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整治策略论文_余晓

分析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整治策略论文_余晓

鞍山市环境保护局经济开发区分局 辽宁鞍山 114005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有超过80%的人口集中在农村,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实现农村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浓村环境污染问题逐步成为和谐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采取积极措施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针对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治策略。

关键词:农村;环境问题;环境保护;整治策略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传统的粗放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根本转变,近年来,许多环境问题日益凸现,保护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已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

1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民生活环境持续恶化

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缺乏集中的垃圾堆放场所,更谈不上垃圾统一处理的设施,40.6%的村民大多把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在自家附近,更有甚者任意堆在公路旁边,垃圾乱倒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即使有的村庄已经建立起了垃圾集中收运的圈、箱等,也因为缺乏专业的清运队伍,垃圾清理人员没有专业的填埋和焚烧技术,难以发挥积极的作用,造成二次污染;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没有足够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1];农作物种植化肥、畜牧养殖污染等。这么多的污染源使得农村的生态早已不堪重负,居住环境不断恶化。

1.2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影响生产生活

饮用水的水质安全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当前水资源的分配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并不均衡,甚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城市的自来水有完善的净化和供水系统,但是农村的饮用水资源却严重匮乏,大部分农村供水系统还很不完善,对于比较偏远的乡村来说,自家井水是 70%左右的村民饮用水的来源,并且其中大部分的人缺乏对其进行水质监测的意识,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农村的水源大部分没有覆盖和过滤系统,很容易受到各种垃圾的污染,所以大部分的水质并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1.3农村土地受损加剧,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农民和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对农业的长久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化肥的滥用,使得农村土地严重受损。虽然农业的增产、增收离不开各种化肥、农药,但是化肥、农药的合理使用也非常重要,否则会起相反的副作用。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轻则会造成水、土壤、空气等各种污染,重则会使农作物中残留过多的有害物质,危害人类健康。我国的耕地面积占总面积不足7%,化肥的过度使用会使耕地中的养分大量流失,质量越来越差,越来越贫瘠,最终会影响农业作物的增产,给农民的增收造成了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村环境问题的改善措施

2.1转变农民思维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不高,整体的文化素质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他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能照顾到大局,对事物的前瞻能力不强,很多时候只注意到一个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对其他问题则视若无睹,例如农民注意到发家致富是重要的事情,就会忽略环境保护工作,认为这与发家致富是相互矛盾的,农民思维的局限性较大。提升农民思维水平、文化水平上存在缺陷,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普及这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民对周围环境的认同感和保护意识,在农业生产空闲时间,可以举行一些培训班,帮助农民提高文化素质,普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和措施,让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得到加强。在农民素质提高之后,环境保护工作会更加简单,农民会通过自发、自觉的行为来保护环境,政府部门的工作压力也会因此降低[3]。

2.2变革农村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要想彻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改善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意识着手,这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在此形势下,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正确生活方式的宣传,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正确的意识和行为,改变原有的不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随着近年来我国农业地不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农民已经有能力重视自身所在周边的环境卫生,但对于整体的环境还没有形成保护的意识,要尽可能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让农民富裕起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农村地区的收入水平会有所提升,环境保护工作也会更加有效[2]。

2.3提高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的水平

农村建设过程中,相关政府部门要提高规划水平、规划设计,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减少企业的数量,或者安排一些环保型的企业,以降低工业生产带来的环境问题,要积极采纳环境保护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加强环境方面的监督,环境保护部门要监督和介入一些污染嫌疑较大的项目中,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如果其存在明显的污染行为,要终止项目进行。

2.4增加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实施科教兴农

(1)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发展基金,强化管理,防止资金流失或挪作他用。(2)实施科教兴农,着力提高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水平。(3)致力于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实施农业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搞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逐步增强生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5加强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立法

要制定农村环境保护的整体规范,建立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使其成为环境保护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设立乡镇级环境保护监管机构,用以完善相关部门的统一协调和合作。要有专项保护环境的资金,包含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优惠和赔偿补偿等。

结束语

面对农村部分区域的环境卫生治理中的各种问题,应首先从思想上端正态度,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抓手和突破口,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新坡.近郊农村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技传播,2011,11:44.

[2]孙凯.临朐县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4.

[3]刘爱奉.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4.

[4]张文渊.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及保护措施[J].农村研究,1999,06:40-42.

[5]程远.中国农村环境保护与垃圾处置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

论文作者:余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  ;  ;  ;  ;  ;  ;  ;  

分析农村面临的环境问题及环境保护、整治策略论文_余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