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事业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城市建设方面,道路建设尤其是市政道路建设发展很快。与之相对应,社会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要想满足现阶段社会生产的需要,就必须把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本文提出了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几个主要的因素,并提出针对于这几个管理因素的相关改进措施及合理建议,以便为以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措施
0引言
道路建设在我国经济总体提升中占据不可缺少的位置。道路基本情况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出行,进而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有良好的道路环境,人们出行就会更加舒适,这也相应增加了人们生活的幸福度,减少上下班高峰时期的堵车问题,相应减少路途的时间消耗。道路建设中,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承担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有利于改善道路施工,因而必须要对其加强重视。
1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
1.1 加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
要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首先要重视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落实发挥施工人员的主观积极性,加强人员的质量宣传工作,合理开展质量安全教育活动,让施工人员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加强保质保量的意识渗透,从而完成对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加强的管理工作。
1.2规范施工单位质量管理
要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还应规范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一些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其未足够重视施工质量这一因素。
加强单位施工质量管理,首先要明确道路施工质量检验具体所指。由资料知,道路施工质量检验分为三部分:对原材料的质检、对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质检以及工程完成后对工程质量的总体评判。
①施工单位对原材料的质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需要的原材料的种类、规格不同,因此在购买原材料时,施工单位要对采购人员加强管理。采购人员需采购质量达标、来自有相关生产许可证的厂家的原材料并相应重视材料的价格,尽量在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同时选择较低价位,防止为使利润最大购买不合格的道路施工原材料且防止为这些原材料降低检验标准的事情发生。
②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质检。为了加强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须保证质检人员按部就班开展检验工作。施工单位应加强质检人员的选拔,避免其因为专业水平不够或者没有足够责任心在采点检测中只采取部分样本而使检测结果与实际出现较大出入。同时,施工单位要及时关注设备的更新,避免因为质检设备老化而使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道路检测出现问题。
③施工单位对工程完成后的工程质量总体评判。此处即要求施工单位重视工程验收工作。为实现该目标,工程验收可以由施工、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参与,也需要政府的质监部门和交通部门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市政道路工程能否进行交付的判定。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2.1 路基工程施工管理
市政道路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看路基的稳定性。路基需要在建设中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如果路基承重厚度达不到标准,路面就会出现龟裂、边坡陷塌、局部沉降以及路床积水的问题。其次,还要重视路基的平整性。另外,道路施工困难主要是由回填管线沟槽和露体填筑产生的,而这些是由于城市道路底下的管线铺设问题造成的。回填过程会出现诸多问题,例如回填不密实、回填超厚、表层不平整等。因此,在回填管线沟槽时,要注意压实回填土,防止路基坍塌及路面变形等市政道路工程安全问题。
2.2 路面工程施工管理
路面工程施工管理也影响了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其主要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时长及路面的平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市政道路建设中,排水干管、检查井、雨井都会选择建立在行车道上,它们的井背很狭窄,因此,道路施工的面积会变得狭小,这会对回填环节施工造成困扰。同时,由于回填土的压实度很难确定,如果回填压实没有达到相应段道路的密度标准,则有可能在井口与路面接缝地区出现井口下沉、变形以及路面坍塌的问题,从而引发该路段卡车、跳车。若出现上述情况,市政道路建设部门又将不得不对该路段进行回整翻修。此外,受天气等环境因素影响,阳光的暴晒、雨水的侵蚀以及重载车辆对路面的碾压都会使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坍塌情况,最终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年限及过往车辆的行车安全。因此,必须加强路面工程施工管理,制定相应的施工标准,尽量减少路面因出现上述问题而消耗寿命的情况发生。
3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3.1材料管理
由于道路施工时材料费用占据较大的比重,约为总成本的50%,因此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的材料管理,会节省大部分的工程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须制定合适的材料使用标准,合理利用施工材料,保存材料的时候也要按照标准存放。
3.2 机械设备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很多机械设备,因而加强机械设备管理对于优化工程建设具有良好的意义。首先,选择机械时要注意按需选择,应选取专业、性能高且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最大发挥设备的功能的机械,从而减小不必要的时耗,发挥该设备的最大功能。其次,机械使用完成后,应注意设备的保养,降低设备的折旧率,从而避免不必要的维护费的开销。例如,在使用设备之前检查地面是否有石子等。
3.3 人员管理
实际施工过程必然会有人的参与,因此必须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现场施工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热情高涨地参与到管理项目中。实际的管理工作由于覆盖的范围很广,因此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管理人员应该发挥自己的管理才能,调动施工现场员工的积极性,并向他们宣传施工责任的重要性,加深他们的工程项目建设的责任感,把施工人员与工程项目紧密结合起来。为此,管理人员可先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每人可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样就使岗位责任得到细化,有利于后期责任追究。同时,责任感将落实到每一位员工,会形成一种效应。对于员工,按照管理要求有奖有罚,让员工在加强责任意识的同时内心也服从这种决定。同时,管理人员也要以身作则,对于制定的规章必须严格服从,不能有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效人员管理,才能够保障工程质量。
4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管理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成本管理有利于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管理工程成本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材料成本要求。关注市场价格变化,采购人员采购过程注意货比三家,保质保价。
②材料领用。制定相应的限额领用标准,适当程度下保证工程质量同时节省材料的使用,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③加强设备成本管理。设备需要定期保养及检修,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设备管理机制。采购设备的时候应根据实际情况,避免因盲目采购而造成资金浪费。
5 结束语
由上述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市政道路工程与我国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有很大联系,因此要想实现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必须重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所以,我们必须不断改进工程技术,加强工程管理,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学习他们先进的施工技术,实现我们自身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国雄.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2):219+218.
[2]曾小燕. 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 建材与装饰,2016,(16):169-170.
[3]夏徐.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J]. 江西建材,2016,(05):215+217.
[4]李柏林. 加强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措施探讨[J]. 甘肃科技,2016,(04):105-106+89.
[5]谢江楠. 论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267.
论文作者:曹小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6/30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工程论文; 路面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3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