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为产品研发办公楼,位于深圳,地下5层,地上55层,主体结构高度255.20m。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类别属于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第一组,Ⅱ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基本风压为0.75 kN/m2,地面粗糙度按C类,体型系数1.4。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采用桩基础,桩基持力层为微风化粗粒花岗岩。
本工程结构采用钢管砼框架—钢筋砼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外框架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核心筒外采用钢-砼组合梁,核心筒内采用混凝土梁,核心筒外楼板为钢梁-混凝土板组合楼盖,楼板采用桁架支承板,核心筒内采用普通混凝土板。沿建筑高度利用中区避难层Y向设置腰桁架,利用高区避难层X、Y向设置腰桁架,共2道。标准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1、1.2,28、39层带状桁架示意见图1.3、1.4,建筑剖面图见图1.5。
钢管混凝土柱截面沿高度由Φ1400×30减小至Φ1000×20,钢材强度为Q345,混凝土强度由C60减小至C30。核心筒剪力墙墙厚由1200mm减至700mm,混凝土强度由C60减小至C30。除外框架梁及楼、电梯间内梁外,钢梁高500mm,局部钢梁高600mm;外框架梁为800、1000mm;钢梁强度Q345,混凝土梁除地下室顶板采用C35,其余采用C30。核心筒外板厚100mm,核心筒内板厚120mm;屋面层板厚120mm;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强度采用C35,其余层采用C30。
框架抗震等级一级,剪力墙抗震等级为特一级。
图1.1 标准层(奇数层)结构布置图 图1.2 标准层(偶数层)结构布置图
图1.5 建筑剖面图
2.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 GB50011-2010第5.5.2-2-2条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 JGJ3-2010第5.1.13条,本工程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PKPM系列SASUAGE软件。
2.1 地震波的确定
根据本工程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选取罕遇地震水准下的两组双向天然波和一组人工波。将地震波加速度峰值调整为220gal。
2.2 SAUSAGE的计算条件
混凝土考虑损伤,钢材采用随动强化模型。混凝土、钢材的本构关系见图2.4和图2.5。
阻尼采用Rayleigh阻尼, 。
梁、柱、剪力墙、楼板都采用纤维模型。对于梁单元(梁、柱),沿截面方向划分为混凝土纤维、钢材纤维与钢筋纤维。根据平截面假定可得各个纤维的应变,由本构关系,可得到纤维应力。沿截面方向,对各纤维应力积分得到截面内力,再沿单元长度方向积分得到单元内力。对于壳单元(剪力墙、楼板),沿厚度方向划分为混凝土层、钢材层与钢筋层。计算各个层的应变,由本构关系,可得到层应力。沿厚度方向,对各层应变积分得到厚度内力,再沿单元面积方向积分得到单元内力。
连梁面筋、底筋与边缘构件杆单元采用杆单元模拟,仅考虑轴向拉压作用。
图2.2 钢材应力-应变曲线
墙体混凝土材料的损伤程度分别由受拉损伤参数dt和受压损伤参数dc进行表达,其中dt和dc由混凝土材料进入塑性状态的程度决定。
注:括号内为与小震相应方向地震力的比值
表2.3 大震弹塑性分析层间位移角
图2.8 核心筒墙体及连梁(立面展开图)损伤(从左至右1、2、3、4)
图2.9 图2.10 图2.11 图2.12 图2.13 图2.14
(注:图2.10为框架柱混凝土压损伤,图2.11为框架柱钢管塑性应变,图2.12为钢框梁塑性应变,图2.13、2.14分别为楼板混凝土拉、压损伤,图2.15为楼板钢筋塑性应变。)
3.弹塑性结果分析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
(1)关键构件:1~5层框架柱混凝土未出现明显损伤,钢管未出现屈服;46~48、49~50层斜柱混凝土未出现明显压损伤,钢管仍保持弹性状态;斜柱相连钢框梁未出现屈服;底部加强部位(1~5层)核心筒角部出现压损伤,损伤因子<1.0,墙体水平及纵向钢筋未出现屈服。在施工图设计时,对核心筒角部设置型钢予以加强。整体上而言,关键构件基本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2)普通竖向构件:加强层腰桁架未出现屈服;底部加强部位以上核心筒在局部收进、变截面部位出现压损伤,损伤因子<0.5;6层及以上框架柱混凝土未出现显损伤,钢管未出现屈服。在施工图设计时,对核心筒剪力墙在局部收进、变截面部位增大竖向钢筋予以加强。整体上而言,普通竖向构件基本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3)耗能构件:绝大部分连梁出现压损伤,损伤因子0.5~0.9,连梁耗能作用明显。整体上而言,耗能构件基本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4)楼板:楼板受拉损伤在全楼范围均存在,从高度方向上看加强层及上一层(28、29、39、40层)楼板拉损伤较为明显,从平面上看塔楼四角、核心筒内及沿核心筒周边的板带损伤较为明显;楼板受压损伤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沿核心筒周边的板带,以及加强层上一层(29、40层)与腰桁架相连的板带处。在施工图设计时,需要对拉压损伤较为明显部位的板配筋予以一定的加强,以保证楼板有效的传递水平力。整体上而言,楼板基本满足设定的性能目标。
(5)三组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弹塑性位移角X向1/140、Y向1/138,满足规范限值1/100的要求。
因此,该塔楼可抵御工程所在场地地震波(峰值加速度220gal)的作用,较好的实现既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参考文献
[1]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JGJ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张启豪(1985-),男,广东汕头,工程师
论文作者:张启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损伤论文; 混凝土论文; 楼板论文; 塑性论文; 核心论文; 截面论文; 桁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