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白内障应用不同术式治疗的对比效果。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老年患者120 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0 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进行小切口后囊外摘除治疗,然后均进行人工晶体的植入,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7/6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21/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术后视力有明显改善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 小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超声乳化;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operative methods to treat senile cataract【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of senile cataract application contrast. Selection methods: between January2013 and June 2013 in our hospital eye care of 12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ataract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grouping senile cataractpatients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 of 60 cases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S the phaco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patients after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treatment, then bo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mprove vision andcomplication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eyesight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vision improvement compared with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11.7% (7/60) significantly lowerthan the control group 35.0% (21/60), significant differenc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senile cataract after smallincision extracapsular extra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improved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The elderly; Small incision extracapsular excision; Cataract;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09-02
白内障在我国是导致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在眼科的临床治疗中受到很广泛的重视。其传统治疗方法是进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治疗,目前临床已较为少用,并且随着超声乳化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其手术应用方式较多[1]。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老年患者120 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老年白内障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42 例,女性患者为18 例,患者年龄在61~79 岁,平均年龄为70.2岁,患者的术前视力中指数低于0.04 的患者22 例,0.05~0.09 的患者28 例,0.1~0.3 的患者10 例,其中四级核32 例,五级核28 例;治疗组男性患者41 例,女性患者为19 例,患者年龄在60~78 岁,平均年龄为70.4 岁,患者的术前视力中指数低于0.04 的患者23 例,0.05~0.09 的患者29 例,0.1~0.3 的患者8 例,其中四级核33 例,五级核27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率、视力等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并且进行一期的人工晶体植入[2];治疗组患者则进行小切口后囊外摘除治疗,然后进行人工晶体的植入。采用2%利多卡因2ml 进行球后麻醉,以穹窿为极低,并且设置点位做结膜瓣,在角膜缘后做一个巩膜隧道,然后向里侧注入适量的黏弹剂[3],然后进行撕囊,将晶体旋转推入至眼部前房,然后再次注入黏弹剂用于保护晶体以及角膜内皮[4]。患者手术后结合地塞米松以及庆大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在手术完成后一天即可打开眼罩,采用抗生素滴眼治疗,所有患者在手术三个月进行视力以及并发症的随访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9.0 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2 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详细数据见表1,而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7/6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21/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 讨论
白内障在我国是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在眼科的临床治疗中受到很广泛的重视。其传统治疗方法是进行白内障囊内摘除治疗,目前临床已较为少用,并且随着超声乳化技术应用的逐渐成熟,其手术应用方式较多,但是其在一级、二级核的白内障治疗中应用效果较好,对于三级以上的患者则多由于超声乳化治疗导致能量较高而出现劈核现象,并发症较多[5]。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治疗则应用于较为严重的白内障中,其应用安全性较高,对后囊的影响也较小,有报道显示对角膜内皮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但是其损伤程度与超声乳化治疗相比,损伤程度有很明显的降低[6]。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病情多较为严重,其需要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更为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不同术式治疗效果的探究。
本研究中,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7/60)明显低于对照组35.0%(21/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因此,在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小切口囊外摘除后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术后视力有明显改善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赵洁. 不同术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中的综合疗效对比[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08):168.[2] 王景. 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过程中选用不同透明角膜切口位置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6):12-13.[3] 陈颖. 不同术式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散光的临床疗效[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1):64-65.[4] 王昌平.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J ] . 四川中医,2014,32(11):133-134.[5] 王雪林,王雪松,常嘉泰,万春泓,鲍晖. 不同术式联合矫正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散光的可行性研究[ J ] .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175-176+179.[6] 吴柄成,戴红梅,李兰,李云川,曹倩,康艳伟,杨文艳,侯静.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对比[J]. 国际眼科杂志,2015,15(05):883-886.
论文作者:刘德成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4
标签:患者论文; 白内障论文; 视力论文; 超声论文; 并发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晶体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9月第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