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管理关系 构建和谐社区——构建和谐社区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和谐社区论文,对策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和谐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居委会成了“小政府”。随着企业剥离社会职能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在实际工作中,社区居委会扮演的不仅是“协助”政府管理的角色,更是具体的操办者和执行者。尽管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要向社区延伸”,但仅是简单地把工作推给了社区,相应的职能、权力却没有明确,这些工作逐渐成为了社区的“份内事”,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于是形成了“八进社区”乃至“二十进社区”的现象。
(二)社区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城市化综合功能的需要,无论在“硬件”上,还是在“软件”上,社区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但目前社区建设资金主要靠“上面争一点、财政拨一点、单位赞助一点、社会捐赠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等多方投入的方式进行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建设资金的缺乏,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既制约了社区建设的发展,也使得社区常常不能及时有效地为群众提供服务。
(三)社区服务相对滞后。服务是社区建设的主题,是社区的生命力所在。社区服务相对滞后主要表现为:居民休闲娱乐场所、设施缺乏;服务性组织、队伍或较少或形同虚设,社会化程度不高,多数社区服务组织还停留在政府包办层次,没有形成市场化、产业化组织运营体制;部分社区存在认识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商业化”,将社区服务看作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社区里的单位共建互助意识不强,各自为政,资源共享、社区一家亲的要求难以达到。滞后的社区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需求。
(四)就业面临诸多压力,直接影响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吃饭问题,没有充分的就业,没有规范的劳动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存生活就没有根本的保障。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一些政府对劳动就业给予了高度关注,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解决了大批群众的劳动就业问题,但由于宏观环境的影响,以及其它一些复杂的社会原因,一些群众关心的劳动就业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五)治安状况较差。社区的入室盗窃、抢劫、小偷小摸等事件时有发生,一些案件悬而未结。公共设施间或被盗,走在路上怕掉到沟井中。治安较差给居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群众缺乏必要的安全感。
二、对策
(一)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居民自治,促进人与制度的和谐。逐步建立健全社区成员大会、社区成员代表会议、社区决策、公开、监督、听证、评议、协调、协商和居民公约等制度,使社区成员都在制度和法规规定的范围内生活,使社区每一项工作都能真正体现民意、合乎民情、顺应民心。不断理顺政社关系,按照政社分开、责权统一、费随事走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界定政府、职能局、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能和责任,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进一步完善社区功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继续探索强化社区的生活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和政务服务功能,力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需,我有所帮”,努力提高社区服务水平。针对社区成员结构变化、需求多样的实际情况,坚持物质性服务和精神性服务并举,开展面向所有对象、覆盖不同层次、满足各种需求的社区服务。服务的重点是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创造公共服务的方式方法,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协调、鼓励各类企业进入社区,承担、兴办社区服务项目。发展社区居民自我服务组织,充实社区志愿者队伍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服务居民生活,凝聚人心。
(三)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社区和谐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应通过强化文体、教育设施建设和建立健全文体活动、社区教育骨干队伍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区教育工作;积极探索利用开展各类比赛、活动月、“社区节”(如社区文化艺术节、教育读书节、科学普及节、体育健身节、邻里互助节)等活动,吸引广大社区成员参与到社区大家庭建设中来,在各类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素质、营造社区的温馨氛围,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亲情感。
(四)继续抓好“平安社区”创建工作,促进人与社会秩序的和谐。长治久安、安居乐业、稳定有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大力加强社区综治组织建设,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强化社会治安防控,积极构筑社区治安防范网络,确保实现“防范措施健全、治安管理规范、案件发生较少、治安秩序良好、居民群众满意”的平安目标,努力营造安定、安全、安宁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人与社会秩序统一、和谐。
(五)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化、美化、绿化、亮化环境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生态社区。教育社区成员做好街巷保洁、爱国卫生、环境保护工作,爱护自己的家园。积极开展拆围补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房上种绿、户户植绿、家庭认养绿地等活动,形成常年见绿、春色满园的优美环境。
构建和谐社区,其实离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因为社区是我们活动的重要场所。对于如何构建和谐社区,尚无定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城区街道基层工作者,都在积极地探索。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即构建和谐社区,必须切实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不动摇、组织上切实保障不犹豫、工作上狠抓落实不放松,真正把心放在和谐社区建设上,把劲使在和谐社区建设上,才能真正构建起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区,为广大的社区居民撑起一片充满祥和与温馨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