权利和自由,是无法取消和代替的。

第二,人们讲不讲信仰的标志是什么?是口头所说(特别是大家都一样说话时)的,还是内心深信的?是自觉明白的,还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是深刻、系统、一贯的,还是浅层、实用、表象的?等等。在信仰问题上,这些质和量的差别是很重要的。由于有这样的差别,所以会出现“虽然大家都一样喊信仰什么,但一遇到考验时,就表现出各自不同”,或者“平时看不出来,到重大关键时刻才充分表现”的情况。信仰更在于内心深处的真诚。

以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而言,如果是从实际出发、以现实为根据去观察,那么应该说,我国当前的主流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我们的信仰也有了新的内容、新的角度。因此总的说来,科学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仰是前进了,是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思想的解放,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日益强盛,等等,这些客观实在的效果,应该是使人们比以前更有理由相信而不是怀疑社会主义。对于一个思想健全的人来说,在这时放弃原有的信仰,是不合情理的。把这一时期人们思想信仰的主要形势理解成是“动摇”等等,也至少是不合逻辑的,除非另有足够精确的事实统计数据可以比较和证明。否则,这种判断之间的矛盾,则意味着认识上出了差错。一般说来,判断的差错无非是出于两种主观的原因:一种是对人们信仰的表现和要求,使用了不科学的、僵化、陈旧的观念和标准,比如还以听到喊口号的次数或强度为标志;另一种,则是关于今昔对比的材料本身缺少可信度。当然也不排除这两个原因同时发生了作用。

比如有人说“现在人们不大讲信仰了,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动摇了、削弱了”等等的时候,有一个未加思考的言外之意是,似乎以前人们很讲信仰,并且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都比现在坚定。果真如此吗?过去对信仰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科学不科学、完整不完整、准确不准确、切实不切实(与现实的群众生活结合得紧密不紧密)?如果问几个这样的问题,那么就不能不有一种反思的意识,承认我们过去有些确实如邓小平所说的“没有弄清楚”。比如在“贫穷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就曾没有弄透想清楚,原有的理解同马克思的论述有差距,同广大群众的愿望也有差距。在这种情况上要大家坚信、或者以为大家已经坚信了的东西,就可能不很落实,不很可靠。

第三,前面说过,人们的信仰是离不开现实和实践的。心里想的和口头上说的,如果没有现实的东西不断地加以证实和强化,就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信仰状态。这里有一个“爱之深,操之切”的辩证法需要注意。群众越是批评某些工作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就越是证明大家相信社会主义、期待社会主义、爱护社会主义。关键是引导者要能够从中看到什么真正是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应该做得更好的东西。同时也应该坚信,既然科学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所以它必然在生活实践中成为主流。这也应该是共产党人自己应有的信念和信仰。不要把人们对某些不良现象的不满和失望(那怕话说得很尖锐,很不理智),或者对新变化的不理解,轻易当作信仰的动摇,而要把它们当作实践信仰的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向兴旺,这是巩固信仰的最好条件。但是还有问题,还有困难和失误,特别是还有腐败现象,这些又是起抵消作用的因素。所以要巩固信仰,就要依靠群众共同努力,不断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让事实说话总是最有说服力的。

第四,应该了解,信仰本质上是自由的、主体性的,社会上信仰现象的多元化从来就是一个基本的现实。仅仅因为它表现出来就惊惶恐惧,无法忍耐,这是缺少理论知识、现代意识和自我信心的表现。而探索和发展面对多样化、多元化的局面,坚持积极导向、加强正面建设的新方法、新形式,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有比较才有鉴别”。越是通过多样化生活实践的考验,科学的、先进的信仰主张越能够充分显示出它的活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对待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信仰现象,需要以科学的态度给以高度的理解和重视。

信仰,是一个含有高度人文精神的领域。当代人们信仰的升华,需要引入高度的科学精神,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精神汇合,它包括“对科学的信仰”和“科学地对待信仰”两个方面。人类最好、最有效的信仰,只能来自科学,依靠科学。我们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的其他一切合理信念和信仰,也是只有依据科学才能获得最大的生命力。既然如此,那么加强在信仰领域里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要高度重视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汇合。

科学,包括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在内,总体上是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事业。科学活动的特征是“理性地处理感性材料”,而其根本方向和目的,则在于“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全部科学和科学精神的核心与实质。科学的这一本质必然要求人们要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反对唯心主义;坚持用世界本身来说明世界的无神论,反对在世界之外寻找原因的有神论;坚持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从实际出发,反对无视客观存在、从意愿出发的主观臆造;坚持实践的唯一检验标准和理性的批判态度,反对任何迷信、武断和盲从。正因为如此,科学历来是反对各种迷信欺诈和精神奴役的最有力武器。而自从有了科学以来,反科学和伪科学则成为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制造迷信、实行欺诈和精神奴役的最主要工具。科学与迷信的斗争,关系着人类的命运、社会的前途。因此,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的氛围,不能不成为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项长期的和坚定不移的任务。

我们知道,由于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成果总是有限的,而且正如爱因斯坦所总结的:人类得到的“已知”越多、越广泛,那么就会发现在它们之外,我们面对的“未知”也越多。因此将永远有不能仅靠现有知识来回答的问题。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原则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和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发展,本质上是无限的。我们完全应该并能够用科学的精神和手段去面对未来世界,探索未知世界,不断扩展和深化科学知识体系。科学上的“未知”领域,不是也决不应该是迷信邪说的领地。有些具有高级专业知识的人士,有时也受歪理邪说的欺骗,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之外缺乏坚定自觉的科学精神,忘记了科学的理性批判和检验原则。因此“有知”成了“无知”的俘虏,这一教训是深刻的。

“弘扬科学精神”还包括要科学地对待一切非科学、非理性的东西。科学不能代替价值和价值观念,但能够深入地研究说明价值观念并指导其建设。我们要重视用科学的、全面的态度去对待那些不属于科学认识、知识领域的现象,如兴趣、愿望、情绪、信念、信仰等,给予适合其特点的积极引导。这些年来,社会上的思想文化现象呈多样化、多元化趋势,而相应的社会评价、特别是科学评价的机制却不够健全有力。因此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常常缺少必要的“过滤、消毒、提炼”程序,而较易形成一窝蜂“热点”、“浪潮”,不利于分辨优劣、澄清是非。一旦有误,则贻害必广。

所谓科学评价,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评价和哲学社会科学评价在内,简单说就是依据科学学说体系的规则和标准进行评价。一般科学评价的核心,是事实判断,即解决对象本身各种意义上的“真实性”问题,包括事实发生和存在的真相、依据、条件、范围、变化的可能性空间以及主导趋势等;而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还进一步承担着价值判断的职能,提供对象之思想理论性质和社会人文意义、可能的社会影响和后果分析。事实判断是价值判断的前提和出发点。对有重大影响或争议的社会问题,要首先落实其科学评价的程序,让科学评价先于(经济、政治、道德等)功利评价进行,让专家的各种意见先于决策领导人的意见提供出来,以便在科学地弄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和选择,再来权衡价值(判断好坏得失,决定取舍对策)。这样才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尤其需要健全这样的科学评价机制,避免或减少由于科学根据不足而失准,防止发生“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防止伪劣文化的泛滥,才能造就健康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

思想文化领域实现现代化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我们既要坚持“双百”方针去创造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充分保护和促进群众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又要发挥国家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大众日常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只有充分依靠完整意义上的科学和科学精神,才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开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标签:;  ;  ;  ;  ;  ;  ;  ;  

对我们共同理想、信念和信仰的升华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