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社会资本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与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企业家论文,框架论文,资本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848-2005(04)-0085-07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现实性和解释性都极强的社会学概念,已被经济学及管理学界广泛 采用。社会资本对企业经营绩效的作用则是经济学和管理学界运用社会资本讨论的热点 之一。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理清相关概念,提出了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 论分析框架。
一、社会资本及其相关概念述评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
社会资本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由Bourdieu提出,他认为,社会资本是实际或潜在 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 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1]。其后20年来,出现了四类典型的社会资本概念界定:一是关 系网络说[2][3][4]。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来看就是社会关系网络,是嵌入在两个参 与者或更多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参与者有目的地建立人际关系并且延续下去,以 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诚信及准则说[5][6][7][8][9]认为社会资本是嵌入社会中的 诚信、非正式的准则和价值观。三是资源说[10][11][12]认为社会资本是指我们在人际 和企业关系网络中以及通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所能得到或动员的多种资源。四是能力 说[13][14]认为社会资本是行动主体与社会的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摄取稀缺资源的能 力。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概念、分类和测量
国外文献中,仅有极少数直接提到企业家社会资本(entrepreneurial social capital )概念,Westlund[15]等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和开辟新途径、创立新企业并解决社 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大多数文献没有直接的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使用较多的是企业 家社会关系网络。认为企业家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由一些特殊类型社会关系连接在一起的 一系列接点[16],该网络的不同方面则是由不同的类型的关系组成。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镶嵌于当地文化和传统之中[17],是各种机构、网络、商业伙伴间合作的产物[18],同 时也是企业家的支持网络[19],其基本着眼点是资源和利益[15]。作为一个微观层次的 概念,李路路[20]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即企业家拥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石秀印[21] 认为,企业家作为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键“接点”,必须有能力为企业获取所需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政府行政与法律资源、生产与经营资源、管理与经营资源、精神与文化 资源等四种。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每一获取资源渠道的连接方式都是双层的,第一 层是公务关系连接,即组织与组织、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渠道接通;第二层是私人关系连 接,即企业家与资源提供单位的负责人(或资源的主要掌管者)之间的渠道接通。陈传明 、周小虎[22]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就是建立在企业群体范式上由信誉、规范引导下的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是企业家动员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惠朝旭[23]提出,企业家 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社会资本的一种,主要指以企业家个体依附为主要特征,以企业家 个体为中心结点的网络体系、社会声望和信任的总和。王革、张玉利等[24]提出,企业 家社会资本是以企业家为中心的企业家与企业组织之外的社会成员、企业家与社会组织 以及企业家与企业内部组织和成员之间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或潜在利益的社会关系网络 。
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网络联系对象可分为正式网络(大学、政府 、专业支持机构、资本来源)和非正式网络(朋友、家庭、同事、与相似的高科技公司的 非正式关系)两类[25][26]。根据对企业家的有效性分为促进性的社会资本、约束性的 社会资本以及不直接与企业家精神相联系的社会资本三类[15]。本文从企业家所接触网 络关系对象的性质将企业家社会资本分为四类,即企业家政府社会资本、企业家技术社 会资本、企业家金融社会资本、企业家市场社会资本四类,不同的社会资本类型吸纳或 动员不同类型的资源。
澄清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的另一种可行的方法就是从社会资本的测量入手[13][27], 即通过一定的概念化和操作化的方法,把要研究的社会现象转化成一系列可度量的概念 和指标[28]。
李路路[20]用两个指标来测量,即企业家所选择的来往最密切的亲戚和朋友,及其在 这个亲戚朋友的职业地位和在国家行政权力系统中的职务地位。边燕杰、丘海雄[14]设 计了3个指标测量企业的社会资本,其实可以视为对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测量。第一个指 标是企业法人代表是否在上级领导机关任过职(纵向联系),第二个指标是企业法人代表 是否在跨行业的其他任何企业工作过及出任过管理、经营等领导职务(横向联系),第三 个指标是企业法人代表的社会交往和联系(社会联系)是否广泛。周小虎[29]认为社会资 本的构成因子首先表现为关系网络的数量和质量,这些网络按照类别来分可以划分为企 业家与顾客、供应商、销售商等构成的市场网络(M);与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等构成 的内组织网络(O);与政府、银行等组织构成的环境网络(C);企业家个人的血源网络、 地源网络、学源网络组成的个人网络(P)等。其次,企业家开发(E)、维护(V)和利用(U) 网络的能力都是其社会资本重要因子。企业家的受教育程度、信任预期和价值取向等变 量是决定关系网络数量和决定开发、维护和利用网络能力的终极因子。在无约束条件下 ,企业家社会资本量Q是E、V、U等因子与由变量M、O、C、P构成的函数f相作用的结果 。张其仔[30]从网络的类型、密度、规模等三个维度测量社会资本。所选用的7个网络 分别为:①是否为个协成员?②是否为私营企业家协会会员?③是否行业协会会员?④是 否为商会成员?⑤是否为共青团员?⑥是否为共产党员?⑦是否为民主党派成员?网络规模 用成员身份的数量测量,成员身份数量越多,网络的规模越大。网络的密度用以下指标 测量:①社会捐赠总额。②当年社会捐助额。③社交费用。④当年的社交费用。⑤社会 捐助占整个企业投资的比重。⑥当期捐助占销售收入的比重。⑦当期交往费用占销售收 入的比重。⑧企业销售额中,本地销售数量的比重,这个比重大,说明网络的密度就大 。
(三)对企业家社会资本概念的进一步探讨
本文给出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定义:企业家利用其社会网络关系获取企业所需资源的能 力。
要理清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内涵,应先界定企业家内涵,企业家是对企业的发展长期负 责的企业所有者。职业经理人则不同,他们承担有限的风险,只是企业战略的执行者。 同时,企业家也不同于一般的个体,除了满足个人的基本生活工作需求,他们的责任更 重要的是经营好企业。
因此,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内涵的进一步理解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区分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中一部分纯粹私人家庭所用的关系网络,另一部分为 企业所用的关系网络。笼统地把企业家所有的关系网络都包括在其社会资本中是不合理 的,因为企业家也有平常人的一面,比如,需要维持一些虽然对企业没有帮助,但可以 解决自己及家人的一些问题的社会关系,比如看病就医,子女上学等。而这些社会关系 虽然属于企业家个人所有,但与企业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正如Westlund等[15]所言,只 有在企业家利用新的途径去创建一个新的商业机会并且解决社会问题,我们才把这种关 系网络称之为企业家社会资本。
第二,区分企业家社会资本和企业内员工社会资本以及企业社会资本的内涵。首先我 们认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从边界上来说处于企业组织外部。企业社会资本是组织社会 资本的一种,属于中观社会资本。而企业员工的社会资本则主要指以员工为中心,企业 员工与企业之外的社会成员、企业员工与社会组织以及企业内部员工与组织、员工与员 工之间可以给企业带来利益或潜在利益的社会关系网络[24]。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与企业 的社会资本有重叠的地方,但不应包括员工社会资本。与企业家相比,员工在企业是短 期的和不稳定的。员工的社会关系网络能不能、愿意不愿意为企业所用,有很多不确定 性因素。
第三,区分企业家(非私人或家庭)社会关系网络中可以为企业所用的和不能为企业所 用的两部分,见表1。
表1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
企业家社会关系网络
企业家私人和家人所用
只能为企业所用
可以为企业家
不能为企业提供资
能为企业提供资
私人和家人所
源(支持)的社会关
源(支持)的社会
用
系 关系
第四,区分企业家社会资本的决定因素(或形成因素)和企业家社会资本本身的关系。 比如,企业家的教育程度,家庭出身,个性特征等等,都会影响企业家拥有的社会资本 ,但并不能把这些社会资本的决定因素(或形成因素)称之为企业家的社会资本。
二、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综述
关于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认为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31][32][33][34][35][36][37][38] [39][40][30]。也有学者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市场绩效正相关,但不一定对财 务绩效有积极意义[41],维持这些关系资源的费用抵消了净利润的增长。企业家社会资 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大小也因企业的规模、所有权类型、产业和行业增长速度的不同会 有不同[41],同样的,不同类型的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30]。一个互补的团 队创业者其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远大于独立的创业者[42]。
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的积极意义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获取信息。中国正处 于转型期,存在着政府对信息控制极不透明地操作,因此,现在中国企业信息化的首要 条件是将社会关系网络化[29][38]。中国企业家积累社会资本的动因之一在于弥补转型 经济时期的“制度空白”[35]及信息缺乏的不足。第二,增进组织成员凝聚力。企业家 关系网络基础价值是信誉,企业家社会资本实质上是信任机制,这种机制使企业将员工 、合作伙伴、顾客联系起来,使企业赋有了生机与活力[29]。第三,降低交易费用。企 业家社会资本能节省信息收集、寻价费用;网络成员之间的交易也因相互之间的信任、 长期合作而节省讨价还价、契约制订和执行费用[29][40]。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市场交 易费用的节约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第四,促进创新。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环境中,创新 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动力。企业间可以在此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分享与合作 ,产生新的主意[31],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创新[34]。第五,识别机会、发现机遇。企业 的社会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所需的各种市场资源,如从网络 伙伴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市场信息,或者建立重要的联系等[37][39]。第六,获得关键资 源。企业是资源与能力的集合体,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至关重要。这些资源包 括市场、技术、资金、知识等,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在获取企业所需关键资源方面作用十 分明显[43][37][39][44],这些资源也包括政府(策)支持[31]。第七,保护民营财产并 使之合法化。转型经济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情况下,民营企业家对其私人财产的保护缺 乏法律依据,而其社会资本在此发挥很大的作用[32][39][40]。
对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文献论述较少,Peng[40]从 企业家社会资本影响企业的智力资本角度阐述了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的作用,但智力资 本的概念与社会资本概念界定有些交叉[45]。也有从结构、认知、关系三个维度说明了 社会资本和知识转移的关系[40]。
三、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一个理论框架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提 出假说并简要分析如下:
附图
图1 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企业家的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资源正相关
根据Burt[10]“结构洞”观点,行为主体可以通过占据其他未联结节点之间被称为结 构洞的位置在网络中获取稀缺资源,而其他主体只有通过它才能获取相应的资源。企业 家正处于一个有自身原有特征以及企业发展需要所编织的网络的核心位置,这些网络关 系包括股东、企业员工、政府官员、上下游企业、技术合作者、金融机构官员等等。企 业家可以享用网络中的各种资源来满足企业的发展。在转型经济环境下,这种对社会关 系网络的利用更显得重要[36][35][40]。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表现为正式制度规则处于变 革过程、非正式的制度规则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这种体制背景下,民营企业主的 亲戚、朋友关系的社会地位背景越显赫,动员稀缺资源的能力就越强。民营企业对社会 资本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国有企业,这是他们生存的根基[32]。
在中国转型期,社会关系网络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向——资本化。社会关系网络资本化 的社会动因是利益驱动,其现实化的原因在于制度缺失。社会关系网络作为社会资源的 载体,意味着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企业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社会关系网络在社 会资源获得中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可以把社会关系网络进行工具性利用,以达到功利化 目标,即把社会关系网络本身当作一种能够带来更多企业发展所需资源的特殊的社会资 源。这就促使企业家有意识地发展那些掌握关键资源的网络关系[37]。社会关系网络不 是经济意义上的资源,但它却是动员经济资源的重要渠道。由此看来,社会关系网络能 为企业获取所需资源提供捷径。企业家的社会网络及其结构决定了企业家获取信息与资 源的能力。企业家的经营性活动和创新性行为都是在具体的关系网络中实现的。企业家 既是这一网络的创造者,也受制于该网络。处于较为有利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个体会有 更多的机会成为企业家[46]。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是伴随着企业家社会资本与企业所 获得资源的多少相互递增,正相发展的。
(二)企业所获得的外部资源通过学习机制与整合机制转化为企业的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能力的能力[47]。在一个变化无 常的超竞争环境中,能力持续不断地培养、开发、运用、维护和扬弃,这正是动态能力 本质之所在——通过不断的创新而获得一连串短暂的竞争优势,从而从整体上体现出企 业的持续竞争优势[48]。竞争优势的获取,主要由技术与市场综合决定。能够把握市场 机会,并且通过技术加以实现,才能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本文把动态能力分为动 态技术能力和动态营销能力两个维度。企业家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取得企业稀缺资源, 但这些资源是静态的,它为企业实现高的竞争力提供了一种位势,是企业具备竞争力的 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动态能力的基础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将企业通过企业家的社会网络获得的资 源转化为动态能力还需要一个复杂的组织学习和整合过程。企业员工逐渐接受新的思想 观念,主动扩展他们的知识基础,并开始有意识或潜意识地以新的方式进行思考,进而 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知识转移[44],把局部的、特定的资源和能力上升 到全局的高度,在整个企业的范围内根本性地改变思想观念和运作模式。最终这些关键 资源将提升企业的动态技术能力和动态营销能力,增加企业的战略柔性。
(三)超竞争时代,企业的动态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绩效
企业经营所面临的环境日趋复杂,这也从客观上要求这些企业用动态能力的观念来运 营企业,才能取得良好的绩效,实现生存与发展[49]。动态能力的观念要求企业通过改 变竞争(游戏)规则、形成敏锐的远见和迅速市场反应等三种方式(具备三种能力)影响未 来的市场走势和创造新的竞争优势[48]。改变竞争规则可以在市场和产业中制造突发性 或中断性行为,改变既有竞争模式,使竞争对手陷于被动局面甚至是困境;快速反应能 使企业从容面对突发性的市场变化,做出短期反应;敏锐的远见使企业能够长期面对突 发事件的市场变化,做出长期反应。Zott[50]认为动态能力被看作一系列指导公司资源 建构发展的常规程序,并且动态能力是溶入在指导企业资源重构演进和运营常规中的日 常组织程序。他通过计算机模拟,重点研究了动态能力的哪些属性影响绩效,这些属性 怎样导致产业内绩效差异的出现。研究结果认为,同一行业的企业绩效的差异是因为动 态能力的三个属性,即配置资源的时机、配置资源的成本和配置资源的学习(模仿)与绩 效相关。企业之间在动态能力这三个属性方面的差异引起了企业之间的绩效差异。企业 家社会资本的持续和有效积累,获取了外部资源,使企业得以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和质量的产品或服务,进而吸引和留住顾客[10][51][33][52],甚至改变经营计划以适 应竞争[31]。
在不同的竞争策略和不同创新类型下动态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有所不同。张志坚[53]在 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结论:(1)动态能力在不同的竞争策略下的确会对绩效产生不同的 影响。在合作性策略的影响下,动态能力的内部资产位置优势将影响财务相关绩效和管 理相关绩效。在竞争性策略影响下,分析数据则显示:动态能力的程序优势会对财务相 关绩效产生影响,动态能力的内部位置优势及路径优势会对管理相关绩效产生影响。(2 )动态能力在不同的能力更新因素影响下的确会对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科技创新前 提下各项动态能力并不影响财务相关绩效。然而在经营管理创新因素影响下,分析数据 则显示企业在组织结构与管理过程方式上的创新将增加动态能力对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 的影响力。
四、进一步研究展望
在中国转型经济环境下如何提高企业经营绩效,是每个企业家和学者都在探讨和摸索 的问题。社会资本概念的引入和应用无疑开辟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但还有许多问题需 要探究,比如企业家社会资本的测量问题,企业家社会资本通过动态能力影响企业绩效 的研究还缺乏实证的支持;企业家社会资本的积极和消极作用的探讨,企业社会资本、 员工社会资本、企业内外社会资本概念的界定,社会资本与企业其他资本的关系等等问 题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笔者认为,企业家社会资本是通过获取企业所需的关键资源,并将资源通过内部学习 和整合机制转化为动态能力,最后达到保持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企业绩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