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和重点_科技论文

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和重点_科技论文

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和重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产业论文,科技创新论文,重点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深刻认识信息产业科技创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革命力量,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加强自主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党中央国务院高屋建瓴作出的这些重要决策,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要举措,对于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渗透,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和文明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发展方兴未艾,更新速度明显加快,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集成电路技术已进入纳米级制造和片上系统(SOC)时代,计算机技术体系结构和软件技术将出现重大变革,音视频技术继续向数字化、高集成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下一代网络已见雏形,“三网融合”步伐加快。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展现出新的发展前景,将进一步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信息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的位置,大幅度增加研发投入,超前部署和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努力抢占科技的制高点。

改革开放尤其是“十五”时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信息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值完成1.32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7.2%,电话用户总数、互联网上网人数、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国内自主设计开发的CPU和SOC芯片相继问世;中文Linux操作系统开发成功,在国内信息化工程建设中得到初步应用;万亿次大规模计算机系统、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开发成功且得到应用;新一代数字光盘技术、数字电视终端产品和机卡分离技术等研发和产业化成效明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发取得较大进展,由我国自主提出标准的TD-SCDMA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链初步形成;自主研发的数字集群系统在国内得到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光通信系统方面成功研发出世界先进水平的40Gb/sSDH系统;下一代网络技术与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电信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取得积限进展,网络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技术装备能力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各种新型业务、新的应用平台、新的服务模式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各具特色的服务和业务品牌;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的研究和实验,为网络演进和业务融合奠定了基础。这些创新成果,提高了全行业的科技水平,为推动信息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支撑。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处于起步阶段,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还主要依靠进口;人才结构不合理,优秀拔尖人才还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等等。信息产业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产业的要求,还不能适应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要求,还不能适应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要求。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的整体性突破,是摆在我们全行业面前的重大使命。

中央制定和实施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要抓住信息科技更新换代的难得机遇,把掌握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为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坚定地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提高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水平,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扎实完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建设信息产业强国的战略起步期,也是我国信息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实现信息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必须要靠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必须要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撑。按照中央确定的“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结合信息产业实际,我们明确了“一体两翼”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战略主体,选择两大发展方向,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科技的重点突破和跨越式发展。一个战略主体,就是以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为目标,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引领和支撑产业由大到强。两大发展方向,一是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攻克集成电路、软件和关键元器件等核心技术,突破发展瓶颈。二是面向信息化重大应用和市场需求,推进“三网融合”,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与产品的突破。

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行业科技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集成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自主创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和持续发展能力,为实现信息产业“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

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完成几项重要任务:

1、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在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等重点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拥有一批核心技术的专利与标准。在下一代网络、数字电视、家庭网络及智能终端、平板显示、汽车计算平台、无线射频识别系统和传感网络等领域攻克关键技术,实现产业化。集成电路在通信、数字家电、信息安全等领域的自给率显著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比重明显扩大,在全球市场占据更多的份额,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能力。

2、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标准制定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的跨国公司和具有特色优势的中小企业群。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主持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提高研发成果产业化水平。

3、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信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构建安全可靠、支撑宽带多媒体的综合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三网融合”,推动宽带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培育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业务品牌,实现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转型。继续保持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降低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实现电子信息产业由规模扩张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

4、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信息产业的要求,重点掌握一批重大应用技术,鼓励大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在技术、产品、网络和服务等方面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加强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围绕国家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掌握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推动建立健全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5、完善体制机制,培养创新人才,努力培育全行业的创新精神

推动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鼓励企业开展创新的宽松环境,完善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条件手段。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造就一支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全行业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企事业单位创新文化普遍形成,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完成上述任务、显著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和科技发展全局,特别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

1、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关系

我们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科技进步相创新,必须把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政策支持、重大专项、营造发展环境等方面,要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创新体系中各种要素的创新活力。

2、科技与产业化的关系

科技与生产相互支撑和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市场需求在企业调整产品结构、确立新产品研发方向、促进产品适应市场需求方面,具有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是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和价值的具体体现,并牵引着科技创新的方向。科技进步又进一步推动着企业生产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促进竞争力不断增强。当前,衡量科技成果,既要看技术水平,更要注重产业化,提高成果转化率。正确处理科技与产业化的关系,就是要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科技、生产、市场的紧密结合,实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把产业发展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上来。

3、电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关系

电信运营业和制造业是构成信息产业链的两大重要环节,是相互促进的上下游。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科技创新为运营业提供了技术、产品和装备支撑,电信运营业技术业务创新又为各类软硬件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运营业和制造业互为支撑、互动发展,是我国信息产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做好两大产业的互动,促进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提高信息产业整体竞争力。

4、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关系

信息产业是基础性产业,信息技术具有通用性的特点。要促进军民科技的紧密结合,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推动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工电子科技创新体系。

5、自主创新与引进先进技术的关系

自主创新是信息产业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指导思想,这是不能动摇的,要使自主创新真正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坚持自主创新并不排斥引进先进技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实现再创新。

原始创新是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方向。我们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事业单位在原始创新方面敢于探索,有所突破。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大企业要发挥集成创新的带头作用,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重点提高设计制造水平,培育新技术和新业务,开发支撑和带动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强调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要拿出数倍乃至十几倍于引进技术的资金和精力,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要因地制宜地实践好三种创新方式,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断在产业创新领域取得突破。

三、认真抓好推进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

提高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牵涉面广,任务艰巨,离不开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需要全行业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信息产业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协调推动和统筹规划,把各项工作抓紧抓好。

1、积极营造信息产业自主创新的政策法规环境

国务院《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若干配套政策》,涵盖财税、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十个方面,我们要积极推动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主动配合有关部委,做好相关政策实施细则的研究制订工作,形成符合行业发展需要、切实可行的配套政策。加强组织协调,制订具体贯彻实施办法,逐项抓好贯彻落实。要加强跟踪了解,及时掌握政策落实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做好归纳梳理和研究分析,推动问题的解决,使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切实得到落实。

抓紧研究制定《我国信息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目录》。《目录》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列入目录的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国家科技计划及建设投资将予以重点扶持。这项政策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制定,目前已经完成了对一些概念、范畴的研究,在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后,抓紧编制。此前信息产业部已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了《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要抓好相关政策的贯彻实施和修改完善工作。

积极推动出台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的产业政策还不够完善,已有的政策如18号文件,还存在进一步落实到位的问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政策尽快出台。同时,要加快《软件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条例》、《信息技术应用条例》研究起草工作,推动产业政策法制化。通过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

2、认真组织实施信息产业重大专项

采取重大专项推动科技发展是许多国家的共同做法,也是我国的成功经验。重大专项能够整合科技资源,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通过重点领域的局部跃升带动整个产业科技水平的跨越发展。实施好信息产业重大专项,是我们“十一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点。信息产业“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要实施一批重大专项,包括集成电路、软件、新型元器件、高清晰度数字电视、宽带移动无线通信、下一代网络等,共计13项。这些专项与国家科技发展重点是一致的。要抓紧开展重大专项的实施工作,加快研究制订信息技术重大专项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制订重大专项的实施计划,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实施条件的成熟程度,逐项论证启动。在专项实施中,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高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的合力,保证重大专项顺利实施。鼓励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重大专项中来,提高研发和产业化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

3、推动形成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协调管理机制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克服机制和体制弊端,构建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协调机制和管理架构,在政策、资金、条件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实力。

支持和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中央企业和电子百强企业要在研发投入方面发挥中坚和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围绕重大应用和关键技术,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实现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研究院所之间的技术转移,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加强宏观指导,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推动建立创业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建设一批共性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帮助。

改进政府科技管理工作,做好引导、规范和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有效整合和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制定标准的工作体系,鼓励国内企业积极申请专利,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在掌握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联合制定技术标准。定期发布信息产业领域专利态势,引导企业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相结合,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建立健全信息产业科技统计制度,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更好地为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服务。

4、加强电信业技术业务创新

电信业技术业务创新是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技术进步与创新对整个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要从产业和企业长远发展出发,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技术业务创新,推进电信业向信息服务业的转型,为国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产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规划、指导和管理,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创造电信业技术业务创新的良好环境。推动电信体制深化改革,不断优化市场竞争格局。发挥电信资源对市场的配置和调节作用,在频率、码号等方面给予电信运营企业必要的技术业务创新的政策支持。制订产业技术政策,加快出台有关新技术、新业务的体制标准和规范,引导企业在新技术、新业务创新中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开发新业务,带动整个产业链的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

电信运营企业要立足于整个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技术业务创新能力,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快制定技术业务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将创新工作贴近市场,推进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有实力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要发挥在产业链中的龙头作用,积极参与国家各类重点研发项目和产业化工程。进一步加强与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内容应用等各个环节的合作,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业务品牌的开发应用,为社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靠开发新技术新业务培育市场,靠延伸扩大产业链促进发展。大力加强产品研发创新、系统集成创新、产品与服务支撑创新,实现电信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进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带动以电信业为核心的信息服务业的繁荣,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5、积极创造有利于产用结合的良好条件

应用是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保证,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动力,鼓励应用是需求带动科技创新。在推动应用方面,行业主管部门要发挥好引导和推动作用。一是要加强电信运营业和制造业的互动,促进产业上下游的良性发展。无论是运营业还是制造业,都要在服务国家信息化大局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合作共赢的观念,通过技术和业务的创新,提高能力和水平,实现互动发展。产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行业指导和政策引导,搭建有效的平台,增进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的合作。要抓住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网络等更新换代的机遇,鼓励运营、制造、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内容提供等企业,通过建立产业技术联盟、联合实验室等形式,攻克关键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完善产业链,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二是要积极推动落实政府采购制度,加大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本国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高新技术装备和产品,建立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是国际通行的做法。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我们要积极推动政府采购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实施细则的出台,为国内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开辟市场空间,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6、加强国际合作与科技交流

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自我”创新,而是在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要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以多种有效形式,积极开展国际和地区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扩展合作的领域,深化合作的层次,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继续推动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交流合作,加快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企业间的转移,促进国内企业研发水平的提高。支持国内企业积极“走出去”,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海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以更贴近市场和规避风险;对企业当前在国际化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密切跟踪研究,积极帮助解决。推动企业、科研院所与海外研发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支持企业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争取有更多国内的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在技术设备引进工作中,尤其是要加快完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机制,花大力气做好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切实避免为了引进而引进,更不能出现第一代引进,第二、三代仍然引进,形成对技术引进依赖的局面。

7、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是根本,是决定性因素。要认真实施信息产业“十一五”时期人才规划,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在全行业形成人才成长、选拔和使用的有利环境,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凝聚人才。支持企业多方式、多渠道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培养技术人才。实行有效政策措施,吸引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来华工作。采取适当的方式,继续发挥好离退休老科技人员的作用。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和业务创新人才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积极倡导“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一个国家的文化同科技创新有着相互促进、相互激荡的密切关系,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行业主管部门要率先加强创新文化环境建设,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引导广大科技人员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恪守学术道德,克服急功近利倾向,摒弃浮躁浮浅之风,脚踏实地,潜心钻研。无论科研院校还是企业,都应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形成利于创新的氛围,支持技术研发人员不懈地进取,为创新事业做出贡献。

标签:;  ;  ;  ;  ;  ;  ;  ;  ;  

我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和重点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