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承浚

研究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承浚

新疆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下,相关检测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只有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随时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让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为实际使用安全提供保障。针对以往部分检测项目容易对样品造成损害的问题,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关注,而且技术种类也逐渐增多,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被应用到建筑工程当中,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工程检测技术,不仅检测的准确度较高,符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要求,而且在检测中不会损伤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备受建筑施工企业的青睐。研究分析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1.1无损检测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如电、光、声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检测,在检测中能够避免与建筑物直接接触,有效减少了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现阶段,无损检测技术主要对建筑物的管道焊接、设备、材料以及构件等进行质量监测,利用热、光、电等效能反应情况,参考各种标准数据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问题程度进行评定,从而帮助相关工作者准确掌握建筑工程的质量,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问题。

1.2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1.2.1无损性

相比较传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性、高效率、高精准度等优势,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不会对建筑物造成损伤。由于无损检测技术大多采用电、光、声等能量体技术,在与建筑物的检测目标接触时,不会对其造成较大的冲击,而且还能穿透建筑物结构对其内部进行检测。

1.2.2远距离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无损检测技术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远距离检测作业。在实际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在建筑工程的相关检测点以及接收点,设置信息采集设备和接收设备;然后对建筑物的目标区域进行无损检测,获取的检测信息被信息采集设备收集并传输到信息接收设备中;最后利用计算机对检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便于相关工作者掌握最终的检测结果。该模式不仅提高了检测作业的效率,而且减少了相关工作者的工作量,避免其长期在建筑物周围作业,提高了安全性。

1.2.3高效率

无损检测技术的高效率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时分析处理检测数据,减少了反复译读流程;另一方面,无损检测技术短时间内可以对监测目标进行多次监测,相比较传统检测技术耗时更短、工作效率更高。

2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在建筑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等工程检测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体包括:①桩基检测,桩基质量决定着工程基础承载力,对后续施工以及工程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在桩基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的是桩基裂缝问题,可采用超声波等无损检测技术,对桩基裂缝缺陷进行检测。由于桩基结构较为简单,而且规模较少,方便超声波技术的使用,可以在检测过程中反映出桩基是否存在裂缝问题,确定裂缝位置,方便补救措施的实施;②建筑墙体结构检测,作为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如果其立面厚度偏差较大、内部存在裂缝问题等,都会影响建筑使用性能及寿命。可采用射线探伤技术、回弹技术等,对墙体结构进行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技术可在不破坏墙体结构的前提下,穿透墙体,获取较为全面的检测信息;③建筑材料、半成品、成品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类型众多,中间也有许多半成品构件,需要通过检测确定材料、半成品等的性能指标符合要求。在此方面,无损检测技术也有重要应用,可以在不损害材料及构件的同时,完成检测,检测合格的材料可继续使用。

3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具体应用

3.1超声波技术的应用

超声波技术的穿透力强,其可以穿透多数实心物体的内部,通过穿透可以对物体内部结构的情况进行详细检测。在对建筑物内部结构进行检测时,超声波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相比与射线技术,超声波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伤害较小。超声波检测主要由高频率震荡的高压电晶体组成,其具体工作原理如下:高压晶体利用电压效应制造机械振动,在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时,将会形成超声波,因为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因此能够利用其对混凝土等实心建筑物进行检测,通过超声波穿透厚实建筑材料返回结果,对物体内部结构进行检测。采用该方式对建筑物进行检测,不会对建筑物造成任何损伤,并且,能够完成建筑物内部结构情况的查看。在利用超声波对建筑物的混凝土进行检测时,通过对超生波的传播速度、振幅等各项信息的采集,就可以完成建筑内部结构情况的检测,依据信息形成的曲线情况,对混凝土内部强度的高度情况进行判断。

3.2冲击回波技术的应用

现代许多建筑工程的厚度都较大,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应用红外线技术和超生波技术完成相应的检测工作,检测结果都会存在一定偏差。检测过程中,利用冲击波技术,可以精准的测量建筑物的实际厚度,并且,可以检测建筑工程材料内部的缺陷。冲击回波实际上就是超声波和红外波两种技术的升级版,其目前已经在许多建筑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应用,并且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也许多不错的成绩。

3.3渗透探伤检测技术

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在运用时即是将带有颜色的液体或者具有亮光的材料,涂抹在需要被检测的产品表面,然后静置一段时间之后,在需要被检测产品的一些瑕疵部分,就会充满液体材料,通过这些液体材料,就可以更加清晰的观察出瑕疵部位的特征,检测人员在判断瑕疵部位的位置和大小时,可以通过判断对光源的照射情况来得出,对于探照光源的选择可以选择白光和紫外线两种方式。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在应用时具有较多的优点,如检测效率较高、检测设备简便易带等。而且该种检测方式在具体使用时,即使没有电源的接通,也可以正常使用,在检测金属和非金属产品时,都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完成。然而,该技术在使用时还具有一个缺陷,即无法检测那些微小的瑕疵,最终导致很难确定这些小瑕疵的深度。因此,渗透探伤检测技术只能用来检测材料表面的瑕疵。为了避免渗透液的使用会影响到建筑材料的性能,需在检测完之后,及时将其清除,从而有效保障建筑材料的质量。

3.4磁粉无损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磁性材料被磁化之后,被检测的对象具有分布非常均匀的磁力,磁力线不是连续存在的。因此,在工件表面的磁力线极易发生变形,而且被检测的目标,其表面会发生漏磁场的现象。对于那些被检测的对象,漏磁场会对其中的磁粉发生吸附作用,而且会形成一道磁痕,它在光照的情况下,可以具体可见,从而起到检测缺陷的作用。在检测磁类的原材料时,磁粉无损检测技术可以检测出其中的缺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的推动下,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不同于传统的检测方法,这种检测方式可以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来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因此,需加大对这种检测手段的推广和运用力度,并且加强创新和改革,进一步完善其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从而切实发挥其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良好应用。

参考文献

[1]覃倬.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6(17):165-166.

[2]项成林.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6(8):136-137.

论文作者:杨承浚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1

标签:;  ;  ;  ;  ;  ;  ;  ;  

研究建筑工程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论文_杨承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