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不但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能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方便,为经济建设提供助力。在经济和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水资源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水利工程越来越多,而在兴建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当地的水体造成了污染,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此外,由于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水资源的使用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改善水利工程的设计,使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对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的双赢至关重要。
关键词:生态;水利设计;研究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特点和遵循的原则
1.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特点
(1)生态水利工程具有自然性的特点: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逆转性,所以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时一定要把自然性放在首位,坚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最大的程度上保护环境不受到损坏。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应做好前期工作:邀请专业的人员对自然环境进行考察并给出相关的结论,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
(2)生态水利工程具有社会性的特点:水利工程的社会性表现在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防洪抗旱、蓄水发电等作用。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坎儿井是新疆抗旱的主要方式,它是通过地下渠道引取渗入地下的雪水进行灌溉的水利设施,对于新疆干旱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防止输水途中水分的蒸发,坎儿井对于缺水的新疆能够把水最大程度的利用。
(3)生态水利工程具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古语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句话的主要含义就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长远的考虑。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是可持续发展,所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维护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均衡发展。工程是长久的建筑,要用长远发展的目光去看待工程设计。例如,2009年,我国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水电站—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完工。许多专家组成的专业团队在三峡工程建成后对周边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造成水库两岸地区2公里内的年均温度上升0.1℃-0.2℃,对冬季和春季的月均温度升高0.3℃-1.3℃;在这同时,由于水库的泄洪作用,造成了长江中下游的干流河道出现冲刷和坍岸,形成新的险工河段。据研究结果表面,三峡工程对生态的影响是利大于弊。
1.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遵循的原则
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遵循以下的原则。
(1)遵循河流的整体性原则:为了使已经遭到破坏的环境得到恢复,所以在进行前期的方案设计时要综合的考虑到河流的整体资源水平和季节的变化程度。专业的工程设计师在处理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河流周围水域的整体性还要把环境和自然之间的平衡放在工程的设计之中。(2)遵循安全的原则:在工程施工的时候要做好提前的安全预案,计算好河流的季节性,从而保障施工时技术人员的安全。
(3)遵循自然生态系统自动调节、恢复的原则: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自我恢复和调节的能力。相关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自然环境常识。(4)遵循反馈后再调整的原则: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不可控制性因素和时时变化的特性,水利工程的设置中要有反馈的系统,通过使用以后的观点反馈从而进行不断的调整。
2现代生态水利设计的完善措施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从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甚至这些恶化的环境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一定影响,所以此阶段我国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须考虑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设计上融入生态管理的理念,以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技术方面的规范
为完善生态水利建设系统,促进生态水利建设系统的发展,须重视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应做好技术方面规范的引导,并对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及数据进行综合的汇总,作出明确的规范要求,在设计完成后进行严密合理的检查工作,从而确保生态水利的建设工作能达到规范标准,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另外,在制订规范措施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生态水利建设的需求,制订符合我国国情标准的规范。还要针对生态水利设计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优化革新,从而全面促进我国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2.2提高专业人员专业素养
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就是专业设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须全面提升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及专业技术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从根本上保证生态水利建设的发展。所以一定要重视对设计人员专业素质及生态环保意识的培养,使专业施工人员充分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的区别,要求设计人员从根本上实现生态性能与使用性能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为保证我国生态水利土程的稳步发展,专业设计人员应充分地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注意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生态建设意识及专业水平的培养工作。不但要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要培养专业人员的生态环保意识。
2.3正确处理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
如今,须重视及合理解决传统水利工程和生态水利工程之间的矛盾,为实现基本功能和生态全面融合的目的,需从现实角度进行设计。一方面,要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考虑;另一方面,要确立好蓄水、防洪和灌溉等基本功能。与此同时,应重视生态水利工程的用水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而且用量较大,所以季节变化也是设计人员应考虑的重点。为使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能有效融合,一定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研究与设计。
2.4加快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人才培养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和重点是如何培养生态水利工程方面的专业设计人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不但要求设计人员要对生态学基本理论和原理有着深入的理解与分析,还要掌握好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知识,能在实际生态工程设计中融入所掌握的知识。为有效地培养生态水利土程设计的专业人才,须由有经验的相关人士进行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2.5建立更加完善与合理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效益的评价体系
为加强工程生态效益的地位及效果,需对之前的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进行革新。(1)优化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经济效益的评估准则,对生态系统起到服务功能的研究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2)经济收益不再是评价工程项目的唯一标准,尤其是某些以恢复及保护生态为目的的项目,项目对于环境的正面影响也很重要。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升,某些经济效益很小,甚至无经济效益的生态水利工程也会受到政府的扶持,水利工程设计只注重经济收益的情况需改进。
3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化和人们对自然生态的关注程度,国家要对现代生态水利工程的建筑设计采取高度的注意和采取相关的措施来确保水利工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属于新兴的产业结构,其迅速的发展过程和不断扩大的规模。国家的相关部门要设立专门的机构去推动水利工程的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建设的机构本身注重设计的生态理念和加强自身的建设,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保驾护航,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代彬彬.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建筑知识,2016,17(06).
[2]彭修彩.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15(12):144.
[3]叶锦.生态理念下的水利工程设计研究[J].四川水泥,2017,15(07).
论文作者:王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设计论文; 专业论文; 工程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