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妹远 百色市第五中学 533000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因此,教师要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创新,探索出更有效、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教学成效。
【关键词】地理教学;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02-145-01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教学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诱发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内部动因,基于这一点,笔者在初中地理课兴趣教学的尝试性研究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利用导课新颖,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课新颖、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学生渴望学习新知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每一堂课的成败,教师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上课前,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的角色,这时教师如果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小谜语或其它形式来激起学生学习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一节时,笔者是这样引入新课的,用电脑、大屏幕播放光盘,先让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要求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师生共同用优美的歌声唱出对祖国的爱,对长江的爱,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融于教学的目的。再如学习“季风”时,笔者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接着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呢?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如笔者在讲解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气候”一节时,讲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诸葛亮不仅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又是一位地理学家。他并不是祭神求佛得来的风和雨,而是他具有渊博的天文和地理知识,知道天气变化情况,所以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略的胜利。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明白地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就更高涨了。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的教学手段多姿多彩,合理的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会达到很好的效果。例如,让学生听一曲美妙的音乐,看一看丰富多彩的世界画面,可以使学生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学生们兴致勃勃,产生了愉快的情感,对地理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还有,运用投影媒体,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学生学习地理概念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在传统教法中,解决地理概念很多是靠语言来讲,即使挂图、板图也无法跳出静的框框。如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笔者在讲“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概念时,先打出绘有黄河未形成“地上河”时的河道横剖面图,接着讲述黄河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年复一年的沉积,不断抽动绘有向上凹的泥沙沉积带投影片,说明河床不断抬高,进而造成水位不断升高。这时可向上抽动绘有河水横断面的水位线投影片,于是河床承受不了上涨的水位而不断加高堤坝,再向上拉动绘有不断加高的堤坝投影片,这样,就展示出河床高出地面的清晰画面。一步步的演示,配合教师的讲解,就把“地上河”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原因,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利用学科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到学校来,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所以,教育者的任务,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某个问题,记住某个结论,而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某种事实,体验某个问题,体验某个过程,体验某一结论,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热爱,产生对生活、对智慧的追求。为此,笔者为了给学生发挥优势的余地,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有学科优势的学生不随堂上课,节约出宝贵的45分钟,自己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笔者的设想与学校领导教改举措不谋而和。于是,笔者找来有地理学科优势的黄磊谈了这个设想,他十分高兴,眼里闪烁着欣喜和感激的光芒。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他就成了学校教师图书室里的小读者,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等。一个学期下来,黄磊对学习地理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并以优异的期考成绩验证了笔者的设想是可行的。笔者选择了一个在课上“吃不饱”的学生,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试验,既满足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又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规律。针对地理常规教学受课时限制,太多知识是蜻蜓点水一般泛泛而谈,学生也局限于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真正感悟的知识并不多这一特点。笔者大胆让优秀学生放开手脚,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就是让他们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去进行研究,最后解决问题。学生用自己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这样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
四、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更多地投身到社会实际中去,关心生活实际,体验社会责任,让学生亲历亲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课外实践活动就是一种有效的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实践活动,如开展社会调查、写报告等。比如在教学《环境污染》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周末走访、观察、调查、寻找在自己周围发生的环境被污染的事例。学生对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都比较感兴趣,听到老师布置这个任务后,迫不及待地参与到调查中去,结果在调查报告中都写得比较中肯:“上游的村民逢年过节时,把大量的食物垃圾倒入河中”,“村里卫生意识差,村头村尾随意大小便”,“工厂排出的黑烟污染了空气”,“农民使用超标农药毒死了益虫”等。通过调查实践活动,学生透过现象深刻了解某些社会问题,加深了对课本感性材料的理解,从而对地理学科产生了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的学习兴趣是他们学习过程最为珍贵、不容忽视的内部动因,引导得当,而不断给学生以学习乐趣的体验,最后可深化为志趣,使他们受益终生。因此,教师要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创新,探索出更有效、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科教学成效。
论文作者:邝妹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学生论文; 地理论文; 兴趣论文; 笔者论文; 概念论文; 感兴趣论文; 学生学习论文; 《中国教师》2018年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