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探讨论文_罗林强

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探讨论文_罗林强

(中山市民众镇水利所,广东,中山,528441)

【摘 要】 水利现代化是城市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本文描述了珠三角地区的河道治理工程现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完善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体系有所帮助,进而促进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速度。

【关键词】河道治理;建设;管理

引言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产的要素,生态的基础。水利工程对于一个城市是很重要的,是能不替代的,它既可以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公益性,是一项基础性工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级政府和人民都开始重视河道的治理。所谓的河道治理工程就是指人们修建的堤防工程和河道整治工程,其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河道水资源。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河道水资源的利用以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珠江水系的孕育场所在我国南方的河流,这些河流含沙少,水量足。而珠三角位于我国广东的中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带,降水丰富,其水资源的最大特点是过境客水丰富,这些水也是维持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其重要的淡水资源。

1.河道治理工程的必要性

人们普遍认为珠江三角洲是全球最复杂的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河道错综复杂,水文情况也是很复杂的。珠江三角洲在改革开发以后,地区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桥梁建筑物大量增加,城乡建设发展迅速,航道治理改造和河滩大范围违法挖沙等人类活动对河道的影响愈发严重,河道本身的河流水文情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此同时,在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下,废水污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大量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污水直接排入河中,使水体严重污染。在加上近几年气候越来越干旱,上游水量极大降低,珠江口咸潮入侵,这些都直接引起珠江三角洲城乡饮用水短缺。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拖慢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走向现代化的步伐。经过水文水质检验表明,以研究珠江三角洲流域内错综复杂的水流情况,枯水期水量的情况,潮汐变化和咸潮活动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河道水域影响为目的的科研工作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它对珠江三角洲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水资源保护和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数据。

2.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河道污染。因为近些年来,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以及大量农民工涌入城市,造成生活垃圾和环境垃圾也日益严重;部分单位在水系流域非法搭建的养殖厂,直接向河内排放污水;部分企业也存在偷排,偷放等行为;还存在侵占河涌管理范围用地现象;部分河道旁居民乱倒垃圾,淤泥的行为。这些行为都直接或间接的污染了河水,污染水质。使得都阻碍了渔业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2)防洪安全。渠内水量变化较大,不同季节的流量差异很大。在雨季因为降水过多,渠内水位水量也大幅度增加。暴雨导致的雨洪形成时间短,强度比较大,严重威胁着城市安全。而金凤排污渠部分河道的防洪能力较差。以及河道内淤积益严重,以及部分挡土墙被破坏,渠道内长着大量杂草;跨渠桥涵洞渠道断面窄以及渠中桥墩阻水,这些都极大的降低了排污渠的泄洪,防洪能力。不能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

(3)景观功能降低。因为在非雨季时期,渠内水量少,甚至出现断流现象。渠道内淤积比较严重,滋生大量的杂草,部分浆砌石挡土墙被破坏,这些现象的出现不仅降低了排污渠的安全水位,也降低了排污渠的景观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枯水期间,水质的污染严重,渠底河床和渠岸的裸露,影响了排污渠的景观效果。

(4)居民意识不强。在河流周围的居民防范意识不足,在河流非汛期,因为河内水位低,认为不会有大的洪水。便私自占用河道内的河滩。私自进行种植填补或是挖沙等行为。这些行为对河道以后的运行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正常的运行。

(5)生态环境的破坏。部分排污渠采取渠化,硬化,人工化的传统河道。河道采取直线型,直线型渠线会加重河道的冲刷,使得水土流失更为严重;两岸多为直立重力式浆砌石墙,浆砌石的硬质材料直接损害了河岸原有植被,破坏了河流的生态系统,使得河道丧失了自净能力。

3.应对措施

3.1防洪措施

一是做好建设防洪堤,保证两岸居民及财产的安全。建立县城防洪体系,拉动河流下流区域的防洪堤建设和重点河段的防洪建设。二是做好排洪工作;要根据河流的汛期的水量变化,以及珠海市的保护标准,进行科学的布局和管理,做出最好的方案,并根据最新的要求标准,做出最完善的排洪系统。

3.2河道生态治理

(1)生态护岸建设。生态护岸是以“保护,创造生物的生存环境和良好的自然景观”为目的。

为前提,在可以保证使用时长,稳定性和强度的情况下,需要充分考虑到生态护岸的生态效果。生态岸采用用土,水和生物互相结合且满足生物生长需求的仿自然状态的生态坡取代了以前的人工建筑。生态坡是结合了建筑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水利工程。

(2)采用水生态修复技术。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时,不仅只治理表面,更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做好标本兼治,大概有以下三点。

第一:在污染源上进行控制。在消除河道水的黑臭的前提下,要减少未达排放标准的污水排入量。我们都知道对河道产生污染的废水主要来源是城市中大量的生活污水以及工业污水废水。所以,要在城市修建污水处理厂,同时政府相关的监督部门做好监管工作,所有企业必须对污水进行处理后才能排进河道。这才是城市河道治理的根本问题。

第二:污染河道的清理。我们要对已经污染了的河道进行净化。在消除河道水发黑发臭的同时将河水的质量提升。这个净化过程要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比如可以引进活水水源来增加河道的水流量,将污染水体进行稀释冲刷,对污染物进行输移。

第三:模拟自然生态。在进行城市河道治理的同时,我们可以根据河岸的气候条件人为改善或制造一些自然环境,将两岸进行特意装扮,营造出一个生态河岸。如此做,不仅可以实现河道内生物物种的多样性,还可以丰富水边和岸上的生物量,部分污染物通过食物链的循环,可以被降解或是转化。这样做就可以提高整个河道的自净能力。

3.3美化水域

其一,在进行河道护岸工程施工时对材料的选择要严格,材料必须对环境无危害,最好可以选择天然材料,这样的材料能够避免河道的整个生态环境被破坏,还可以体现出河道的自然美态。

其二,设置亲水平台。力争营造出“人水和谐”气氛。城市河道是人们生活活动的一部分,应该在河道附近建造一些人与自然亲近的设施。比如可以在河道上建造一些供人们感受河道气息的设施,如桥梁,走廊;在河岸附近设置座椅,供人们休息,聊天,创造出和谐的水边环境和优美的城市环境。

4.结语

河道的治理是一项系统型工程,其中包括了水利建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跨行业,跨区域的一项系统又巨大的工程。我们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借鉴国内国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将城市河道建设管理的更好,为人们营造出更加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李豪 城市河道治理和防洪的现状与措施 【J】中国科技信息2014(13)59-60

[2]刘冠新 洛阳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的实践与思考【J】河南水利和南水北调 2011(13)51-52

[3]万晓霞 河道治理方法分析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3(16)195-196

论文作者:罗林强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8

标签:;  ;  ;  ;  ;  ;  ;  ;  

河道治理工程的建设及管理探讨论文_罗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