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建设农场学校 王远玲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初中数学教育也不例外,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因为学生最终要走进生活、走向社会。在数学新教材的教学中如何使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呢?我发现可以扣紧以下三个环节实施:
1、课的导入“生活化”。
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富有艺术性,必能吸引学生,引发兴趣,燃起智慧火花,开启思维闸门,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奇效。例如在学习用多边形拼地板这一课时,我就问:“同学们吃过蜂王浆吗?见过蜜蜂的蜂窝吗?可爱的小精灵筑建了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建筑师们也用磁砖铺设建造了很多雄伟美观的广场,你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吗?你知道教室里地板的磁砖怎么铺而没有空隙吗”?“你看到过的铺设地板的磁砖是什么形状的?”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紧接着演示奇妙的正六面体结构的蜜蜂蜂窝和一些用磁砖铺设的著名广场及建筑物,借此研究用多边形拼设地板的数学原理。使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主动学习,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又能把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引导学生想象上课内容的生活背景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的导入方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数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来。另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上这节课的时候,以“同学们看过海上日出吗?”引入新课,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到广阔的大海边,有的同学闭上了眼睛,在大脑的荧光屏上放映出太阳从海平面慢慢地升起的画面,一般情况下,闭眼的效果要好得多。然后引导学生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1).勾勒形态
请同学们先在脑子里勾勒出太阳从海平面慢慢地升起直至离开海平面的轮廓。
(2).染上色彩抽象出数学模型
在头脑中想象把黑白电视变成彩电,看谁脑子里画面更鲜艳美丽。学生们说脑子里出现了蓝色的平静的海平面,红色的朝阳。海平面的尽头象是一条直线,红色的太阳象是一个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使抽象出数学模型的生活画面动起来
白鹭在海面上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朝阳似乎是为了获得象白鹭般的自由而要冲破层层雾海跃出海平面,离开海平面后徐徐升起……
(4).使数学模型更清晰、更逼真
同学们还可以在大脑中放几个特写镜头:太阳刚刚要依依不舍离开海平面的瞬间,鲜艳的红太阳上闪着金色的光茫……
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日出的全过程并把太阳抽象成一个圆,海平面抽象成一条直线,进而让学生讨论圆与直线有几种位置关系?再用几何画版放映出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变化过程,最后归纳出圆与直线的相切、相交、相离的三种相对位置关系。该节课运用这种“生活化”的新课引入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引入的生活画面形态色彩越逼真,学生学习就越有兴趣,理解得就越深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
2、学习过程“生活化”。
如在学习“直线”这个概念时,学生很难理解直线是无限延伸的。我就问:“大家对西游记中孙悟空拿的什么东西最感兴趣,最有印象呢?”同学们大都问答是神奇的“金箍棒”,我就让学生把直线想象成能缩能伸的无限的“金箍棒”,学生一下就豁然开朗了。
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的应用时,通过课件演示增补了“利率问题”“打折问题”这一节课,先创设一个小商店,我当营业员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单价,让学生扮顾客进行购物活动,师生互动,课堂气氛热烈. 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去理解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利润是如何产生?”及“每件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之间有何关系?”等问题,这时学习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当学生理解了商品的进价、售价和利润等后,同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对本次提到的商品打八折销售,以及打折销售的商品中顾客是否真正得利益?于是又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实践活动。
再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后,教师要求学生课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圆桌的面积。以及已知一辆自行车车轮的半径,求车轮滚动一周自行车前进多少米?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圆的周长后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消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尽量多地提供给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提供丰富材料,使他们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探索问题和寻求结论。另外还增加了经济决策应用题和配药、配盐水、糖水的“浓度问题”,使原本抽象深奥的数学问题生活化、通俗化。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凸显,学生就是充实且快乐的,必定会发出感叹:“学数学是一种乐趣!”
3、知识运用“生活化”。
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仿佛是动听的“交响曲”。精心设计题目,提供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理解、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通过知识的应用,问题的解决,可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和应用意识。
例如:有这么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母亲买了一张桌子要放在两个面积不同的房间内,放哪一个合适呢?希望知道桌子的面积,这时学生就会发现我们的数学知识就有了用武之地,可以通过周长求出面积。因此,学生不能只在课堂上获得数学知识和方法,同时应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去应用和发展自己所学的知识,使数学真正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
通过这样的一次次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实践活动,学生直接把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很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给我们带来快乐。正如陶行知老先生所提的:“生活即教育”,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这样有效教学就能真正的实现,并绽放瑰丽的花朵。
论文作者:王远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海平面论文; 直线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