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体系构建论文_刘亚丽

电网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体系构建论文_刘亚丽

(国网临汾供电公司 山西临汾 041000)

摘要:随着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促进了我国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电力营销工作是供电企业作为开拓新市场、新客户,保持和巩固现有客户、抢占和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发展和国家放开售电市场的新形势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营销知识外,还要及时更新审计思路和观念,在明晰营销管理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将审计关口前移,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促使供电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就电网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体系构建展开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信息技术;电力营销;审计

引言

近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减少资源浪费等一系列要求出台,以及电力体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多,监管压力日益增大,营销环境复杂多变。电力营销审计作为营销管理监督的关键环节越来越重要;同时,面临形势之复杂、任务之艰巨、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因此电力营销审计也应当紧跟新时代的步伐实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电力营销审计,促进营销规范管理和企业依法经营。

1电力市场营销审计应关注的重点

(1)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审计应关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修订执行情况,如在《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进一步精简业扩手续提高办电效率的工作意见的通知》文件这一新办法出台后,是否完善、修订了内部控制制度,在办法执行、指标完成及管控上是否有效落实。(2)电价电费审计。电费核算是营销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条件。审计应关注工商并价政策实施以后,变更用电过程中电价执行是否存在失误;分时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价是否执行正确;变损、线损收取是否正确;暂停超期、高压新装和减容期满2年内又办理减容和暂停的大用户基本电费是否存在少收和漏收情况。(3)电能计量审计。电能计量的基本要求是公平、公正。审计时应重点关注供电部门改造的小区是否按相关电力公司电能计量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与小区用户签订无偿移交资产的协议,是否出现法律纠纷风险,电能表因故更换时拆尾电量是否正确,用户是否签字确认,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损失。(4)电费抄表、收费审计。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电费是主要的收入来源,电费抄表收费环节非常重要。审计应关注电能信息采集建设是否实现了全覆盖;外委协议是否能够涵盖业务运维需求、业务量是否真实;是否按有关电力公司抄核收管理办法规定对实行自动化抄表及付费购电形成当期收入(不抄表)的卡表,制定并传递抄表质量现场复核(抽审)工作单;对电费回收高危客户和潜在风险客户是否能控、可控,是否真正实现电费回收百分百。

2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体系构建方法

2.1构建PFO审计分析模型,提出营销审计优化思路

电网企业结合信息化典型架构,创建了基于PFO的电力营销审计分析模型。PFO电力营销审计分析模型分为顶层设计(P)、功能架构(F)及运营管理(O)三个层次,从上而下探索研究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审计管理思路。(1)顶层设计。细化分解企业战略目标,根据目标识别、分析与评价风险,结合信息化成果制定与之匹配的审计战略及年度审计工作计划,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切实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功能架构。一是组织架构方面,确立大数据环境下电力营销审计组织职能界定;二是人员队伍方面,优化资源,按3:1比例选择审计专业及其他专业人员组成审计组,确保素质均衡;三是工作机制方面,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方法流程设计,落实新技术环境下构架顺利运行。(3)运营管理。根据《国网审计部关于加强审计信息系统深化应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国网审计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深化应用指导意见》等制度文件,结合电力营销相关规定,编发《电力营销专项审计指引》,将标准审计流程按模块功能细分,信息系统功能点与审计内容紧密融合,梳理功能点应用清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强化内部控制审计工作

内部控制是提升电力营销工作效率的核心举措,也是电力营销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收益的制度保障。电力营销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要求内部各单位的工作人员深入理解各项管理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严格考察审计程序,从管理制度健全性、有效性两个方面的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的束缚力进行评估,对管理工作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电力企业首先要对电力营销管理体制的完善性与健全性进行分析,看当前现有的管理体系是否可以实现各项管理工作的全覆盖,尽量实现无遗漏、不重复;重点考察各管理环节之间所体现出来的制约关系与监督关系。其次要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长期的监督,对企业资产管理、业务授权以及不相容职务分离等要求的执行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采用“穿行测试”的方式对抄表收费、电价政策落实情况、勘察设计以及用电申请等方面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督。

2.3建立审计数据源中心库,提高营销审计抽样能力

(1)进行“数字化”环境分析。审计开始前,针对不同目标了解熟悉信息环境,包括所运用及涉及的系统、该系统涉及的业务范围、对应的机构人员以及审计需要的权限等。(2)建设数据源中心库。建立并实时更新审计数据源中心库,按政策文件和结构化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政策包括最新的电力营销政策文件、以前年度内外部审计报告及营销相关各类外部监管文件;结构化数据是利用SG186营销系统、ERP或业务备份数据库等获取,并在提取后整理为标准格式,以及通过远程查询、资料清单获取的被审单位专项资料。(3)运用技术手段优化采样。通过应用数据源中心库、数据挖掘等新型技术手段和工具,关联分析各类数据,发现对审计问题更具价值的信息。如对各类营销报表进行数据分析,从中抽取审计重点关注方向;通过分析查询工具从售电量前百位客户用电情况、高能耗行业售电情况、前三月平均电量前百位客户情况等数据中分析明确审计抽样范围,提高审计抽样精准率。

2.4梳理营销审计主要风险点,实现“清单式”审计

电力营销作为电力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实现营销高效规范管理,对于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也对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保值、增值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梳理营销业务流程中的风险点十分必要。结合电力营销审计关注重点,关联相关法律、法规条款,同时对应收集营销审计发现典型问题编制典型案例,形成营销审计主要风险点及一揽子解决方案,实现电力营销管理“清单式”审计,改变以往审计人员仅凭经验开展营销审计的做法,大大提高营销审计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城镇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城乡居民的用电量正处于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为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稳定的服务,电力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电力营销方面的工作,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妍妍,惠兆林,惠怀金.把握电力营销审计中的关键点[J].科技与创新,2015,(23):85+89.

[2]何育欣.浅议供电企业电力营销审计中应抓好的几个环节[J].中国外资,2016,(05):162-163.

[3]陈文栋.信息化在电力大客户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5,(49):45+47.

[4]冯瑞瑜.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电力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与有效应对[J].南网审计,2017(04):20~23.

[5]钟萍.浅谈电力营销审计模式的创新[J].当代经济,2015(24):46~47.

论文作者:刘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电网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力营销审计体系构建论文_刘亚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