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谨防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一、警惕农村成为“文化荒漠”(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指出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王晓兵[2](202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观念路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观念对社会生活影响的持续强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崛起和不断发展密切相关。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古代人是通过与生活接触形成观念,而近代人则是以观念为中介来感知生活。这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支配地位的过程中,观念介入和影响社会生活的机制转化之表征。观念在理解生活中的作用愈发突出,影响愈发深巨,在某些激进学者那里“景观”和“符号”甚至被视为社会生活中处于根本性和决定性地位的影响要素。当观念成为理解社会生活的中介后,脱离具体生存实践的抽象外在反思式的观念就有了反过来影响甚至支配具体生活的可能,成为必须加以警惕的风险。要破解抽象外在反思式观念导致的观念脱离具体生活,干扰具体生活的自发进展,甚至阻挠社会生活发展向好的问题,就需要形成对社会生活以及生存实践的精准理论把握,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方式介入具体社会现实,避免抽象观念的空转,在具体社会现象和人的历史性生存实践境遇中对现实加以理论把握。在对社会现象之丰富性及其内容逻辑形成理论上的精准把握基础上,形成理论上的主体自觉,进而构造起基于理论化社会现实的有着明确理论自觉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以自由主义理论领航为主的西方思想目前正遭遇一系列解释困境并滋生出一系列其自身无法解决的危机,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正是建基于对自由主义造成的困境和危机的破解。这有其科学性,以及逻辑和历史的双重必然性。首先,在马克思的理论努力中就包含着对当时以古典自由主义为领航理论的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各种弊端的理论把握和深刻剖析。破解自由主义带来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题中应有之意。其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引领下,中国从贫弱走向富强,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百年奋斗一再证明:中国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应该、必须也能够担负起引领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取得今日的成就,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实现的。如今,国际局势日趋复杂,一些国家利用各种抽象的外在反思式的观念,借由观念在当前社会生活中扮演的理解和评价具体生活的中介功能,对他国施以愈发频繁的干扰,破坏其国家稳定、社会安宁和经济持续发展。此时,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抽象外在反思式观念进行有效前提批判,对其前提中隐蔽的价值倾向和理论强制加以拒斥,为保持战略定力提供主体自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我们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如何可能”来展开论证。即:事实上已经在发挥领航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能够在我们的理论分析中进展到自为-自觉状态的理论领航,以及这一进展的具体实现路径是什么之上。要面对抽象外在反思式的观念的侵蚀,首先就是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真实的社会现实加以精准的理论把握,拒斥抽象外在反思式观念对社会现象的任意套用和随便剪裁,真正在理论层面把握社会现实的无限丰富性和运动逻辑。因此理论领航的起点,即是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思想基础实现的理论对现实的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以对实践基础上的主体自我意识之结构分析为落脚点,以清晰的主体自我意识结构为思想操作平台,展开对各类“针对诸现实问题的理论”的前提要素和结构的清理和批判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实现方式。通过将观念场域中的诸理论之前提中隐蔽的价值倾向和理论假设加以敞露,最终实现自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从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形成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前提自觉,以富有内容的前提批判的方式,不断升级作为时代精华和文明灵魂的思维方式,拒斥因抽象外部反思造成的理论前提层面的对思想的隐蔽束缚和价值支配,构造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并推动其不断发展,持续提供贴合中国发展实际,有着充分主体自觉和明确价值承诺的理论贡献。

杨春艳[3](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付玉琪[4](2021)在《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着人们的生存焦虑,各种现代科学的治理方案却未能立竿见影。因而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在精神领域探索疗救的重要路径。生态批评超越了国家、地区、种族的界限,在当今全球化态势愈加明确的时代背景下,生态批评的东西方对话趋势逐渐突显:秉持人类命运共同利益的价值取向,寻求跨文化的生态文明事业的共赢。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始终关注儿童生存的具体文化语境,并以文学的方式参与童年生态问题的救治。尽管中国生态批评理论成果已蔚为大观,但是运用生态批评方法论对整个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作出系统化梳理和研究的着作尚未出现。因而本论文将社会性的生态问题与个体精神疗救相结合,探寻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规律,概览生态童年的特征,进而试图建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生态整体主义赋予了“自然”与“人”同等的独立审美地位,它不再是抒情工具与征服对象,能够以其自身特有的美质吸引读者,并塑造他们独特的童年经历与生命体认。受到社会文化与儿童“野性”思维的双重规约,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的生态童年建构由“非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中,童年精神也经历了由“家园意识”、“荒野意识”到“星球意识”的发展,并且逐渐带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导向,以及“生命写作”的文学内涵。!生态童年建构始终贴近童年生活现实,同时勾连起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与宇宙历史,从而将儿童生命的自我实现置于更加广阔的“自然”空间。在此基础上确立的中国式童年精神生态的诗学,或将能够积极推动中国童年研究、儿童文学的批评标准更新,以及社会生态文明事业。

马步升[5](2020)在《乱说乱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 一个人的成长史,其实是一部个体眼中世界的缩小史,和一部个体心灵边界的扩张史。有一次参加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专家论证会,一位自小在兰州黄河边长大的老专家,几乎有些义愤填膺地说,兰州水车作为一个地标式的文化品牌,如果非要复原的话,

罗恒[6](2020)在《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生态文明愈发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内容,同时生态安全也已成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的一部分,体现着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如何提升国家及地区间生态安全水平,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并行的难题,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已成为经济转型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以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区域一一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对象,就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演变阶段划分,长江经济带经济带生态安全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及实施三个核心主体部分进行布局。第一部分,对生态安全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安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进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两阶段测度模型的构建及安全阶段划分。将种群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领域,构建两阶段生态安全测度模型,第一阶段构建社会经济——自然生态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结合DPSIR模型,利用聚类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完善并检验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指标体系,并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生态安全综合特征指数及生态安全二维动态演化模型,划分生态安全演变阶段。第二阶段构建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进一步测度生态安全成熟度。第二部分,进行实证分析,得到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基本指数及综合特征指数测度结果,诊断生态安全状况并分析其演变格局,然后进行指标回溯分析探究生态安全问题成因。第三部分,依据测度结果及问题成因分析,构建了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四大保护调控模型并提出了实施建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将共生理论引入生态安全研究具有可行性,本文在共生理论基础上构建的两阶段测度模型能综合特征指数法与指标体系法优势,有利于准确分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状况。(2)从生态安全演变时间格局上看,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系统发展迅猛,尤其是社会经济驱动力得到强化,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明显提升,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改善状况幅度并不明显,长期处于自然生态偏害发展模式。从生态安全演变空间格局而言,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生态安全格局差异显着,呈现“东西较高,中间偏低”格局。从绿值指数测度结果来看,生态安全成熟度较低。(3)通过指标回溯发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严重、人口过度聚集、自然资源过度利用是造成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4)构建的四大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及其实施建议具有问题针对性和可行性,能给长江经济带相关部门的生态安全保护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巴合托努尔·麦麦提阿昆[7](2020)在《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长期的游牧生产活动中,牧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性知识。它产于特定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反映了游牧生产活动与自然界和谐共处的生态理论实践行为。游牧生产知识是当地牧民在一定的自然与地理环境打交道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文化特征的游牧生产知识。地方性知识生产于本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知识、人文知识,它有地域性、地方性、民族性特征。在漫长的游牧生产生活中,柯尔克孜人与大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积累了帕米尔高原特有的游牧生产知识。这些知识是不断完善与丰富就是长时间的积累,具备不可代替的自然生态价值。游牧生产知识已有数百年的生存和历史发展,其中有许多宝贵的价值,游牧生产知识体现出游牧生活的居住环境、畜群管理、草场利用、宇宙观、生态观等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的生态措施,遵守自然生态环境规律,对保护草原环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从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保护的角度出发,对游牧知识进行梳理。应用民族学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柯尔克孜游牧生产知识进行研究,探讨游牧生产知识形成过程与传承载体的阿依勒的功能。游牧生产知识、自然生态知识、游牧社会本土知识的产生作为参考,进一步分析游牧生产知识形成过程、地方性知识价值与当前所面临的困境、生态建设文明中发挥的作用,加强地方性政策加强保护中传承并地方性地给予应有的地位。挖掘地方性知识合理的存在性对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有意义价值,对柯尔克孜牧民积累的地方性知识进行保护,从而实现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体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李先东[8](2019)在《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文中指出草场经营制度的变迁、畜牧生产成本的上升以及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致使传统草原畜牧业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重考验。20世纪80年代后期,牧区落实“草畜双承包”,赋予牧户独立的畜牧生产决策权,人为导致草场不断细碎化。随后,城乡人口流动限制的取消以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促使草场流转现象日趋频繁。草场流转显着区别于农地流转,后者是解决农地经营的规模化问题,而前者是改善草场的生态问题。本研究的核心思路是,草场流转?生态改善?生态减贫。即,牧民通过草场流转能够实现小区域内的游牧,有助于延长草场生态的恢复时间,调整草场载畜率、降低草场压力,最终起到改善草场生态环境和增加牧民收入的作用。本研究以生态贫困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丰富了草场流转的内涵,进而采用新疆和内蒙古14个牧业旗县42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从主观和客观方面比较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首先,在客观分析上,从收入视角比较不同草场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及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影响的差异。其次,从生态视角,通过实证分析,论述草场流转对提高牧民收入、改善草场生态环境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最后,在主观分析上,从牧民感知视角,用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表征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有助于全面反映牧民对草场流转效应的主观感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427份有效样本中,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有120份,未参与草场流转的样本为307份,分别占总样本比重的28%和72%,表明调研样本的草场流转参与率略低于全国耕地30%的流转水平。具体而言,参与草场转出的样本为50份,参与草场转入的样本为70份,表明牧民转入草场的意愿更加强烈。(2)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分别从游牧变迁、社会分化以及社会保障、社会信任等维度,采用Logit模型探讨牧民草场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差异。研究发现,从流转意愿看,游牧方式变迁、游牧互助变迁以及牧业收入比重、牧业劳动力比重对草场转出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从生态保护视角看,社会保险感知、社会照顾感知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对牧民参与延长圈养的意愿具有显着负向影响;制度信任对牧民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延长圈养的意愿表现出显着正向影响,人际信任对参与减少牲畜、流转草场的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但对延长圈养的影响不显着。(3)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按照是否转出草场、是否转入草场的流转类型分类,采用PSM模型比较流转类型对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同时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深入比较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家庭收入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草场流转有助于提高牧民家庭总收入,草场转出对牧民家庭收入结构的影响显着于草场转入的影响;草场流转对提高不同收入层级牧民收入具有显着差异,草场流转有拉大牧民收入差距的趋势。(4)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生态视角,探析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调节效应。研究显示:草场流转能够显着提高牧民收入;草场压力完全中介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的正向影响;草场压力在草场流转对牧民家庭收入影响的中介作用中,草场退化的负向调节效应被遮掩。进一步探讨实证结果与机理分析的矛盾发现,牧民草场流转大多基于亲缘、地缘或政策引导等渠道。牧民碍于亲情或法律意识薄弱,对于生态退化的草场很难从使用者获得赔偿。同时,政府有效监督的缺失,又导致违约成本下降,造成草场退化仍能增加收入的现象。(5)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基于牧民对草场生态环境以及家庭收入的感知评价数据,采用OLS回归和Ordered logit模型比较草场转出、草场转入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草场转出仅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感知具有显着正向影响;草场转入对牧民收入增加效应和生态改善效应感知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且生态改善效应的感知程度更明显。牧民通过转入草场、扩大放牧草场,实现机械生产力或劳动力禀赋与草场规模的有效匹配,对增加收入、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研究结论,本研究借鉴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经验,从稳定牧民收入和保护草场生态两个方面,强调草场流转要兼顾生态安全,提出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改革的思路,有效衔接草场流转与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即,在不改变草场所有权、草场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草场准市场化的流转,以期完善草场资源管理,保障牧民草场流转后生计安全和生态安全,推动牧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哈克木·阿里甫汗[9](2019)在《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前沿阵地,我国主要的战略防御屏障。在新疆和平解放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始终心系新疆各族人民,依据新疆区情,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探索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规律,总结了治理新疆的经验,在实践中形成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这一思想在当前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依然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研究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新疆和平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中的实践,重点分析毛泽东在治理新疆过程中解决复杂问题的方略。通过梳理毛泽东关于新疆的党政建设、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改革、稳疆固边、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料,研究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理论渊源和背景分析,归纳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及特点和实践成效,并提出现实启示。本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系统研究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从一个新的角度充实了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中共党史学、边疆治理与地缘政治学等学科在新疆治理方面的内容,为新疆治理研究开辟新的视阈。本文共分为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通过大量文献的搜集和查阅,主要做了三方面的梳理。一是国内外学者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论着;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时期研究新疆局势的文献;三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文献资料。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他们的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第二,梳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通过对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和民族观的分析,总结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研究苏联解决多民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挖掘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经验基础。第三,分析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背景。本文通过梳理和研究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治理新疆的智慧,分析和批判国民党政府治理新疆政策,分析毛泽东如何从历史镜鉴中得出治理新疆的思想。本文分析了新疆解放前夕的局势,梳理了毛泽东规划新疆和平解放的每个步骤,新疆解放前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梳理了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形成过程。得出新疆在解放和建设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绩,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所起的重要作用。第四,阐述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四个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屯垦戍边战略、慎重稳进的社会改革方式、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方略。四个特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毛泽东解决新疆解放和建设问题的方法,研究毛泽东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思路。梳理毛泽东在新疆解放、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发布的电文和文献资料,整理毛泽东参与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新疆工作的文件,对这些资料内容和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按照史料研究理论,在理论中解读历史,用真实资料归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每个内容,突出体现了毛泽东根据新疆区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指导新疆工作、探索治理新疆的思想。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整个内容是围绕“为新疆人民做好事”的民本思想这一宗旨展开的论断。这一思想内容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达到解决新疆实际问题的效果。第五,总结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本文搜集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新疆各领域的新变化和成效,得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科学的,治理新疆方略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是易于操作的,实践效果也是可观的。最终得出的基本结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新疆具体区情,而形成的关于做好新疆工作、造福各族人民、稳疆固边为主题的思想。第六,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对当今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启示。结合当今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可看出,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在当今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其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可以为新疆党委和人民政府继续探索治理新疆提供重要依据。

陈龙[10](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指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警惕农村成为“文化荒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警惕农村成为“文化荒漠”(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观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创新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2.1 经济理论中自由主义领航困境与马克思主义领航的科学性
        2.1.1 自由主义的理论领航及其困境
        2.1.2 自由主义作为领航理论的前提强制性和隐蔽性
        2.1.3 对经济领域自由主义的前提批判与问题破解
    2.2 政治理论中自由主义领航困境与马克思主义领航的科学性
        2.2.1 自由主义中“绝对敌人”的思想背景及其根源
        2.2.2 自由主义理论中观念主体的内在矛盾
        2.2.3 自由主义主体意识的困境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的破解
    2.3 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必然性
        2.3.1 历史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2.3.2 历史选择的逻辑必然性
        2.3.3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2.4 从单向度的人到全面的人
        2.4.1 “全面发展”要在人的二重结构中现实的理解
        2.4.2 人的二重性有其深刻的观念背景
        2.4.3 实践层面的二重性统一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3章 理论领航起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对现象的内在把握
    3.1 共同体视角的观念运行逻辑
        3.1.1 小共同体的规模限制及其突破过程的观念转变
        3.1.2 民族国家的观念整合逻辑
        3.1.3 民族国家时代中观念的主权向度
    3.2 共同体层面观念主导权问题的理论反思
        3.2.1 观念的抽象外在反思与观念主导权的丧失
        3.2.2 丧失观念主导权的理论逻辑
        3.2.3 观念之内在性的核心价值
    3.3 个体层面的观念运行逻辑
        3.3.1 第一阶脱嵌:“实际”和“应该”位置对调
        3.3.2 第二阶脱嵌:“自足”到“泛化”背后的社会结构转变
        3.3.3 第三阶脱嵌:从叙事系统中脱嵌
    3.4 观念主体之作用的把握是廓清其结构的开端
第4章 理论领航落脚点是实践基础的主体自我意识
    4.1 主体自我意识的中介性质
        4.1.1 观念主体并非理论起点
        4.1.2 主体自我意识之建构是一种内涵逻辑
        4.1.3 主体自我意识之上嵌含着价值判断
    4.2 主体自我意识的基础结构
        4.2.1 主体自我意识的生成结构
        4.2.2 主体自我意识之演变的影响要素
        4.2.3 主体自我意识形生成和演变的三个基本环节
    4.3 主体自我意识的我-“自身意识”环节
        4.3.1 主体自我意识中自身意识的形成原理
        4.3.2 “自身意识”之内容在思想史中的演化及其逻辑
    4.4 主体自我意识的“我”-“自我认识”环节
        4.4.1 人欲与观念捕获
        4.4.2 单纯否定与抽象反思
    4.5 实践基础上自身意识与自我认识的统一
        4.5.1 立基于实践的关于人的二重性理解
        4.5.2 “批判旧世界”在观念领域的实现
第5章 理论领航的实现方式是理论的前提批判
    5.1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构建中的前提逻辑
        5.1.1 “问题导向”是现实需求但需理论反思
        5.1.2 “碎片化学习”敞露“问题导向”的理论要害
        5.1.3 理论领航与自觉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5.2 理论中渗透的基本情绪的前提批判
        5.2.1 情感表达的尺度及其价值
        5.2.2 基本情绪之价值论维度的理论梳理
        5.2.3 实践中的价值论前提梳理
    5.3 对无反思的意志式观念的前提批判
        5.3.1 个体保护的限度问题
        5.3.2 个体之过度保护的观念逻辑和隐蔽前提
        5.3.3 隐含前提之观念背景及其支配逻辑的前提批判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研究背景
    二、生态批评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内外儿童文学的生态批评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基本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生态批评视阈下现代中国儿童文学宏观考察
    第一节 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嬗变
    第二节 生态童年的特征
第二章 生态童年的家园意识
    第一节 怀旧故乡的美好人性
    第二节 重构城市童年的生存图景
第三章 生态童年的荒野精神
    第一节 吁求生态道德
    第二节 高扬动物生命权利
    第三节 塑造荒野精神气质
第四章 生态童年与星球意识
    第一节 全球化视野下的“星球意识”
    第二节 宏阔的星球生命视角
    第三节 重建未来星球秩序
第五章 现代童年诗学的可能性建构
    第一节 童年叙事与“精神生态”问题
    第二节 现代童年诗学特征的可能构想
    第三节 生态美育的可能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乱说乱动(论文提纲范文)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2.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生态安全概述
        2.1.1 生态安全的概念
        2.1.2 生态安全特点
    2.2 生态安全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2.1 系统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共生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5 非均衡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3.长江经济带基本概况及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1 经济带的形成及特征
        3.1.1 经济带的形成
        3.1.2 经济带的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区域概况
        3.2.1 长江经济带区位地理概况
        3.2.2 长江经济带自然环境及经济社会概况
    3.3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3.3.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现状
        3.3.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现状
    3.4 本章小结
4.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构建
    4.1 测度方法选择与测度思路
        4.1.1 常用测度方法
        4.1.2 测度方法确定及思路
    4.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构建
        4.2.1 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作用机理分析
        4.2.2 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原理
        4.2.3 竞争系数测算
    4.3 DPSIR模型构建
        4.3.1 指标构建原则
        4.3.2 指标初选
        4.3.3 指标筛选
        4.3.4 指标赋权
    4.4 特征指数计算、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4.1 特征指数计算
        4.4.2 二维共生演化模型构建及生态安全等级划分
    4.5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模型
    4.6 本章小结
5.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模型应用及分析
    5.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
        5.1.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综合基本指数测度
        5.1.2 长江经济带综合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状况分析
    5.2 各省市生态安全指数测度及演变格局分析
        5.2.1 各省市生态安全基本指数测度
        5.2.2 各省市特征指数测度及生态安全演变格局
    5.3 生态安全绿值指数“二步测度”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研究
    6.1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模型构建
        6.1.1 自然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2 经济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3 社会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1.4 政策环境层面保护调控模型
    6.2 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1 生态保护调控实施建议
        6.2.2 生态资源调控实施建议
        6.2.3 经济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4 社会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2.5 政策环境调控实施建议
    6.3 本章小结
7.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7)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游牧社会研究
        1.2.2 地方性知识
        1.2.3 柯尔克孜已有的游牧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田野调查法
2 喀村基本状况
    2.1 田野点概况
        2.1.1 乌恰县生态环境
        2.1.2 喀村的生态环境
        2.1.3 村庄历史
    2.2 喀村牧民的生计
        2.2.1 喀村的畜牧业结构
        2.2.2 农业生计
        2.2.3 与喀村周边人群的互动——贸易交换
    2.3 喀村人的日常生活
        2.3.1 白毡房
        2.3.2 饮食特点
        2.3.3 畜粪与燃料
3 游牧生活知识
    3.1 季节性放牧
        3.1.1 春季接羔
        3.1.2 夏抓肉膘
        3.1.3 秋季配种
        3.1.4 冬季保留
    3.2 放牧畜群
        3.2.1 畜群分类放牧
        3.2.2 分工放牧
    3.3 草场利用
        3.3.1 划分季节放牧
        3.3.2 季节牧场利用
    3.4 四季转场
        3.4.1 转场时间
        3.4.2 转场路线
        3.4.3 转场过程中的合作与分工
4 喀村牧民关于自然的知识和态度
    4.1 牧民关于自然的认知
        4.1.1 顺应自然的生态实践观
        4.1.2 万物有灵的生态价值观
        4.1.3 俭约质朴的生态消费观
    4.2 自然生态知识
        4.2.1 牲畜分类知识
        4.2.2 植物分类知识
        4.2.3 气象物知识
    4.3 游牧社会本土知识的传承
        4.3.1 游牧社会组织
        4.3.2 传承核心-阿依勒
        4.3.3 地方性政策加强保护中传承
5 结论 讨论和展望
    5.1 讨论
        5.1.1 维持草原生态平衡的游牧知识
        5.1.2 游牧生产地方性知识存在的困境
        5.1.3 游牧生产知识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的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附录

(8)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地流转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途径
        1.1.2 草场流转是优化资源配置、缓解生态压力的有效举措
        1.1.3 草场流转是生态减贫的新途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草原承包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草场流转
        1.3.2 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因素
        1.3.3 牧民草场流转与生态减贫效应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资料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资料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草场流转的内涵
        2.1.2 家庭收入的内涵及外延
        2.1.3 生态减贫效应的内涵及外延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生态贫困理论
        2.2.3 路径依赖理论
        2.2.4 计划行为理论
    2.3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理分析
        2.3.1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3.3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2.4 理论框架构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牧民草场流转的背景、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草场流转的背景
        3.1.1 土地(草地)制度变迁中的草场流转
        3.1.2 畜牧生产成本推动下的草场流转
        3.1.3 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下的草场流转
        3.1.4 非营利性的草场流转
    3.2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及中国草地资源分布
        3.2.1 调研区经济社会概况
        3.2.2 主要草地资源分布
    3.3 调研样本的基本特征分析
        3.3.1 调研样本的个体特征分析
        3.3.2 牧民草场流转认知情况分析
        3.3.3 流转草场特征与价格
    3.4 牧民草场流转的现实问题
        3.4.1 草场流转信息渠道单一、参与水平较低
        3.4.2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改善感知水平较低
        3.4.3 草场流转拉大牧民收入差距
        3.4.4 草场流转的双重保障机制尚未形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牧民草场流转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游牧变迁、社会分化对牧民草场流转的影响
        4.2.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2.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2.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 社会保障、社会信任对参与草场流转保护草场生态的影响
        4.3.1 理论分析与假设
        4.3.2 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
        4.3.3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4 牧户特征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5.1 引言
    5.2 收入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机理分析
        5.2.1 草场转入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2 草场转出对家庭收入的影响分析
        5.2.3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的影响分析
    5.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5.3.1 研究框架
        5.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5.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草场流转对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5.4.2 草场流转对不同收入层级牧民影响的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6.1 引言
    6.2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机制分析
        6.2.1 生态视角下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的影响分析
        6.2.2 草场流转对牧民收入影响的生态中介效应分析
    6.3 研究框架与模型构建
        6.3.1 研究框架
        6.3.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6.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6.4.1 草场流转的生态特征分析
        6.4.2 生态视角下生态减贫效应影响的实证分析
        6.4.3 生态减贫效应的影响路径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感知视角下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分析
    7.1 引言
    7.2 研究机理与研究框架
        7.2.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效应感知评价机理分析
        7.2.2 研究框架设计
    7.3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7.3.1 模型构建
        7.3.2 变量选取与说明
    7.4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7.4.1 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感知
        7.4.2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实证分析
        7.4.3 牧民生态减贫效应感知的影响路径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提升机制分析
    8.1 引言
    8.2 土地经营制度改革与农民生计保障
        8.2.1 传统转包、互换形式
        8.2.2 股份合作与土地换保障模式
        8.2.3 产权比例化市场流转模式
        8.2.4 经验比较分析
    8.3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牧民生计保障
        8.3.1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计保障
        8.3.2 草地经营制度改革与生态保护
    8.4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流转机制框架构想
        8.4.1 生计、生态与草场市场化流转的保障机制
        8.4.2 双重保障型草场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尝试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土地(草地)承包经营制度改革趋于稳定
        9.1.2 草场流转关乎牧民生计转型,流转决策存在差异
        9.1.3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收入效应影响显着
        9.1.4 牧民草场流转对生态减贫的生态效应影响滞后
        9.1.5 牧民不同流转类型的生态减贫效应的感知存在差异
    9.2 政策建议
        9.2.1 健全牧民社会保障体系、弘扬牧区优良传统文化
        9.2.2 提高生态补偿力度,优化牧民创业环境
        9.2.3 健全流转市场监管体系,加大违法惩处力度
        9.2.4 流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防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9.2.5 规范政府政策实施管理,提高农牧民制度信任
        9.2.6 创新畜牧经营方式,探索畜牧业与生态保护的衔接机制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1.研究的依据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状况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框架和创新点
        1.论文框架
        2.创新点
第一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1.1.1 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思想
        1.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1.1.3 毛泽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
    1.2 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1.2.1 孙中山关于治国治民的思考
        1.2.2 毛泽东扬弃孙中山国家治理思想
    1.3 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1.3.1 列宁和斯大林最初正确处理了苏联多民族国家的问题
        1.3.2 苏联的问题与处理国内民族问题上的失误有关联
        1.3.3 毛泽东借鉴苏联处理多民族国家关系的经验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历史镜鉴及形成过程
    2.1 历代封建王朝对新疆的治理
        2.1.1 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
        2.1.2 新疆人民保卫中华民族共同家园
        2.1.3 左宗棠治理新疆策略
    2.2 民国政府治理新疆的得与失
        2.2.1 杨增新统治新疆的策略
        2.2.2 金树仁和盛世才时期新疆的局势
        2.2.3 张治中对新疆和平解放的贡献
    2.3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及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2.3.1 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新疆的战略决策
        2.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创立的实践基础
        2.3.3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和特点
    3.1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内容
        3.1.1 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1.2 驻疆部队实行屯垦戍边
        3.1.3 新疆的社会改革慎重稳进
        3.1.4 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
    3.2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特点
        3.2.1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新疆工作的坚强领导
        3.2.2 坚持统筹兼顾的基本方针
        3.2.3 坚持因地制宜的基本方法
        3.2.4 坚持精细化的治理方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实践成效
    4.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4.1.1 爱党爱国意识增强
        4.1.2 主人翁意识得到激发
    4.2 经济发展规模壮大
        4.2.1 治理好新疆经济是改善民生的保障
        4.2.2 以中苏贸易助推新疆经济发展
        4.2.3 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改善
    4.3 文化教育成效显着
        4.3.1 新疆文化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4.3.2 科技成就在新疆得到应用和发展
    4.4 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4.4.1 新疆大局稳定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
        4.4.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毛泽东国防思想的创举
        4.4.3 新疆边防进一步巩固
    4.5 培养干部任贤用能
        4.5.1 重用政治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4.5.2 培养少数民族各级党政干部的举措
        4.5.3 民族干部队伍素质逐渐提高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的当代启示
    5.1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搞好新疆工作的关键
    5.2 深化“中华一体”的认同
    5.3 促进新疆社会稳定放在首位
    5.4 巩固维护新疆各民族的团结
    5.5 推动新疆促进民生改善和发展
    5.6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词

(10)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四、警惕农村成为“文化荒漠”(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马克思主义理论领航的观念路径[D]. 王晓兵. 吉林大学, 2021(01)
  • [3]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生态批评视阈下的现代中国儿童文学研究[D]. 付玉琪. 兰州大学, 2021(09)
  • [5]乱说乱动[J]. 马步升. 芳草, 2020(04)
  • [6]长江经济带生态安全测度及保护研究[D]. 罗恒.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7]帕米尔高原地区的游牧文化 ——以乌恰县喀村为例[D]. 巴合托努尔·麦麦提阿昆.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牧民草场流转的生态减贫效应研究[D]. 李先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9]毛泽东治理新疆思想研究[D]. 哈克木·阿里甫汗. 西北大学, 2019(04)
  • [10]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谨防农村成为“文化沙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