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9医院消化内科 湖南 衡阳 421002)
【摘要】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是目前Hp根除方案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Hp根除的广泛运用,耐药率随之增加,不良反应的也随之增多。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及抗Hp的作用,联合益生菌制剂根除Hp疗法,可能提高Hp根除率,减少不良反应。本文综述益生菌辅助幽门螺杆菌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根除;肠道菌群;益生菌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8-0010-0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随着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开展,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明显降低,幽门螺杆菌根除方案中的质子泵抑制剂及抗生素均可导致肠道微生态改变,并对胃食管反流、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药物性肠炎等都产生一定影响。而益生菌制剂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抗Hp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1.Hp概述及根除现状
Hp是一种可定值于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螺旋形微需氧菌,于1984年由Warshall和Warren首先培养出来[1]。大量研究证实,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粘膜淋巴组织相关性淋巴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缺铁性贫血、糖尿病、皮肤及心血管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密切相关。Hp感染率全球各地存在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目前国内自然人群Hp平均感染率高达55%[2]。
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是Hp根除方案的主要构成,标准三联疗法曾是世界上广泛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但随着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増加,Hp根除率已远低于80%的标准[3]。最新报道,我国Hp对克拉霉素(20%~50%)、甲硝唑(40%~70%)、左氧氟沙星(20%~50%)的耐药率越来越高,而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仍很低(不超过5%)[4]。因此,目前国内Hp感染共识意见推荐使用含铋剂的四联方案,推荐疗程为10或14天[4]。研究也表明,含铋剂的四联疗法较标准三联疗法的Hp根除疗效更好,前者根除率可达88.8%,而后者仅有55%[5]。
2.益生菌在幽门螺杆菌根除中的应用
近年来,微生态制剂在Hp根除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会推荐使用微生态制剂改善肠道微生态失衡状态[3]。目前临床应用及研究最广的是益生菌,益生菌不仅通过补充正常菌群,加强胃肠道生物屏障,还有抗Hp的作用,其抗Hp感染的具体机制尚未明了,其可能包括:抑制Hp胃内定植、抑制Hp感染后的炎性反应、产生抑制或杀灭Hp的物质及加强粘膜屏障功能等。
疗效评价:临床大量研究表明,益生菌联合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能有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并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临床症状。Ahmad K等[6]分析了一项儿童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通过三联疗法( 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 联合益生菌或安慰剂,发现益生菌组Hp根除率较安慰剂组明显提高约20%。少数研究报道不能提高Hp根除率[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有学者[8]对国内外针对益生菌增效治疗的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结果证实,益生菌增效治疗对抗Hp有积极疗效,并降低总不良反应率,但由于原始研究的质量不一,仍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所以,目前国内外对于益生菌制剂是否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仍存在一定争议,但对于调节菌群失衡,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达成共识。
治疗方法:由于益生菌种类繁多,其疗效受其组成、用量、作用部位及使用人群等多方面影响,其维持微生态平衡的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完整,目前尚无益生菌规范使用的的临床指南。国内报道[9]:分别服用2周、3周、4周布拉酵母菌辅助三联标准疗法,发现其根除率达90%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3%、13.8%、8.6%(P>0.05),提出布拉酵母菌辅助治疗疗程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相关,而最佳根除率疗程为3周,继续增加疗程对根除率无明显影响。如何利用具体菌种的特性来个性化治疗,单种用药、联合用药的疗效差别及安全性也欠缺研究证据,目前国内外对于对于疗程的选择、服用方法等影响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
3.小结
益生菌联合三联或四联疗法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依从性,但对于是否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研究仍缺乏有力证据。益生菌本身是一种种类多样、作用机制不明的微生态制剂,对于联合益生菌治疗的具体疗效,以及种类、疗程如何选择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这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其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Marshall BJ, Warren JR. Unidentified curved bacilli in the stomach of patients with gastritis and peptic ulceration[J].Lancet, 1984,1(8390):1311-15.
[2]张万岱,胡伏莲,萧树东,等.中国自然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0,05:265-70.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10):832-37.
[4]刘文忠,谢勇,陆红,等.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J].胃肠病学,2017,22(06):346-60.
[5] Alboraie M, Saad M, Al-Ali J,et al.Quadruple therapy versus standard triple therapy for eradica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Kuwait.Arab J Gastroenterol[J]. 2015,16(3-4):131-35.
[6] Ahmad K,Fatemeh F,Mehri N,et al.Pro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clinical trial[J].Iran J Pediatr,2013,23(1):79-84.
[7] Akcam M,Koca T,Salman H,et al.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on treat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eradication in children[J].Saudi Med J,2015,36(3):286-90.
[8]周本刚,肖政,汪成琼,等.益生菌增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Meta分析再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20:3326-36.
[9]王丽昆,余小鸣.不同疗程布拉酵母菌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01:55-59.
论文作者:杨敏(综述)1,周国华(审校)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幽门论文; 螺杆论文; 菌根论文; 益生菌论文; 疗程论文; 疗法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6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