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论文_张海娟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论文_张海娟

张海娟(吴忠市回民中学 宁夏 吴忠 751100)

摘要:创新思维培养是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重要保障,也是学生学习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其立体几何、不等式变换以及概率运用计算等学科内容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思维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如何能促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则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主要的教育实践内容之一,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设定、改善教学策略以及加强交流沟通等措施,逐步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引导与培养,促进学生的解题分析例题的能力得到充分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中图分类号:G6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8)12-192-01

目前,伴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深入推广,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主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在各院校发展建设中间得到了实践,而创新思维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体现,其能力的形成与培养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与教师教学实践活动成效的高与低,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表现尤为突出,由于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内容理解掌握难度的不断提升,使得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需要保持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也就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的努力下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一、现阶段高中数学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由于其知识体系复杂、形式变化多样以及理解难易程度较深等特性,历来是教师改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难点问题,而解决该类问题的重要方式则需要学生拥有并掌握较高程度的创新思维来实现对困难问题的解答与分析,特别是在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氛围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范围促使学生对于包括几何、不等式、概率、简单微积分等内容的熟悉,为其明确分析解题目标和思路做出正确的引导,创新思维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必备基础性要素。

但是由于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制约,导致了现阶段在高中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正常发挥培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创新思维培养计划不相匹配,简要来说就是当前使用的高中数学教学材料,其学科内容相对固化,基础理论性的内容相对较多,具有实践特性的学科内容相对较少,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操作程度相对较低,无法在实践锻炼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实质性地提升。

一方面,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引导,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是遵照过去的教育理念来进行实践活动,以教师为主学生听讲的被动式讲课形式没有得到改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思维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方面,紧张的高中学习生活氛围,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有限地时间以及应对高考的行动实践目标,促使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向和学习动力是以提高学习成绩为主导,而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形成则成为了辅助型措施。

二、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提升创新思维的主要措施

为了在高中数学学习阶段内进一步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应当在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讲课方式等内容的创新形成新方法措施并付之实践;

第一、逐步改善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只重视理论基础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现象特征,将推动学生主动参与分析解决问题的方面纳入到教学内容的设置规划上来,以学生的学习能力现状和教学实践成果为基础,重点针对包括概率实际运用以及函数变化规律掌握等内容的实践性体现,将社会元素融入到教学内容的讲解当中来,使学生能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直观地了解与掌握,例如:在讲解函数的变化规律过程中可以引入医学当中心率的变化为例子。

第二、逐步转变以教师为主导的讲课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主教师引导新的知识讲解形式,考虑到高中有限的学习时间和较多的学习内容,单纯提倡学生为主进行自主学习的形式不符合高中数学教育实际状况,应当结合教师与学生两者相互结合,形成互动式教学,在保障良好教学实践成果以及完成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正确引导,例如:对于解析解析结合中直角坐标系与三维图形的结合,其解题思路的形成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将直角坐标系的特征与三维图形的特征进行重点描述,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将此解题思路运用到实际各类题型的解答中。

第三、逐步缓解高中学习紧张的环境氛围,由于高考因素的存在,促使学生及教师需要在较短地实践内完成教学任务计划,对于学生来讲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像数学此类理解成份较高的学科知识,紧张的学习环境无益于创新思维的培养,为此在数学课堂的实践当中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适度对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侧重点进行实时调整,以课堂氛围和学生的现状为前提要素,努力与学生一起构建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为提升创新思维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思维由于其思维活跃、灵活思想意识等特征,是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成绩提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保障性要素,同时也是学生未来成长工作生活中所需要的必要能力条件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通过优化学习内容、改善讲课方式以及加强交流营造宽松学习氛围等措施,逐步实现在现有教育资源基础上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探索出新的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杨祀国.浅谈高中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06)

[2]柏基林.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考试周刊,2017(A4)

[3]赵中华.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J].新课程(下),2018(07)

论文作者:张海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2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论文_张海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