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肿瘤二科 410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临床接受癌痛护理干预对其癌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癌痛患者,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癌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情况、生活质量(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痛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癌痛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更轻微,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功能子量(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躯体)及症状子量(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失眠)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肿瘤癌痛患者,临床接受癌痛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癌症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癌痛护理;护理干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观察
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就是癌痛,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除了临床药物治疗,应给予患者科学的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升生活质量[1]。我院择取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癌痛患者,探讨肿瘤患者临床接受癌痛护理干预对其癌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现做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肿瘤癌痛患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9例。纳入:①病理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肿瘤;②存在癌痛,且NR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超过4分。排除:①预计存活时间低于三个月者;②伴有其他严重器官疾病;③有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沟通者。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最大71岁,最小29岁,平均(57.6±4.8)岁,乳腺癌6例、肠癌8例、胃癌12例、肺癌10例、其他3例;干预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最大70岁,最小29岁,平均(57.9±4.1)岁,乳腺癌7例、肠癌8例、胃癌11例、肺癌9例、其他4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阿片类药物治疗,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接受癌痛护理:①疼痛评估,根据NRS对患者的痛感和缓解情况进行了解,每5个小时评估一次,若患者分数超过3分则要给予止疼药物,连续三天低于3分后可改为2天评估一次,直到患者无痛。②心理干预,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心理情况,给予心理疏导,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③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癌痛相关知识及干预的重要性,将药物反应及预防方法告知患者。④药物干预,在患者服药期间督促其多饮水,补充维生素,避免便秘。
1.3临床观察指标[2-3]
对比两组患者的癌痛情况、生活质量(功能子量表、症状子量表)。使用NRS评分(疼痛数字评分)对患者的癌痛情况进行评估,分数范围为0至10分,分数越高,疼痛度越高,7至10分为重度疼痛、4至6分为中度、1至3分为轻微。使用QOL-C30(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包括功能子量(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躯体)和症状子量((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失眠),每个条目分数范围均为0至100分,功能子量分数与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症状子量与患者生活质量成反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疼痛评分、功能子量(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躯体功及症状子量(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失眠)为计量资料,表达为(),进行t检验,P<0.05则认为差异存在意义。
2结果
2.1癌痛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癌痛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癌痛均有所下降,但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更轻微,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
2.2生活质量对比
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功能子量(社会、认知、情绪、角色、躯体)及症状子量(恶心呕吐、疲倦、疼痛、失眠)均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表3。
表1 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对比
3讨论
癌痛属于慢性疼痛的一种,给肿瘤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患者的生存意志和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引起患者癌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肿瘤直接引起的,其占比高达88%[4]。现阶段,对于癌痛的具体机制仍未有明确的结论,无法对患者癌痛情况进行根本解决,只能给予换止痛药物进行缓解。有文献显示[5],有八成的患者在接受止痛药物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而其余的患者,其由于躯体承受的巨大疼痛和心理上负担的巨大压力逐渐失去生活和生存的信心。由此可见,除了要给予患者科学治疗,临床还应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缓解心理压力,树立治疗和生活信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癌痛患者接受癌痛护理后期痛感和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与李晓双[6]的研究基本一致,具有可信度。
结语:
综上,针对肿瘤癌痛患者,临床接受癌痛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癌症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霞,吴丽华.癌痛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0):4336-4337.
[2]赵新静,陈瑞,吴兰华.个性化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7):148+155.
[3]龚天平.恶性肿瘤患者应用癌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8,37(16):147-149+169.
[4]李银英,潘路佳.规范化疼痛护理干预对胃癌晚期患者癌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13):790-795.
[5]朱娟.癌痛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4):90-91+93.
[6]李晓双.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04):152-153.
论文作者:李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6
标签:患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疼痛论文; 肿瘤论文; 常规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