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_图书馆论文

论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_图书馆论文

再论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图书馆论文,读者论文,世纪论文,再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半个多世纪之前,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提出了《图书馆学五定律》,即“书是为了用的;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节省读者的时间;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的有机体”。这一论断,从本质上提示了图书馆工作和发展中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法则——图书馆必须坚持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贯彻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宗旨;二是图书馆发展的重要规律——图书馆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不断申时定位,调整自我。回眸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不能不为这位著名学者聪慧的科学头脑和深遂的哲学眼光所叹服——服务和发展,将永远是图书馆界需要面对和研究的永恒不变的重大主题。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在于为读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笔者在已经发表《概论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现再赘文,就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发展趋势的其它几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读者服务的范围——从“图书馆服务”向“资源共享服务”拓展。

传统图书馆以藏书作为主要的物质基础,这种基于自我馆藏的图书馆是作为一个书刊存贮基地和物理实体机构而存在的。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范围仅仅局限于图书馆这个特定场所之内,其服务的直接功能是利用“自给自足”的档案性馆藏,为相对稳定的读者服务对象提供“阵地服务”和“定向服务”,满足读者对“已知文献”的需求。我们把传统图书馆的这种仅限于特定场所、特定藏书、特定读者的服务称之为“图书馆服务”。

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是21世纪图书馆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未来的图书馆将彻底打破传统图书馆只提供“图书馆服务”的格局,而将以信息提供者的身份通过各种网络服务向读者提供文献信息的开放存取,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服务。所谓开放存取,一是指通过开架借阅和开放资源等手段向读者提供获取信息的便利,传统图书馆已在这一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二是指在信息公开和信息自由的原则下,实现图书馆之间的资源共享,即一馆资源为多馆共用,多馆资源被各馆分享,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正在使其变为现实。远程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图书馆与地区网、国内网和国际网的联网,已经和正在把图书馆与近程和远程读者、各类信息服务中心、各类书目利用机构和联机信息检索系统连为一体。特别是图书馆与INTERNET的联网,将使读者获得DIALOG、OCLC等众多信息服务系统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也可将自己的电子信息资源。如电子出版物、数字化馆藏、馆藏联机检索目录等送到网上,供更大范围的读者使用,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图书馆通过资源共享服务,可以面对“本馆读者”和更多的网上读者开展服务活动。通过四通八达的信息网络,不但能帮助读者寻找合适的资源和提供更多的信息获取渠道,而且可以方便读者不必再去图书馆而在家中、教室、办公室或实验室通过计算机终端得到图书馆的各种信息服务;不仅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专业和科研信息,甚至可以提供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有关信息,满足人们获取多方信息的需要。资源共享服务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信息空间和服务空间。

二、读者服务的功能——从“单纯文献传递服务”向“多元文化信息服务”扩展。

在传统图书馆中,读者服务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开展各种读者服务活动,组织读者利用馆藏书刊文献资料,其中最基本的工作是文献提供,包括一次文献的传递,如外借、阅览、馆际互借、复制服务等,也包括二次文献的传递,如各种类型书目、索引、文摘等参考检索工具的提供。在人们的认识中,图书馆是借书、看书的地方,所以向读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是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读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读者服务的社会功能也将向新的方向扩展。

1975年,国际图联在法国里昂召开的图书馆职能科学讨论会上提出了图书馆“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的四项社会职能。国内上海图书馆的吴建中博士认为,21世纪的图书馆“除了阅读功能以外,图书馆还应该提供信息传播的功能、终身教育的功能和文化娱乐的功能。”上述观点对于图书馆的功能目标进行了多重描述,从宏观上揭示了未来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种走向,同时也对图书馆读者服务传统功能的扩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在未来信息社会中,图书馆兼具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和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双重特征。作为一个文化教育机构,图书馆除了继续承担通过外借阅览等多种服务活动向读者提供文献传递服务的任务外,还应满足各种类型读者业余文化和教育方面的多方需求;作为一个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除了向读者提供学习和研究的一般文献信息外,还应满足读者工作和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殊信息需求。未来的图书馆既是一个文化和教育的基地,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集散地,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将是“多元文化信息服务”。

所谓多元文化信息服务,这里主要指图书馆开展的包括文献传递服务在内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活动,也包括为方便读者而开展的餐饮、休闲等辅助性的文化活动。多元文化信息服务将使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除了拥有传统的外借阅览等场所外,还可以有电子阅览室和检索室等现代化设施,还可以有展览厅、讲演厅、会议室、活动室、教室、影视厅、餐厅、咖啡厅、舞厅等各类文化设施;除了开展文献信息的借阅查询外,还可以开展文化展示、专题报告、学术研讨、培训辅导、文化娱乐休闲等多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文化、教育服务活动;也可以充分利用网上的电子论坛、电子布告栏等进行社区信息发布,开展各类信息咨询服务活动,等等。多元文化信息服务活动的开展,将使人们不必再担心电脑网络普及到家庭后图书馆“门可罗雀”现象的发生,更不必担心图书馆会变成“无人图书馆”而夭折,随着人们文化、教育、信息观念的更新,21世纪的图书馆将会真正成为社区和单位的文化、教育和信息中心,成为读者的“第二起居室”。

三、读者服务的观念——从“无偿免费服务”向“有偿收费服务”转变。

图书馆是由国家扶持或社会资助兴办的公益型文化事业机构,对社会承担免费提供服务的义务,这是人们在传统观念中对图书馆社会服务属性的一种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观点,从维护自我形象考虑,图书馆长期以来一直谨慎地恪守着“免费提供服务”的原则。近些年来,在书价急剧上涨,经费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图书馆在基本服务范围之外的其它读者服务领域尝试性地开展了部分有偿收费服务,虽然也相应地得到了社会读者的默认,但仍然心有余悸,不知其然。是坚持无偿免费服务,还是开展有偿收费服务,是始终困扰图书馆的“两难选择”。

在未来社会中,图书馆坚持无偿免费服务的观念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在电子信息急剧增长,信息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传统纸介质信息载体主宰图书馆的局面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文献信息领域也将不再是图书馆界的一统天下。 正如美国图书馆与情报科学委员会执行主任ReterR.Young所说:“信息的产生、分享、控制、传输、价值判定、保护、分配和交换等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正在改变着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角色和机构的关系。”当越来越多的信息电子化之后,信息的取得成本将会提高,而图书馆(同样也包括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在经费不但没有相对增加反而逐渐缩减和银根收支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不得不认真考虑图书馆社会活动的经济效益和适当收取服务费用的问题。面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快速变化的研究兴趣,快速变化的经济状况”,如果图书馆因经费不足实在难以维继,而又不愿意实行收费去增加读者负担,那么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停止某些服务,甚至闭门谢客。Malinconico 指出:究竟该维持不收费政策而拒绝读者使用服务的机会,还是采取收费政策而剥夺那些付不起费用的读者的权利?这个问题图书馆应该尽早设法解决,因为信息服务业的厂商们早已在一旁摩拳擦掌,蓄势待发,准备直接向读者出售他们的服务。

在未来社会中,由于信息获取环境的变化,作为信息传递交流中介机构的图书馆,其信息的存取与传递将不再免费,此外图书馆大量的先进技术设备也需要可观的经费支出,所以在传统服务之外的一定范围内适度开展有偿收费服务无疑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之一。这样做,不仅对于增强图书馆自我造血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图书馆一方面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维持收支平衡的服务,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和保证读者平等使用信息的权益,如何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将是需要继续深入探讨的一个复杂问题。

四、图书馆的读者教育——从“图书馆利用教育”向“信息识知能力教育”发展。

读者教育,在西方又被称为书目指导,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图书馆开展读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读者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促进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内容主要侧重于文献利用和手工检索方面的知识,如如何利用图书馆、文献类型和检索语言、各类型参考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专业文献的检索与利用等。在未来图书馆中,由于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增多和INTERNET等众多网络信息资源的引入,读者面临更多的问题是电子信息资源的迅速获取和有效利用。因此读者教育的主要目标将致力于提高读者在现代信息环境中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将被更高层次的信息识知能力教育所涵盖。

信息识知能力,即人们通常认识中的信息能力。信息识知能力教育70年代起始于美日等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为图书馆界的研究热点,并逐步为人们所接受。1979年,Bobert Tayou对信息能力的概念进行了描述,他认为,一个具备信息能力的人,应首先知道许多问题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来得以解决,了解信息源是必需的,并应具备获得信息的策略和方法。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在1989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 具有信息识知能力的人,必须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查寻、评价和利用信息,这些人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信息识知能力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读者寻求信息和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其教育的内容包含图书馆利用教育这个层面,但又远远超出了图书馆利用教育的作用和范围。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信息识知能力教育除了关于传统图书馆利用能力的教育外,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关于信息基础理论和强化信息意识的教育;关于多元信息媒体形式、特征及使用方法的教育;关于网络知识与使用技术方面的教育;关于计算机操作与使用方法的教育等。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如光盘检索方法、网络查询技巧、常用数据库介绍等是读者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信息识知能力教育,不仅要使读者掌握传统图书馆印本文献信息的利用知识和方法,而更重要的是要使读者掌握馆藏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和局域、广域、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方法,懂得如何产生、组织和提供可资利用的各种电子信息资源,懂得如何利用一系列信息检索工具从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懂得如何利用网络分析和解决与个人工作、研究、学习和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等等。

信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需求环境,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赖于读者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在许多网络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者十分重视用户教育,并且已经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些用户自我教育系统。图书馆在传统的授课、讲座、实习外,也可以通过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入门教室”、“网络教育”、FAQ栏目, 或链接到培训内容充实的网址上,使读者通过自学方式接受教育,还可以通过BBS、E—mail等方式加强馆员与读者的交流,通过解答咨询和实时帮助达到提高读者信息识知能力的目的。

五、读者服务人员的角色——从“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信息资源的导航者”嬗变

在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历程中,由于各个历史时期图书馆社会形态、社会职能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对图书馆员的要求也不同。在生产力比较低下的古代藏书楼时期,图书馆存在的主要社会目的是为了保存图书,因此图书馆员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守门人”或“文献资料的保管者”。19世纪中叶近代公共图书馆运动兴起之后,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开放,其主要社会职能开始向“文献资料的利用”方向转化,因此图书馆员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具有了双重色彩,即既是“文献资料的保管者”,又是“文献资料的传播者”。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步入图书馆领域之后,人们对处于变革中的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又给予了多种不同的描述,如中介角色、顾问角色、教育角色等等,但这一时期“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书刊资料”仍然是图书馆工作的主要特征,所以作为“文献资料的保管者和传播者”,仍然是图书馆员所扮演的众多社会角色中的主要角色。

21世纪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将呈现一种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现在人们正在从不同角度对图书馆员的社会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如信息资源的管理者、信息资源的传播者、信息识知的教育者、信息领航员、网络交换手、知识出版者等等。这些不同描述,说明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职能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反映出了社会发展对于图书馆员新的期望和要求。在未来社会中,图书馆员所扮演的多重社会角色将由图书馆各个业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共同担任,既有相互交叉,又有不同侧重。对于处于图书馆工作前沿和直接面向社会的读者服务人员来说,其扮演的社会角色将由原来的“文献资料的传播者”向以“信息资源的导航者”为主的多重角色嬗变。

在未来社会中,作为社会信息交流重要枢纽的图书馆面临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社会无序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前所述,电子出版物的急剧猛增和近程、远程信息网络的广泛使用,将为读者提供在更大范围内直接获取信息的机会,但由于信息媒体的多样化和分散化,网络资源的庞大化和复杂化,信息生产的广泛化和无序化,也把读者带入了一个茫茫无际的信息海洋。这就要求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人员必须尽快适应信息环境,以“信息资源导航者”的身份帮助和指导读者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导航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十分艰巨的技术性工作,不仅要求图书馆能为网上读者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加完备的目录检索系统,有效地组织和揭示网上数据,而且要求图书馆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有关分类编目的发展动态和专业标准发布机构的信息; 不仅能利用WWW等技术为读者开发各种数据库,而且要主动地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要整合、编制各种导读系统或导航系统,方便读者查询;不仅能解答读者一般性的咨询问题,而且能帮助读者及时解决信息检索和网络资源利用中出现的各种高难度技术问题。图书馆读者服务人员社会角色的嬗变,对读者服务人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他们不仅要在观念和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而且要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只有这样,读者服务人员才能接受未来挑战,承担时代重任,投入激烈竞争,与图书馆同仁一起共创未来图书馆的辉煌。

(收稿日期:2000—3—22)

标签:;  ;  ;  ;  

论21世纪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发展趋势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