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集团制度创新探索--成功的实践与发展趋势_经济转型论文

报业集团体制创新探索——成功实践与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报业集团论文,体制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意味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报业小船进入深水区和急流险滩中。资本经营和体制改革是未来报业发展的着力点,实现这一步跨越,标志着报业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平台,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小船需要整合、锻造、重建,需要新建航母大船。新的平台、新的阶段,考量政府的引航能力,考量报业的搏击能力,能否发展,如何发展,有多大发展,报业将面临新的使命。

一、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形式的使命已经完成

1.30年体制改革探索成效明显。

自1979年国家对人民日报等单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收自支体制至今已有30年,中国报业乃至传媒业基本上选择了这条发展道路和体制模式。

事业与企业是两个不同功能定位、不同作用、不同特性的社会组织。事业一般指在国家社会公益性、公共性、社会性和福利性中承担某一社会职能的组织、行业、领域,经济上表现为政府财政拨款或社会捐资,即财政拨款,单位花钱。这个钱不承担经营责任,不赋予增值职能,属于纯消费资金,通常叫事业费。事业单位一般属于政府社会宏观层面管理范畴,由政府主导。企业是生产经营组织,市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微观层面管理的范畴,由市场主导。事业与企业原本是两个不同属性的社会组织形态。

由于报纸是特殊的产品,报社是特殊行业,在国家政府的宏观层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其作用可上升到一个国家取得政权、维护政权、维护社会安定的“两杆子”(枪杆子、笔杆子)之一,所以定为事业性质。由于报纸又具有一般商品属性,整个生产过程表现为一般的市场行为,报社又是一个企业组织,所以又有产业属性。对报业实行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形式,可以理解为国家试图从管理层面强化报业的“政府主导”功能,从产业层面强化报业的“市场主导”作用。就媒体的发展历史看,西方媒介主要是因市场而诞生,是由市场交换行为而产生的组织,可以说是市场土壤孕育、培养、发展的媒体产业经济。

从30年的实践看,报业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运行体制是有成效的,一是体现在政府对媒体的有效管理,二是体现在减少国家财政经费支出,三是传媒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四是报业的内在动力和市场机制得到了充分发挥。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加之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直接触及到报业体制,并决定着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传媒体制模式创新的思考,是报业发展面临的现实课题和历史机遇。

2.30年从形式到内容的体制改革,报业体制转型已经完成过渡。

30年间,政府虽然只提出报业采用企业化管理形式,但实际上报业已完成了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运行的机制改革。转型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随着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事企分开、政府与市场职能分开等改革的深化,并随着与之相适应的组织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职能的明确分工,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各种法规的建立健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市场经济体制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环境、平台和条件;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报业带来了动力和活力。报业事企分开的改革探索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已经迈出了企业化发展的一大步。

二是组织职能架构上,由一枝独秀(笔杆子)到两个轮子(办报、经营),再到三驾马车(党委领导、编辑业务、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分工);在事业上,从一家报社一个编辑部到一家报业集团有N个报纸、杂志、网络,形成多媒体格局;在运行体系上,由原来单一的采编业务部门发展到发行、广告、印刷、投资、物业等诸多经营性公司实体,以及产业办、采购办、法律、审计、监察等管理职能机构的健全;员工由原来的几百人发展到几千人。

三是经济上由单一的财政拨款、统收统支的有限开支到拥有数十亿、数百亿资产自我积累的经济实体。产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报业集团核心管理的重点和主导。

四是内部人事分配机制基本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从单位有编制、人员有计划到社会化聘任制;薪酬分配上从有级别、有级差标准的等级工资制到以贡献效益为中心的岗位考核效益分配制;从有编制员工才享有的离退休生活保障到所有员工都统一办理社会保险的职工社会保障体系。

五是在媒体功能上,由舆论工具向大众媒体、媒介经济转型延伸;在管理机制上,从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消费型管理到建立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财务预算、投资计划、产业规划、资本运营等一整套经济运行管理机制和体系。

形式反映内容,形式要与内容一致。30年的改革,报业体制不仅是企业化管理形式的改革,而且是形式和内容统一的改革,这个统一就是企业定位与市场化运作的统一。

企业化管理形式的实质是什么?就是把企业的运行机制、价值理念和市场行为拿过来,而报业实际拿过来的既有企业化的形式,也有企业化的内容。企业化管理形式反映的载体和内容是什么?就是市场主体与市场结合的运作过程及机制体系。市场主体不就是企业吗?挂事业单位的牌子,走企业化道路,以事业之名,行企业之实。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形式实际运行的结果是,“形式”代表的企业性质已经取代了事业单位“性质”这个前置条件。所以,这种体制设置的目的规定性已无实际意义,社会实际上已经默认报业集团是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的形成,市场化的实际运作,历经30年趋于完善,完成了报业从事业到企业的过渡,具备了转制的条件。换句话,改制探索阶段基本结束,过渡形式的改革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30年改革,报业发展有两个显著标志:一是媒体事业发生了巨变,多媒体覆盖、多载体功能、多容量提供、多渠道传播、多角度辐射、多视野宣传。报纸由几百种发展到一千多种,新闻用纸量由30年前不足30万吨增长到350万吨。报纸媒体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媒体功能的发挥,媒体工具的运用,媒体力量的效果,媒体的社会感召力、号召力、动员力,让政府满意、人民满意、世界满意。可以说这是报业30年改革的成果,是媒体社会影响力和媒体社会价值的综合展现。同时,报业已经形成了近400亿的资产规模,不少报业集团已成为当地的骨干企业、文化产业主力军和纳税大户。

3.改革30年并没有出现政府管控不力的情况。

从事业性质的管控层面考量,改革开放30年在传媒领域并没有出现与政府对立、对抗、不服从等现象。尽管也曾有媒体被取消刊号,撤销总编、社长职务,但只是个例,且大多是把关不严、工作失误,不是主观立场上的对立,更没有打着旗子喊对立。媒体在改革的30年间没有出现政府管不住、管不了的情况;即使出现了个别问题,政府也能很及时、很容易通过行政手段管住。这说明,用事业单位性质这个杠杆作为管理手段的实际意义不大。30年实践证明,媒体走产业化道路,没有给政府惹麻烦,媒体定位于企业化管理后,政府用行政手段能对其进行管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媒体完全市场化发展,不也管住了吗?国内的军工、食品和药品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身安全的关键领域,用企业化体制,国家不都管住了吗?可以说,报业改制转型的条件已经具备,现在是只欠东风,就差一个政府下发的“红头文件”了。

中国30年计划体制历程,30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历程,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已被3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所证明。摸索30年,作为一个国家的大概念都已经得出基本的定论和明确的判断,而传媒业作为一个小概念同样进行了30年的探索,还不能试验出一个结果,难道30年的探索还不够吗?有发达国家的前车之鉴,有我们30年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报业改革却仍瞻前顾后、左顾右盼、裹足不前,其根本原因是左的东西影响至深,自己给自己设置障碍,放不开手脚,无法跨越旧思维的束缚。

二、报业集团市场主体身份没有得到政府和市场的承认

市场是由市场主体和竞争、价格、供求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市场经济建立在不同的市场主体之上,主体是市场的灵魂。而从报业现实运行状态看,虽然大家都以企业经营者自居,都以企业形式经营,都以市场主体身份出现,但实际上报业的市场主体身份既未确定,也不规范,政府不承认,市场也不承认。

报业集团体制目前有七种形式:集团事业性质(事业法人无注册公司);集团事业性质,内部下属注册公司;集团事业性质,下面虽有公司,但未注册;集团事业法人、企业法人双重注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集团注册公司,实际未公司化运行;集团为公司,但产权不明晰,或空壳运行;集团只挂牌子。

以上七种形式都不是规范的、名符其实的市场主体,但大家都以企业身份经营,而且有些已经营数十年。在这些集团中,有的已经成为当地的纳税大户,如广州日报,居广州市纳税单位前几名;湖北日报在武汉市50家纳税大户中排名20多位。而有的报社还享受事业单位的财政补贴。“一母同胞的兄弟”,境遇却有那么大的差别。

从政府角度对报社体制定位,事业“性质”在前,企业“形式”在后。性质决定形式。作为特殊产业,国家在报业体制改革定位上,只是强调事企分开、经营性资产剥离,注重内部机制改革,并未明确提出报业都转为企业。新闻出版总署已经确定今后三年的改革时间表,报刊业改革分三步走:国有企业主办的报刊社改革排在第一阶段;其次是行业协会、部委所属报刊社,改革的目标是培育10至15家大型综合传媒集团;再次是整合行业、学科多种资源,培育强势报刊群体。但各级党委政府主办的报刊社如何改,则没有下文。报业体制改革虽然指出了一条路径,提出了时间表,但并未设目标。而各级党委政府主办的报纸确是中国报业的主流和改革的主脉。这说明政府至今不承认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身份。

报业集团的市场主体身份也没有得到市场的承认。如今年武汉市商业银行准备上市,作为原始股发起人向社会征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争取到1000万原始股。在办理手续时遇到了问题:以传媒集团事业法人办理,不行;以集团公司(2006年11月注册)办理,但公司没有资产注入,资产权属未明确,尚未建立组织架构,也不行;以集团投资公司办理,因没有三年财务报表,又不行;最后以集团下属房地产公司的名义才办理了股权法人登记手续。这说明,报业集团进入资本市场从事资本经营首先必须是规范的市场主体,其次还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组织架构。没有合法身份进不去,有了身份,没有组织制度,也不行。

三、报业集团体制的矛盾和问题

不明确、不规范、不完善的体制架构和组织形式,在进入资本市场时会有很多障碍,运行上也多有不便。而且,报社还有行政级别高低、身份大小之别,面对市场准入,其身份不适应,机会不平等,导致报业从事经营活动的市场合法性、合理性、有效性存在质疑。

在内部组织架构上,由于未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管理者选择机制先天不足,管理者激励机制扭曲,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监督机制缺位。这些都导致产权责任不明确,谁负责、对谁负责不明确。

在报社目标管理的价值取向上,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管理者仅以上级对工作评价好坏为单一价值取向,不以集团法人资产为主导、不以企业价值为主导、不以市场经营为主导。工作价值取向的误区,导致评价工作的标准不全面,资产的保值增值难以保证。

从报业运行的现状看,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方式带来报业集团不规范的体制形式,这样的体制使报业集团很难有明确的发展定位。

运行机制模棱两可。事业单位承担着社会服务职能,追求社会效益,但其发展要靠自己在市场上经营;实行企业化管理,承担企业责任,又没有享受企业权利。双重性质体制于一身,内部管理机制定位混淆,组织架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是事业编制,报纸生产流程又必须按企业生产经营机制运行。报业集团的价值取向、管理重心、工作重点很难清晰界定。

也许有人说既然是成功的,为什么要改?一边让你享受事业待遇,一边让你到市场赚钱,多好啊。但问题是双重身份体制犹如连体婴儿。事业性质定位在前,市场准入就有障碍。既是性质,就具有本质上的规定性和决定性,对其形式必然就有限制、约定。具体到报业,所谓实现跨地区、跨媒体、跨国界、跨资本便都成为一句空话。即便是实施资产剥离,经营道路也走不了多远。大家看到,报业最近几年改革的动力小了,改革的激情少了,甚至不知下一步路如何走,出现了小富即安,在改革途中徘徊、彷徨的现象。有几位社长曾经提到:现在我们该干的事干了,媒体市场的狼烟熄了,格局就是这样了,这几年积累的资金干点什么好?我就建议,可以买资源性资产,投资基金,参股利好产业、项目。因为这些投资进入门槛低,是个自然人就行,不涉及报业集团的身份问题。为什么只能这样了?因为体制不能动,市场不能动,你只能在报业这一亩三分地折腾,而且这一亩三分地还是纵横都划了线的。

两种体制共存一体,不利于报业产业优势的发展,不利于集团组织架构体系的建立,不利于报业发展目标的定位,更不利于报业集团市场资本经营运作。产业发展上不去,事业发展就受限制。报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是规范的市场主体,并具备市场资本经营的条件。报业要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经营求得快速发展,体制创新是制度保障。

四、报业集团价值取向误区

1.管理方式落后。

报业集团管理方式基本上是从国有企业的先觉者那里搬过来的,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同时还有一些是在30年改革中被国有企业抛弃、否定的过时理念。如“一包就灵”、“一股就灵”、“一卖就灵”等。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国有资产进入市场全流通,国有企业一些原有的价值取向体系和体制架构体系都已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市场经济经营理念和现代企业制度所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的组织体系。随着成熟的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又面临淘汰、落伍的危机和转换角色的选择。而与此同时,报业集团管理的价值取向、思维定式、管理方式、体制机制仍停留在国有企业原有的价值取向和管理理念上。

2.经营理念陈旧。

目前,我国报业经过数年的发展,资本规模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具备资本经营的条件。如湖北日报集团、长江出版集团、知音集团、湖北广电集团基本代表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产业规模,其负债率平均不超过30%。传媒产业有很好的经济资源和资金条件,但缺乏资本经营意识,有钱不敢用、不会用、也不想用,担心有风险。这既说明事业体制的弊端,也说明报业自身经营理念的陈旧,缺乏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一个企业大量的现金存在银行,本身就说明经营不佳,所以大家都在比着盖大楼,十几年间不少报社两次盖大楼,个别报社准备第三次搬家。从报业发展的现实看,产业的升级与扩大规模,产业链的延伸、价值链的扩展,都需要通过资本力量的推进来实现,只有通过资本的力量,才能实现几何级的增长。显然,除了报业现行体制的局限性,也有管理者理念陈旧的局限性。

3.目标定位模糊。

报业集团对其目标价值的定位模糊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对资本的积累不关注,甚至把资本仅作为消费资源;资本增值的效率很低,管理者资本经营的能力不高。如某传媒集团1998年至2007年10年经济数据为:销售收入平均增速为23%,利润平均增速为20%,集团稳定增长,稳健经营,没有大起大落;但资产收益率为7.46%,只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水平(2008年6月银行年贷款利率为6.57%),资本增值率为15.47%,这些比例显然不高,但这样的水平在报业界可能还不算低。整个文化传媒业资本增值能力不强,以这样的速度做大做强,待到何时?再如有的报业集团仍以不欠内债、外债为荣,以无银行贷款为好,这些价值取向理念已被现代企业所淘汰。通过对报业10年发展状况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报业的发展特点:比较单纯的原始自我积累过程,一般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式,单一的公有制企业、国有企业的价值理念,不高的经济效益。这些都标志着报业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

其二,把利润作为衡量集团的唯一标杆。作为一个国家,每年提出GDP增加8%的目标是必要的。而对于一个企业,制定平均年增长10%的利润指标,严格说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企业可能一年几十倍地增长,也可能几年不增长,甚至是负增长。为了实现每年按比例稳定增长,可以通过调整财务报表来实现。或者不惜资产设备的损耗,这种粗放管理的短期行为是不可取的。

考核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运行质量,不是考核某一项指标,要看综合指标。比如:销售毛利率,考核的是企业初始获利能力;销售净利润率,考核的是企业最终的获利能力;总资产报酬率(或收益率),意味着企业全部资源的获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所有者权益的百分比;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所有者权益的保值增值情况。即使是利润指标,也有资金利润率、工资利润率、成本利润率、产值利润率、人均创利水平等不同的考核标准。单一追求利润额是不科学、不全面的。要通过对企业各项综合指标的考核分析,评价其经济效益及经济质量,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这才是报业集团的目标价值定位选择。

4.高管人才缺乏。

在计划经济时期,报业对企业管理、企业经营和市场环境不熟悉、不了解。转型后,作为一个产业,作为市场主体,突然融入到全球上百年、中国几十年的金融经济时代的高级经济形态,管理者一时无所适从。有许多由不知到必知,由不会到必会,由没有到必有的障碍要逾越。

首先是知识结构不适应。在一张报纸就是一个报社的计划经济时代,管理者的领导素质主要体现在新闻业务能力,管理也只是体现在新闻业务层面。报社进入市场后,管理引进了为之需要却比较陌生的经济、法律、市场、资本、经营、管理、企业等理念,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从业经历、经验积累、价值观念所限,当涉及报业长远发展、战略规划、工作实践、实际操守等内容纳入到考量管理者素质和集团领导能力的范畴时,差距就显现了。

目前,传媒管理者选拔机制单一,人才市场尚未形成,传媒业亟须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社会化、竞争性、流动性很强的人才市场。如美国新闻学院只培养记者编辑人才,商业管理学院培养媒体管理人才,美国媒体管理人才所学专业的比例分别是,新闻专业占19%,经济专业占52%,其他专业占29%。相比之下,中国报业管理人才的结构已不适应报业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者的素养、知识和能力更加欠缺,驾驭市场的能力不够,缺乏深厚的经济业务知识和娴熟的企业管理能力。高层管理人才、企业家、经理人成为报业的稀缺人才。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制度上的突破,还需要思想上的突破。

五、体制创新的方向和目标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中国媒体走向市场,中国文化市场逐渐对外开放,这些外在环境已经是报业发展的既定前提和客观现实。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形式,对于报业自身而言,既是前面改革的成果,又是今后改革的对象。报业集团的体制创新,其方向和目标要定位于市场主体,要把握体制内涵、体制模式、管理水平、企业家这四个关键要素,以此构成新体制的核心理念。

分类是突破,转型是过渡,改制是方向。按照中央改革工作的部署,第一步,媒体分类:纯公益性——政治性媒体;纯经济型——企业性媒体;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型媒体。报业属于第三类。

这种分类是基于区分不同媒体、保护意识形态安全、尝试性改革探索、循序渐进战略步骤选择的考虑,并针对文化体制、政治体制、报业特殊性等多种层面改革的复杂性而提出的,其意义在于报业体制改革的突破。转型就是在第一步分类的基础上,剥离经营性资产,培育市场主体,通过体制转型走向市场。这种过渡性改革以稳妥起见,切实可行,但不是改革的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文化、政治、社会体制等改革的全面启动,中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在2010年完成的目标。中国报业集团体制从资产剥离转型到整体转制,这应是报业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这个定位要点有三:一是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体制结构的多元化);二是体制转型(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真正的市场主体);三是融合市场,从本地、单体、本级的报业结构到行业、领域、国际、资本等全面开放,到大融合的市场运行的传媒结构转型。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媒体价值的外延增长和内涵同步提升,报业集团全面完成转型,即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由小而全、多而小向大而全、大而少转型,由同质化竞争向专业化分工转型。

六、改制把握的原则

在报业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体制转型的同时,建立完善的政府与市场法规管控体系,如资产权属关系、评估体系、监督机制、融资手段、税收政策、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等,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

报业产业发展应把握的原则是:特殊媒体的定位,纯公益性媒体事业性质原则;企业集团内党报事业管理原则;企业集团内媒体宣传内容与产业分工原则;政府对媒体履行社会职能的法律规定原则;主管部门行使主要人事权控制原则;国有资产政府监管原则。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性质企业化管理的报业体制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熟,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两句话中只保留“企业化管理”一句就可以了。国家通过法律、制度对传媒业行使“政府主导”职能,市场对报业行使市场主导职能,这不仅有利于传媒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政府的管理。

企业做大靠市场,产业做大靠政府,对于报业做大企业、做大产业都需要政府的支持。报业集团30年的改革与发展,同国有企业走过的路基本类似。经过数年的探索,作为报业自身机制层面的改革,能够做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现在面临的改革是报业自身不能完成的、更深层次的改革,需要政府加大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深度推进。这个深层次的推进就是媒体市场的开放,媒体体制的改革,这需要政策的引导和推动。

展望未来10年,报业直接面对全球媒体竞争已不可避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起点还不高,文化软实力还极其薄弱,报业的改革创新任重而道远。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后,传媒业将在新的发展平台上较量。改革深化要打通四个通道,即体制通道,市场主体形成;资本通道,文化资本全流通;市场通道,媒体市场全开放;政策通道,产业政策、法规制度健全,改制转型到位。

建立市场主体,改制转型是报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可谓动一子全盘活,走一步大路阔。今后报业集团较量的焦点是企业的目标战略及市场搏击能力,体制机制的内在活力和效率,职业经理人对市场的把握水平和资本经营的操盘能力。我们目前还在世贸协议规定的保护期,报业界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充分加以利用。我们说未来10年报业会重新洗牌,在哪里“洗”,如何“洗”,就在于此。

10年风云,传媒业新的产业格局将会形成。这期间,一方面考量政府引导传媒改革及产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考量报业自身的作为能力,即集团的组织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企业驾驭能力,企业家运筹能力。着力点将在体制创新、资本经营两个方面展开。这将是未来10年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标志着报业集团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标签:;  ;  ;  ;  ;  ;  ;  ;  ;  ;  ;  ;  ;  ;  

报业集团制度创新探索--成功的实践与发展趋势_经济转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