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研究的生物学取向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生物学论文,取向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608(1999)06-0078-06
人格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全部心理特征的总和。为了揭开人格的奥秘,心理学工作者已从精神分析论、特质论、学习论和现象学等角度对人格进行了研究,而从生物学角度对人格的探讨虽然古已有之,却在近代一度陷入困境,直到80年代以后才开始复苏,并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大进展。现代人格心理学家已开始以新的视角来探索人格的生物基础,在解决原有问题的同时,对传统的人格理论提出了质疑和补充,并产生了新的人格生理理论。本文将立足于人格的生理理论研究和基因研究两个方面,对当代人格生物学取向的研究进行阐释,并指出生物学取向只是人格研究的一种角度,在肯定其意义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角度的研究。
一、人格的生理理论研究
关于人格的生理基础问题,古代心理学家已从气质论的角度作过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理论和假设,这些气质理论在近代为心理学家所吸收、发展,形成相应领域的研究内容,如“颅相学”发展为近代神经心理学,“体液说”发展为气质类型说等,但这些学科的发展,只是从侧面上促进了人格生理理论的研究。在近代的人格研究中,虽然很多心理学者都意识到人格生理基础的重要性,但真正具有影响的是艾森克的理论和泽克曼的人格心理生物理论模型。此外,关于大脑和生化物质对人格的影响及有关变态人格生物基础的探讨,也为人格的生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一)人格的生理基础
大脑是人格的主要物质基础,脑的局部病变或受伤会导致人格和行为的改变,同时,人格的异常也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和活动。[1]( pp.5—43)因此,在探讨人格与大脑的关系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研究脑部病变患者的人格变化,二是研究变态人格的脑电反应。在对割裂脑、脑损伤病人的研究中发现,病人的人格和行为与以前的表现大相径庭,简直是变了一个人;而在对变态人格者的脑电反应的研究中发现,某些变态人格的脑电图类似于儿童期的脑电,有较多的慢波成分,是脑电唤醒水平较低的脑电类型,这说明了这些变态人格者大脑皮层细胞成熟不完全,发育迟缓,从而影响了大脑的正常活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的双亲也有类似的异常脑电活动(R.D.Hare,1970)。
除大脑外,神经传导物质和激素也与人格密切相关。神经传导物质和激素含量的改变,会引起个体情绪、行为的变化,从而影响其人格。有研究发现, 多巴胺(dopamine)与人的趋向机制相联系 (C. R.Cloninger,1987):多巴胺会使人们趋向奖励信息, 对新环境进行探索,和人的外倾、冲动性,以及感觉寻求密切相关。[2](pp.573—588)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可以调节唤起机制,并发现信号唤醒大脑皮层来处理所面临的危险,在情境非常紧急时,它基本会引起外周心血管的变化。男性体内的血浆睾酮(plasma testosterone )的含量与攻击和暴力行为密切联系。比较研究发现,斗争、性经历会增加衅丸素的含量,压力情境则会降低其含量,并增加焦虑感,运动员如果经常服用同化雄性类固醇(anabolic—androgenid steroids )将会增加他们的肌肉力量,但也常常使他们产生攻击和暴力行为倾向,表现出外倾、感觉寻求等人格特征。[3](pp.375—382)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建构人格生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二)人格的理论模型
1、艾森克的人格理论模型。在艾森克(H.J.Eysenck,1967)[4](pp.60—65)之前,很多心理学家都注意到了人格生物基础的重要性, 然而真正将之形成理论,并产生广泛影响的当属艾森克。艾森克是最早提出人格特质“三因素模型”(内—外倾、神经质、精神质)的心理学者,他注重研究人格中最基本的特质并对人格特质的生理基础做了探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格层次理论,其结构见上图。
在艾森克的人格层次结构模型中,最基础的层次为L1,它表示神经过程的兴奋—抑制水平,以这一层次为基础就可获得实验事实,由此表现为第二层次(L2),这些现象与事实受环境影响的作用,产生第三层次(L3),这就是特质。在这些层次中,艾森克清楚地表明,他的人格和行为观点并没有排除环境的作用,但艾森克认为在人格问题上环境和遗传谁更重要,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不能在先验的基础上得到解决,而应该求之于实验,他提醒要重视生物学的探讨,当然“生物原因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重要的”。[5](pp.160—170)不言而喻,人格结构模型的生物倾向性是他的理论的主要方面。
艾森克的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然而,它也存在许多不足:(1)艾森克对内—外倾这一特质的生理基础的研究较为深入, 而对“神经质”、“精神质”的研究则显得不够;(2 )艾森克理论模型的基础是神经过程的兴奋性水平,因而对生理基础缺乏进一步深入的探讨;(3)艾森克的理论模型中,每个人格特质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内容,而三者之间缺乏联系和统一。这些不足为后来的心理学者所认识,促使了新的人格生理理论的产生。
2、泽克曼的人格心理生物模型。 艾森克的研究成为后人建构人格生理理论的基础,很多研究者的工作都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泽克曼 [6](pp.124—154)就是其中之一。 泽克曼是艾森克人格“三因素”的支持者,但他认为三个因素不是相互孤立的,而应当在同一模型中得到统一。此外,他认为影响人格的最基本的生理物质是激素和神经传导物质,这些物质的变化会作用于人们的行为表现,进而影响到人格,所以,他将人格特质看作是行为机制和生化物质活动的综合体。泽克曼的这些观点在他的心理生物理论模型中体现出来,见下图。
泽克曼的理论模型也含有三个层次:生理基础、行为和人格特质。其中,生理基础是第一层,人格特质是第三层,行为则是两者的中介,将两者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层次网络模型。和艾森克的模型相比,泽克曼的模型具三个特点:首先,人格“三因素”在同一模型中出现,且相互联系;其次,三层次之间不是简单、单向的作用,而是形成层次网络式的作用方式;第三,理论的第一层不是以神经过程为基础,而是注重生化物质对人格的作用。
泽克曼的理论对艾森克理论的不足之处作了弥补和改进,是人格生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长足进步。他的模型是建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假设,还缺乏进一步的验证,因此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人格特质的选择中,他为什么只确定了三因素而不是五因素,在人的行为表现中,除了趋向、抑制和唤醒外,是否还应涉及其他行为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二、人格的基因研究
“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之争,在人格问题上有所体现,而基因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基因是决定个体生理特征的最基本单位。历来的心理学家都以家庭中的血缘关系来研究人格中的基因问题。如寄养儿童研究(adoption studies)、 双生子对比研究 (
thecomparison of twins)。 这些研究多以个体能力(以智力为代表)作为心理特质的指标,从而分析与能力有关的遗传因素。这种只限于能力受遗传支配的传统观念,近年来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发展趋势中有了很大改变;而改变的主要方向是,将遗传对心理特征的指标,由个体能力扩大到社会行为,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社会生物学。此外,在遗传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上,环境因素一贯被认为是与基因的影响相独立的,但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了环境测量中也具有基因变化。
(一)寄养儿童和双生子研究
寄养儿童研究和两类双生子研究,是人格的基因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如曾有心理学家[7],从学前儿童中,选取139对出生后共同生活的同性别孪生子为对象(平均年龄为4岁半),单就情绪(稳定或激动)、 活动(爱动或好静)、社会(活泼或羞怯)三方面人格特质为范围,采用观察评定法,分析比较遗传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样都是双生子,出生后又生活在同一家庭,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应大致相同,然而他们之间,表现出极大的不同。从而说明,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形成,的确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作用。
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研究(MZ twins raised apart), 在本世纪80年代才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D.T.Lykken1982)。这种设计的假设是:特性变化通过不同的抚养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双生子进行比较得出。如波查德对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从体重、脑电波到职业兴趣、社会态度这样一些特性进行了测量[8](pp.15—44),结果见下图。
上图说明,生理特性的相似性最高,生理大脑特性如α波的活动性次之,接下来是血压、IQ、职业兴趣,最后是社会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凡是基本而又与身体或生理有关的特性,受遗传的影响较大,而属于较为复杂的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更大。因此,不能认为遗传和环境作用的大小对所有的特性都是一致的。
(二)行为遗传学的新进展
近年来,人格的基因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不仅在双生子比较的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还将传统的研究方法,扩展到另一新的观念,即试图从达尔文所提倡的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人类行为的遗传基础。此外,环境因素的可遗传性,也是令人瞩目的新视角。
1、社会生物学新方向
社会生物学理论兴起于70年代中期。由威尔逊(W.R.Wilson,1975)等人倡导,认为个体生活中一切利己利人的行为模式,都遵循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淘汰的原则;在无数的世代繁衍中,使个体身心特质的遗传因子,也在“物竞天择”的规律下,随之改变。凡是有助于利己利人生存的基因,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逐渐加多。社会生物学的新方向,给人们带来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以往的演化阶段中,人类的适应是缓慢进行的,逐渐的随环境改变;近些年来,因科技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环境巨变,将对人类的社会行为造成多大的适应困难呢?
2、环境测量中的基因变化
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基因变化发生在环境测量之中,也就是说,环境因素也具有可遗传性。布罗明和本杰曼[9](pp.373—386)在研究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一实验中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藏书量”都具有遗传性。戴维(M.David,1983 )对成人双生子的抚养行为进行研究发现,在对情感型/温暖型的抚养方式进行测量中发现了基因的遗传性;而控制型的抚养方式中则没有。布罗明和本杰曼也做了类似的实验,结果表明,家庭环境是可以遗传和影响下一代的,而富有情感、教养的,有组织、可控制的环境尤其如此。
这些研究说明,环境和遗传不是相互孤立的,遗传因子可能在“物竞天择”中有所改变,而环境因素也可能具有遗传性,因此,人格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可重视一方的作用,而忽视另一方面。
当然,人格基因研究的新进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目前,人格心理学的基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
(1)如何使双生子研究更具客观性。对于双生子的研究, 几乎全部来自其双亲的观察记录及评价,如果此时父母想要强调双生子的差异,那么其研究结果就会与估计值存在很大差异(如h值等于0, 或小于0),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增加双生子研究的客观性问题。
(2)基因变化是否与人类的“适应特质”相关。 遗传基因随环境要求而逐渐演化的假设,对动物而言是成立的,但对人类而言是否成立呢?为什么有的人为利他助人而牺牲自己,从个体为适应而生存的观点看,这种自我岂不是“知识不良”?加之,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人类生存环境也在迅猛变化,人类为适应而进行的基因变化该是如何呢?
(3)如何将行为基因研究与其他心理原则相结合。 行为基因法只是人格研究的一部分,需要将其与其他心理原则、方法相结合,如神经生理学、脑研究技术等。
人格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立足于其生物学取向进行阐述,但我们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因为人格是环境和遗传交互作用的产物,这种交互作用有多种方式,其中主要有三种:第一,反应的交互作用,即面对相同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感受和解释;第二,唤起的交互作用,即个体的人格特质和行为会引起周围的人对他的特别反应;第三,超前的交互作用,即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这些环境反过来进一步塑造人格。总之,个体与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造就了一个人的人格。
从影响人格形成因素的多个层面来看,凡是基本的而又与身体或生理有关的人格特质,受遗传的影响较大,如动机和情绪;凡属较为复杂的人格特质,诸如兴趣、态度、价值观等,其形成受环境的影响大。因此,不可误解为任何一项人格特质都受遗传较大的影响。人格的生理研究和认知、行为、医学等方面的研究是互补的,近代生理学、精神病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促进了人格的生理基础研究,如精神病学的研究从精神分析转向生理心理方面,神经科学的突飞猛进也为研究毒品对大脑异常的威胁以及解释毒品对大脑所起作用提供了机遇。
总之,人格是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是个复杂的系统,需要从多种研究取向综合考虑,生物学取向只是研究人格的一种角度。因此,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完善和补充,将心理学的多种原则和方法相结合,进行系统、多维的研究,将是学科发展的方向。
收稿日期:199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