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

朱成菊 邹升柳

(琼台师范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摘 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幼师,加强对其的师德培养对强化幼师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本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立足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现状,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路径,为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前教育 师范生 师德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师德建设是教育领域的基础工程,事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离不开教育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自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下中国人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引领,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幼儿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曝光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加强对其的师德培养对于强化幼儿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是幼儿教师的泉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前师德养成教育是解决社会关注的幼儿教师师德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高素质幼儿教师队伍的迫切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现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好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首先必须了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现状,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地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的成效。为此,笔者以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为主题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中随机开展相关访谈与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虽然当前各师范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越来越重视,开设了相关课程,但成效并不显著,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如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引领作用等问题。

(一)忽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引领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来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大多停留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知识点”这一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多数学生认为存在联系,但是对于为什么存在联系及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则不清楚。学校在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教育过程中,因缺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教育二者相关性的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师德教育实际处于分离状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通过思政课教学及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开展,师德教育主要通过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课程进行,两者不管是内容上还是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上都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但在实际培育和教育过程中却被割裂开来,以相互分离的状态呈现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既未能发挥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道德养成的引领作用,又未能发挥出道德养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巩固作用,学生习得了基本知识,却很难在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将其内化吸收。

(二)忽略实践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体验效应。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都能显示。各师范院校开设了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课程,一些院校还开展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比赛活动强化师德教育成果,体现了学校对师德教育的重视,却与学生的需求存在鸿沟。笔者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到,虽然他们接受了相关的职业道德课程学习,但对师德并没有真切的体验。很多学生认为,“师德离自己很遥远,似乎只是课本上的知识,背下来应付考试而已,平时根本用不上”,还有学生表示“师德教育就是道德教育,很抽象、很枯燥”。显然,学生对于师德缺乏体验,难以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师德教育,学校的师德课堂教学看似“热闹”,实则收效甚微。学生需要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师德魅力。尽管当前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有实习机会,都能深入幼儿园一线开展课堂教学,但因校-园双方在学生实习阶段更多关注学生的教学能力,忽略对学生的师德教育,实践教育在师德培养中的体验效应未能显现出来。

(三)忽视隐性资源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教育力量。

“不言之教胜于教”。隐形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一种重要资源,与显性教育资源相对应,主要通过无声无息的渗透式教育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教育目的。比如校园文化、校风学风、师德师风等,虽然不是课堂上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但无不对学生的思想、人格、言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一些因素比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还要重大、深远,一个学生可能忘记了某个课堂上老师讲过的某个知识点,却能清晰记得老师一个关切的眼神或关爱学生的举动……凡此种种无不说明隐性教育资源的教育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师德教育同是如此,需要开展显性教育,亦不可忽视隐性资源的隐性教育力量。但就目前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德培育情况来看,普遍存在重显性教育轻隐性教育的现象,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不足,学校只是通过开设师德课程开展师德培育工作,忽视文化环境建设对师德培育的浸润功能;教师只重视课堂上给学生讲解师德规范,忽视自身师德师风建设对学生师德培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在这样的培育体系中只看到枯燥的知识,只在乎考试的成绩,忽略对身边本就不多的隐性师德教育资源的感知,隐性教育资源未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师德培育效果欠佳。

(四)忽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协同效应。

现在好像只有很少的动车还有那种面对面的位置了,一举改变了我国人民坐火车热爱打扑克牌乃至麻将的习俗。小时候上火车,车厢里总是烟雾缭绕,乌烟瘴气,充满吆五喝六的打牌声和满地洋洋洒洒的瓜子壳橘子皮。列车员拿着扫帚和簸箕,一会儿过来扫出一大堆。现在虽然偶有“霸座”或者开外放看片、大声打电话之类不文明现象被爆出来,其实比起满车厢各种垃圾的年代,客观地说,还是有很大进步。

1.游客对于大峡谷村游客中心的感知价值具有层次关系,即属性层的价值感知显著影响结果层的价值感知,结果层价值感知显著影响目的层价值感知。

“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又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这一论断指明了核心价值观与道德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师德之间的关联。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不能脱离师德教育,师德培育更不能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两者之间不管是内容还是对个体成长的意义而言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过程中一定要增强核心价值观意识,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师德规范要求相融合,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思政教育中应避免千篇一律的思政教育模式,注重结合专业特色与需求,挖掘师德教育素材,探索有利于学生师德养成的教育教学方法,将师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同时,在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开展的师德教育中,教师要注重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的理论高度和价值层面解读师德规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应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从日常一言一行做起,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意识探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幼师职业之间的关联点,身体力行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到幼师工作全过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自身师德建设。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具体路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师德养成过程中除了在课堂上习得师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外,迫切需要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师德究竟是怎么表现的,并在此过程中认同、内化师德要求,强化师德教育效果。因此,学校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定期开展诸如主题班会、师范生师德先进个人评比、师德故事演讲、师德小剧场、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各类彰显师德风范的实践活动,拓宽实习实践平台,在毕业实习的基础上,将实习延伸至各个学期,采用轮流顶岗实习的方式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各班级在学期内至少有两周时间深入到幼儿教育一线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学校应联合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师德要求,将师德考察贯穿实习全过程,在实习总结中关注师德考评。实习基地加强对实习指导教师的师德培养要求,要求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提高教育教学与保教能力的同时通过明要求、亲示范、定标准、找差距、指错误等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师德的体验,巩固学校师德教育成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少一些理论讲授,多一些实践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参与,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而言,师德培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不能仅依靠学校的力量,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共同发力、协同育人。但现实是大部分家庭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成绩,在乎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至于孩子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则不关心;社会对幼儿教师虽然存在较高的师德期待,但在师德培育过程中未能提供支持和帮助,给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不注重对实习生的师德引导,没有专门的师德考察办法。幼儿园招聘教师时更多关注应聘者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对师德并没有特别考察。如此情况,学校的师德培育尽管在开展,却显得很无力,没有家庭与社会的协同参与,学校的师德培育对学生而言只是完成了学习任务,难以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师德培育成效不明显。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养工作开展。

式中:CM为测量成本;CZ为测量误差成本;CMF为测量仪器成本;CMM为测量策略成本;CEA为弃真误差成本;CEB为纳伪误差成本;CEA为单个弃真事件成本;cEB为单个纳伪事件成本;N为待测区域关键部位的个数;P(∪TfA)为公差T时弃真事件发生的概率;P(∪TfB)为公差T时纳伪事件发生的概率。

(二)突出实践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重要作用

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学前教育发展质量。幼儿教师是否具备良好的师德与其在学生时代是否受到良好的师德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育必要且重要。

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这是保障路面可以承受重物反复碾压的先决条件,公路上的车流量大,载重较重,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路面承受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密实度,机构会产生缝隙,会导致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所以在进行沥青材料配比是都应该保持其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使路面在使用中不会产生剪切破坏或弯曲疲劳破坏的现象。

(三)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育人功效。

师德教育不是“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线性教育,其中包含非常复杂的人类思维机理。受教育者不能仅仅通过听觉这一种感知途径就对教育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在通过听觉知晓教育内容后,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在润物无声的氛围中,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激发各种感官,对教育内容进行反映、整合、选择、内化、外化。因此,可以说仅凭课堂上的显性教育根本无法实现师德教育目标。师德教育还必须挖掘隐性资源的育人功效开展隐性教育。就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育来说,学校除了课堂教学这一显性途径外,还应将师德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环境、文化、制度、教学、服务、管理等学生在校生活的各个层面,借助隐性教育资源,让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去感受、去体验,潜移默化地提高师德水平。比方说可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塑师德雕像、建师德长廊;在师德教学过程中建师德教学馆,融师德元素于教学馆装饰之中;在制度建设中可严格师范生的师德要求,并建立相关的考评制度与奖惩激励机制。此外,教师个人的师德魅力更是师德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宝库,学校应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充分挖掘师德典型,树立师德榜样,以教师的师德魅力引领学生师德发展;教师应提高师德要求,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师德的认同感。总而言之,师德教育应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学校的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墙、一路、一亭、一石都是师德教育可以融入的载体,应充分挖掘加以运用。

(四)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在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中的协同效应。

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心灵塑造工程,不是靠某一个单位或部门推动就能实现的,需要社会与家庭、学校多方联动、高效协调、共同参与。社会应为师范生的师德培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与舆论氛围,形成正确健康的人才评价和选人、用人导向,引导民众对幼儿教师形成合理预期。家庭应转变观念,提高对幼儿教师师德重要性的认识,正确评价、引导孩子,积极营造有利于师德养成的家庭氛围。学校在开展师德培育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加强与社会和家庭的联系,推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师德培育体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师德培育中的基础作用及社会教育在师德培育中的延续和补充作用,确保形成师德培育合力,真正将师德教育融入学生社会、家庭、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

师德养成非一日之功,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培育任重而道远。社会、家庭、学校应协同配合提高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师德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统一,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多层面的相应措施,积极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素养的培育进程,为我国新时代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储备师德高尚的师资力量,夯实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淼.社会实践视角下促进师范生师德主体教育的路径探讨[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9(4):30-34.

[2]李娟.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路径分析[J].科教文汇,2019(6):109-110.

[3]贺晋秀.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素质中师德的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9):63-66.

[4]李静,张芬,黄艳兰.在实训中培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的策略探究[J].高教论坛,2016(11):14-16.

本文为琼台师范学院校级资助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下的海南幼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探析”阶段成果,项目编号:qtqn201807。

标签:;  ;  ;  ;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培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