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君治理下的社会构想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探微
毛红星
(合肥学院 中文系,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老子》的核心关注目标是人君,“小国寡民”是基于人君如何治理天下而描画的社会蓝图。在这个构想里,削弱诸侯,使天下小国林立、诸侯丧失争衡天下的实力,是圣君治国的政治基础。而圣君少私寡欲,不尚贤无征战,天下才会无事,则臣民仅通过结绳就足以记事。此外,圣君及臣民拥有一定的物质文化生活基础并对自我文化生活高度认同,天下人知足而足,社会才能稳定祥和,这是实现老子社会构想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老子;小国寡民;圣君模式;文化认同
《老子》通行版中的第80 章“小国寡民”,各家解读有较大差别。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认为这一社会理想“反映了当时农民小私有者的愿望”[1];蔡尚思认为“老子的历史观、社会观和道德观,都是退化的,要求退到原始社会时代去的”[2];冯友兰以为“《老子》第80 章所说的并不是一个社会,而是一种人的精神境界”[3]251;陈鼓应以为“‘小国寡民’乃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农村生活基础上所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4]346-347;王干城则以为“老子的‘小国寡民’实际指向地方自治”[5]280,这些都可备一说。而朱清国将“小国寡民”解读为“高寒山区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小国家”,认为老子这个章节是在“教导东周王朝怎样治理这些少数民族小国,怎样用真诚朴实光明正大的治理达到新的至治之极”[6],这个说法未免过于狭隘,也与老子全书宏阔的叙述视角相矛盾。张索时所说的“本章为小国画策,这同时也描绘了一幅理想国的画像”[7],也是局限于“为小国”的视角,忽略了《老子》全书为最高统治者谋划的事实。
“小国寡民”章作为老子社会理想的集中阐发,颇为重要,本身值得深入研究。“本章集中阐述了老子的社会理想,其重要性仅次于第1 章和第40 章,又是这两章宇宙生成论、万物变动论的逻辑延续,然所受误解也最深。”[5]278-279王干城的评说极为中肯。正确解读这一章对于深刻理解老子的社会构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研究现状,也是笔者深入梳理和研究的重要原因。
一、人君是《道德经》关注的核心目标,是解读“小国寡民”构想的钥匙
《老子》小国寡民思想是直接为最高统治者设计的,这是解读整个“小国寡民”思想的前提和钥匙。王干城说:“《道德经》本是一部治国之书,……老子思想的直传应该说是‘黄老学’到法家,尽管法家扭曲了老子的本旨。”[5]54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既然是治国之书,在那个时代,其所关注的核心自然是人君,自然是人君如何治理国家。《老子》多次提到圣人,这个圣人其实更多指向的就是王这样的最高统治者。第2 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这里的圣人以“无为”而“不去”,当是说王因为无为之治而长有天下。第3 章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这里的圣人也是一种掌管和治理天下之人,是王。如果只是看成一般的道德高尚者,是无法与治理天下这样的事情直接挂钩的,也不符合经义。第5 章说:“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蒋锡昌注解说:“此‘中’乃老子自谓其中正之道,即‘无为’之道也。……‘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人君‘有为’则速穷,不如守清净之道之为愈也。”[8]这个注解直指人君,是有道理的。第13 章说:“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董京泉说:“《老子》中的道理,首先是讲给侯王们听的,所以这里所说的‘大患’,当指天下之大患,……即君王应不惧临危受命,……而‘以百姓之心为心’。”[9]这种解读抓住了《老子》以人君为关注对象这一关键,观点颇有参考价值。老子讲人君的治术,其第20 章“绝学无忧。唯之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最后一句从帛书本。这与通行本的理解差别较大。鄢圣华说:“掌权者迷信权力、恣意妄为,会导致身死国灭的惨剧,因此民众诚可畏也。所以老子说,人们所畏惧的君主,也不可以不畏惧民众。”[10]这种观点应更接近原意。第25 章说:“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傅奕本、范应元本虽然将这一章的“王”改作“人”,但据帛书甲乙本,都是同于王弼本,作“王”,可见《老子》原文应作“王”[11]351-352。这一章也可以清晰地看出老子阐述其思想的出发点在王,在人君。第36 章说:“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所谈的是国之利器,显然也是从人君的角度出发的。第37 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39 章“昔之得一者:……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都直指侯王,都是从王这个最高统治者出发来阐述的。第46 章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接着老子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这种关联很有意思,天下有道无道直接和知足不知足联系。这种知足和不知足直接影响天下征战和平,显然也是直接指向人君的。若人君知足,则天下安泰。第57 章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圣人更清晰指向人君。老子的人格修养学说也指向王者,而不是普通人。第45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陈鼓应进一步阐释说:“一个完美的人格,不在外形上的表露,而为内在生命的含藏内敛。”[4]237这种人格强调内在的收敛,是一种不易为外人掌控的性格,是人君最好的人格范本。凡此种种经文,都可以看出《道德经》全书的关注核心不是一般的道与德,而是人君的修德治国。而这种人君治国集中于第80 章,“小国寡民”的设计蓝图也自然应以人君治国为根本目的了。“小国寡民”是老子为王者顺治天下所设计的基本模型。
那么这种“小国寡民”思想具体有哪些内涵,又是如何达到王者顺治天下的目的呢?笔者以为首先应该正确、仔细地梳理下“小国寡民”的思想内涵。
由图4可以看出:钢管塔总体位移从Ⅰ类场地到Ⅳ类场依次增大.在下横担以下部位,4类场地下钢管塔的位移都很小且大小几乎相同,在下横担以上部位钢管塔的位移随着塔身的增高而明显增大.由此可以看出,在地震作用下,下横担以下的部位较安全,下横担以上的部位需要加强.
二、“小国寡民”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小国林立,无对抗王庭之力,是“小国寡民”蓝图构建的政治基础
进一步说,“小国寡民”章所构筑的社会模式是一种圣君模式。第5 章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是一种不进行任何情感偏向的顺应大道的圣君治理。这种治理非但对别人没有情感偏向,即使是自己也要无私。但这种不仁和无私,都是为了达成一种高度和谐的治世景象。老子所谓的治是一种合乎天道自然的道德之治,而非人文捆缚的义礼。在老子看来,道与上德是最高境界,下德已经有心为之,而仁义进一步退化,到礼已经捆缚了人心。所以第38 章说:“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里,礼应是天下祸乱的重要检验标准。以礼义治天下,已经远远背离了道德之治。老子的治理模型是建立在以上化下的道德感化基础上的,第37 章“化而欲作,吾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老子的理想国里,舟舆、甲兵无所用之,当是无奢欲乃无征战的盛德之世;结绳用之,则是天下无事,无为无欲,亦无左史右史记言记事之必须;而甘其食,美其服等等,则是天下人心泰然、各自自然、从容简淡的道德圣境。从根本上说,“小国寡民”设计出来的是一种圣君以道德治天下的社会模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小国寡民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基于圣君的精神境界,则冯友兰的表述也就有其特定的道理。
如今,微课的设计绝大多数都是对教材中知识点的教授,还滞留在对学生采取知识灌溉的方式上,然而微课的作用绝不止在于此。微课的时间很短,但是使用微课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做到事半功倍,以小见大。所以,教师必须从简洁的授课型微课入手,渐渐向启发型、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发展。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使用微课之前,就要做好充实的资料收集与课前准备,以便能够科学有效地权衡探究型活动和师生互动使用的微课时间。
(二)君主寡欲无为,不尚贤无征战,是道家的圣君模式
教师为学生设计了游戏内容,将学生学习积极性成功调动起来,结合多媒体播放进行曲展开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了逐渐走进音乐作品的机会。欣赏不是简单的聆听乐曲,而是与乐曲形成有效互动,由此建立起来的欣赏认知会更为深刻。
通过小国寡民的设计,天下便没有了纷扰争夺,也没有了对王权的觊觎和挑战的实力,王者也就能更长久地拥有天下,这是老子社会构想的前提。
“小国寡民”思想有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老子》第14 章说:“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里的经文说得很清楚,执古是为了御今,所谓的执古,是为了王者更好地治理当时的天下。这种古道,并非是一味的复古,而是要回到一种古朴的治理境界,一种道法无为的治理方式上,一种看似古朴,却带有浓烈尊王倾向的设计。这是理解小国寡民所构筑的治世景象时所必须注意的。很多人诟病老子小国寡民思想是一种倒退,舟舆甚至文字都不用的设计,是不是过于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老子所说的退,应有其特定含义。老子的退,不是退到无邦国的原始社会,而是有国有民的分封社会。国,在先秦语言中有城邑、国都的意思,另外一个意思指封地。《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杨伯峻注解说:“国,国都,与国家之国意义不同。”[12]“国有班事,县有序民。”杨桐生注曰:“国:城邑。”[13]“孟尝君就国于薛”[14],这里的“国”则是封地的意思。无论从前者还是后者理解,小国都不是倒退到原始社会,而是一种有限度的分封制下的社会模型。在古代的分封制里,本来就有对地方诸侯的限制。地方诸侯的中心城邑其规模被要求最多不能超过王都的三分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老子是借用了古代的这种制度,意图弱化诸侯国,平息天下的纷争。唯有诸侯国变小,其民众变少,才会使小诸侯国失去与中央争衡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天下诸侯重新归于小诸侯国林立的古朴状态,使得诸侯没实力去互相攻伐,更没实力与王权对抗。这种思想在汉代被用于对付地方诸侯王,削藩及推恩都应基于这种思想。老子的“小国寡民”思想不是退守顽固,而是一种以退为进,是期望用另一种思路解决诸侯争权、天下没有真正意义上共主的局面。陈东汉也曾指出:“为了消除战争,因而要小国寡民。让诸侯国越来越小,小到可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样诸侯国就相当于田庄或者村社,也就没有条件发动战争了。”并认为,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实质是要取消诸侯国”[15]。笔者以为,老子“小国寡民”应该没有取消诸侯国的意思,但确实是要弱化诸侯国,使其丧失争衡天下、发动战争的能力,其构想的蓝图更多是借用了西周分封制的某些规则。吴澄说:“老子欲挽衰周,复还太古,国大则民众难治,得小国寡民而治之,使其民毋慕于外,自足于内如此也。”[16]这一注解倒是说出了老子这一章的基本目的,是欲挽衰周,或者说是为了某个可能的站在天下最高处的王设计的,但不见得是复还太古。
老子生于春秋末年,其小国寡民设计的背景是天下处于纷争不休的春秋乱世。当时天下已无真正意义上的共主周天子。从周郑互质到取温之麦,诸侯眼中已经没有了天子的威严。之后诸侯相互征伐,大鱼吃小鱼,导致天下兵连祸结。战争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激烈,大战如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几场战争、宋襄公与楚泓水之战、晋楚邲之战、秦晋崤之战、麻隧之战以及吴越争霸的战争等,战事不断。《孟子·滕文公下》概括那个时代是“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而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19],《淮南子·主术训》说“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20],可见春秋天下多事之惨烈。在这种情况下,士阶层逐步崛起,很多才智之士开始驰骋诸侯之间。各诸侯国也是得人才则强盛,失人才则衰败。管仲、伍子胥、孙武、范蠡等人治国,就能辅佐诸侯强大,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诸侯所重视。尚贤之风渐盛,天下舟车交错。各诸侯国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史官记录也越来越详细。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老子深感忧虑。《老子》48 章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老子以为常无事可以取天下,但春秋之际,天下常有事。面对现实,老子感慨系之,于是从道的角度出发,提出圣王当息其欲,无为为之,则天下可治矣。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认知,老子才在第80 章提出这种小国寡民的圣君模式,为人主为政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老子并非激烈地反文明之人。他在第18、19章其实都强调了仁义、孝慈等的价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18 章“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不少人受庄子后学思想的影响,以为是否定仁义,孝慈。但冯友兰认为:“‘大道废,有仁义’,这并不是说,人可以不仁不义,只是说在‘大道’之中,人自然仁义,那是真仁义。至于由学习、训练得来的仁义,那就有模拟的成分,同自然而有的真仁义比较起来,它就差一点次一级了。《老子》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是这个意思。”[3]250陈鼓应以为:“‘大道废,有仁义’句下,帛书及通行本均衍‘智慧出,有大伪’句,郭店简本无此句,当据删。‘智慧出,有大伪’之衍出,当在战国中后期受到庄子后学中激烈派思想影响所致,妄增此句。则易使人将‘仁义’与‘大伪’并举,从而导致对仁义行为的否定。审查简本原义,却非贬抑‘仁义’‘孝慈’‘忠臣’。反之,认为在最美好的原始情境发生变化,在人际关系中出现问题,这时仁义孝慈的美德及忠臣的节操,显得难能可贵。”[4]132这种见解很有道理。这种对文明价值的肯定,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老子并没有完全退守到上古时期。这可作为第80 章解读的参照。基于这种对文明的基本肯定,怀着关怀世人的人文情怀,老子从君主的私德私欲角度提出了救世良方。而君主的私德私欲,核心应为寡欲。第3 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君主少私寡欲才能做到无奢求,无奢求才没有必要尚贤,不尚贤才会停下驰骋诸侯之间的才智之士的脚步,舟舆与兵车才无需劳顿。这个理论运用到理想国里,被落实为君主不尚贤,引导天下皆不尚贤。小国寡民构想中“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在王弼等的本子里为“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河上本作“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帛书甲本作“使十百人之器毋用”,帛书乙本作“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结合河上本,尤其是帛书甲乙本来看,这里当为“什伯人之器”。苏辙云:“老子生于衰周,文胜俗弊,将以无为救之,故于书之终言其所志,愿得小国寡民以试焉,而不可得耳。民各安其分,则小有材者,不求用于世,‘什伯人之器’,则谓材堪什夫伯夫之长者也。”[11]151《论语》中有“君子不器”之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17],可见“器物”之“器”也常用于形容人的才具。老子这一章所说的“器”当为才具之意。苏辙所说甚为精辟,这一句应为老子不尚贤思想在小国寡民设计中的应用。接下来,使天下不远徙,各求其所安所乐,则使得天下纵使有舟舆也无需使用,虽有甲兵,也无需阵列。这种“无需”,是老子“反战”思想的体现,是“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的再次勾画。战争是欲望驱使下最激烈的争夺,而统治者少私寡欲,战争自然也就没有了生存的土壤。在这种没有纷争的局面下,没有各国外交官员的频繁往来,也就没有了每逢大事、互相赴告、会盟朝聘史不绝书的必要。这里的结绳记事,并非老子否定文字,开历史倒车,而是说天下安宁,没有多少大事可以记载,所以大家仅仅用结绳记事的方式就足以记录了。换句话说,如果进入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就不需要那么多史官,以史为鉴的大量文字记载也就可以歇息了。天下人也大可不必去研读这些记载诡谲和争夺的文字,去摇唇鼓舌,而沦为熙熙众人了。可见,这一部分的社会构想绝不是单纯的倒退复古,而是希望构筑一个素朴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文明社会的很多东西不是不要,而是这些东西已经不需要服务于争衡天下。凡此种种,都是基于老子对人君的道德要求,少私寡欲其实是道家的圣君修养。安伦《老子指真》说:“仔细研读《道德经》,不难看出其中不仅已有内圣外王理念的完整论述,而且其详尽程度远超过《庄子》和儒家早期经典。只不过老子将其表述为圣人之治或圣人治国(天下),而非内圣外王。”[18]这个论断可以参考。
(三)基于一定物质文化基础的自我认同,是小国寡民社会蓝图的重要因素
在“小国寡民”里,老子设计了一个圣君无为而化下的治理模型。圣君不见可欲,从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种甘、美、安、乐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文化生活基础,这是前提。知足而足,也必须要有一个“足”的东西,才能有“知”的认识。这是老子“小国寡民”蓝图的基本设定,也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在这种物质基础上,人君及臣民才能甘、美、安、乐,自然而然地认同自我文化生活。在这种文化认同里,重中之重是人君的自我文化认同。基于这种自我文化认同,统治者才会缺少向外寻求扩张的心理驱动,从而就缺少了向外扩张土地和人口的动力。人君的文化认同再进一步感化民众,使其也具有高度的自我文化认同。以自己所食用的为甘甜,以自己所穿着的为华美,以自己所居住的为安乐,以自己所处的文化习俗为快乐。由此四点,则生出无数的幸福,进入一种高度知足的状态。第46 章说“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欲得、不知足是老子思想里人类灾难的源泉,减少这种灾难的办法是知足。而知足,首先是对自我文化生活的认同。文化生活的高度认同,无疑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文化高度自我认同,知足状态下的每一个个体,从人君到普通人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社会也就自然进入一种邻国相望而不相往来的状态了。天下无事,必须首先是人心无事,则这种不相往来便不是一般理解的反文明开历史倒车,而是因为一切自然自足,从而失去了人口大面积迁徙的必要,天下的征战、觊觎和掠夺,也就失去了市场。
三、小国寡民设计的背景
老子这一章在语言上有一点需要关注,就是“使”的使用及形容词动用。“使有什百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等都有个主语,这个主语就是人君。而“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中的“甘”“美”“安”“乐”等都是形容词动用。这种以之为甘、美、安、乐,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人君,再进而发展到臣民。这是从语言上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叙述逻辑,这也进一步说明,老子小国寡民社会的构建是基于圣君模式。
总的来说,“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其构想的核心是削弱诸侯,人君少私寡欲,不尚贤,无征战,同时自我认同,这样才能很好地引导天下归于安宁,如此,才能有道德淳朴的治世景象。
注释:
左旋多巴对照品(上海Alfa Aesar公司,批号:10102261,纯度:98%);酪氨酸酶(美国Worthingto Biochemical公司,批号:33K14431,活性:1 050 U/mg);冰醋酸(分析纯)、甲醇(色谱纯)均购自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水为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纯净水。
(1)本文所引用的《老子》经文除少数有特殊说明的地方,其他全部引自陈鼓应的《老子注译及评价》,中华书局2005年版。
参考文献 :
[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
[2]蔡尚思.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9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王干城.大音希声——老子经义发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6]朱清国.老子本义[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7:250.
[7]张索时.道德经新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86;
[8]蒋锡昌.老子校诂[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37.
[9]董京泉.老子道德经新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614.
[10]鄢圣华.老子旨归[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132.
[1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1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6:12.
[13]杨桐生.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76.
[14]缪文远,等.战国策[M].北京:中华书局,2012:310.
[15]陈东汉.战争与和平——论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主张[J].大众文艺,2012(7):182.
[16]吴澄.道德真经吴澄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2.
[17]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96.
[18]安伦.老子指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213-214.
[19]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452.
[20]陈广忠.淮南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368.
The Social Conception under the Rule of Saga Emperor:A Probe into the Thought of a Small Country with Few People in Tao Te Ching
MAO Hong-x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Hefei University,Hefei 230601,Anhui)
Abstract :Tao Te Ching focuses on emperors.The model “A small country with few people” is a social blueprint based on how the emperor governs the country.In this conception,it is the political foundation of the rule of a saga emperor to weaken the vassals and make the small states in great numbers.If the emperor has less private desire,does not attach important to talents and hates wars,the world will be peaceful and citizens record only through the knot.In addition,the emperor and his subjects have certain material and cultural life foundation,highly identify with their own cultural life.Only when all the citizens are satisfied can the society be stable and peaceful.Th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alizing Lao-Tzu's social conception.
Key words :Lao-Tzu,small country with few people,model of saga emperor,cultural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4310(2019)04-0017-06
DOI: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9.04.04
收稿日期 :2019-4-18
基金项目: 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老子社会理想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SK2015B1105904)。
作者简介: 毛红星(1973- ),男,安徽无为人,文学硕士,合肥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