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周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周琦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新城区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通辽 028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日渐增加,对于电力系统的要求也愈加严格。其中自动化技术的合理运用,切实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和效率,并且推动电力市场健康稳步发展。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显现出了一些弊端,亟待改进。因此文章就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安全控制;问题;对策

当今社会,电力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不断发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已成为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为满足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需求,保证电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电力企业对自动化系统越发重视。我国的电力企业正在逐步实行电力自动化系统,这使我国电力系统的管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在所取得的成绩背后,电力系统的管理工作仍有一些问题,尤其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只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控制对策,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

电力系统中不乏较为先进的技术,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和安全自动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虽然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技术水平不断发展,但要建立电力系统并实现其自动化控制却并不容易,而要实现安全控制电力系统则更为复杂。人们通过总结经验并对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进行研发,建立了电力系统并实现了其自动化,例如三遥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综合智能控制系统等。这些控制系统的出现,既有利于电力系统管理工作的开展,又可靠地控制了电力系统,保证其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

(一)电力及其自动化遥控安全问题

1.人为操作失误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中,人为操作失误屡见不鲜,为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断路器位置易出现遥控错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使得接线人员在较小的空间内容出现接线错误现象,或者是工作人员在链接断路器时出现安装错误。

2.切入控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某些不法分子为自身的不正当利益,通过计算机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进行入侵,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稳定运行产生严重的影响,极大地降低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服务质量,同时也会产生众多的安全隐患。

3.人为失误动作

所谓的人为失误即是指工作人员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受到较为严重的考验。就普遍情况而言,由于人为失误动作产生的影响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影响并非十分巨大,只是对其中的某一线路产生影响。但是一旦情况严重,则必然会导致整个电力系统自动化停止运行,不仅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更会为地理部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电力部门可通过加强安全防护,实行工作票制度来进行控制管理。第四,人为的恶意控制。虽然同切入控制较为相似,会对电力自动化系统造成严重危害,但是人为的恶意控制并非具有技术性,只是单纯地依靠物理的手段破坏电力自动化的正常运行,影响供电质量。因此电力自动化部门只需派遣人们进行简单的防护措施即可,无须投入过大的技术与资金。

(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遥信发生误报

第一,触点抖动与接触不良。遥信系统发出信号,主要依靠电力自动化系统现场的开关与刀闸的辅助触点与信号继电器的触点,由于其暴露在空气中,使得表面极易发生氧化现象,使得触点的接触不良,进而导致遥信信号发生误报,影响电力及其自动化的正常运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由于频繁地使用,使得辅助触点出现较大的缝隙,进而无法使触点链接到位。第二,易受电磁干扰。遥信信号的发出主要通过采集装置为期提供电源。早期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主要提供24V的直流电压,由于遥信采集回路是工作于弱电压的环境中,因此极易受到电磁干扰,使得遥信信号误报,进而影响电力自动化的正常运行。第三,运动通道受干扰产生误码。由于 RTU 电源的纹波系数较大,加之电压不稳定,使得交流电对运动通道产生影响,进而使得通道内产生误码,因此遥信采集信号的错误变动。第四,软件处理出现错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使得主站端的计算机系统与 RTU 处理软件极易发生错误,为此会对遥信信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使得遥信信号误报。

三、提升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的策略

(一)采取线路编号方式

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电力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遥控系统运行中,遥控信号点只是与主站端的线路数字进行对应,此现象是引起设备错误操作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工作人员可以对信号点进行编号并对断路器编号进行控制,以提升遥控水平。所谓的线路编号方式即是对断路器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来实现对遥控的安全管控。

(二)返校控制方式

在遥控安全防范措施中,返校控制方式是一种较为突出的措施。就其本质而言,检验核对功能是遥控返校中不可或缺的功能,然而在实际的电力自动化运行中,返校控制方式较难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因此工作人员必须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仔细全面的检查。

(三)通道校验方式

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行过程中,主站会对系统发出请求,此时系统便可自动地对请求参数进行校验,若参数正确,则系统会自动做出回应,若参数错误,则系统会自动进行拒绝。通过对通道校验方式的运用,可有效建立正确的链接状态,同时电力自动化系统需要主站输入密码,若密码通过验证,则可进行链接,若经过3次输入后密码仍然错误,则自动化系统就会进行报警,关闭通道。

(四)提高遥信取样电压

为提升运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工作人员将早期常用的 RTU 电源电压由24V 提升到了220V,此数值大于二次回路的180V,因而有效地实现了对外界因素的抵抗,提升了遥信信号的准确性,此种方式是目前电力自动化系统常用的方式。就维护的数据统计而言,通过对此方式的运用,极大地降低了遥信信号出现误报的额频率。

(五)采用双触点采集

所谓的双触点采集即是指从开关闸装置上选取任意两对接点,使遥信信号通过采集装置,经过装置的处理在传送回主站端的计算机系统中。双触点实现了两个触点的同时工作,因此使得遥信信号更为准确。并且此种方式对于二次回路的变动较小,使得此种方式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双触点采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将两个触点进行串联后,实现了“与”算功能。其次,可同时将一对常开或常闭触点进行接入,实现了“与”“非”运算。再次,将一对常闭触点进行并联后,经过“或非”的逻辑实现了电路输出。然而若采用此中方式,必须对以下问题进行重视,虽然双触点方式可有效地抑制触点接触不良的现象,但是遥信量会随之增加,进而加重了采集装置的处理负担,使得施工材料也相应地增加。

总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网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控制水平。对此,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与重视,客观认识存在的安全控制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谷劲松.火电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21)

[2]陈忠旭.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8)

[3]余华.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30)

论文作者:周琦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1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周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