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及以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探究论文_周丽卿

35千伏及以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探究论文_周丽卿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 甘肃庆阳 745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科技技术不断应用于我国电网建设中,推动了我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电力工程是我国电能销售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就配网电力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概述与分析,综合考虑电力技术的现状与人们的要求,提出一些解决电力配网工程技术问题的有效建议,目的是提高我国电力配网工程技术的完善与安全运作,以期对同行业研究者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配电网;电力工程;质量

一、现今配网系统技术的特点

电力配网系统的子集是生产电厂、输电网、配电网、电力消费者4个方面。每一个子集都是配网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中强大可靠的电源是生产电力的基础,也是后面3个步骤实施的基础。输电网络是电力从生产厂向使用市场输出的一个媒介,需要完善健全的网络结构才能进行配电作业。配电网络系统实行数据收集与整理,将电量使用数据与消费者信息进行比对。根据比对情况总结出不同地区、消费者的用电规律,以方便指导后续的配电工作。同时,由于记录与计算数据信息的软件与电力运行的硬件设备并没有直接关系,分工工作易于操作,所以电力配网系统拥有开放性、易操作性的特点。尽管如此,电力运输配送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没有解决,给电力配网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配电网按电压等级来看基本分为三大类,35~110kV属于高压配电网,6~10kV属于中压配电网,220/380V属于低压配电网;当然有些特大型城市负载率较大,220kV的电网也有可能来用做配电。同时按供电区功能来分类的话也是三大类,主要分为城市、农村和工厂配电网等。

35kV及其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网,是为了参照用电负荷给城市中各个配电站供给电源,而配电网一般倾向于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模式,其结构大致呈辐射状。配电线的线径要比输电线的小一些,导致使配电网的R/X比较大。而且由于配电线路的R/X较大,使在输电网中的常用算法在配电网的潮流计算中难以保证其收敛性。

二、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问题简介

1、闪络的问题

有关技术人员应当了解,相关电力设备能否安全运行,这样取决于绝缘设备的质量,一般来说,大部分绝缘设备都是暴露在室外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前提原因,所以也决定了绝缘设备的表面经常会出现积污的情况。污渍当中含有一些盐分,盐分与闪络的联系比较紧密,一旦含盐量超出了一定的浓度,那么之后将会直接导致电力设备出现闪络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积污问题的出现不仅仅会造成闪络的问题,其还会导致绝缘设备的冲击性能被大大降低。另外,一旦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过电压或者雷电冲击,那么这将会直接导致闪络问题的产生。当闪络问题出现之后,线路当中的电压将会变得非常高,并且铁磁谐振现象也会出现在配电网之中,这一系列的问题将会导致配电网的安全可靠性受到一定的影响。

2、电压负荷过重

线路的电压过重会对供电性能产生重大的影响。实际施工时常常出现某些供电设备的承载频率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内部电压过大、大气压影响等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而对线路造成影响。当基础设施不完善、施工距离不足等原因同时累计在一起就会导致供电问题的出现。当实际电路中电流超过预设值时,电压短时间内会急剧增加,这会对供电设备造成巨大的损害,当自然天气情况极其恶劣时,天气条件不加更易于是雪上加霜。此时如果发生线路故障,维修工作难及时进行,严重者会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

3、安全监管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明确

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仅仅关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片面加快施工速度,严重忽略了电力线路的安全问题,致使出现了较多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根据我国电力线路施工的具体情况可知,其尚不具备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和责任分工标准。在电力线路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责任分配不清,导致相关人员在出现问题后隐瞒事实,互相推诿,不仅不能正面解决问题,还会致使电力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影响相关单位和个人的用电安全,同时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三、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探究

1、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外力破坏的可靠性影响

接线的现象一直存在于电网建设的过程当中,特别是一些临时用户在架空上再进行接线,这都造成了很多问题的存在,而且接线的节点在高空中受到各方面环境的影响容易出现断线的现象。且对于供电的能力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2、过电压对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影响

所谓的过电压也就是供电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当中受到的电压。在实际环境中,由于一些设备并没有能够输送电压,所以一旦遇到了相对不好的环境时,就会因为其输电能力的不够而使得电网运行出现严重不稳等等一系列可能发生的问题。由于配电网的绝缘部分承受不住雷击的过电压,对于传统的供电系统也是承受不住的,所以在供电的方式上比较陈旧落后,对于当今的城市现代化发展而言是根本无法满足其要求的。

四、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难点的解决策略

1、采取综合技术措施,完善配电网防污措施

闪络放电的现象对于电网设备的毁坏程度相当大,严重的还会出现断电的事故,所以该问题是首要解决的难点。首先要增强供电设备的防污处理技术,及时检查和除污,为该项工作配备相应的吸尘工具,让我们的电力设备能够在一个良好且安全的环境当中进行工作,以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稳定性。而且这样还可以有效避雷,对于电网的防雷能力也有所提升,从而降低配电网的损坏,保证了电力传输的基本线路。

2、对外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管理

在进行配网工作的前期,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配网系统对外的抗击打能力,对配网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在电线方面可以安装电缆来加强线路的防御能力,遇到雷雨天气时,加装避雷针可以有效避免雷电的威胁。

3、各环节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配网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方面,应该注重对各环节施工安全的管理,具体如线路管理、杆塔管理、变压器管理等。首先,在线路管理方面,针对架空线路连接方式,需要对线的架设在野外作业进行具体分析,方案的设置应该关注传输电能的环境、干扰因素等,所以,应该对通电运行中的短路现象进行预防,可以针对性的检查线路交叉问题;另一方面,应该对设计图纸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与实践施工结合印证,然后,严格按照讨论结果进行线路的组装置,如绝缘子的安装应该满足防雷要求等。其次,在杆塔的管理中,要求关注架设的稳定性,包括底部埋深、强风影响程度,所以,需要满足各项加固标准,目前多采作金属杆,架设的高度、线路的分部也比较科学,但是在实施阶段,应该注重现场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在施工准备阶段完成后的现场施工阶段,要做好地锚、铰磨、抱杆的布置,做好地面拼装,以及对吊点、整体组装、螺栓固定、现场清理等做到全面有序。

结语: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社会对电力要求的提高给电力事业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与时俱进,打破桎梏,则成为电力事业不断发展的目标,不仅包括电力分配方面,还包括发电,运输等,多管齐下,使电力与经济发展保持供需同步,不断满足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从而获得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庆华.浅谈10kV配网电力工程的标准化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6)

[2]吕志远.10kV配网电力工程主要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4)

论文作者:周丽卿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35千伏及以下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探究论文_周丽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