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人”的廉政故事——记镇江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沈中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镇江市论文,当家人论文,国税局论文,党组论文,局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是4年前的事了。
1996年4月, 武进市发生了“武进市社会福利实业总公司李云忠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案”。有人担心,这个案子的第一检查官、身为武进市税务局长的沈中立会不会被亲情和关系所包围。面对利诱,他能否坐得正?案件侦破后,有关部门经过反复调查核实后,得出的结论是:沈中立查处该案铁面无私,秉公执法,1997年8月, 江苏省国税局沈中立记二等功一次。
沈中立1957年生,江苏省武进市横山桥镇人。虽然仅有43岁,但却在税务战线上干了20个年头,无论是27岁任武进市税务局长,还是39岁到省局当处长,再后来到镇江市(地级)国税局当局长,他始终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本色,做到廉洁自律,一尘不染。笔者在镇江市国税局采访的二十多天里,无不感受到沈中立身上的清正之风处处扑面而来。难怪上下左右的人都夸奖:“沈中立是共产党人的一面旗帜”。
“头顶着税徽,就要一身正气”
沈中立对税徽有一个别样的理解:一个“税”字成为新中国税徽的主体。图案两侧似钳形,昭示税务部门对偷逃税行为的钳制和依法治税的严肃性;图案整体形似一盏灯笼,寓指税务干部清正廉洁、对党和人民一颗红心……
1998年6月1日,在省国税局计财处长任上的沈中立到镇江市国税局当局长了。就职演说,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军令状”,有的只是实心话:“我所做的一切,都不能给头顶上的税徽抹黑”。
上任仅两个月,沈中立就遇到了一件棘手事,对他刚开展的工作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某企业集团用了一年的时间,做好部、省有关部门的工作,准备搞股票上市。因为产值不够,有人就动起了歪点子,想虚开部分增值税发票虚增产值。但要打通镇江市国税局这一关键环节。要知道,股票一旦上市,对该企业、该市甚至镇江市都有好处。这等好事,该市上上下下的人都欢迎,可在沈中立这里却“卡了壳”。该市国税局辖管的分局领导来汇报此事,沈中立要求他们“不要松口,我给你们撑腰”。有关领导又找上门来,请沈中立“放一马”,他仍没有给面子。
是啊,这样做,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地方党委、政府对他有意见怎么办?“顾不上这些了,护税就是要正气在胸。‘县太爷’们最终会理解我的”。沈中立立即到该企业,向企业负责人宣传税法,陈述虚开发票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接着,又与该市的主要领导交换意见,讲清利弊关系,终于得到了市委的支持。结果,该企业没能虚开一分钱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到此,沈中立并没有撒手不管,而是组织一批国税业务骨干帮助企业理清产值。年底,该企业的股票通过合法手续上市运作。
沈中立到镇江国税局工作不久就发现,有的人舒舒服服做官、马马虎虎办公。有的人无大错,也无建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观念,也颇有市场。这是一种流行性官病,该怎么治疗呢?
沈中立在思考对策。
上任的第二年,在沈中立的倡议下,镇江国税局实行了“六位一体”的干部管理制度,即:聘任制、双向选择制、交流换岗制、回避制、离任审计制、竞争上岗制。
“六位一体”的实施,强化了干部的管理。但由于在某些方面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干部的切身利益,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就在这时,省局关于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传达了。这对沈中立以很大启发。他签发了《镇江市国税系统工作人员考核殿后制试行办法》的文件,决定动真碰硬。
消息一传开,一些议论也出来了:“就他有能耐”。“得罪了干部们,看他怎么开展工作”。
“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不能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共产党员还是要树立正气”。他依然“我行我素”,于今年8月, 在全系统干部中搞了干部“殿后制”。他亲任局全员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亲自到有关会议上讲话提要求。他明确地向有关科室交待:考核一视同仁,绝不搞照顾。从我开始,谁不合格就是不合格。经过组织准备、动员教育、民主测评、组织考证、组织处理和总结提高等阶段,全局“殿后制”这一活动开展得扎扎实实。全系统966名干部接受了全员考核,最后, 确定双优人员30名,不合格人员28名。仅市区就处理了7名税务干部, 最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做官必须会做人,做那种不被人指脊梁骨的人”
金钱,在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强烈地放射出令人晕眩的光环。
不少人说,要想富,干税务。税务部门是特殊的岗位,手中有权,收的是钱,税务局长更是走时、发财的官。
沈中立怎么看?他说,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但要会做工作,还必须会做人,做那种不被金钱所诱惑,不被人指脊梁骨的人。
沈中立的确有权。他带领的国税局管辖着全市近4万个纳税户, 每年收取20多亿元的税额。因此,向他这个局长行贿的形形色色:有的是偷税漏税被查到的,有的是想承包工程的,有的是为本作捞好处的……,但无论是出于哪种动机,无论是数额多大,他都眼不红,手不伸,坚辞不受。一次,一个推销员以高额回扣请他摊派茶叶,他大声斥道:“我就值这几个钱吗?”随手把带来的钱物扔到门外。
镇江国税局下辖4个县(市)局,6个市区征管分局、3 个直属分局。全系统现有在编干部1043人。沈中立作为全局的“一把手”,每个干部的升迁、调动、奖励、住房……都与他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他自然成了送礼者的主攻对象。1999年6月, 沈中立作为江苏省国税局征管改革考察团的成员赴美考察。一名科级领导特意在出访前送给他1000美元。沈中立想到:到国外考察,美元是需要的,而我身上却没有。正在想法子找哩!他拿来了,权当先借用一下。由于当时一下凑不了很多人民币,又急着要出访,沈中立立即写了一张“借某同志1000美元”的字据给他。21天的考察结束了。沈中立回来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立即按照汇率,还了8300元人民币给那科级领导。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沈中立想干部所想,急大家所急,非常注重为干部职工办实事。今年8月, 由他主持议定的《“民心工程”实事方案》就有这样的条文:“修订干部职工的生活补助办法”;“尽快解决干部住房问题”;每年组织市局以上先进个人外出参观学习或疗养。在全市国税系统,无论谁工作上或生活中遇到难题,都能得到沈中立的鼎力相助。但他做了好事,从来不要任何人的一份礼。句容市地税局一名干部的爱人原来在连云港某税务事务所工作,一直分居两地,给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前几年,一直想调到句容,尽管下了不少功夫,可总没办成。沈中立到镇江后,夫妇俩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请沈局长帮忙把她从连云港调到句容。他们之间素味平生,换在别人身上,肯定不在意,可沈中立还真当作个事在办。一周后,沈中立主动打电话给这名干部,又问了一些具体事宜。夫妇俩看到有希望,用信封装了5000元钱,悄悄地塞到沈中立的办公室抽屉里。谁知,沈中立知道后,立即打电话把他批评了一通。夫妇俩通过别人的嘴,把沈中立在武进市的老家住址摸清后,又趁沈中立家属不在家时,把5000元送到了武进沈家,“这个同志啊,怎么能这样?”沈中立把5000元带回镇江国税局,立即指派局人事处长把5000元送到句容,交给了这名干部。夫妇俩急了:“嫌钱少吗?”“不帮我们办了?”第二天,他俩哭哭啼啼跑到镇江。其实,事情并非他俩想象的那样。真实情况是:沈中立正紧锣密鼓地抓紧为他们办。不久,这名干部的妻子就如愿调到了句容,安排在税务事务所工作。
近年来,被沈中立拒绝的钱物有:美元,购物券,纪念币,服装,商务通,烟酒,紫砂壶等。从1999年1月后, 沈中立仅上交到局监察室的钱物就折合人民币1.94万元。
在沈中立的带动下,1998年以来,全市国税干部共登记上交礼金、礼品折合人民币近20万元。
“共产党员,绝不能在吃喝上给自己开口子”
1998年6月,沈中立一到镇江任国税局长, 就听到群众对少数国税干部吃喝问题的反映。作为领导,他的心中很不平静。“过去的事引以为戒,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刹住吃喝风”。于是,一项项《不准接受纳税户宴请的规定》、《禁酒令》动真碰硬了。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上,沈中立宣布:谁违犯规定接受纳税户的宴请,一次给予批评教育,两次给予警告处分,三次给予记过处分。屡教不改者,从重处罚,直至辞退。开始,有的同志对这些规定不够理解,认为吃点、喝点算不了什么,没必要卡得这么死。一些业户也不大理解,说:“国税干部确实辛苦,你们下乡征税总不能带着锅吧!”针对这些想法,沈中立引导大家算了两笔账。一是政治帐。税务干部头戴国徽,手掌权力,如果今天吃这户,明天吃那户,不用多久就会吃掉党心,吃掉民心,吃掉自身的形象。二是经济帐。如果全局每人每年平均在企业吃3次饭,每桌饭按400 元算, 1000余名国税干部一年就吃掉120余万元。两笔帐算得大家心服口服。
有名厂长,来局请他:你才来,给你接接风。
沈中立推辞说:我身体不好,不能去;也不能喝酒,一喝就脸红。
厂长说:不让你喝,只去坐坐。
沈中立说:我一到酒桌上就不当家了。
这位厂长一共来请3次,都被沈中立半认真半玩笑似地谢绝了。
类似的情况,一个接一个。开始几天,有人认为沈中立在做做样子,过了这几天,就不能不给面子。然而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沈中立依然如故。人们这才相信,沈中立拒绝接风宴请是真的。
作为市局局长,沈中立经常到基层检查工作。他对吃饭有一个硬性规定:从不在市区基层单位吃饭;需要在县(市)局吃饭时,也从不下饭店,而在职工食堂。沈中立原来抽烟很厉害,一天两包多。到镇江后,为了“避嫌”,他硬是下决心把烟戒掉了。他还有一个习惯,到基层工作临走时,必定要让驾驶员打开汽车后箱检查一下,证实没有装载任何吃喝方面的“违禁物品”之后才肯上车。驾驶员说:“我这台车从未拉过什么私货。跟沈局长开车,也别想沾到‘油水’”。
多年来,沈中立从来没有到企业和税务干部家吃过一次饭,从来没有和来说情的人喝过一次酒。仅1998年6月到镇江以来, 沈中立就拒请吃近百次。
“共产党员,绝不能在吃喝上给自己开口子。”他的话说得多好哇!已身正,不令则行。由于沈中立的好样子,下属做得很好。自他任局长后,国税局的干部职工无一人因吃喝方面受到处分的。
“正因为我是局长,亲朋们更不能沾光”
沈中立从省局机关到镇江任国税局长后,一些亲朋好友可高兴啦!他们互相转告:这回咱们朝中有人好做官,他是有职有权的“一把手”,做点生意、办个事找沈中立就行了,他能不照顾我们吗?
然而,亲朋好友们这次还是失算了!
1998年9月,为便于推行集中征收的新征管模式,经上级批准, 镇江市国税局决定建造综合业务大楼。消息一传开,到国税局来的人一拨又一拨。要知道,新综合业务大楼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造价1.2亿元啊,谁能承包这项工程,等于就吃了块大大的“唐僧肉”。武进市几个建筑队的头头们捷足先登,他们要依靠沈中立这个老乡加朋友,把工程揽到手。一次、两次、三次,沈中立没开一次口。他随即召集局有关部门,立即成立由监察干部、职工代表等5人参加的基建办公室, 大小工程一律公开招标。
“招标是花架子,最后还不是最高领导一句话”。家乡的一个包工头携重金找到了沈中立,他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沈中立的中学教师来了,他所在村的老支书来了,武进市和市有关部门的领导来了,目的都是一个:“把工程给我们做”。对来人,沈中立热情接待,可就是不答应项目的事。最后,他索性对分管副局长说:“以后凡是有家乡的人打着我的旗号要工程,一律挡驾”。最后,按照规定的程序严格招标。其结果是,拆迁工程给了江苏置业集团,土建工程给了通州第四建筑公司,装璜工程给了沈阳远大公司。而沈中立家乡的武进市,连边儿都沾不上。武进的一些人直骂他“死心眼”。
朋友可以得罪,事可以做得绝情一些,亲属们的事总要帮忙吧?
沈中立有4个哥哥、1个姐姐。沈中立30岁时,父母都去世了。对他这个“小老弟”,哥姐们百般地关心、呵护,每当提起这些,沈中立就泪水盈盈。可是,在对待公与私的问题上,沈中立又显得那样的“不近人情”。姐姐家办厂,他没有凭权力为厂子代销产品;3 个侄子找工作,他也没有凭关系跟任何部门打招呼。至今,他们都在农村。
1999年,和沈中立感情最深的姐姐的儿子从无锡税务学校毕业。中专生,工作不好找。虽然知道弟弟的脾气,但念及儿子的前途,姐姐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坐车来到镇江。说明来意,沈中立诚恳地对姐姐说:“我要打个电话,镇江或武进的税务部门有可能会照顾一下。可其他孩子没有当局长的舅舅,怎么办?”姐姐爱子心切,语气坚决地说:“你再不帮这个忙,我就住在镇江不走了”。一天两天,一周过去了,好话,歹话,硬话,软话,该说的都说了,可沈中立就是不答应。外甥没有到税务部门工作,只在家乡某宾馆当了服务员,还是个临时工。
公生明,廉生威。
沈中立不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出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正气之歌,而且狠抓全系统的廉政建设。他直接分管纪检监察工作。近年来,在他的提议下,国税局组成了廉政执法小组;监察室的人员由原来的3名增加到5名;为监察室配备了硬件设施,并解决办公经费和用房;开展了“四心”、“五珍惜”活动,在全市率先搞了干部廉政档案,镇江市委、市政府在行风评议活动中,国税局综合得分为99分,位于当年参评行业首位。社会问卷抽样调查,群众满意率为98.38%。 廉政建设促进了整体工作。他上任以来,镇江国税局连年超额完成税收收入任务,并以10%的速度递增。每年为地方财政提供70%资金。全系统有国家级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2名;省级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4名;省局级、市级先进集体29个,先进个人53名,他本人先后立三等功两次、二等功一次,多次受嘉奖。
标签:武进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