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骨伤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36例,所有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5.2±5.2)min、(108.3±16.1)mL、(6.7±2.1)d;对照组分别为(52.7±5.8)min、(169.5±17.3)mL、(8.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阑尾炎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213-02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该病发病急,变化快,疼痛剧烈,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不可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36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白细胞升高、发热等临床表现,经临床X线明确诊断。排除血液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8例,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为(41.5±3.6)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5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3例,阑尾脓肿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18例,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为(41.2±3.3)岁;其中单纯性阑尾炎患者4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4例,阑尾脓肿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阑尾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急性阑尾炎患者腹部疼痛严重,发病急,变化快,患者由于对疾病不够了解,加上对疾病的恐惧,易出现焦虑、烦躁的心理[1];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焦虑,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充分的信任;为患者讲述关于阑尾炎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稳定患者情绪;嘱患者家属理解患者受疾病折磨的痛苦,多给予患者关心和关爱,使患者能够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2)术前准备: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护,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对于感染较重患者,积极给予抗菌治疗,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
1.2.2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为患者安排舒适、安静的病房,保持房间内安静、卫生。为患者安排合适的体位,当患者血压、脉搏平稳后采取半卧位;减少外来人员探望次数,保证患者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和睡眠时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2)疼痛护理: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对于疼痛较轻患者,护理人员应结合非药物止痛方法,如聊天、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2];对于疼痛严重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医嘱适当给予止痛药物来患者疼痛。(3)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引流管护理工作,定期对引流管进行检查,保证引流管牢固、通畅,避免管道脱出;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及时做好记录,并做好交接班工作;(4)饮食护理:阑尾炎术后当天禁食,术后1日可给予患者少量饮水,当患者无呛咳症状,可适当给予流食,并逐渐转变为半流食、软食;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合理饮食对康复的重要性;嘱患者不可过多食用甜食,饮用牛奶等产气体食物,避免出现腹胀[3];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增加胃肠蠕动能力,以免出现肠粘连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对患者发放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35.2±5.2)min、(108.3±16.1)mL、(6.7±2.1)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52.7±5.8)min、(169.5±17.3)mL、(8.8±2.3)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15例,满意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为94.4%;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9例,满意5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小结
阑尾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由于阑尾炎手术相对简单,手术时间较短,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不易受到高度重视,导致患者康复受到影响。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快速康复;本研究对阑尾炎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能够有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充分了解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疾病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蒋兴红.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602-603.
[2]李华芹,肖红岩,安慧玲.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18(11):2875-2876.
[3]李爱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阑尾炎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3,34(5):2392.
论文作者:赵艳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8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手术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