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无痛胃镜)与对照组(常规胃镜)各58例,比较心率值、平均动脉压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水平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无痛胃镜治疗能降低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关键词】胃镜;上消化道异物;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上消化道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科急症,常见的异物种类有鱼刺、鸡鸭骨、钱币或玻璃球等,异物主要停留在食管上段、贲门、胃腔或十二指肠,若不能及时取出,则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消化道梗阻、损伤或吞咽困难等症状,甚至发生穿孔或大出血等,因此根据病情,早期采取内镜下治疗非常重要,可以缓解患者疼痛,避免对组织造成直接损伤。临床干预的方法一般采用常规胃镜或无痛胃镜下治疗,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切实采取针对性治疗手段能改善预后效果,具时效性[1]。为分析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我院上消化道异物患者116例,研究组(n=58):男33例,女25例,年龄13-64岁,平均年龄(45.27±7.79)岁;异物存在部位:食管上段19例,胃腔24例,十二指肠15例;对照组(n=58):男36例,女22例,年龄14-66岁,平均年龄(45.39±7.62)岁;异物存在部位:食管上段23例,胃腔21例,十二指肠14例。各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常规X射线或CT扫描确诊,符合《上消化道异物内镜处理专家共识意见》[2]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研究;符合伦理委员会审核要求。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异物并未穿透消化道管壁;对胃镜能耐受者;植物性神经系统疾病;认知障碍或精神异常;病历资料不全。
1.3 方法
术前评估研究对象吞入异物的形状、大小与数量等,利用CT检查对异物位置与周围脏器关系加以明确,完善血常规、尿常规与心电图等检查手段。对照组给予常规胃镜治疗,口服达克罗宁胶浆实施咽部麻醉,在患者清醒的情况下常规胃镜取出异物[3]。研究组实施无痛胃镜治疗,对患者实施镇痛镇静无意识的状态下,利用胃镜对异物情况实施观察,充分暴露异物后选择合适的器械取出异物。对于异物停留时间达48h以上者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h未发生消化道黏膜损伤者则给予适量流质食物[4]。
1.4 观察指标
测定研究对象的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
统计发生出血、躁动、穿孔与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x±s),t检验。计数资料(不良反应)[n/(%)],2检验。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
两组治疗前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1。
表1 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x±s)
3 结论
上消化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主要表现为外源性异物或内源性异物2种类型,诱导因素是患者故意吞入或误吞造成的,早期若不能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则导致机体易发生出血,穿孔,消化道梗阻,危及生命健康,因此根据异物形状大小与其在消化道中卡顿的部位早期取出异物非常重要。临床治疗以胃镜下取出为主,但常规胃镜操作过程中容易对咽部或胃部产生刺激,机体受生理或心理等因素影响,容易对其产生负面情绪,如果多次进镜容易导致操作难度增加,且术中术后易发生消化道损伤或出血的并发症,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因此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对症治疗措施很重要。
有研究报道[5],无痛胃镜下治疗该急症患者能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患者耐受性好,损伤小等优势,利用胃镜探查前给予适量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维持无意识或无疼痛状态,配合医师取出异物,避免了内镜操作过程中产生较强的刺激感,避免胃镜治疗中可能对机体造成严重的创伤,提高依从性。同时无痛胃镜下使用的常见麻醉药物是芬太尼或异丙酚,其镇静镇痛催眠效果显著,对咽喉部肌肉起到松弛作用,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充分暴露异物视野,便于医师顺利地取出异物,确保整体治疗流程能顺利进行。但手术期间需将麻醉药物的用量与输入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可靠性保障。因此采取无痛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能缓解患者疼痛,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治疗前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水平较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本研究与刘忠鑫,李明,王栋等[6]文献报道具相似性,改善预后且疗效确切。
综上所述,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无痛胃镜下治疗能降低心率值与平均动脉压水平,提高疗效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敏,茹潞萍.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1):64-66.
[2]王力.上消化道异物中采用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6):118-119.
[3]夏芸.胃镜介入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6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7):42-44.
[4]毛本红,赵兰,郑艳.常规胃镜与无痛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效果比较研究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8):28-29.
[5]孙欣.无痛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125-126.
[6]刘忠鑫,李明,王栋.无痛胃镜与常规胃镜在上消化道异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1):3367-3369.
论文作者:刘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异物论文; 胃镜论文; 消化道论文; 脉压论文; 心率论文; 患者论文; 平均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