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近几年里,随着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发展下,居民生活用量日益提升,我国电力系统含有的容量会不断拓宽,而且也促使供电范围变得逐渐宽广。不仅仅如此,随着当前新型能源的日益深入下,电网系统结构变得尤为的繁琐,这个时候继电保护及其相关自动化装置的使用可以确保电网实现稳定运作的目的。对继电保护装置含有的智能化做好优化工作将其稳定性能加以提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
所谓继电保护,就是保护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安全性,从而保障供电可靠性的技术。一旦电力系统内部存在问题时,继电保护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将产生故障的线路切断,进而避免故障扩大到临近电气元件之中,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一般而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由若干个继电保护装置组成,每个继电保护装置之间彼此独立,共同保护整个电力系统。通过继电保护,能够大大减少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电气设备的维护费用,因此,应重视电力系统中的继电保护,不断研究和改进继电保护装置,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从而更好的保护电力系统安全。
1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可靠性指标体系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主要包括设备功能的可靠性和设备本身的可靠性两部分组成,宏观表现为设备的误动和拒动的几率。通常情况下,可靠性的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成功率(R)、有效度(A)和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或平均寿命三部分。成功率代表设备在规定的环境下能够顺利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有效度表示发生不可修复故障前的设备有效的工作时间。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是指设备在出现故障前的工作时间。
2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可靠性渠道
2.1优化继电保护硬件冗余
继电保护设备中硬件冗余的作用是容错,以便于在继电保护设备中出现错误时,能够不影响整个继电保护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确保继电保护系统能够继续发挥其功能。因此,为了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应优化继电保护硬件冗余,通过并联、备用、表决等多种方式来改善硬件冗余系统,并降低硬件冗余拒动率。所谓拒动率,是指继电保护无法按照命令执行相应工作的概率,拒动率越高,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越低,所以,继电保护系统一般都是通过降低拒动率来实现优化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根据继电保护系统的具体情况,选择行之有效的方式来合理优化硬件冗余设备,并尽量降低冗余硬件数量,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可靠性。
2.2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拒动作和误动作。电力系统中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应找到故障发生位置,并切断该位置电路,保障其他线路的正常运行,但是如果此时继电保护装置没有按照规定切断电路,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拒动作。误动作是指在继电保护装置切断了没有产生故障的线路位置。拒动作和误动作是继电保护装置应竭力避免的两种动作形式,也是提升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将继电保护配套装置安装在电力系统二次保护回路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可靠性的有效方法
3.1及时建立科学的自动化保护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
为了确保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关人员有必要及时建立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系统,例如《设备运行状况监测系统》、《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运行状态评价标准》等,通过利用制定来对自动化装置的运行状态做出监测和控制,并对其运行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对自动化装置运行工作的高度重视,还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装置运行操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有效提升装置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保证故障检修质量,工作人员认真对自动化装置中的每个试验点进行检查,并重复试验三次,在此过程中要保证每次试验结果以及误差必须达到规定要求,使用电器仪器进行电路参数测量,如:示波器,毫秒计等,同时确保检测仪器的外壳和保护柜在同一点接地。
3.2强化检查制度完善工作,将其制度得到落实
在检查制度完善的过程中,根据装置实际运行的具体情况,对检查的周期做出合理的优化,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故障防范检查制度。例如某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在检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先制定科学合理的员工考核制度,主要目的是对工作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制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操作规范》、《继电保护装置控制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操作,比如在此过程中主要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绝缘部分,逆变电流等,以便于员工可以在制度的约束下积极的落实好自动化装置的检查工作,还可以使管理人员更多的掌握自动化装置检查工作进度,实时的监督人员执行情况。
3.3把好器件质量关,确保装置元件可靠性
比如某工作人员在设备采购过程中,首先认真了解设备图纸说明书并仔细阅读,然后再展开设备的检查工作。认真检查设备的外观、各个元件是否有破损;电缆的连接是否可靠;电缆接线口是否有损伤;互感器使用等级是否符合实际要求等等。尤其是在设备的调试环节,必须对危险点做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要将设备的运行参数记录下来,通过对比,从而选用质量过关的设备。
3.4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
相关人员需要好对有关装置设备做到熟练掌握,不但要了解保护的基本原理,而且还需要了解设备在实际中运作的情况。对于继电保护的调试工作来说,作为设备送电的前期阶段的关键所在。再实际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加大继电保护管理的力度。优化定值闭环管理制度,并有效落实好相应的检修记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最大程度促使设备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下使用,这样做不但可以减少出现误动事故的出现,而且即使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由于具备精准的信息,可以促使问题在查明的时候就好变得显而易见了。因此,相关人员在对继电保护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装置做到熟练掌握。
3.5标准化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反事故技术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化装置现场安全技术,是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运行得到的宝贵经验。但是当该项技术应用在实际电路中时,有关部门还需要建立标准流程,制定相关标准,指导和规范员工行为,这样才能有效减少人工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6统计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运行情况
相关人员需要及时做好对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中的运作情况做好科学的检测,进而获得相应的数据。这个时候相关人员需要把得到的数据统一放入到相应的数据库中,与此同时对设备事件花费的时间做好详细的记载。从相应的数据库中得到大量的信息,这样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获得的数据做好科学的研究,特别是分析设备故障而产生的数据特征。相关人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实时的掌握设备的运作状况,进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设备发生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恰当的手段进行解决,这样做菜可以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稳定运作的目的,确保电力体系可以达到安全运作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当前电力系统容量及其相关规模的日益拓宽,继电保护及其相关自动化装置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对继电保护装饰的稳定性能带来直接的影响。在能够预知的情况下,为了将继电保护装置稳定性加以提升,并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相关单位需要加大人员素养培训的力度,从而将设备的稳定性加以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智香,常勇.刍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J].科技风,2012.
[2]王栋.浅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论文作者:段大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装置论文; 设备论文; 可靠性论文; 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