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需要有自己的管理机制_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中学呼唤属于自己的经营型管理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己的论文,职业中学论文,管理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中学引入经营型管理机制,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一种意见称其符合职业中学发展的客观实际,体现了职业学校特色,有利于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另一种意见则指其生搬企业的承包租赁制,违背了教育教学规律,不利于学校整体管理。两种意见对峙,孰是孰非,至今没有权威性结论,但争论却不容回避地集中到了一个根本性的认识上:职业教育究竟是事业还是产业?职业中学从事的究竟是教育教学活动还是生产经营活动?什么才是与职业中学自身性质特点相适应的学校管理机制?

一个学校采用何种管理机制是由这个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决定的。要找到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就必须从深入探讨职业中学本身的性质特点入手。

职业中学从普通中学刚脱胎出来时,人们就开始探讨它的性质和特点。当“培训目标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方法的效益性”、“教育宗旨的社会性”等,被作为职业学校的属性相继提出后,职业中学便据此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探索。待到职业中学感到各项改革已基本到位,所希望的一切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真地来到了的时候,他们得到的却不是成功或转机,而是陷入了更加难堪的境地,日子过得甚至赶不上那些一无校舍,二无师资,三无设备,收费又十分昂贵的“皮包学校”。

为什么几经改革的学校管理机制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竟显得如此软弱无力?严酷的现实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仅仅从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出发,来考察今天职业中学的性质特点是找不到正确答案的。同样,仅仅从一些具体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上对职业中学作一些改良完善,也是不会收到满意效果的。因为,十几年来我们并没有真正认清职业中学的性质特点,我们所谓几经改革的学校管理新机制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的行政管理型运行模式,这是问题的要害。

职业中学管理模式最早是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或产品经济基础之上,由教育部门实行统招统分、单一调配、集中管理的劳动人事制度和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共同制约下形成的。教育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指挥、组织、布署学校的各项重大活动,学校又据此考虑校内的具体活动。学校作为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附庸,教育教学都要受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推动和行政手段管理,一切工作都是被动执行性的,工作效果好坏也是由上一级行政部门来监督、评定和协调的,系统内部缺乏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系统内外缺乏信息交流和协调的渠道,学校作为办学实体缺乏应有的自主权和活力。

这种管理机制在职业中学直接面对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的今天,早已远远不能适应。一方面职业中学的主管部门已经无力、无法、无暇再包揽一切,只能放手于学校,放权于社会;而另一方面学校陡然断了依托,缺乏与市场相对应、相沟通的应变机制和管理模式,无力参与市场竞争。笔者以为,这就是造成职业中学大面积“滑坡”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职业中学的管理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探索仍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呢?究其原因,笔者以为,就在于我们对职业中学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引下所发生的本质性变化缺乏一个深层次的准确的把握。

在我国职业技能教育已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大活力的一个基础产业系统的大背景下考察职业中学的性质特点,笔者认为,我们至少可以清楚地看到职业中学在以下三个方面所发生的本质变化:

1、职业中学已不仅是一个事业单位, 而且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我们知道,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开发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职能,是实现生产资料同劳动者最佳结合的决定因素。它的经济效益直接体现在将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上。因此,职业教育的发展已处于经济战略的重要位置,成为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大活力的一个产业部门。近年来职教市场出现的学商蜂拥,大发其财的现象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职业教育的产业经济地位。包括职业中学在内的职业学校作为职教产业中的办学实体,从本质上讲,应该是一个以生产自己特有产品——专业人才(劳动力)和高新科学技术成果为主要生产活动的特殊生产部门。说它是一个实在的生产部门,是因为职业学校有自己的产品,有自己的生产者,有自己的市场,有生产赖以进行的供销环节和渠道,以及完成生产任务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流程。职业学校的人才生产和一般工厂对物质产品的制造都是一种“以一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利用生产工具改变劳动对象,以适合自己需要的过程”(引自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第1727页对“生产”一词的注释),其基本内涵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说它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是因为与一般的生产部门相比,教育带有不可否认的上层建筑性质,学校的生产并不完全是经济意义上的生产。学校的主要产品——劳动力,是有着十分鲜明的特殊性的“人”!

2、职业中学已置身于一个特殊的“产品”市场。

如果我们把职业中学生产出来的劳动力称为“产品”,那么这一产品的实现形式只能是学校通过劳动力市场向社会各企事业单位输送毕业生来实现其价值。我们知道,无论什么产品要进入市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对社会有用,二是具有自身的价值。对第一点,不言而喻,具有一技之长的职校学生当然对社会是有用的。但对第二点来说,就有些不甚明了了。虽然人们都首肯职业教育的价值,但却很难承认这种价值可以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是目前对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但不管承认与否,市场规律都已经起到了支配职业教育的作用。特别是社会劳务市场、人才市场、生源市场、培训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等各类市场的形成,已深刻地改变了职业学校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使目前职业中学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不可抗拒地直接或间接地处于了市场关系之中。随着教育行政部门对职业中学的管理逐步转为间接宏观控制,职业中学已越来越多地拥有了进行教育生产活动,参与市场教育供需流通的自主权,再加上职业教育的法规建设一天天完善,职业教育的市场环境已基本趋向成熟。

3、职业中学事实上已在从事着一种特殊的经营活动。

近些年来,许多职业中学事实上已自觉不自觉地开始抛弃过去那套闭门办学的老套套,或多或少地在自己的管理工作中加进了市场调查,以销定产,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内引外联,开拓市场,改革内部机制,适应外部变化,预测市场走向,进行开发决策等一系列带有经营管理性质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甚至一些学校在这方面已摸索出不少成功的经验。越来越多的职业中学开始感觉到,自己也完全可以象其他工商企业部门成为市场中负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民事责任的经营实体一样,成为拥有自己相应的办学自主权,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对于不同劳动力及人才资源需求,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产业化“经营”实体。这些职业中学之所以萌生这种愿望,正是职业教育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它说明,今天的职业中学事实上已逐步嬗变成为一个既保持着自身行业特殊性,又具备了市场主体地位的“准经营实体”。虽然目前职业中学还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全的经济独立核算单位;它的经营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还要遵循教育规律。但是职业学校的兴衰与市场、人才市场的俯仰,紧密相联,毕竟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再不能轻视或疏忽了。

在市场经济已把职业中学推上市场竞争的风口浪尖之上的今天,笔者以为,无论是理论课题的研究,还是深化改革的探索,都应该把我们的目光放在怎样大胆弃旧创新,转换机制,尽快建立起一个既能与职业中学自身性质特点相适应,又能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科学高效的学校管理新体制上。把学校管理由传统的行政型管理转向富有活力和时代气息的经营型管理,由被动的管理学校转变为主动的经营学校,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职业中学的经营型管理模式可如下图所示:

职业中学经营型管理体制示意图

该图显示的经营型管理模式,与现行的行政型管理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与市场的关系不同。行政型管理局限于教学领域,学校与市场是隔绝的。而经营型管理则既要考虑校内条件,更要考虑学校的外部环境,如,市场需求,市场状况,发展预测等。

2、管理工作的性质不同。经营型管理以教育经营、决策为主, 而行政型管理以学校内部的人事、纪律、思想教育为主。

3、学校管理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传统的行政型管理主要追求的是校内秩序不出问题,而经营型管理追求的则是包括教学质量在内的全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经营型学校管理的观念并不是单纯业务观点, 它要求树立科学的市场观念、“营销”观念、竞争观念、自力观念、价值观念、时效观念、开放观念和信息观念等,对学校领导者和教职员工的要求更高了。

5、 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机构都是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而存在的。它们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又是它所从属的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因而形成的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由于各系统间在承担的目标和任务上是互相交叉和渗透的,这就使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机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又便于上下、左右之间的相互沟通。

6、在经营型管理机制中, 各系统的领导者是作为本系统的目标负责人存在的,而不仅仅是作为权力的象征。他在为实现目标而作出决策时,具有相对的自主权。他对上级的负责是通过上下目标之间的联系来实现的,而不是直接对领导者个人的主观意志负责。因而这个机制的权力结构不是高度集中,等级分明,而是有机配合。权力的来源也不仅凭借职位,而主要凭借知识和专门特长。

7、在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时, 经营型管理不是直接依靠等级结构和明确规定了的管理程序,而是通过各层次目标的调整来实现,因而组织活动中正规性较小,规则服从目标。

8、对外部环境而言,经营型体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它能更多地承受环境的变动;对内部管理而言,它又是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系统,它能更多地承受环境的变动;对内部管理而言,它又是一个连续的闭合回路,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功能。

对职业中学现行的行政型管理体制进行改造扬弃,注入市场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一整套全新的经营型学校管理模式是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尚未见到较为成熟的范例。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管理者,笔者贸然提出这一构想,诚望能为职业中学的生存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标签:;  ;  

中职学校需要有自己的管理机制_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