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问题教学法不同于其他教学方法,它能够贯穿数学教学课堂始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建构一个趣味、多样、互动的教学课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问题教学法的独特行,从多角度引入问题,有效应用该教法实施课程教学。
一、课堂问题导入,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对一节课充满兴趣,学习充满期待。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时就必须有效进行课堂导入,灵活利用问题教学做铺垫,引发学生思考。在课堂导入阶段采用问题教学法时教师要注意情境的创设,尽可能的教材知识和生活知识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探求数学知识。必要时教师可在提问时运用一定的工具,如多媒体、实物等。
如在开展“统计调查”相关内容学习时,教师可利用生活中的数学做引子,提出数学问题。如教师可提问“班级中身高在165以下的学生有多少?”?,学生们觉得十分新奇,这时会交头接耳谈论着XXX身高多少,这时教师再提出“怎样对班级中165以下的学生进行统计调查?”学生们兴趣被调动,有的学生说可以采用排队的方式,从大到小排列;有的学生则说可以采取数据记录的方式进行统计。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打开,十分活络,教师在这样的问题情景下引入统计调查相关的数学知识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灵活设计问题,适当课堂留白,引发学生思考
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活动是思维的活动,教师不仅将问题抛给学生,更要让学生接得住问题,也就是必须在提问时进行适当的留白。很多教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明明问题贯穿了上课的始终,为什么收效不高?这是因为通常大部分教师在提问后会紧接着对问题进行解答,以求在更短的时间内讲知识传递给学生。殊不知,这样限制了学生的思考积极性,也会导致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中出现依赖情绪。因此教师要在提问后进行适当的留白,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在进行全班性的问题提问时,如“这道数学题目的解题关键在哪儿?”、“谁能说一说题目中与哪个知识点有关?”等问题,教师应注意留白时间的控制,一般要给学生2分钟左右的思考时间,而在学生思考时教师可将题目中的关键板书在课堂上,既考虑到后续的教学,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特定学生的问题提问时,教师则要注意该学生回答时的停顿,停顿代表思考,教师不要催促而要耐心等待,并辅之鼓励的眼神,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足够的时间下发动大脑,搜集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
三、考虑学生情况,分层设计问题,满足学生需要
学生之间的基础、能力决定了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势必会存在差异。面对学生之间学习程度的不同,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应有所变化。既要考虑到能力较好的学生,也要照顾学困生。这样才能够确保问题的针对性,在利用问题教学法中实现对全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
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前要做好问题的分层,教师可将问题分为A/B/C三个层次,C层次为基础层问题,B层次为巩固性问题,A层次为挑战性问题。在课上进行教材教学时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提问,弱化学生的回答压力,也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将C层问题设计为“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的图形”、“轴对称的画法”等问题,B层次则可将问题设置为“轴对称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与最小值的求解”等问题。
四、注重评价鼓励,激发学生自信,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的点评在问题教学法的应用中十分重要,也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通常希望的到教师的认可和理解,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因此教师要把握初中学生这一特点,在学生进行回答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的点评。
学生回答对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解题能力,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也不能够一味地批评学生,而应该先夸奖学生积极思考,再和学生一起找寻思考错误的原因。这样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提问中发现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时的易错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学生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与认可下更好地投入问题的思考中,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会更有效。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教学法作为当下较为推崇的教学方法应该受到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全面认识。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也应从多角度引问题教学法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思辨、思考、分析、推理中更深一步走入数学课堂,在理解数学知识中提高数学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振贤.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0
[2]马元善.以问题,促高校——例谈问题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风,2019(07)
[3]王兴艳.问题导向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06)
论文作者:杨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教学法论文; 轴对称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