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管理、创新管理、供应链管理三维融合——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构建及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管理论文,可持续论文,供应链论文,供应链管理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15)08-0018-06 DOI:10.6049/kjjbydc.2014120107 0 引言 随着资源、环境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企业管理中如何兼顾环境、社会、经济目标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并在近年来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在全球供应链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大规模低附加值制造使我国在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必须加强原始自主创新,尽快向“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过渡,否则“打工经济”在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大量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生态透支,与所得利润相比将得不偿失[1]。因此,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要求以尽可能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国家层面给企业提出了关注生态、加强自主创新的要求。 然而,生态环境管理和持续创新对企业而言均为复杂管理活动,在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并发挥正外部性(对生态的保护和知识溢出)的同时,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点,在短期内还可能损害企业收益。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实施生态管理与创新管理成为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尝试通过供应链集成实现生态管理与创新管理目标,将供应链、生态管理、创新联系在一起。例如,Wu等[2]研究发现,通过绿色供应链可提升企业绿色创新绩效。Chiou等[3]实证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和绿色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并带来竞争优势。但现有文献主要集中讨论变量间的关系,理论探索较为分散,缺乏对企业实践操作模式的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融合供应链、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管理的系统框架——供应链可持续创新模型。 1 基本关系与文献综述 1.1 生态环境管理与供应链融合 企业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时,必须通过供应链改进环境管理绩效[4]。许多先进的环境管理体系与管理实践,例如ISO14001、生态设计、生命周期分析和逆向物流,都需要供应链上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集成与协调[5]。Vachon[4]与朱庆华[6]等实证研究发现,通过供应链合作进行环境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供应链活动涵盖了产品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者使用的全过程,整个过程均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因而供应链管理不得不考虑环境问题。也有研究提出,应将供应链绿色化作为一个与供应链传统绩效指标如成本、时间、交付同等重要的指标[7]。 为此,在二者相互影响得到实证的基础上,生态环境管理与供应链管理“融合”成为近10年最新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绿色供应链管理、可持续供应链作为融合的产物成为研究热点。一些学者就绿色供应链实践及其与企业环境绩效、运营绩效等关系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4-6](例如,朱庆华,2006、2008、2011;Vachon,2006、2008;Seuring,2008;Cheng,2011),这些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验证了生态环境管理与供应链“融合”的积极作用。 1.2 企业创新管理与供应链融合 随着国际竞争日益加剧,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伴随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中国企业尤其需要通过自主创新赢得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源。 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到来,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变得越来越复杂,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个性化需求成为市场主流。如何快速获得供应链上新材料、新需求等知识与信息成为创新的关键,单个企业越来越难以完成创新活动。因此,打破边界从外部获取知识对于企业愈发重要[8]。在此背景下,通过与供应链成员合作,共享知识资源并开展协同创新成为企业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的重要战略[9]。 从知识管理理论看,知识是创新的关键。野中郁次郎[10]认为,知识共享是创新的首要阶段,组织本身不能创造知识,只有在员工拥有的知识财富经过集体共享、讨论、分析后,组织才具有创新能力。而任何企业都难以从企业内部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理论也要拓展到供应链层面,通过供应链上知识创造主体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创新。知识增值能够凝聚供应链成员企业,实现协同创新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积极性。 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供应商早期参与产品创新项目能够减少后期昂贵的设计变更,缩短创新项目时间,提高产品开发效率[11];供应商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及运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2]。与此同时,现有文献也表明,客户参与新产品开发项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需求信息,从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质量获得顾客满意[13]。Kim[12]实证研究表明,客户需求是合作创新的重要前因变量,是产品设计的关键,客户参与企业创新有助于企业质量绩效与创新绩效的提高。 从近两年研究文献来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供应链整体视角研究供应链成员合作关系对创新的影响,并力图促进二者“融合”。供应链与创新的“融合”产生了供应链协同创新概念。Lee[14]等实证研究发现,供应链协同创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供应链网络是企业获得知识和资源的重要来源。Bellamy等[15]实证研究表明,供应链网络伙伴关系协同与知识协同,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还是企业创新的关键资源。 实践中,IBM、innoCentive、IXC UK等企业纷纷通过契约、特许、联盟形式将知识分享、转移给供应商和客户,用供应链协同创新取代传统的产品与技术创新。企业的种种行为是意识到组织间知识转移能够促进组织内部创新的结果[16]。 1.3 生态环境管理与企业创新融合 随着生态环境与创新成为企业界及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开始研究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的交互关系。波特假说中的“创新补偿”观点认为,企业环境污染是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的,合理的环境管制可以激发企业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17]。一些学者通过统计面板数据或调研数据证实了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对创新活动(不仅限于环境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一些环境管理实践,如生命周期分析法、ISO4000认证对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流程创新均具有显著积极影响[18]。 基于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的交互与“融合”,理论界产生了环境创新、绿色创新、生态创新、可持续创新等概念,并成为一个新的快速增长的研究领域[19-20]。彭雪蓉[21]对前3个概念进行了对比与整理。Pereira[20]对后两个概念进行对比,阐述了可持续创新的内涵,并指出可持续创新与其它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除了关注环境、经济目标,还关注社会目标。这一点正弥补了实践中“底线”的缺失。由近年来拖欠工资、食品安全、劳动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等事件可知,一个企业不仅要关注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还应重视社会绩效。因此,尽管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生态创新而不是具有三重底线(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创新[22],本文仍然更倾向于采用可持续创新概念来描述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的“融合”。 2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 基于以上分析,单独从绿色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协同创新来看,供应链关系与其承载的生命周期知识不论在生态管理还是在创新管理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可以解释其关系实质:生态环境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利用与环境影响,而要实现该目标需要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知识。与此同时,产品生命周期知识是企业创新的关键资源,任何企业都很难通过内部完全获得,必须依赖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因此,通过供应链集成系统实现知识与资源的转移及增值,既是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又是实现企业创新的关键。生态环境与创新能够在供应链合作关系和供应链知识共享上实现“融合”。 从可持续创新文献来看,环境、社会和经济目标的整合使可持续创新变得复杂,企业需要更多支持才能实现这一承载多元化目标的创新。供应链集成不仅能够促进企业间知识集成,还能建立合作与共同解决问题的路径,促进供应链伙伴间理解与信任,从而有效解决创新中的环境、社会与经济问题[13]。 到目前为止,将三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逐渐增多,但国内极少。近期,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分析探索了其关系机理,并建立了一些关系概念模型[20,23]。André Pereira de Carvalhol,José Carlos Barbieri[20]研究发现,供应链核心企业可持续创新需要供应商参与以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社会与环境的负面影响,另外,可持续创新可以为供应链所有成员带来社会与环境收益。Wu[2]研究发现,供应商、顾客和内部集成能够提高绿色产品与流程创新水平。 但这些研究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一个可操作的管理模型。基于此,本文尝试构建“融合”供应链、环境管理、创新的系统——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即以实现环境、经济、社会三重绩效为目标,基于供应链成员间关系与知识协同,集成供应链管理、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如图1所示。从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这个简单定义来看,第一,它拓展了过去只关注成本、柔性、速度的传统供应链目标,增加了环境、社会和创新目标;第二,它扩展了创新管理主体,从单个企业扩展到所有供应链成员协同体,并扩展了创新目标,从过去只关注经济扩展到同时关注环境与社会;第三,它同样在参与主体上扩展了企业环境管理,并在供应链系统支撑下使环境管理发挥了促进创新、增加创新内涵的作用。 图1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 依据资源基础理论,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建立在资源基础理论定义的优势资源之上,在理论上能够创造持续竞争优势。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通过培养一系列资源开发能力获得竞争优势。能够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应具备以下属性:①有价值;②替代品很少;③稀有;④难以复制。在资源基础理论中考虑生态环境促成了自然资源基础观的产生。在自然资源观的发展中,优势资源最后两个属性被认为是本质的,资源需要3个基本特性来展示这些属性[24],而可持续创新系统具备这3个特性。 (1)因果模糊性。企业使用污染控制设备与通过供应链生态创新进行污染预防之间的不同提供了一个说明因果模糊性的场景。污染控制通常使用常规解决方案,竞争对手是可得的,而污染预防通常包含很多来自技术创新或供应链成员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致使这种资源很难被模仿。 (2)社会复杂性。许多先进的环境管理实践和创新实践,例如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估、逆向物流等,需要集成分散在整个供应链上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知识,所有这些,生成了一个供应商、制造商和客户互动的系统,并创造了一个信息与知识交换的网络。由此,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环境战略和创新管理具有社会复杂性。 (3)企业特性。企业特性可通过开发尖端突破性技术,或将这些技术转化为新兴经济来获得。这正是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的任务之一,通过创新可获得这种资源。 综上所述,供应链协同关系与产品生命周期知识在供应链成员间的共享是融合三者关系的重要纽带,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能够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3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模型 如前所述,供应链协同合作关系与产品生命周期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的转移与创新是供应链管理、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管理融合的基础。因此,本文基于供应链合作关系集成与知识转移共享系统构建了一个可操作的管理框架(见图2)。由图2可知,系统主要由供应链集成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和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构成。 3.1 集成供应链系统 要在供应链中实现有效知识管理与创新,应首先建立一个供应链内部集成网络,将各成员联系起来。集成供应链是驱动整个系统的主体,集成供应链系统是进行企业间关系管理的系统。信息技术是将企业内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集成的关键,目前常被采用的信息技术包括:ERP、CAD、CAM、CAE、SCOR、CPFR、Web2.0、Web3.0、APS等。通过供应链集成,企业成为整个供应链中的一员,与其它成员一道共享信息、知识,协同计划以及处理业务流程。在供应链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治理下,供应链企业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中的知识共享、流程协同奠定组织基础。 图2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管理模型 3.2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是供应链保持可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存在大量物流以及与物流密切相关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从知识管理角度看,供应链不仅是物流供应链,而且是知识供应链,在这种知识供应链中,不同节点成员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源各不相同而又互为补充。由这些异质而又互补的知识资源聚合而成的“供应链知识库”显然要比供应链中任何一个成员企业拥有的知识都更加丰富。知识管理系统包括知识库、虚拟创新平台和知识转移系统,如图2中虚框所示。 3.2.1 知识库 (1)生命周期知识库。产品生命周期指从最初产品设计、生产规划,到生产实施、服务于用户,再到最终回收的整个过程。供应链中嵌入的生命周期知识可以有效支撑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因而生命周期知识库是整个系统知识资源的主要存储方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供应链知识库按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存储供应链显性知识。李世辉、韩庆兰等[25]建立了基于生命周期管理的知识库模型:。其中,K表示知识类,分别表示不同过程知识,即产品设计过程知识、产品制造过程知识、产品销售知识、产品使用维护知识、产品处置回收知识,表示系统共享知识。 (2)生态技术知识库、虚拟知识库等其它知识库。生态技术知识库是存储企业内外部关于降低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技术知识库。虚拟知识库用于存储从虚拟创新社区和其它互联网上采集、获取的知识。其它诸如管理类知识库等本文不作讨论。 3.2.2 虚拟创新社区 与存储于知识库中显性知识相对应的是隐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是创新的主要来源,也是生态环境管理中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因此,能够实现隐性知识交流,并可跨越地域、时间与组织边界障碍的虚拟创新社区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创新社区是指企业为内部员工、消费者、供应商等提供的围绕产品创新话题进行知识交流的虚拟交互平台。 3.2.3 知识转移与创新系统 在供应链企业的交互学习中,知识转移与创造过程实际上可看作知识创造螺旋模式在供应链中的应用与拓展。 知识创造螺旋模型(SECI模型)是由野中郁次郎[10]提出的,他将知识在个人、组织、组织间的转化过程分为4种模式:社会化(即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外部化(即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组合化(即显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和内部化(即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基于知识螺旋模型,知识转移与创新系统可以实现知识在知识库、虚拟社区、供应链集成系统及可持续创新平台间的丰富、扩展、增值、创造与应用,使知识螺旋不断向上延伸、向外扩展,并服务于企业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管理等目标。知识在整个系统的转移与创造过程如图2中箭头所示。 (1)供应链内部及供应链与虚拟社区间知识转移(知识社会化)。供应链成员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现隐性知识交流与转移:一是通过相对紧密的伙伴关系在日常工作互动中交流经验、分享知识;二是在虚拟创新社区中实现线上交流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实现隐性知识在不同员工和企业间的转移与集成。 (2)知识从供应链或虚拟社区到知识库(知识外部化)。在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成员行为本身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如客户需求、采购行为、产品知识介绍等。另一方面,大数据、数据挖掘等技术能够从供应链创新社区和社会网络中捕获隐性知识,并将其析取、整理为可存储的显性知识。 (3)知识从知识库推送并应用于供应链(知识内部化)。当整个生命周期知识库在供应链上共享时,供应链企业通过学习并运用知识传播工具将现行知识转化为企业自身所能理解与运用的知识,同时传递给员工,使员工隐性知识系统得到拓宽、延伸或重构,实现知识内部化。 (4)知识库构建(知识组合化)。将来自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及外部网络中孤立、零碎的显性知识进一步集成和系统化,从而得到新的显性知识,并在供应链中扩散,以增加知识库中的知识存量。例如,生命周期知识库的构建与不断丰富。 通过4个过程循环,供应链中的知识不仅能够被供应链中各成员企业运用,而且能够使知识本身增量、增值。 3.3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 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是面向供应链系统,通过有效整合政府、大学、银行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形成的一个开放稳定的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组织系统。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建设的核心目标是有效组织供应链内外部环境管理资源与创新资源向整个供应链集聚。搭建和完善促进企业可持续创新的支撑服务体系,能够有力推动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实现企业环境、社会、经济绩效的提升,从而打造一个可持续创新体系。 在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支撑体系中,供应链成员企业仍然是平台建设与运行的主体,除此之外,还应吸纳政府、银行、大学、技术中介等利益相关者以不同角色发挥不同作用。政府参与能够为生态环境管理、创新管理提供政策、税收、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企业生态环境管理与创新管理项目一般需要高投入,银行参与能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大学与技术中介等是企业获得供应链之外知识资源的主体。 近年来,由供应链上用工、质量安全等问题带来的风险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社会绩效。政府、银行、大学、技术中介等主体的加入,也能够为实现社会绩效目标起到监督企业行为、宣传企业形象、扩大企业影响的作用。因此,供应链可持续创新平台本身也是一个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生态系统。 4 系统模型应用 雾霾、污染等环境问题使企业面临来自政府、社会和供应链成员关于环境保护的压力;劳动力优势的逐渐丧失又使企业面临转型创新压力。关注环境、关注社会、自主创新成为企业(不仅是大企业,还包括中小企业)管理的主题。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机器自组织为标志的“工业4.0时代”即将到来,对未来制造业的要求同样是:低资源消耗、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创新。该多元目标,给过去单一目标经营的企业带来了更多资源需求和管理难度,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借助整个供应链系统实现可持续创新。 从企业管理看,企业应用该系统模型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融合路径。对大型先进企业而言,供应链系统、环境管理系统和创新系统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一般比较完善,应主要注重3个系统的集成,且供应链系统应在传统成本、柔性、速度目标基础上,给予创新与环境目标相同的管理权重。环境管理系统与创新系统应将供应链合作伙伴纳入管理范围,并将环境、社会、经济三重绩效作为管理目标。对中小企业而言,各系统仍不甚完善,应首先重视供应链管理,注重与供应链伙伴的互动,并借助供应链系统逐渐从环境管理的末端治理过渡到环境预防,从模仿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从而构建三位融合的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 从宏观环境看,以经济、环境、社会三重绩效为目标的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不仅能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还具有双重正外部性(环境保护与知识溢出)。政府、高校、银行等相关机构应给予企业更多外部支持,为企业发挥供应链生态创新系统的作用提供有力保障。我国企业只有构建具有可持续创新力的供应链生态系统,才能成为全球供应链系统的核心,支撑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5 结语 本文尝试提出了一个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模型,作为一个新的功能体,旨在为企业提供可持续创新实践的路径参考。但本文尚属探索性研究,供应链可持续创新系统的概念、内容与目标等仍需进一步研究与细化,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还有待实证检验。标签:隐性知识论文; 供应链系统论文; 企业环境论文; 创新管理论文;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论文; 供应链物流论文; 生命周期理论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过程管理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集成创新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平台经济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