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论文_唐丹丹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论文_唐丹丹

唐丹丹

湖南省邵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422100

摘要: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多样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病率及血糖水平控制上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多样性护理;糖尿病;冠心病;病情干预;效果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明显的提升,其在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上相比过去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但不可否认,现代人群出现暴饮暴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越来越多,这也导致我国居民慢性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糖尿病即是最为常见的一类慢性疾病,该种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冠心病即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严

重并发症,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仅增加了疾病的治疗难度,更对患者身心造成一定的创伤。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分析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效果,详情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为39~74岁,平均(54.7±3.4)岁;病程为3~14年,平均(6.7±2.2)年。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为38~75岁,平均(55.7±2.8)岁;病程为3~14年,平均(6.9±2.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症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指导、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

观察组患者行多样性护理,详情如下:

1.2.1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健康宣教,普及与糖尿病、冠心病相关的病症知识。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情绪、不良生活习惯等均与病症发展息息相关,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2用药指导

向每例患者方法随身药盒,并在其中放入硝酸酯类药物,告知患者,一旦出现心绞痛症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立即入院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由患者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向患者讲解每类药物的治疗目的、治疗方法及常见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有所了解。若患者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则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胰岛素种类、注射时间、注射要点,保障每例患者能够正确用药。

1.2.3体重及饮食干预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要求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以控制体重。在饮食过程中,每顿七分饱,但需注意营养均衡,可实施少食多餐制。可经常性的饮用绿茶,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硬化。

1.2.4生活方式干预

患者需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生活中任何事情以平常心面对,不可大喜大悲。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工作适宜,劳逸结合,养成良好而定作息规律,不熬夜、戒除抽烟酗酒的习惯,适当运动,开阔心境。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心绞痛发生率及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详情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n(%)]

组别 n 优 良 差 优良率

观察组5043(86%) 4(8%) 3(6%) 47(94%)

对照组5026(52%)18(36%)6(12%)44(88%)

X2-10.823

P-<0.05

2.2心绞痛发病率及血糖控制

观察组患者在此期间出现心绞痛1例,其发病率为2%;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出现心绞痛5例,其发病率为1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糖控制水平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比较

组别 n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

观察组506.23±1.54 9.90±1.47

对照组508.70±1.55 12.21±2.23

t-3.3254.851

P-<0.05<0.05

3讨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病率在临床上呈逐渐上升趋势,该合并症病因复杂,危险程度高,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除了基本的临床治疗外,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就诊习惯对病情控制具有积极作用,而这离不开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医学干预[2]。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多样性护理模式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多样性护理模式中,以患者为中心,根据患者的个人特点给予患者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并在护理过程中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患者用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体重控制等,这些护理措施均在潜移默化中对患者造成积极的影响[3]。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在实施多样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其心绞痛发病率及血糖水平也获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本次调查结果可充分说明,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病情控制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具有较好的干预作用,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2] 杨秀娟.多样性护理应用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的效果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54-154.

[3] 时立伟,李璐莹,金淑云等.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研究[J].中外医疗,2014,(32):152-153,156.

论文作者:唐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  ;  ;  ;  ;  ;  ;  ;  

多样性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论文_唐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