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配网自动化系统及其功能。结合配网自动化系统在配电网工程供电运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了促进配网自动化系统优化的技术措施。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优化,实现配电网供电运行可靠性的进一步改善和提升。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技术;配电网;供电
引言
在当前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主要是依托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数据技术和存储技术等来将配电网各类信息进行集成,使其形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目前配电网运行监控和管理已实现了自动化和信息化,具体包括了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需求侧管理和配电网地理信息系统等内容,在实际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一旦运行异常或是发生故障,能够实现对故障区段进行快速隔离,并恢复非故障段用户的供电,缩短停电时间和减小停电面积,全面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1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概述
在供电的过程中,供电的可靠性指的是电网在为用户分配电能以及提供电能的过程中,电网自身供电能力的可靠性。在实际供电过程中,可靠性一直是电网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我国配电网起步相对较晚,针对于配电供电可行性的研究相较于发达国家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速度较快,这也使配网可靠性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配电网系统中,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即配电网网络结构和设备陈旧落后。因此对于电网公司而言,还需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为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组成与功能分析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网自动化建设中的重要应用表现。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实现对配电网供电运行的自动调节与控制,进而提升配电网供电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保障了供电可靠性。配网自动化系统一般包括配电系统、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调配一体化平台以及自动化馈线系统等。配电自动化技术还可运用于配电网的重合器和分段器等重要设备。其中,重合器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设备,一般设置于户外线路,能对电路的瞬时故障进行快速恢复,实现永久性故障隔离与自动重合闸。配电自动化运行中,重合器按照设定的电路分段与重合顺序,根据电路运行情况实现电路的自行开断与重合操作作业,并可在自行开断与重合操作后进行自动复位与闭锁操作。分段器是配电自动化运行中具有隔离断口功能的负荷开关功能器件,一般由切除负荷的灭弧室、隔离刀闸以及控制器等组成,自身不具备开断短路电流能力,可根据一定条件进行额定电流开合或者短路电流关合,通常与重合器进行配合应用,如果电流经过FD2和FD4时,分段器保护范围内出现过流或者是短路永久性事故,可通过控制器记录后备保护开断故障电流的次数,并通过分段器整定记忆次数,然后故障电流就会自动进行分闸闭锁,以实现故障电流的有效隔离保护。同时,分段器动作会促使重合器CH1与CH2与其他没有故障的线路进行重合,以支持配电网线路的正常运行。
3配网自动化建设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首先,配网自动化建设能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自动化故障定位和自动化集中反馈等系统功能,对配电网供电运行状态进行实时、全面地监测。配电网故障状态下,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准确查找与定位故障位置,并在向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故障信息及时反馈基础上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报警与隔离处置。技术人员分析故障原因,采用针对性措施进行故障修复,从而保障供电可靠性。
其次,配网自动化建设能通过对配电网供电运行可靠性的维护,满足电网用户的供电需求。同时有效延长电力保护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配电系统能应用自动化技术实现电网配置与调度的自动化控制。
最后,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的调配一体化平台能通过对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与配网设置,满足电网用户的电力需求。此外,配网自动化建设中,调配一体化平台系统能实现配电网供电运行效率的改善和提升,并能通过其高宽带优势实现多条配电线路的同时接入,保障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某配电网工程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中自动化馈线系统为例,系统基于IEEERBTSBUS6系统,是以馈线出口开关元件为重合器,其余元件为分段器。该系统运行中的元件故障率、负荷参数、故障率参数及馈线长度都以基本设定参数为标准,分别采用就地控制与集中控制两种模式。其中,就地控制的重合器第一次重合时间为15s,第二次为5s,相互邻近的分段器动作延时时间为7s,分段器Y时限为5s,XL时限为100s。分别对两种自动控制模式与无配电自动化条件下的配电网供电运行可靠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自动化模式与无配网自动化支持下的故障隔离、故障恢复以及正常送电的运行时间均以集中控制模式最短;而就地控制模式的故障隔离定位与开关动作时间均优于无配网自动化支持情况,分别为1min和2min。因此,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可显著保障配电网供电可靠性。
4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建议
4.1加强配电网可靠性管理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首先需要加强对配电网可靠性的管理。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个目标,相关企业应该先建立专门负责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的部门或者组织,通过部门或者小组共同研讨细化对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管理方案和制度,并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期开展会议或者讨论的方式,对管理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帮助。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不断引进一些专业能力过硬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在职工作人员开展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此为提升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4.2促进环网结构改造
在进行供电的过程中,配电网采用不同的供电线路接线方式,会对其供电可靠性产生相应的影响。目前我国配电网采用的供电线路接线方式多数是架空裸替导线的放射形结构,而这种供电线路接线方式的供电能力是比较差的。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根据供电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造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可以使用全联络树枝网供电线路。
4.3强化对线路设备的巡视
为了强化我国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日常的风险防范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电力行业应该不断加强对于配单网之中配网线路以及各种设备的巡视检查,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故障,及时采取科学的措施将其解决,以此避免一些供电施工的发生。在此基础上,电力单位应该重视建档工作,通过在线路以及设备的巡视检查过程中,将其巡视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记录,并对其检修情况进行建档,为提升供电线路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配电网的运行情况对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相应措施提升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保障人民日常生活用电,推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研究了配网自动化技术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有利于推动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发展,保障电网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向 岳. 城市配网自动化发展分析以及其运行管理模式初探[J]. 电子世界,2016,(19):26-30.
[2] 傅 颖,陈勇斌,陈 玮. 配网自动化的关键技术分析及控制策略[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30.
[3] 谢成勇. 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7-8.
[4] 杨道斌.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J]. 乡村科技,2018(10):126-127.
[5] 刘新庚. 关于10kV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分析[J]. 通讯世界,2017(8):128-129.
[6] 曾军. 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 通讯世界,2016(19):225-226.
论文作者:张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故障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网论文; 线路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