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哈译方法探析论文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哈译方法探析论文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哈译方法探析

古丽加米西·托克达尔汗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摘要: 绰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却是形式极其简单的一种文化形式。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哈汉翻译专业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翻译学理论为基础,归纳了哈译本的翻译经验,扩充了关于翻译的知识,希望能为哈汉翻译学习者提供微薄之力。

关键词: 人物绰号;水浒传;哈萨克语;翻译方法

一、绰号

绰号,也称外号、诨号、混号。大多都是为他人所取,久而久之,得到大家的认同,其使用性不太取决于名主本人的意愿。任何语言现象的产生都是多种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绰号作为一种特殊的称呼语也不例外。绰号的发展和演变也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轨道,是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宗教、文化、习俗及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因此,很多作家都会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绰号这一艺术表现形式,绰号在文学作品中便起到了不容小觑的作用。

二、《水浒传》中绰号的哈译方法

不同的命名方式,所反映给读者的意境也有所不同,翻译过程中便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水浒传》中的大多绰号,都反映了人物的相貌、本领、出身、才能、品性等。但作品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汉民族的神话传说或者历史人物为原型来命名的,这部分绰号,不仅反映了作者的文化选择和审美观念,同时也是一定时期,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社会民众的心理需求、道德观念甚至政治倾向的真实写照。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注意翻译策略的正确使用,还需要应用相应的翻译方法,才能更贴切的再现原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和思想。

(一)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原汁原味的翻译原文句子的本意,尽可能保持原作的形式结构,例如词序、句子结构,修辞效果等,同时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力求通俗易懂,这样一来,既能使得译文读者能够轻松愉快地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又能如实反映外民族事务。以108将为例,运用直译法的有79处,占全部绰号的73%,如:

“双尾蝎”,根据民间谚语“徐州不打春,邳州不开门,若还打春与开门,两尾蝎子咬死人。”可以判断双尾蝎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作者给解宝取这一绰号,以此来体现此人之心狠手辣,而在翻译过程中直接将其译成了哈萨克语中的等值词语,以便译文读者的深刻理解;

“金枪将”,徐宁因其善使钩镰枪,故被世人称为金枪将,而译者用直译的方式来重点突出了其本领;

“鬼脸”杜兴,因长相丑陋,故称其为“鬼脸”,作者通过直译,来体现了其外貌丑陋的特征;

意译法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译者根据原文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正确表达原文的内容,但可以不拘泥于原文的内容。以108将为例,运用意译法的有24处,占所有绰号的22%。如:

减压病是由于高压环境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1]。减压病的发病机理中,气泡形成是原发因素;但因液气界面作用,尚可继发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2-4]。本例减压病的发病原因主要考虑如下:潜水环境较差,潜水当日水温较低,10 ℃以下;水下停留时间较长且反复3次潜水;最主要考虑可能还是每次减压不正规(具体减压时间不详)。

刘唐,因鬓边生有朱砂痣,上面生了一片黑毛,故人称“赤发鬼”,译者将其直译为了长着赤色头发的鬼;

大刀,因关胜精通兵法,使一把青龙偃月刀,得此绰号,译者将其译为使大刀者,以此来让读者知道其绰号的来源,因为他擅使大刀,获此绰号;

马鳞因身边常带一根长笛被称为“铁笛仙”;译者将其直译为了会吹笛子的神仙;

侯健,因人长得又黑又瘦,且动作敏捷迅速,被称为“通臂猿”;译者将其直译为了胳膊很长的猴子;

杨春,因生得瘦臂长腰,故人称“白花蛇”;译者将其直译为了长着白的花纹的蛇;

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职业实践训练,即通过正确的职业导向引导学生掌握实用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提高执业能力。医药职业岗位侧重实践能力,需要应用型人才,传统理论教学很难实现重应用、重素质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借助真实案例所提供的问题,设立仿真的问题学习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地处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体会和学习职业所需的临床思维和实用技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等多重能力。

国内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多在地下建设,因此较多采用无砟形式的道床结构。目前,国内外针对无砟轨道道床结构的减振措施主要采用弹性扣件减振轨道结构、弹性支撑块轨道结构、浮置型梯子式轨道以及浮置板轨道结构等。

因郑天寿生得白净俊俏,被人称为“白面郎”,译者将其直译为了白皮肤的先生。

刘杨(1978-)为本文通讯作者,女,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园艺植物资源与种质创新,email:liuyangtl@sjtu.edu.cn

(二)意译法

皇甫瑞有着西方人士的碧眼黄须,所以有了“紫髯伯”这一绰号;译者将其直译为了留着紫色胡子的伯伯,来突出其外貌特征;

神行太保,因有道术神行法,将四片神行甲马拴在腿上,最快能日行八百里,故获该绰号,但译文读者并不了解道术神行法,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其翻译为走路像刮风一样快,以此来突出戴宗走路快的特点;

凌振,因善于制造火炮,且能打十四五里远,人称“轰天雷”,译者强调其技能,译为了“搞破坏的人”;

黄信在上梁山前是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手下的兵马都督,管辖着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所以被称为“镇三山”,译者将其译为三座山的主人,以此来准确的描述了该绰号的意思;

对于正在使用APS-C机身的用户来说,升级全画幅会花费大量钱财,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镜头的兼容性,因为APS-C专用镜头无法用在全画幅机身上,而且即使能用也无法发挥全画幅机身的优势。而且,即使你将所有镜头全部更新为全画幅镜头,你也会发现这些镜头比以前的镜头笨重得多。

鲍旭因长相凶恶,平生只好杀人,在哈萨克文化中,并没有年神一说,但哈萨克族的神话传说中的“جەزتىرناق”就是这样一个凶恶的形象,译者这样的翻译,使鲍旭的形象更加清晰地浮现在读者的脑海;

与“十一五”末相比,主要污染物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分别下降35.2%和35.2%,溶解氧平均浓度上升39.8%,说明全市实施的“清水工程”初现成效(见图2)。

杨雄,因其武艺高超,与当年关羽的三儿子关索不相上下,但天生脸色蜡黄无比,给人一种病态因而被人称为“病关索”,译者考虑到译文读者也许并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所以也不一定知道关索是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重点突出了其“脸色蜡黄无比”这个特点;

公孙胜,被人称为“入云龙”,喻其道术惊天,译者将其直译为了能进入云里的龙;

八臂哪吒,因项充的必杀技是风火轮—滚动杀,故被称为八臂哪吒,因为哈萨克神狐传说中并无哪吒这样的英雄形象,故将哪吒翻译为了英雄,让译本读者对项充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

关于扈三娘为何被称为“一丈青”,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多文人学士各有各的观点,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便主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将“一丈青”译为了长了一头秀发的人;

拮抗菌通过喷洒或浸泡定殖于采后果蔬表面,实现对采后果蔬的病害防治,具有商业可行性。然而,目前只有少数拮抗菌能够商业化应用,且占很小的市场份额。开发能够商业化应用的新型拮抗菌是研究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乐和因天生一副好嗓音,各种乐器也是一学便会,故人称铁叫子,译者根据铁叫子之意,突出了其会唱歌的特点;

吴用,因做事沉着冷静、足智多谋,被人称为“智多星”,译者并没有将其直译为了智慧多的星星,而是根据意思译为了智者。

(三)音译加意译法

音译,指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与它发音相同或相似的语音表示出来。在《水浒传》的翻译过程中,出现人物姓名时,以汉语的标准音为依据,按哈萨克语通用的拼音法音译,反映人物特点的词语则采用直译的方法。

108将的翻译中没有出现过单独运用音译法的绰号,都是与意译法相结合来翻译,且一般运用于出现人名之时,共5例,占108将的1%,如:

“小李广”,108将之一花荣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故人称小李广,译者音译了其名字李广,再用后置词表领属格,又通过意译法将“小”译为后人,即后人的李广;

“小温候”,指吕方,因其手持方天画戟,相貌和打扮也酷似吕布,因吕布官封温候,才有了这一绰号,译者用音译了其名字温候,用后置词表领属格,又通过意译法将“小”译为后人,即后人的温候;

“赛仁贵”,郭盛因武功高强得此绰号,意思是武功赛过薛仁贵,译者用音译了其中的名字仁贵,又通过意译法将赛译为“被仁贵尊称为哥哥”,以此表现其本领高。

POD的基本数学思想为:假设空间上有m个离散采样点x1,x2,…,xm,单次采样即可同时得到这m个离散点的值u(x1),u(x2),…,u(xm);共采集N次,得到空间场(u1(x1),u1(x2),…,u1(xm)),(u2(x1),u2(x2),…,u2(xm)),…, (uN(x1),uN(x2),…,uN(xm)),以矩阵的形式表示为

四、结语

绰号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着其不同绰号文化,如何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跨越文化鸿沟,便是文章所探讨的主题。通过学习和分析,我们了解到,翻译不仅仅是两个民族交流的基础,更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切磋,相互交融的重要途径。每种语言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及语言习惯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翻译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因此,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加音译法等几种翻译方法都需要我们熟练掌握,灵活处理,结合使用,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施耐庵.水浒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水浒全传》翻译小组.水浒全传(1)(哈萨克文)[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3]《水浒全传》翻译小组.水浒全传(2)(哈萨克文)[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4]《水浒全传》翻译小组.水浒全传(3)(哈萨克文)[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5]《水浒全传》翻译小组.水浒全传(4)(哈萨克文)[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6]李晓娟.从文化角度议水浒传中英雄绰号的翻译[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4).

[7]熊兵.翻译研究中的概念混淆[J].中国翻译,2014(3).

[8]潘筱.汉语绰号的语用功能与文化含义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

[9]甘露.水浒传中人物绰号的维吾尔语翻译探析[J].双语教育研究,2015(1).

作者简介: 古丽加米西·托克达尔汗,女,哈萨克族,新疆奇台县人,研究生,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文化传播。

标签:;  ;  ;  ;  ;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哈译方法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