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徐清波

黑龙江省富裕县富海镇中心卫生院 161200

【摘要】目的:对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尿治疗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300例慢性姜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使用替普瑞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察组中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有5例。结论:慢性姜缩性胃炎在使用常规用药治疗的基础上再使用替普瑞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慢性姜缩性胃炎的复发率,而且有效提高了慢性姜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181-02

在医学中发现我国目前人群患有肠胃疾病的数量呈现一个日益增长的趋势,这就需要在医学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肠胃疾病有一个重点的掌握。目前肠胃疾病消化内科分支中,慢性疾病的发生概率是非常大的,而且在消化内科的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就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这种疾病对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来的状况还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和多灶萎缩性。这种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发生的时候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非常大,而且这种疾病还具有重复性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带来的影响非常大。这就需要在临床医学的角度对这种疾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合理的治疗。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173例男性,12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7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7士14.6>岁。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Cz7制定的诊断标准。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包括:129例腺体萎缩轻度、153例腺体萎缩中度、18例腺体萎缩重度,72例轻度肠上皮增生、171例中度肠上皮增生、57例重度肠上皮增生。300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享有知情权,同意参与此次探究。300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二)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用药进行治疗,患者存在腹胀或者是暖气的话,医护人员可以要求患者在餐前半小时口服多潘立酮,3次/d,剂量控制在20mg/次;患者存在泛酸现象,就需要患者在晚上口服奥美拉唑,l次/d,剂量为20mg/次。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Hp感染程度,有选择性的使用甲硝哩、克拉霉素、奥美拉哩、阿莫西林、果胶秘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再使用替普瑞酮进行治疗,要求患者在餐后半小时口服,3次/d,剂量为50mg/次,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用药剂量的增减。

(三)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尿素酶试验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都是阴性,说明患者的Hp根除;治疗后,患者的性萎缩性胃炎症状消失为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超过2项为显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为有效;患者症状无变化或者是有加重的趋势为无效。

(四)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分析所涉及到的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时需要使用到SPSS13.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X士s)的形式进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来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2进行检验,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二、结果

在上述实验和临床分析中清楚发现我国对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方式的分析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笔者对上述治疗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两个实验组之间存在一定的统计学差异,而且在急性治疗之后医院的医护人员还进行的一年的随访,其中也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现将两种实验的数据进行和病理的统计和分析,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三、讨论

医学研究中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这就需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对这种疾病进行治疗,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种疾病如果在发生之后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就会出现恶化,严重的情况就会形成胃癌,对患者生命也产生非常严重的威胁。在进行临床实验中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生主要表现出来的病理表现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这里笔者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论述。在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患者的病理表现主要在于自身的胃粘膜的数量发生减少、肠胃的活动性能也出现降低、这种肠胃活动变差还会引起血液循环出现缓慢的情况。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生还具有很强的复发性,这就对医疗人员的治疗工作产生很大的阻碍。临床试验表明这类疾病的具体病状表现为肠胃疾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引起患者自身的思维混乱。目前在临床医学发现这种疾病的患病群体也逐渐出现年轻化。

在对这类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医学工作者发现引起这类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患者自身的Hp发生感染,这种Hp感染的出现,与患者的肠胃感染的部位相同,这就会出现重叠感染的情况。因此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疗工作人员应该对患者自身的Hp通过合理的方案进行彻底的清除。而且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医疗工作者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早起就能够清除的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对患者治疗疾病中降低复发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上述的临床试验中发现使用替普瑞酮对患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治疗,不仅仅能够对患者自身的胃部发生溃疡进行有效的抑制,而且还可以对患者肠胃的溃疡部位进行有效的修复。进一步为肠胃制造成有效的被保护膜。

在本次探究过程中,笔者随机抽取我院在2008年1月一2013年1月治疗的3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用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使用替普瑞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较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一年随访,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复发,对照组中有5例。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情况时,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该对患者的自身状况进行全面有效的了解,并对患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且在临床实验中清楚的发现在患者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时候在原有的基础上采用替普瑞酮对患者进行治疗的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降低这项疾病的复发率,因此在医学发展的过程中,这项治疗方法的使用值得在医学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任月朗,张瑞娜,张红燕,郭晓梦。养胃汤合左金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6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6(04)

[2]马青,单兆伟.单兆伟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拾零[J].四川中医.2016(04)

[3]孙丽凤,韩峰.芩连白蒲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应用意义探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09)

[4]吴菱菱,林平.林平主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J].吉林中医药。2016(04)

[5]张蔚.替普瑞酮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6(12)

论文作者:徐清波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论文_徐清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