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起,全国众多省份高考试题采用了全国新课标卷,其新出现的题型---语法填空,引起了高度重视。本文基于2016年和2017年全国卷Ⅰ、Ⅱ真题中的语法填空题,对其词汇考察特点进行分析,以期对高中的词汇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一、语法填空的命题特点
语法填空以短文为载体,通过一定的语境和逻辑,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填入恰当的、具有一定语法功能的词,侧重考察的是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语境、语法、词汇、逻辑的综合运用能力。其“突出语篇,强调应用”的命题思路,不仅体现了语言测试的交际性原则,也体现了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2016、2017、2018全国Ⅰ卷、Ⅱ卷真题对词汇知识的考察侧重词形变化及词性转换。
16年Ⅰ卷考察了days,attraction,introducing,officially.
16年Ⅱ卷考察了studies,achievement,regularly.
17年Ⅰ卷考察了effects,careful.
17年Ⅱ卷考察了crowds,fairly,instruction,successful.
18年Ⅰ卷考察了causes,strengthen,energetic.
18年Ⅱ卷考察了actually,pollution,global.
因此,从高考语法填空对词汇的考察点出发,可以得出对词汇教学的以下启示:
二、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1.强化词汇拓展,解决词形、词性变化,提升词汇的活力。
语法填空题对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认识单词,而且要判断词性,进而正确拼写出词形变化,如名词单复数变化,以及基本词性的转化形式、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等变化。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词性意识的培养,并关注词汇的拓展教学,提升词汇的活力。
(1)借助一词多义练习,培养学生词性意识。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对单词的词性不敏感,经常分不出哪个是动词,哪个是名词,因此,单词原形基本都能准确拼写,却会给常规名词加-ed,动词加-ly,造成失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一词多义练习,培养学生的词性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如学习必修4 Unit 3 重点单词 content 时,可借助以下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分其不同词性及词义:
①She is reluctant to discuss the content of the play.
②There is a table of contents in the front of a dictionary.
③He wisely contented himself with his family and his love of nature.
④I am very content with my life at present.
⑤I emptied the contents of the fridge into carrier bags.
(2)使用词形构建法,借助构词法知识拓展词汇。首先要求学生了解与识别常见词缀,并加以掌握和运用。另外,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碰到含多重词缀、较为复杂的词汇,让学生仔细观察生词,结合词境,鼓励其大胆去分析、猜测。
(3)在评讲练习时,随时扩展同范畴、同类变化的单词,随时考查学生迅速寻找新词、旧词和拆词的能力,如拆词来猜词、合成词等。
2.强化语篇意识,分析语境,提升篇章理解能力。
语法填空是在真实的语境中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学生紧靠记忆单词或孤立的语法知识学习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教学中强化学生语篇意识,分会分析具体语境,提升篇章理解能力,进而恰当运用词汇至关重要。
要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必须通过有情境的篇章教学,在语篇教学中促进语言知识的领悟和内化。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词汇教学策略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
如在学习lie v.撒谎 n.谎话;lie v.躺,卧,位于;lay v.放置,产卵时,可借助一下小语境:
The boy _____that the white hen _____a black egg and that he_____ it in the box which_____ under his bed.(lied,had laid,had laid,was lying)
3.加大阅读量,提高单词的复现率。
语法填空题语篇感强,命题规律较明显,因此,对课文及练习过的好题目,可以回炉、改编,教师出题或学生自主挖空出题,进行训练。通过不同角度知识的复现,再次巩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记忆与运用,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除学习课文之外,应加大阅读范围,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了解单词,既能记忆单词,又能更全面掌握单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进一步扩展词汇,扩大词汇学习的“宽”。
总之,语法填空考察的是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对词汇的考察也不是孤立的。因此,从词汇备考及教学的角度,教师应该动用多种策略培养学生词汇运用能力,并做好长期奋斗的准备,帮助学生提高在语法填空这种灵活语境中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新群 “‘语法填空’命题特点探析及备考策略”.《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3期。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论文作者:赵苗苗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词汇论文; 语法论文; 词性论文; 学生论文; 语境论文; 单词论文; 能力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3月总第30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