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妍红[1]2004年在《非凡的情怀 永恒的魅力》文中认为本文对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进行研究。全文共有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引言”,其中介绍了茨威格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其小说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本文所要讨论的论题。 第二部分对茨威格小说中的非理性激情进行分类研究,包括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共四个章节。第二章讨论的是茨威格小说中的爱恋激情,茨威格的爱情小说常以单恋为题材、以心理分析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人公的非理性激情。他的主人公的非理性激情中显现的往往是理性的人类理想和追求。第叁章考察的是茨威格小说中的爱恋激情中的审美理想。在其一系列作品中,作家用象征手法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爱情往往是作为一种自我实现的方式、甚至是一种信仰、一种宗教出现在其小说中。爱情在作者的笔下,是主人公籍以超越自我、升华自我的途径。是爱本身肯定了主人公超载的价值,是无私的给予本身验证了主人公精神的富有,因此这些爱恋激情具有很高的审美意义。第四章探讨的是茨威格小说中的人道主义激情。作家以其独特的视角、精湛的技艺塑造了一批洋溢着崇高的人道主义激情的形象,描绘这些人物在精神上的完美及痛苦、不幸,对他们倾注了自己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赞美,从而抒发、表达了同情、仁爱、无私奉献、宽恕和自我牺牲等人道主义主题。第五章分析的是茨威格小说中艺术激情中的抗争精神。茨威格以自己的笔为武器,通过描写被战争扭曲的非理性艺术激情来表现战争中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抗争,去反对战争,并批判、谴责了制造战争的那个社会。 第叁部分即第六章,着重分析了茨威格小说中非理性激情的艺术表现手法。茨威格的小说的艺术表现性极高,主要表现在长于心理分析、心灵开掘上。其次是作品的叙述结构也较独特,作者常常采用主人公自述的方法,但怎样引出自述、安排自述,又变化多端,不拘一格,并能各尽其妙。而且作家在写作时追求精炼、生动,所以他的小说才那么引人入胜,震撼人心,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
贺丽华[2]2015年在《酒神精神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文中认为斯·茨威格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为读者塑造了一个悲剧女性的形象。她将自己的全部爱情奉献给一名根本记不起她相貌的男子,临终前以一封催人泪下的信表白自己毕生的爱情。这位陌生女人忘我、几近病态的爱情,恰恰体现出尼采的酒神精神。而她自尊、坚强的个性,以及内在的生命活力,都与酒神精神相吻合。
柯文翔, 沈芙萱[3]2018年在《灼灼芳华耀荆楚——新时代湖北妇联工作亮点纷呈》文中研究说明"湖北妇联想在前、干在前、走在前,特别是用改革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对湖北妇联工作表示充分的肯定。金秋时节,稻黄果熟。湖北省第十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即将在汉召开。回首过去的五年,湖北妇联绽放了非凡的光彩。展望未来,她们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这是一份伟大的事业,这是一份高尚的情怀;这是一种执着的追求,这是一种美丽的奉献。近年来,湖北各级妇联组织,在改革中创新,在发展中奋进,在服务中开拓,用心、用力、用情关爱服务妇女儿
佚名[4]2008年在《炽热的情怀 非凡的业绩——记沈阳市劳动模范、政协委员、优秀民营企业家、沈阳新检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景浩》文中研究表明从用自行车贩运农副产品到组织乡亲成立工程队进行土建施工,到现在拥有亿元资产且闻名省内外的企业集团董事长,薛景浩用艰苦创业、诚信经营、回报社会、为国效力诠释了他事业发展与人生追求的成功之路。现在,企业的生产能力由过去的几十台套到现在的几百台套;不仅能制造通用电力设备,还能研制高新技术产品。
刘仁宗[5]2012年在《茨威格笔下少女的初恋心理》文中认为茨威格是20世纪欧洲叁大着名中短篇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风格倾向于心理现实主义,被罗曼·罗兰冠以“灵魂的猎者”。而且他善于刻画女性形象,并在其创作中表达了对女性苦难命运的人道主义同情,因此被高尔基盛赞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在茨威格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中,少女形象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塑造少女形象的作品中,关于初恋的心理描写显得十分突出。初恋是青春期少女发生于人生过渡阶段的标志事件。初恋时期,少女的心理活动丰富而又多变化,其心理结构主要包括渴望心理、恐惧心理和焦虑心理叁个组成部分。渴望心理是初恋心理的首要组成部分。初恋时期,这群少女明显地表现出对爱情的渴望心理,它具体地表现为爱情的愿望、意志行动,以及无意识的渴望。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爱的需要”及其匮乏性动机是形成这群少女的渴望心理的根源,而且渴望心理的发展过程性与匮乏性动机的激发密切相关。恐惧心理是初恋心理的第二个重要组成部分。初恋时期,这群少女表现出直接的恐惧情绪和无意识的恐惧感。根据俄罗斯心理学家尤里·谢尔巴特赫的恐惧理论,判定这群少女所遭遇的恐惧属于“内部恐惧”;它产生的根源在于流行于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期欧洲的“虚伪的道德观”——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焦虑心理是初恋心理的第叁个重要组成部分。初恋时期,这群少女的焦虑心理突出地表现为神经性焦虑状态。焦虑主要涉及人的心理冲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的情绪叁维模型,焦虑产生于“渴望―恐惧”型心理冲突;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神经性焦虑产生于非理性激情的“压抑―抵抗”型心理冲突;根据存在心理学,焦虑产生于自我存在的“自由―不自由”型心理冲突。叁者共同地引起初恋少女产生焦虑心理。茨威格借鉴弗洛伊德的潜意识论,侧重于描写初恋少女的心理实在,刻画出以非理性存在为特征的少女形象。茨威格表现出的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倾向,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存在主义哲学的兴起具有密切的联系。
胡斌毅[6]2017年在《文化体验类节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评北京卫视《非凡匠心》》文中指出《非凡匠心》是2017年北京卫视推出的一档文化体验类节目,它创新性地使用了"1+N"形式,由一位固定的匠心引领者邀请多位嘉宾,一同拜访国宝级手艺大师,并亲身体验传统技艺,传承并推广工匠精神。这种富有灵活性与可看性的综艺模式,大大拓展了传统文化的电视属性,并借助新媒体时代的多种传播途径,将时代的情怀具象化,编码为一个个跨越时空的主题;而诸多明星的加盟,又为这档节目的娱乐包装提供了可能。内容与形式相统
丁露[7]2011年在《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文中认为在西方现代文学领域,奥地利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威格因擅长心理描写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茨威格对女性激情的生成及其背后的心灵世界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塑造了许多囿于某种偏执情境而不能自拔的女性人物。本论文把茨威格小说中的这类特殊形象概括为女性“畸零人”,并对她们在社会边缘生存的独特性格、心理,及追求自我情感的生命价值进行探讨。茨威格以深刻的人文关怀描写了女性“畸零人”凄苦而温馨的内心世界,对她们异于常人的种种表现给予了充分的同情。女性畸零人看似偏执而极端的生命中蕴藏着丰富的美感和价值意蕴,从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类重要的形象,她们以某种类群或群像存在,凸显着典型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当今对女性情感价值及其生命的尊重依然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内容,在这个方面,茨威格的作品显示着不朽的思想启迪和美感魅力。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了茨威格生平及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并提出本论文所要讨论的主题。第二部分集中对茨威格小说中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进行阐释。正文包括叁章内容。第一章概括女性“畸零人”无助的畸零处境和矛盾性格、心理,她们代表着在社会边缘生存的女性形象,揭示了一个特殊群体所具有的独特情感状态和精神追求。第二章研究女性“畸零人”的内在情感生命,认为女性“畸零人”把爱与责任作为一种精神守护对象,倾其身心无所求报地加以实践,这种高度情感化的信念其实是伦理边缘精神寄托的实现,从而使自我的情感生命彰显出独特的价值力量,具有特殊的人文内涵和向社会压抑反叛的积极意义。第叁章进一步分析并总结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义,认为女性“畸零人”蕴藏的丰富情感能量使其生命得到扩张,这种能量所散发出的温柔的否定力,使女性畸零人真实地表现自我的生命欲望和内在情感,从而实现人生的最高价值追求。茨威格对女性“畸零人”的形象创造,是对女性精神世界和特殊命运的有益探索。女性“畸零人”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学美感价值,是茨威格对世界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评价茨威格在探究女性心理领域的成就,肯定女性“畸零人”追求情感生命的真实性情和勇敢精神,并赋予她们以美学价值。
张晓青[8]2007年在《斯·茨威格在中国(1949年-2005年)》文中认为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着名的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戏剧家及散文家。1949年至2005年,大陆分别以单行本、小说集、精选集、系列集、合集等不同形式出版发行茨威格译作逾160版次,发表期刊评论文章达150多篇,茨威格研究专着3部,在大陆出现了“茨威格热”。2005年,根据茨威格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公映为茨威格在大陆的接受掀起了又一高潮,进一步提高了茨威格在大陆的知名度。对以上译者序跋、评论文章、专着的仔细分类、归纳、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还没有研究者从史料的角度出发,对建国后不同阶段茨威格的译介做详细、全面地描述,认真探讨其译介背景及成因;更无人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来探究茨威格在大陆接受的概貌。因此本论文试图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译介学及接受美学的相关理论为支撑点,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力求对茨威格其人、其作在大陆的译介及接受情况进行一个全面展示,以推动茨威格研究工作在大陆的发展、深化。论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对茨威格研究现状的概述,是运用本人在德国和国内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对茨威格国际(因材料问题尤以德语国家为主)、国内研究现状进行较详细的介绍、评价,试图尽显有关研究成果。第二章是茨威格及其作品在中国大陆译介的梳理。本章以茨威格在中国大陆的译介历史顺序为主线,以大陆文化政策的变迁为背景,结合国际茨威格研究发展动态,以1978年及1992年为界点,划分了从1949年~2005年茨威格在大陆译介的叁个阶段,即从低谷、经过复苏达到译介高潮的叁个阶段。在本章中,依傍可靠史料,通过数量分析,将译介描述与历史背景评析并举,探究各个阶段所呈现的特点,勾勒茨威格译介演变轨迹,力显其译介概貌。第叁章依据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读者所撰写的出版说明、译本序跋、评论文章,探讨了茨威格其人在中国大陆的评介。本章从读者的角度切入,梳理他们对茨威格生平的研究、展现广交朋友的茨威格作为翻译家、散文家、旅游家、收藏家,以及作为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的茨威格及其婚姻、其自杀原因在中国大陆的接受情况。第四章的主题是茨威格其作在中国大陆。根据史料,评析了评论者对茨威格的艺术创作特色,茨威格的创作体裁如诗歌、戏剧、小说及传记作品的阐释。并根据译本的数量、发行印数、读者的喜爱程度、研究者关注的多寡等选择茨威格作品中的传记《麦哲伦传》及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具体评析、探究其艺术特色及其在中国大陆盛行的背景。第五章以“茨威格现象在大陆”为题,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专题论述了“茨威格热”在大陆出现的原因,彰显了茨威格作品在大陆传统文化与读者的审美经验的期待视界的变化中的接受史和效果史。在论文中,对茨威格其人其作在中国大陆接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与不足,依据德文原版资料,给予了纠正与弥补,以推动茨威格在大陆的研究。另外在论文的附录中还提供了中国大陆茨威格研究资料索引、出版书目索引以及茨威格作品一览表,并配有在大陆的曾译名,德文原名及德文作品出版时间、出版地。总之,本论文以茨威格其人、其作在中国大陆译介的历史顺序为经,以读者撰写的译本序跋、期刊评论文章为维构成论文整体框架。直接引用译者、评家的言论,梳理了1949年至2005年茨威格在中国大陆被译介、接受的概貌,以期进一步拓展大陆学界对茨威格研究视域。
张咏[9]2013年在《宏大的气魄 非凡的手笔——《沁园春·雪》解读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目标:1.诵读,感知作品宏大的气魄。2.品读,体味伟人豪迈的情怀。3.美读,赏析作者非凡的手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年少风华正茂之时,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叁十多岁独立寒秋看湘江北去,万山红
张轶男[10]2013年在《杜诗佛禅世界》文中研究指明不可否认,儒家思想贯穿杜甫终生,且占有重要地位,诗人史笔与儒家“诗圣”固然得其主流。不过,若认定“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则其继往开来的诗艺来源似乎单薄,而其精深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亦缺乏足够的支撑。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若以杜甫的思想仅在儒家范畴,则是非常片面的,“因为这样狭隘的理解,既不能对杜甫作出恰当的评价,也不能说明那个时代的思想对杜甫的影响,更不能说明杜诗怎样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现实。”事实上,生长于叁教融合、佛道盛行的盛唐时期,作为一名才学慧力特出的优秀诗人,杜甫深受宗教(道教、佛教等),尤其是大乘佛教思想的影响,亦是不争的事实。杜诗中援引化用了大量的佛典故事、佛经术语、佛禅意象等,可见诗人非同一般的佛学造诣。在其“一系列富有宗教意味”的禅诗中,诗人亦屡以慧远、支遁、汤休比道行非凡的佛教高僧,并有追随之意,而诗人自言其早年即“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秋日夔府咏怀》),晚年更“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秋日夔府咏怀》),见诗人向佛之心日久。凡此皆透露了其与佛禅关系的种种消息。在流传至今的一千四百多首杜诗中,明确涉及佛禅的作品四十八首。其与大乘佛教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一,杜集中所涉释典,主要为《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楞严经》、《大般涅盘经》等大乘经典;二,其求“第一义”,“看不住心”的精神诉求,表现了“性空幻有”之般若空性思想;叁,“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的佛法阐发,对“空”有了进一步认识,体现了离“空”离“有”、不落两边的大乘中观思想;四,其“回向人生”的现实态度,与自利利他、弘济众生的大乘精神主张不谋而合,亦是未必自觉地践行着实相涅盘学说。杜甫田园山水诗中蕴涵禅理、禅机、禅趣的不下百首。其所展示的“安静明秀境界”、“萧散自然特色”,直是清静幽寂、生机盎然、圆融无碍的禅境,充分体现了诗禅互参的精神实质。这些并未谈禅论道的诗(句),散发着灵性的气息,反而有着更浓厚的佛禅意味,是研究杜诗与佛禅关系不可或缺的一节。此外,杜诗的人性关怀和生命意识彰显出爱及天下的悲悯情怀。杜诗的爱与同情不只局限在儒家忠君爱民、忧国忧民这一狭小的阐释范畴,其所展现的为民请命无缘大慈、热爱生灵同体大悲的品格,以及一生执着的济世之心和一贯所走的现实之路,深契大乘佛教不住涅盘、关注人间、饶益众生、利乐有情的精神主张,亦未必自觉地揭示了大乘佛教慈悲平等、悲智双修的解脱之道。而宋人叶梦得将云门宗之“云门叁句”与老杜诗法同参,也颇堪回味。固然,未有确凿资料可征杜甫有意识地运用禅法做诗,然,既知杜甫早年即学习东山法门,后又深受南宗禅的影响,则其与云门禅之契合盖亦不可只看作纯然的巧合。诗法与禅法之感触交融,既始自汉晋以降,则杜甫诗法与云门禅法之内在勾连,或可作为杜诗与佛禅关系的表征,或可视其为内在的文字因缘。
参考文献:
[1]. 非凡的情怀 永恒的魅力[D]. 卢妍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04
[2]. 酒神精神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 贺丽华. 文教资料. 2015
[3]. 灼灼芳华耀荆楚——新时代湖北妇联工作亮点纷呈[J]. 柯文翔, 沈芙萱. 湖北画报(上旬). 2018
[4]. 炽热的情怀 非凡的业绩——记沈阳市劳动模范、政协委员、优秀民营企业家、沈阳新检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 薛景浩[J]. 佚名. 当代工人(精品版). 2008
[5]. 茨威格笔下少女的初恋心理[D]. 刘仁宗. 湘潭大学. 2012
[6]. 文化体验类节目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评北京卫视《非凡匠心》[J]. 胡斌毅. 当代电视. 2017
[7]. 茨威格小说女性“畸零人”的生命意蕴探析[D]. 丁露. 江南大学. 2011
[8]. 斯·茨威格在中国(1949年-2005年)[D]. 张晓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9]. 宏大的气魄 非凡的手笔——《沁园春·雪》解读与设计[J]. 张咏. 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3
[10]. 杜诗佛禅世界[D]. 张轶男. 吉林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