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实践探究论文_朱敏玲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实践探究论文_朱敏玲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清城供电局 511500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电气行业逐步实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行各业都起着作用。这一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社会各项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该项技术的重要性,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和规定,以保障其稳定规范地发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并结合实际给出建议。

关键词:电力工程; 电气自动化技术; 应用; 改进措施;

1电力工程概述

电子自动化技术是是在电子计算机技术、电力工程管理、电 工技术等多学科组合而成的。在电力系统的自我检测、自我调 节、自我控制、网络传输等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电子工程的管 理模式改变应当适当结合电子自动化技术进行。

1.1重要性

电力工程的建设当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工程管理工作,电力 企业想要在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突出电 力工程的作用。首先,电力工程电气技术能够让电力工程效率 提高。其次,电力工程建设这项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表 现在要调和施工单位、材料提供方、施工人员、监理机构多方关 系。借助工程管理的能力可以使多个单位找到自己的职责和义 务,也可以让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试想出现电力工 程电气技术不当运用的情况,肯定会造成施工进程延迟、工程 成本增加等多种问题。

1.2现状

我国传统电力工程电气技术体系存在管理粗放、管理失灵 等多种问题且管理模式大多以企业自建模式为主。这种模式是 由业主企业对电力工程全权负责且需要匹配相关的社会资源, 但企业的理论专业知识、相关能力、施工设施方面都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因此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成本提升问题。人为因 素也是电力工程管理失灵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人员存在消极 怠工、责任意识不强、反馈速度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经过时间 的积累势必会给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1.3电子自动化系统导入

电气自动化系统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输入相关数据和具体的 不同参数来实现系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检修,在现代互联网技 术高度发展的驱使下自动化技术开始向着人性化、智能化的方 向发展。电力工程系统优化控制中不但可以有效优化电气系统 运行中的时间和精度误差从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使其朝着科 学化、效率化的方向发展。

2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问题

2.1 机制问题

现阶段由于管理机制陈旧和工艺水平低能等问题所导致的 电力工程失灵现象十分常见,轻者造成企业运转缓慢,重者造 成企业连年亏损。电力工程不光涉及本企业的员工管理,更涉 及多方面的利益相关方,因此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尤为重要。项 目分工时,有些管理者面临着投资方、管理方、监督机构、业主方 多重的压力,项目划分权责划分不明确、项目进度划分不合理等 多种问题。管理的责任人又缺乏相关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下达的管理规则和制度往往难以落到实处,设备维护怠慢,最终 导致电力设备性能低下、设备损坏不能工作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传统的电力工程电气技术有着效率低、时间长的特点,已经 不能满足我国电力需求猛增的客观需求了。很多企业近年来开 始从西方引进计算机电力管理系统,使得电力管理走向了信息 化的时代,尽管这样我国电力工程电气技术信息化程度仍然处 在低级阶段。具体来说电力系统中的职能部门众多缺乏统一的 系统进行沟通,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共享、信息传达、管理水平评 价的准确评价失灵的现状。因此电力工程管理还需向着统一、 同步、实时、共享的方向进行努力,创造属于我国自己的电力管 理平台。

2.3资金失灵

用电需求猛增的背后存在一系列复杂的管理工作,管理的 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家的电力支持资金较少,大部 分企业存在滥用资金、无理财意识等情况,造成资金极度短缺的 情况,一些地方企业还处于破产的边缘。投资方和建造方通常 缺乏专业预算风控人员,企业也不重视工程造价和工程质量的 管控问题,尽管成本理念都深入人心,但实施起来却仍本着大致 不赔就行的心态。试想工程预算存在问题,那么工程的成本评 估、质量评估、进度评估、风险评估都会存在一系列的严重问题。

2.4监管力度不够

任何行业都需要监管力量的制衡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我国 电力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私人企业相对较少。电力工程电气 技术范围广、职能机构过于庞大也成为了我国电力企业的特色 之一,迫于压力部分企业开始放弃精细化管理转而进行属地化 管理的模式。这样一来,监管方和管理方成为了一家人造成监 管机构的作用很难发挥出来,具体表现在监管力度不够、质量把 关不严、态度不认真、腐败等问题。

3 技术应用的原则

3.1科学性原则

电气自动化技术目前普遍存在“画蛇添足”的运用现状,不 合理的运用甚至危害到整体电力系统的运行。企业在日后务必 注意不可胡乱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需要结合项目现状、项目场 景进过必要的分析之后才可以结合生产工艺进行技术的合理 选用。

3.2实际性原则

项目的平稳发展一定要以切实和安全为基础选择适合的技 术进行运用,才能保证相关电子元件和设配的正常运行。企业可以通过集中化控制的理念,将需要控制的电网和 电缆数量进行控制,在专业的监控环境下,可以使得主机处理 效率提出,供电量增加。

3.3基础性原则

电气技术都是具备一定基础性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电 气设配和其他机械设配,如空气压缩机、电缆切割机,进行良好 的适配增加其基础关联性。

4电力工程电气技术创新实践

4.1集中监控自动化技术

采用智能处理器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功能进行各方面的监 控且实现整个工作的效率和电力供给的提升。其有着工作环境 要求不高,与传统线路整合方便的诸多优点,但其成本会随着 耗材成本的上升而大幅增加成本。

4.2 PLC系统

电气工程管理中最常见的莫过于建立PLC系统并通过 DCS对电气工程的系统数据进行实时、自动的采集和接受、处 理。例如,设备温度、压力、流量的数据监控,可以大大节约人力 成本也可以减轻企业的工作负荷。合理的使用自动化电气技术 将提升企业的生产和运营能力,也可以促进工程管理效率和质 量的大幅提升。

4.3电网调度

将传统的电网电网调度系统改为自动化电气技术的电网调 度系统,电力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人员都可以对其数据服务器进 行观察和参数设计,利用自动化设计能及时收集数据并且使得 整个电力企业可以供电正常。用电高峰和低估时,不再需要人工对电网进行干预设计,计算机系统可以通过自主控制实现供 电调节。

4.4变电站

我国变电站普遍存在资金浪费,管理缺失的问题,通过自动 化电气技术的小范围优化可以大大解决这些问题。小范围的自 动化电气优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系统进行检测,也可以保证整个 供电项目顺利进行。

结束语

我国的电力工程电子技术模式处于不断创新、完善的过程 当中,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存在许多切实的问题有待解决。只 有把握当代电力企业的发展总体趋势,才能给电力企业的持久 发展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陈超.浅谈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改进[J].山东工业技 术,2019(11):182.

[2]张宝峰.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探析[J].山东工 业技术,2019(11):197.

[3]吴光强,陈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子技术 与软件工程,2019(6):116.

论文作者:朱敏玲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电气技术的创新实践探究论文_朱敏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