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弱势生”形成原因、类型及教育转变策略论文_张玉凤

谈谈“弱势生”形成原因、类型及教育转变策略论文_张玉凤

江西南昌县莲塘第七中学 330200

弱势生是普遍存在的,每个班都有,只是程度不同、人数多少而已。而这里讲的弱势生是指那些智力和生理并无缺陷,但思想品德、学习成绩、非智力思想因素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下面就他们形成的原因、主要类型及转变的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弱势生形成的原因

1.家庭原因。因家庭影响造成弱势的,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溺爱型。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几个大人围着孩子转,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什么都依着顺着,使孩子生活能力差、任性、自私自利。(2)粗暴型。有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生孝子”、“不打不成才”,孩子一有错,要么呵斥,要么拳脚相加。棍棒给孩子带来的是肉体的痛苦、思想的混乱、情感的对立、行为的反抗。(3)放任型。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孩子除了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外,对学习、品行不管不问。个别家长连孩子在哪个班、老师是谁都不清楚。也有的家长极端自私,只顾个人的悠闲、安逸、吃喝玩乐,根本不管孩子。(4)紧张型。家庭成员复杂,或有继母,或有继父;夫妻成天吵吵闹闹;父母对子女教育不一致。孩子在家老老实实、乖乖巧巧,而一出门,打架、逃学、偷摸,坏事几乎是无所不干,借以发泄心中的不满。(5)误导型。有的家长素质差,教育思想不对头。

2.学校教育原因。学校教育的失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公正。有的教师从心里讨厌弱势生,认为他们是给自己找麻烦、给集体抹黑,因此许多活动都不让他们参加。在排座位时,要么把弱势生放在讲桌旁边监视起来,要么就放到最后的墙角里不闻不问、任其发展。出了问题后,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弱势生一阵狠批,其效果无异于在学生伤口上撒盐,使学生越来越弱势。(2)缺乏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有的老师总是戴着墨镜看弱势生,认为他们一无是处、不可救药。“朽木不可雕也”,“他要是能变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这类话常挂在嘴边。(3)缺乏方法。有的老师对弱势生的弱势很是着急、痛心,恨铁不成钢,但方法不恰当,或急于求成,或滥用体罚,或一味迁就。

3.社会原因。社会的不良因素对学生影响也很大,其表现情况有以下几种:

(1)不健康的音像制品、书籍、报刊、赌博游戏等。这些对于自制力不强的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往往容易陷进去,很难自拔。(2)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贪污腐败、拉关系走后门、讲排场、摆阔气,这些现象学生耳闻目睹,免不了议论、模仿。(3)不良的伙伴。有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温暖,遇到不良伙伴,便气味相投,一拍即合。

4.个人原因。弱势生的个人原因有:学习不好,自暴自弃;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差,自己管不住自己等。造成弱势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一弱势生来讲,总有一个最关键的。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分析、调查,找到最关键的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二、弱势生的主要类型及教育转变策略

1.攻击型。这样的孩子爱打架、骂人,性格比较倔强、暴躁,对班集体的危害较大。对于这样的孩子,教师要以礼相待,有了优点及时表扬,有了困难及时帮助,让他觉得老师对他这样好,再胡闹就有点太不通情理了。这样的孩子和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时,老师要冷静,不要感情用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激怒和冲突时易失去理智,但最长持续时间也不超过20分钟。对冲动的受教育者,只要他不继续做危害集体和他人的事情,教育者就要耐心等待。20分钟以后,他会自然平息下来,有的还会主动找你认错。如果当时双方非要闹个谁胜谁负、谁是谁非,就会把问题扩大,也会影响老师的声誉。

2.偷摸型。有偷摸行为的孩子大都是因为其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没有得到满足。有的是继父、继母虐待,有的是被寄养在他人家里,想要的东西不敢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的工作应首先从帮助家长做起,而不能过多责怪孩子。他们本已不幸,老师给他们的应是慈母般的关怀。也有的孩子比较怪,家里条件比较好,但他看见别人的东西就想窃为己有。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在说服教育的同时,可以试着让其做些保管小物品、拿钥匙开门之类的事情。老师的信任可能成为其进步的动力,使他们获得被别人信任的幸福体验,进而改掉自己身上的毛病。

3.说谎型。有的孩子说谎是家长高压政策下的产物。家长要求特别严,老师也时常向家长告状,孩子为了免遭皮肉之苦,就用说谎来对付。试卷明明70分,却改成96分,如果有了一次这样的成功,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积极地做家长工作,正确地对待孩子的客观实际,而不能“拔苗助长”。教师也应注意在家访时多报喜,巧报“忧”。

4.懒惰型。这类孩子不爱干活,也不爱动脑子,上学来连自己的书包都收拾不好。对这样的孩子,老师要严格管理,天天检查,时时督促,低目标,小起点,促其改变。

5.好动型。这类孩子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上课时精力不集中,东张西望,总是坐不住;下课了,招这个一下,推那个一下,自控能力特别差。对这样的孩子,主要应从训练行为习惯入手,可以培养他的一些业余爱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找到弱势生形成的原因,掌握其属于的类型,选用恰当的方法,加上教育者的耐心,我相信那些弱势生在不长的时间里会不再成为弱势者。教育者们,让我们携手为这一目标而发挥自己的才能吧!

论文作者:张玉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7月总第2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0

标签:;  ;  ;  ;  ;  ;  ;  ;  

谈谈“弱势生”形成原因、类型及教育转变策略论文_张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