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周子权

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周子权

玉溪南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玉溪 653100

摘要:世界经济发展激烈,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是建筑企业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加快发展土建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操作规程是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及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相关控制措施,以供相关工程人员参考学习。

关键词: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促进了土建工程行业蓬勃发展。在整个土建施工过程中,控制施工质量是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也是建筑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土建施工技术的提高,严抓技术要点,才能令工程施工质量获得稳步提升,从而保障整个土建工程行业良性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1.深基坑挖掘施工技术

深基坑挖掘在初始阶段主要依靠大型挖掘机挖掘,但到了后期就不能再采用大型挖掘机挖掘,因为大型机械设备会造成坑壁坍塌,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在进行深基挖坑前首先要对施工地点进行预处理,比如清除地面植被、垃圾等,以便为后期施工提供便利,然后就是规划施工范围,并选择合理的土石方堆放点,避免深基坑挖过程中,大量的土石方围滞在深基坑周围,影响施工展开。值得注意的是,当深基坑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后,大型挖掘机设备、运输土石方卡车不应再靠近深基坑周围线,以免坑壁承受不住重压而坍塌。在挖掘过程中,采用分段、分层的挖掘方式进行挖掘。在分层开掘的方式中,严格控制开挖分层深度在安全厚度范围内,在开挖到水平支撑位置时,对应的支撑系统要及时跟进,以便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如果支撑系统未达到相应的强度要求,不能再进一步作深基挖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深基挖掘作业。在进行深基挖掘作业后期,适时地更换轻小型挖掘设备或由人工代替大型挖掘设备的方法进行挖掘。

2.模板组拼施工技术

模板组拼是浇筑水泥混凝土的先决条件,组拼质量合格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构件的质量。为了防止漏浆、水泥坍塌等现象,必须控制好模板组拼质量,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的模板配板图要求,认真、严谨地做好每一步骤。在模板组拼过程中,要求整体模板组有很强的稳固性,模板间的接缝尽可能小,避免出现漏浆现象。

2.1顶板模板组拼施工技术

为了取得较好的顶板模板施工质量,在实践中总结出如下技术要点:(1)顶板模板底下支撑架采用加垫板的方式,确保整体顶板安装在同一水平面,稳定顶板。(2)顶板模板内的钢筋采用纵横连接的方式,确保整体钢筋组合在一起,共同抗压,以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强度。(3)确保钢筋连接处稳固,避免单独钢筋脱离整体。(4)顶板模板内钢筋需要用垫块垫起,防止整体钢筋结构紧贴顶板模板,导致钢筋结构的水泥混凝土保护层太薄,容易造成钢筋结构被氧化腐蚀,影响钢筋混凝土使用寿命。(5)顶板模板与墙边确保接缝密封,防止漏浆。

2.2柱模板组拼施工技术

柱模板块组拼质量要求比较苛刻,柱模板垂直度变化范围尽量小,在灌浆施工中,不能出现明显的形变。通常情况下,安装柱模板时,首先,在基础地面上弹出设计要求的控制边线。然后再根据弹出的控制边线进行施工。在浇筑水泥混凝土过程中,可通过控制边线检查柱模型是否发生形变,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控制好柱形构件质量。

3.钢筋材料的施工技术

钢筋材料是水泥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构件强度的重要因素。在工程中,钢筋用料必须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的数量要求进行用料,使用过多或过少都不符合要求。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资料,保留多余长度的弯曲用量及搭接用量[1]。在搭放钢筋时,要具体工程构件具体分析以便对受力筋的搭放位置进行布置,比如:雨篷梁受力筋应布置在上方、框架简支梁受力筋应布置在下方、支座受力筋应布置在上方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混凝土是由砂石、水泥、钢筋等材料聚集浇筑而成,形状可根据需要任意浇筑成型,成型后的混凝土变得强硬,具有抗高压、耐腐蚀等优点。但成型后的混凝土变更性不强,通过事后补救的方式效率不高。因此,很有必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成型前各步骤的施工质量。在浇筑楼面转角处或是跨度大的楼面区域时往往要采用双层钢筋结构,以此保障楼面抗拉伸作用;浇筑外墙转角处部分则要配置直径大于板筋的辐射钢筋,从而保证钢筋混凝土不会因钢筋问题而出现深度裂缝的问题[2]。

5.有效控制混凝土干缩裂缝

混凝土干燥收缩是混凝土变形中常见的物理化学现象,严重时足以引起混凝土大程度的开裂,影响混凝土性能使用。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地内外表面水分蒸发程度不同,外表面水分蒸发快,变形大,而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程度慢,变形小,因此产生应力而使混凝土开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所产生的裂缝,避免造成严重危害,比如:(1)选择中低热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一些收缩量小的水泥材料;(2)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好水灰分配比例,用水量不应大于配合比所设定的用水量;(3)注意混凝土的早期护养。

二、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土建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确保土建施工总质量符合相关规定要求,要从多层次、多方面对其进行质量监督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责任制度是否落实、施工材料优劣、监管人员素质等。

1.落实责任制度

落实责任制度到工程各个环节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土建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必须登记工程负责人,做到事事有人管,一旦质量出现问题有人承担、有人理。通过法律制裁或是经济赔偿等方式对责任人进行严加管控,促使责任人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规范操作施工设备,减少施工质量问题。另外,施工企业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责任制,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行使有效的监督管理权,杜绝出现非法违规操作行为。

2.把控原材料质量关

施工材料是关系到工程质量的第一关口,把控原材料进场关,才能从基础上控制施工质量[3]。首先,采购的原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得到相关监理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其次,相关质量检测人员必须通过采样检测的方法,对施工材料进行检验,检测施工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指标。最后,通过组织监理人员、技术检测人员等相关质量管理人员,加强巡回检验,用科学的方法、精准的仪器设备对施工各个环节的施工材料层层把关,用客观的科学检测数据判断施工材料是否合格,实现公正、公开的施工材料质量量化管理。

3.监督施工过程

施工现场监督是保障施工质量必不可少的一环。监督管理人员必须走在施工现场一线,监督指导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施工规定作业。在施工现场实行质量监督时,监督机构或者监督人员根据施工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相关施工标准对施工现场实物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质量监督人员要明确自己的监督管理职能,熟知监督管理的依据、内容及监督重点,走在施工现场,严把质量关口。

三、结束语

为了确保土建施工质量,必须实行技术、管理两手抓。一方面,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用科学的施工技术服务于具体的土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另一方面,管理人员积极发挥监督管理作用,激发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性,按照国家相关的施工规定要求,确保土建工程总质量符合规划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立凯.土建施工技术要点以及质量控制措施[J].居业,2015(08):62-63.

[2]苏建焜.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179.

[3]张健忠.建筑土建施工中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6,33:212.

论文作者:周子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  ;  ;  ;  ;  ;  ;  ;  

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论文_周子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