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与中国企业家成长——2008#18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15年调查综合报告(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企业家论文,队伍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30年来,伴随着制度结构的渐进转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和实践者,中国企业家队伍经历了孕育、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30年后的今天,市场化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了实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中国企业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环境,这对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回顾市场化改革与中国企业家成长相互影响的历程,总结和思考过去30年市场化进程中企业家成长和发展规律,了解他们对于未来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期望与建议,对于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对于从企业层面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于企业经营者15年的连续跟踪调查,为这种总结和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共同发起组织,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的调查机构。自1993年成立以来,得到了40多个部委和机构①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企业界的积极响应和理论学术界专家的参与和帮助,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遵循“长期、客观、高效、无偿”的工作原则,坚持进行每年一度的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②,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变化情况和成长发展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为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15年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看法,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围绕企业家成长与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追踪调查,涉及了企业家行为特征、素质与能力状况,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家与企业信用,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与企业文化,企业家个人学习、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企业家与企业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内容。
在调查工作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广泛听取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的意见,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科学抽取调查样本,并在调查前组织进行关于问卷的座谈会和试调查,确保了调查的科学性。在样本选取方面,以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为调查总体,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经营者群体为调查对象,按照企业的行业、规模分布进行分层随机抽样,15年来,回收问卷数量介于2400~5600份之间,有效回收率介于28%~38%之间。调查问卷大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填答,保证了回收问卷的质量。
本报告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进程为主要背景,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5年跟踪调查数据为基础,揭示了企业家群体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孕育、成长、壮大和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历程。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5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企业家成长的基础,而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也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先后以“放权让利”、股份制改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渐进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逐步实现了体制转型和相应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非国有企业也在市场化进程中不断成长壮大,并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企业的转型和发展,企业家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任职方式趋于市场化,国有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行为逐渐趋同,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也不断提高。
调查表明,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企业家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家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进一步促进了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产品及要素的市场化改变了企业经营的竞争环境,促进了企业家的学习、创新能力及以此为基础的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逐步建立在完善企业经营法制环境的同时,提高了企业家的法制意识;社会诚信环境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关系重大,企业家品格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企业诚信行为;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企业经营的国际环境,对企业家拓展国际视野、提升国际化运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过去的30年,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尤其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企业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企业家认为,政府职能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在减轻企业负担、减少行政干预和增加政策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企业家认为,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期望政府该管的管,该放的放,特别是在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逐步实现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中国企业家队伍也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孕育、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与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未曾有过的严峻挑战。坚持市场化改革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这一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而这一战略转型赋予了企业和企业家新的历史使命,对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家期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跨越。
二、经济体制转型与企业家的成长空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国有企业的渐进改革和民营企业的增量扩张交织进行。国有企业经营者在改革进程中逐渐实现了自己的角色转换,完成了企业家的身份认同转变,而市场化进程中不断孕育、成长的民营企业家则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家群体的重要中坚力量。
(一)国有企业渐进改革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角色转换
国有企业渐进式改革采用了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模式,改革措施包括“放权让利”、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实现了体制转型,国有企业经营者也逐步实现了角色转换。
1.“放权让利”改革与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增强
国有企业的改革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标志,最早的改革措施是“放权让利”,即国家开始将包括经营权在内的很多权利逐渐下放,给予企业更多自主权,以此增强国有企业经营活力,摆脱困境,更加适应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表明,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放权让利”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1993年和1997年两次调查了企业14项自主权的落实情况。1993年的调查显示(15年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见附录2),国有企业的14项自主权的落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中认为物资采购权、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销售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完全落实”或“部分落实”的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比重分别为91.9%、88.1%、87.7%和80%。但是仍有部分自主权的落实情况相对较差,其中资产处置权、联营兼并权、进出口权和拒绝摊派权“完全落实”或“部分落实”的比重均低于30%。到1997年,国有企业14项自主权的落实程度明显提高,绝大多数实现或基本实现改革目标。其中有关生产经营决策权、产品劳务定价权、产品销售权、物资采购权、税后利润分配权、人事管理权、工资奖金分配权和内部机构设置权等8项权利“完全落实”或“部分落实”的比重都超过了90%,尤其是进出口权、投资决策权、联营兼并权、劳动用工权、人事管理权“完全落实”或“部分落实”的比重均比1993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左右。
同样,1998年关于“对企业改革诸方面进展情况的判断”的调查显示,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完全实现”或“部分实现”的比重达到95.6%,这种自主权尤其表现在分配机制和用人机制上。在“放权让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尝试,其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承包制。承包制旨在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承包制的实施使得最早的一批国有企业经营者从过去的国家干部身份开始向市场化的方向转化。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993年和199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关于“对自己的才能、责任和风险是否已得到回报的判断”,企业经营者认为“部分得到回报”或“全部得到回报”的比重都超过60%,其中,1993年有57.5%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了“部分得到回报”或“全部得到回报”,这表明承包制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是,1993年的调查也发现,对于应得到的承包兑现奖,仍然有37.8%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该拿,但不能拿”。这表明,单纯的承包制并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激励问题,还需要其他相应的配套措施。
鉴于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赋予国有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双重责任,“放权让利”改革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措施是有其局限性的,尤其表现在解决下岗职工安置、企业办社会等遗留问题方面。1998年的调查显示,近3/4的国有企业有下岗职工,其中有超过两成的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人数占职工总数的20%以上。
关于“企业所办‘社会’难以分离出去的主要原因”,1995年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择了“政府的社区职能尚不健全”。
2.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角色转换
“放权让利”只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有企业大面积地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的试验。1993年的调查显示,63%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打算进行股份制改造。关于“希望通过股份制达到的主要目的”,选择比重最高的两个选项分别是“转换机制”(48.5%)和“增强企业凝聚力”(27.1%)。
股份制改造对于搞活企业具有重要作用。1997年的调查显示,关于“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对于搞活企业的作用”,76.8%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有效”或“非常有效”,而认为存在负面效应的仅占0.6%。
事实上,股份制改造的实践在推进企业机制转换、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角色转换。股份制改造首先改变了企业家的任职方式。对比历年调查数据可以发现,由主管部门任命的企业经营者比重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85.8%,下降到2007年的18%。在企业经营者任职方式的市场化程度加大的同时,国有企业经营者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管理行为出现趋同。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俱乐部球队,那么在“主力球员”、“队长”、“教练”和“俱乐部经理”这4种选择中,认为自己的管理角色像“教练”或“俱乐部经理”的企业家比重为68.4%,其中国有企业为67.4%,非国有企业为68.7%,两者在管理行为上的差别已经很小,这与股份制改造不无关系。
但是股份制改造本身并不是一帆风顺的。1997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选择比重最高的3项依次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60.3%)、“产权难以界定”(59.1%)和“政府部门干预太多”(56.7%)。
针对股份制改造的局限性,中央决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就是产权改革,它的目标在于解决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即如何在所有者归位的前提下处理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问题。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很多国企而言,具有较高的难度。1994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建立社会保障体制”(56.8%)和“产权界定”(50%),其他依次是“完善市场体系”(42.5%)、“政企分开”(39.5%)、“减轻企业负担”(37.6%)、“改革劳动用工制度”(33.8%)、“加强法制建设”(32.3%)。此外,1997年关于“搞好企业的关键”的调查也显示,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最高的选项是“理顺产权关系”(45.4%)。
经过近10年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已实现其阶段性目标,产权关系逐步得到理顺,国有企业经营者也因此明确了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定位。2006年的调查显示,大多数(59.6%)国有企业经营者对自己身份的感知是“国有资产产权代表”,而认为自己是“老板”的国有企业经营者仅有1.8%,46.3%的非国有企业经营者认为自己是“老板”(见表1)。
3.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与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成长
在产权明晰基础上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对企业经营者最起作用的激励因素”,74.3%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与业绩挂钩的高收入”,明显高于其他选项,这表明对大多数企业经营者来说,公平公正的经济回报是最重要的激励措施,同时社会地位(32.9%)、完善的社保制度(29.0%)、表彰与奖励(13.2%)等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于企业经营的绩效而言有很大的影响,可拟说,经营绩效和企业家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正相关关系。2007年的调查显示,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企业,其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比重高达63%,“盈利”企业的比重高达81.1%,分别比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企业的相应比重高24.2和22.9个百分点。在国有企业中,这种关系更为明显,企业经营者收入在50万以上的国有企业,其综合经营状况“良好”的比重高达87.5%,“盈利”企业的比重也为87.5%,分别比企业经营者年收入在10万以下的国有企业的相应比重高50.5和35.7个百分点。
关于“对企业经营者最起作用的约束因素”,2002年的调查显示,企业家认为“法律法规”、“自身修养”、“董事会及监事会”和“职工民主监督”是最主要的4个约束因素,选择比重分别为78.6%、61.4%、36.6%和34.2%。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家不仅重视法律法规等外在的约束因素,同时也非常重视自身修养等内在因素的约束作用(见表2)。
完善的企业经营者监督制度,是实现对企业经营者有效约束的重要保证。2002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对企业经营者进行监督最必要的制度”,68.8%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制度”,其次是“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37.5%)、“决策失误个人责任追究制度”(35.4%)、“企业经营者信用记录制度”(29.8%)等。
(二)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与企业家的成长壮大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非国有经济的孕育和快速发展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重要动力。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经营者角色转换和民营企业家快速成长相结合的过程。
1.非国有企业快速发展与中国企业构成的变化
在改革之初的1978年,包括集体企业在内,国有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超过95%。伴随着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以工业为例,2007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2,951亿元,其中非国有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3,289亿元,占57.9%③。
对比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15年来的调查数据也可以发现,非国有企业在随机抽取的总样本中的比重从1993年的25%增加到2007年的88.6%,相应地,国有企业的比重则从1993年的75%减少到2007年的11.4%(这种比例构成变化一方面是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不断分化、重组、合资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源于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
2.市场化程度提升与企业家构成的变化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企业家的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关于企业经营者任现职前的职业,对比1995年和2007年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选择“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经营者比重从1995年的42.5%提高到2007年的50.6%,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在任现职前都从事过企业管理工作,企业家的职业化程度在不断提高。而选择“农民”的比重从1995年的1.1%提高到2007年的9.4%,这也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无关系。此外,1995年有30.1%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党政干部”,而到2007年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比重仅为16.3%,下降明显。
3.非国有企业的不断壮大与企业家地位的提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上升,企业家队伍快速成长,他们的地位也相应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2、2007年对企业家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政治地位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自己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表示“满意”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从2002年的30.9%、35.5%和35.1%上升到2007年的48.7%、44.8%和37.9%。而非国有企业经营者对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相对更高(见表3)。
随着地位的提高,企业家也感受到比较高的社会认同。2007年的调查显示,69.6%的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家是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但是,同年的调查也显示,仍有56%的企业经营者对“不少人对企业家存在误解”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而对于“企业家的价值得到了全社会的承认”这样的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的比重只有40%,这表明,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还需要持续不断的改善。
三、企业经营环境变迁与企业家的素质提升
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诚信经济。中国市场化的进程对企业家的法制意识和诚信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市场化也加剧了产品及要素市场的竞争,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对中国企业家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视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产品及要素市场发展与企业家竞争能力的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及要素市场是建立在政府指导基础上的,基本上不存在市场竞争。市场化改革影响了企业的生存状态,也考验着企业家领导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1.产品及要素市场化与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
经过30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中国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产品市场领域,中国已经逐渐形成了竞争相对比较激烈的格局,绝大多数行业竞争已经非常充分。
关于产品的市场化,1996年、1997年和199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企业家比重分别达到93.1%、82.3%和79.1%。产品及要素市场化进程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强度,企业家的党争策略也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不断调整。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是低价格策略。到1996年,调查显示,在企业家对企业竞争成败要素的选择中,质量(74.6%)超越价格(53.7%)成为最重要的要素,而人才和技术的比重也分别达到38.5%和28.9%。到2000年,企业家更关注企业综合竞争能力的提升,包括“市场营销能力”、“经营组织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选择比重均超过50%(见表4)。2003年的调查进一步证明了这个结论,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具备较高水平的技术与先进的产品”(40.3%)和“具有强力的市场营销能力”(39.7%),其次还有“具有先进的管理能力”(35.4%)、“具有良好的背景与关系”(34.9%)、“具有优质的人力资源”(34.3%)、“高层团队的能力较强”(31.1%)、“具有较强的财力背景或擅长资本运营”(29.4%)和“重视客户的需求与满意度”(27.9%)。调查表明,企业的这种综合竞争能力以技术和市场为关键,以内部管理、外部关系和人力资源为支撑。
在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的过程中,企业家越来越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2003年的调查显示,在企业经营者认同的企业家优秀特征中,“善于创新”的比重达到50.7%,已经成为“信守承诺”、“守法经营”基础上最重要的特征(见表5)。
关于“近3年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2000年的调查显示,48.9%的企业家选择“自主开发”,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与国内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开发”(35.0%)、“与国内其他企业合作开发”(21.2%)及“国内引进”(20.1%)等。调查表明,随着企业家创新意识的不断提高,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已逐步转向自主开发,而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等已经成为相对次要的技术创新形式。
2.竞争环境变化与企业家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过去的30年中,随着市场经营环境的改变,企业家在调整竞争策略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企业家的学历水平来看,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大专以上学历的企业家比重从1993年的69.1%提高到2007年的80%,本科以上学历的企业家比重从1993年的33.9%提高到2007年的43.1%,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同时,市场化改革促使经济及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企业家数量不断提升,其中经济类专业的比重由1994年的5.4%增加到2007年的32.5%,管理类专业的比重由1994年的15.4%增加到2007年的47.6%,而理工类专业的比重则相应降低,由1994年的38.1%减少到2007年的23.7%(见表6)。
不仅企业家的学历水平持续提高,他们还通过各种途径接受培训以提升自身的能力。从培训时间的长短看,199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61.3%的企业家一年内脱产培训的时间超过10天,而没有进行脱产培训的企业家只有20%。同时,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企业家占57.9%,接受过“出国培训”、“党校培训”、“函授”的企业家也分别达到26.2%、20.3%和17.4%。多数企业家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时间不允许”,所占比重达到75%。
(二)法律环境改善与企业家法制观念加强
伴随着30年的市场化进程,市场经济立法不断加强,执法环境不断改善,企业家的法制意识不断提高。
1.企业家对公平竞争法制环境的期待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基本建立了一整套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匹配的法律制度,企业家也在不断适应日益健全的法制环境。一个健全完善的法制环境,首先就是要保证企业的公平竞争。
虽然中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1993年就已经颁布,但不正当竞争仍然是中国市场长期难以治愈的顽症,其中行业不正当竞争和地区不正当竞争是最为重要的两个领域。在1997年的调查中,认为所在行业不正当竞争“比较严重”或“很严重”的企业家比重高达64.6%,而认为所在地区不正当竞争“比较严重”或“很严重”的企业家比重也达到53.3%。
关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1995年的调查显示,主要有“竞争对手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政策不公平”和“市场法规不健全”,选择比重分别为32.4%、29.8%和20.4%。不公平竞争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在2007年的调查中,59.5%的企业家认为“在竞争中受到过不公平待遇”与企业实际情况“很符合”或“较符合”,其中国有企业更高达65.1%。同时,65.8%的企业经营者对“本行业中存在不少恶性竞争”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
当遇到不公平竞争时,企业采取了多样化的应对策略,虽然有1/3的企业选择了“诉诸法律”,但仍有63.2%的企业选择了法律以外的手段,这与法律环境不完善不无关系。2007年的调查显示,60%的企业经营者对“如果完全遵守法规制度,很难办成事情”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61.9%的企业经营者对“当地一些政府部门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关法规办事”这一说法表示“非常同意”或“比较同意”。
2005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对企业所在城市的法制环境表示“满意”的比重不到半数。具体来看,44.6%的企业家对企业所在城市的法制环境表示“满意”,其中43.9%表示“比较满意”,0.7%表示“非常满意”;36%表示“不满意”,其中28.9%表示“比较不满意”,7.1%表示“非常不满意”;19.4%表示“说不清”;表示“满意”的比表示“不满意”的仅多8.6个百分点。调查表明,企业家对于建立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充满了期待。
2.法制建设的推进与企业家依法经营意识的提高
相对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80年代,这些年来企业经营的法制环境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特别是以《公司法》为核心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正在逐步建立,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经济生活中的纠纷越来越多的通过法律手段加以解决。
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尤其体现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2004年关于“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变化情况”的调查显示,认为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在“好转”的企业家比重达到37%,比认为“变差”的多31.2个百分点。同样,2007年关于“对企业所在地知识产权保护情况的评价”的调查显示,认为企业所在地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比重为39.9%,比认为“很差”或“较差”的多22.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企业家依法经营的意识也有很大提高。2006年的调查了解了企业家对于企业承担各项法律责任的必要性的看法④,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企业家认为有必要(包括“有些必要”、“必要”和“非常必要”)承担各项法律责任,赋值达到6.23(总分为7分,计算方法见表7注)。其中对“守法经营”和“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认同程度最高,赋值分别为6.52和6.43,其他依次是“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6.33)、“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补偿”(6.19)、“不干扰企业所在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6.16)、“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6.11)、“在用工、招聘中提供平等机会”(6.07),最后是“不从事贿赂、腐败等行为”(5.98)(见表7)。
(三)社会环境改善与企业家诚信意识的提高
良好的诚信环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中国的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转型过程中,诚信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家期待建立诚信的社会环境,同时诚信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企业家的健康成长。
1.诚信促进企业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诚信环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同时对企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2001年的调查发现,当问及目前的经营环境对哪类企业有利时,59.4%的企业家认为对信用好的企业有利,只有19.3%的企业家认为对信用差的企业有利。
从企业信用与盈利状况的关系来看,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信用等级与盈利状况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企业中,盈利的占69.3%,其他企业盈利的占49.8%;反过来看,A级以上(含A级)信用的企业中,亏损的占17.8%,而其他企业亏损的则占32.1%。这说明企业信用越好,盈利状况就越好;盈利状况越好,也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信用。
诚信也是企业合作的基础。在2007年关于“与其他企业合作时企业经营者最看重的因素”的调查中,有88.8%的企业家认为“双方诚信”是他们选择合作伙伴时最重要的考虑要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选项。
2.企业家品格与外部环境共同影响企业诚信
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中国社会也处在转型过程中,因此诚信问题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01年的调查显示,仅有9.3%的企业家认为当时国内企业的信用状况“很好”或“较好”,而认为“很差”或“较差”的企业家比重达到46.4%。此外,当问及“与周围的人打交道是否需要小心提防”时,62%的企业家认为“需要提防”。
关于企业信用普遍存在的问题,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家认为,我国企业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拖欠货款、贷款、税款”(76.2%)、“违约”(63.2%)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42.4%);其他问题依次是“披露虚假信息”(27.3%)、“质量欺诈”(23.5%)、“商标侵权、专利技术侵权”(13.3%)和“价格欺诈”(11.1%)。关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企业经营者选择比重相对较高的有“执法不严”(61.9%)、“职业道德素质不高”(54.5%)和“企业短期行为”(42.3%)。直到2007年,诚信问题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不履约”、“价格欺诈”等17种现象在企业所在行业的严重程度,均有超过半数的企业家认为这些现象在本企业所在行业“不太严重”或“几乎不存在”,但是对于“低价倾销”、“拖欠货款、贷款、税款”、“商业贿赂”和“借助一些政府官员权力,谋取不正当利益”等现象,仍有超过14%的企业家认为“很严重”或“比较严重”(见表8)。
关于影响企业信用的因素,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企业家品格”对企业信用“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经营者占96.7%,认为“现行体制环境”、“企业管理制度”和“法律环境”对企业信用“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家分别占77.4%、73.2%和71.9%;此外,认为“传统文化”对企业信用“影响很大”或“影响较大”的企业家占40%。
2001年的调查还发现,血缘、财富、学历等因素总体上与信用没有必然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意“有血缘关系者比无血缘关系者更有信用”这一说法的企业经营者比重为35.8%,相对较高,比选择“同意”的高9.3个百分点;不同意“有钱的人比没钱的人更有信用”这一说法的比重为50.9%,比“同意”的高34.4个百分点。这说明,多数的企业经营者认为,血缘和财富与个人信用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同样,调查也显示,“文化程度高的人比低的人更有信用”这样的说法没有得到认同,“同意”与“不同意”的企业家比重分别为35.8%和35%,相差不大,另有29.2%的企业家认为“不好说”。
3.企业家期待完善的诚信环境
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诚信水平也在逐渐提高。2005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对“企业的外部信用环境变化情况”的评价,选择“好转”的比重(28.9%)明显大于选择“变差”的比重(16.8%)。同样,关于“当地适合企业经营的诚信社会环境情况”,2006年和2007年的调查显示,认为“很好”或“较好”的企业家比重分别为26.5%和29.1%,要高于认为“很差”或“较差”的比重,这表明,总体来看,社会诚信水平在好转。同时,企业家对于诚信的社会环境有很高的期待。在2007年的调查中,当回答“你最想向政府说的一句话”时,多数企业经营者都涉及了与诚信相关的内容,所占比重达到55.7%。
(四)全球化竞争与企业家国际视野的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市场化改革促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特别是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已经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成员,中国企业也进入了全球竞争的舞台。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家需要提高国际视野,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
1.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影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出口贸易体制管制不断放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出口贸易体制基本上是国营贸易公司垄断的,1994年的调查显示,中国企业在产品出口方面遇到了很多障碍,首先是“没有出口权”,比重高达42.1%,其他还有“信息不灵”(19.5%)和“审批手续繁琐”(13.1%)等。随着出口贸易体制的不断放宽,中国企业逐渐获得了出口贸易自主权,国际市场已经成为很多企业重要的销售市场。2005-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半数的企业家认为自己的企业属于出口企业,比重分别为45.4%、46.8%和47.7%,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2007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万亿美元,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60%⑤,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也不断加大。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1998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经营活动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程度”,企业的“盈利水平”、“国外市场”、“产品出口”和“引进外资”都不同程度受到危机的影响。其中“盈利水平”受到影响(包括“有些影响”和“有很大影响”,下同)的达到83.7%,“国外市场”受到影响的达74%,“产品出口”受到影响的达66.8%,“引进外资”受到影响的达66.6%。
全球化也对中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2001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加入WTO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37.9%的企业家认为“好转”,比认为“恶化”的多23.9个百分点。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积极影响还要更大些,认为“好转”的比认为“恶化”的多33.5个百分点。
2.全球化对中国企业的挑战及企业家的对策
全球化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0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企业家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是“缺乏市场供求信息”(78.1%)和“缺乏外贸专门人才”(68.8%),其他还有“不了解当地法律政策”(39.1%)和“缺乏保险、融资服务”(35.4%)等。
加入WTO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企业家对WTO相关条款缺乏了解,以及企业在人才结构、企业制度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加入WTO的要求。2000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对WTO相关条款的了解程度”,只有3.2%的企业家“非常了解”,大部分企业家对于WTO的相关条款只是“有些了解”,而“不了解”或“不太了解”的比重则超过了20%;关于“企业目前还不能适应加入WTO的方面”,选择比重最高的两项分别是:“人才结构”(36.4%)和“企业制度”(32.4%)。
在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面对国外设置的贸易壁垒。2004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当前我国出口贸易壁垒严重程度的判断”,认为贸易壁垒“严重”或“非常严重”的比重达到58.3%。
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家跨出国门,在全球化的市场中寻找企业的发展机遇。1997年的调查显示,有出国考察经历的企业家占71.8%,其中,出国考察1~3次的占70.1%;出国4~6次的占19.3%;出国7~10次的占6.5%;出国10次以上的占4.1%。2006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有投资意向的地区”,15.2%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海外地区”。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家面对的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1999年和2000年的调查都了解了企业家面对WTO的挑战将采取的行动。1999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企业家选择比重高低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了解”(66.2%)、“增加技术创新投入”(62.7%)和“加强经营管理”(61.9%);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增加技术创新投入”(57.2%)、“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合资合作”(42.8%)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42.3%)。调查表明,大部分企业家已充分认识到提高国际视野、增强企业实力对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政府角色转变与企业家的期望
过去的30年中,政府在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大都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因此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已经成为企业家的普遍期待。
(一)政府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巨大作用
调查表明,企业家积极评价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引导作用。1998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经营者对我国未受亚洲金融危机较大影响原因的判断”,59.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我国政治稳定”是未受金融危机较大影响的根本原因。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71.8%)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国家经济政策得当”(见表9)。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与企业家的期待
1.市场化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到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改革逐步进入了深化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政府职能转变成为重中之重。1994年的调查显示,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政府职能转变获得了企业家最多的关注,其中“产权界定”和“政企分开”的选择比重分别达到50%和39.5%。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重点进行改革的方面”,77.3%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转换政府职能”,排在第一位。1996年的调查也发现,关于“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因素的判断”,61.3%的企业经营者选择了“政府职能转换”,排在第一位。到2002年,调查显示仍然有30.7%和34.7%的企业经营者将“产权界定”和“政企分开”看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难点。调查表明,政府职能转变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课题。
在改革开放30年的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表现在减轻企业负担方面。调查结果显示,2003-2007年有非税上缴情况的企业比重分别为53.9%、51%、41.9%、39.9%和34.2%,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这些企业中,非税上缴的金额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64%、1.45%、1.74%、1.58%和1.32%,也有所下降。
2006年的调查还发现,企业家对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增加政策透明度较为满意。调查结果显示,从地方政府对企业是否干预过多看,42%的企业家认为“很好”或“较好”,44.2%认为“一般”,13.8%认为“很差”或“较差”,总体评价值为3.33,高于中值3;从政策和规章制度公开透明情况看,40.8%的企业家认为“很好”或“较好”,44.6%认为“一般”,14.6%认为“很差”或“较差”,总体评价值为3.28,也高于中值3(见表10)。调查表明,政府职能转变在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增加政策透明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企业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期待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政府职能转变存在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成效与企业家的期待也有较大差距。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经营者认为近两年来政府职能转变“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的比重为28.9%,排在所有11项改革的第八位,与“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产权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见表11)。
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2003年的调查显示,“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坚持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信息透明”是企业家最重要的期待,选择比重分别为80.4%、74.3%和61.8%。
在2006年的调查中,当回答“你最想对政府说的一句话”时,绝大多数的企业家都提到了政府职能转变,其中27.8%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当建立“服务型政府”。
破除行业垄断也是企业家对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期待。2003-2007年的调查显示,关于“企业经营者对垄断性行业改革成效的评价”,2003、2005和2007年认为“效果很好”或“效果较好”的企业经营者比重分别为19.5%、29.8%和39%,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来看评价不高。可见,企业家对于政府在垄断性行业改革方面充满期待。
市场化改革在打破地方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一些领域和地区,地方保护依然比较严重。企业家迫切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打破地方保护,逐步建立国内经济一体化的新局面。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地方保护对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利润的影响程度”,认为影响“很大”或“较大”的企业家比重为34.3%,比认为“很小”或“较小”的多3.7个百分点。
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产品在外地销售时受到的具体行政限制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1)需办理不同于其本地产品的审批手续(64.0%);(2)实行不同的质检、技检标准(51.8%);(3)额外收费或实行不同的税费标准(29.6%);(4)遇到不同于其本地企业的价格限制(25.5%);(5)禁止或限制入境和销售(22.7%)。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跨越性的突破,中国企业家队伍也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孕育、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与全球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坚持市场化改革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新时期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这一战略在企业层面的落实,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而这一战略转型赋予了企业和企业家新的历史使命,对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家期望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深化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为企业发展和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的跨越。
注释:
①自1993年以来,调查工作得到以下部门的指导和支持,在此一并感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综合司、原人事部人才流动开发司、原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商务部政策研究室、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法制司、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场监管部、原国家计委国民经济综合司、财政部综合与改革司、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经贸政策和发展司、原劳动部劳动关系与监察司、原人事部流动调配司、原国有资产管理局企业司、原化学工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冶金工业部办公厅、原机械工业部政策法规体改司、原国内贸易部行业管理一司、原轻工总会集体经济部、原化学工业部计划司、原冶金工业部政策研究室、原国家经贸委中小企业办公室、原国家电力公司政策与法律事务局、原国家经贸委培训司、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综合司、财政部财产评估司、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轻工业局企事业改革司、原国家机械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国内贸易局行业规划与法规司、原国家冶金局政策研究室、国家行政学院领导科学教研部、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小企业司、原国家冶金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原国家电力公司战略研究与规划部、原交通部体改法规司、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行业事务部、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策法规司等。
②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每年8月初发放调查问卷,并于4月和11月发布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结果和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问题的评价与建议调查结果。
③数据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④企业法律责任,即企业必须依法经营,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共8个题目。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在用工、招聘中提供平等机会;另一方面,在企业外部,不从事贿赂、腐败等行为,在同业竞争中遵守公平竞争原则,不干扰企业所在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对企业可能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和补偿等。
⑤数据来源:2007年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附录一:十五年调查中企业家成长与发展问题的主要内容(请参见《新使命、新素质、新期望——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上)》,《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第104页)。
附录二:15年调查中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请参见《新使命、新素质、新期望——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十五年调查综合报告(上)》,《管理世界》,2008年第9期,第91页)。
标签:股份制改造论文; 国企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企业经营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企业家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