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合作教育的高校大学生就业管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生就业论文,高校论文,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校与产业部门利用各自优势,整合校企双方教育资源的一种教育模式,教育资源更丰富、配置方式更灵活、培养人才更有效。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解决就业困境,满足企业需求的根本路径。文章基于产学合作教育视角,以职业选择与就业指导为研究对象,探索大学毕业生职业选择的路径和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与产学合作教育 人才市场供求失衡遭遇就业寒流,使大学生职业目标方向、就业期望和薪酬待遇等择业理念发生偏离甚至完全背离。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技能培育难以满足岗位需求、就业制度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到位、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就业取向有偏差、毕业生过于挑剔的择业观、企业过于短视的择人观、社会过于片面的就业观,如此等等,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并存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但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定位与人才目标发生偏离、产学分离的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择业理念偏离社会需要。 1.高校产学分离育人模式,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实践技能训练,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难以满足产业岗位需求。传统经济社会从业人员是宝塔形结构,而现代经济社会和产业岗位都需要高新技术人才与技术工人并重的哑铃型人才结构。如产业内升级需要从事科技创新与品牌营销的优秀职业人才、产业间转换需要具备职业岗位转换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新兴产业需要具有知识创新与应用技能并存的协作型人才。而当代研究型高校培养不出尖端的科技创新人才,职业院校也很难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加上用人单位过度挑剔,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技能,不愿意进行人才储备和人力资源培训,缺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而应届毕业生因缺乏工作实践经验,往往难以胜任,每年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成为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对象。许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是缺乏就业形势分析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求职应聘能力和就业心理素质,造成这些的原因有“温室家庭教育”、“应试教育”、陈旧的高等教育体制和传统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滞后等。 2.高校扩招与企业转型,造成就业市场供需矛盾。自1999年扩招进入大众化,大学毕业生数量显著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现状,造成就业不充分和失业现象。根据《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届大学毕业生699万人中,只有81.8%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2.3%的人自主创业,还有7.9%的人(约55万人)处于失业状态,就业满意度仅为56%,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收入低、发展空间小、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差。2014年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就业更加困难,专业、地域、薪酬、工作环境等与职业期待存在较大差距,大多迫于生计无奈“先就业再择业”。与此同时,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拔尖的创新型人才和学术性人才,而且需要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作为新增人力资本主要来源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要求专业数量与产业岗位相适应,更要求人才层次和技能结构相匹配。大学毕业生在数量上不断扩大,在质量上难以满足企业需求,众多大学生对美好职业的梦想,对未来爱情、家庭等美好生活的憧憬,特别是对职业和薪资的期待、对人生价值和事业成功的渴望,都在寻找职业岗位中“打破”,理想一落千丈,人生起步艰难。 3.结构性失业已成常态,大学生尚存就业误区。首先,由于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增长方式等的变动,使劳动力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工种、年龄、主观意愿、地区等方面的供给结构与社会经济的需求结构不相一致而导致的失业,这种就业结构性矛盾,是因为经济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迅猛变化,人力资源结构和教育结构的改变,适应不了经济结构的迅速变化,进而产生了摩擦,造成结构性失业。其次,要走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误区。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高校扩招进入“大众化”教育带来的后果,事实上新增劳动力人口与人口出生数量、出生率相关联,并不是因为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的增加,如果新增劳动力不上高校,不仅仍然需要就业而且更早就需要就业,正确的认识应该是高校扩招让更多的人上大学而缓解了就业压力。再次,“就业难”和“人才荒”都是相对的,大学生“就业难”是相对于自身的职业愿望有差距,如果能够投身于新农村和大西北建设、到边远山区从事教育和医疗事业、或者从事家政服务和养老事业等,何来“就业难”?当务之急是解决高校专业设置和规模、地域分布和学历层次、技能等级和职业素养等指标体系,如何与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区域分布、人才结构层次、年龄性别结构等需求相适应。 二、产学合作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必由之路 高校的产学合作教育效益,首先,反映在人力资源的生产,即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的专业人才,他们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提高质量和创建品牌的生力军,产学合作教育成效最终体现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其次,产学合作教育模式产生积极的就业效应,不仅吸纳适龄人员继续接受更多教育,减少社会上的劳动力供给量,同时,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而减少结构性失业数量。再次,保证了学生实践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就业能力,达到企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实现“零距离”就业。 1.高校服务经济社会,主要通过产学合作提供科技和人才。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必须通过人才保障和科技创新,而培育经济社会急需人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如何让大学毕业生符合企业人才需求,“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是根本路径。构建“基于大学职能的产学合作服务产业经济模型”。高校职能首先是教学,通过产学合作,进行“知识传播”来培养人才;第二是科研,通过“组建团队”进行科技攻关;其次是通过“知识物化”为产业服务;最后是通过“文化对接”来融入职场。高校为产业经济提供人才支撑、科技保障、产业服务和文化对接。 2.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是人力资本生产的经济过程。高等教育是一种投入与产出的人力资本生产经济活动,根据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关系,构建高校教育服务的经济学模型。高等教育包括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两个市场、教育服务供求和教育产品供求两对供求关系。大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晋升空间、工作时间和职场环境等;企业招聘考虑较多的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对企业的忠诚度和稳定性。大学毕业生是知识性劳动者,有意愿就业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机会,通常被称之为“知识失业”。 3.高校产学合作教育,是培育就业竞争力的主渠道。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是引领与适应的双重关系。高校教学改革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就业为主的应用型职业人才需求和以继续深造为主的拔尖研究人才需求相结合,一方面是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主要以创造发明促进和引领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是培育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要求研究型高校与职业院校实行“双线制”并行发展的教育结构体系。 经济转型产业调整“倒逼”高校推行“产学合作”教育。一方面是原有产业结构重心较低,整体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发展虽能促进就业总量增加却难以容纳更多的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是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出现、技术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有助于大学生就业。但由于高等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错位,加上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型,因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在短期内呈现为一种不可避免的新常态。专业结构性失业是部分专业处于高失业状态,是在大学生愿意就业的前提下被迫失业,是由于这些专业人才市场需求下降,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专业设置不合理。产学合作教育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改善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中,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将课堂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合作课题与合作项目,能够取之于企业实际需要,实现角色转换融入职业生活,通过企业职场文化熏陶塑造健康人格。 三、产学合作视阈下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管理对策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当树立信心接受自我,面对自身条件制定职业规划、面对社会需求创造就业机会、面对招聘单位掌握应聘技巧、面对工作岗位讲究职场策略,努力探索事业成功之路。面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高校应当创新“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纠正学生及家长的择业理念。面对大学毕业生失业大军,企业应当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加强人才储备,放弃盲目追求高学历和高技能现象,积极参与产学合作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1.产学合作视阈下,构建职业选择经济模型。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岗位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在产学合作视阈下构建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影响因素模型。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和影响因素,涉及政府法规政策、高校专业及教师素质、产业调整及职业技能、社会职业导向及家长偏好等众多影响因素,当然,起决定作用的是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意愿、职业理想、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职业兴趣和爱好、个人特长和气质、报酬待遇与职场环境、就业地域与晋升通道等。 2.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调整职业方向。“人就其位,人尽其才”,成功的人生始于职业方向选择和正确定位,选择职业就是选择人生,大学生要主动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人类社会为己任,理性运用选择职业权利,以“立志”为起点、以“励志”为主要途径,以“人职匹配”为主要方法,找准职业岗位。许多大学生认识上有误区,就业能力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上家庭启蒙教育失范、学校思政教育失效、社会处事功利导向,使大学生职业理想偏离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因而,当务之急是唤醒大学生的理想和使命,回归人生价值方向,确立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理性选择职业岗位。 学生及家长要根据社会需要,认清就业市场现状,调整职业选择方向,进行自我就业定位,规划职业方向,把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气质性格等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确立求真务实、积极向上的就业价值观,乐于到基层单位、西北地区等艰苦的地方就业,锻炼意志增长才干;调整就业期望值,用发展的眼光寻找自己感兴趣、合个性、有能力胜任的职业岗位;理性规划职业生涯,不断完善和发展就职心理,确立未来职业目标、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积极投身于人才市场招聘活动。 3.以产学合作为渠道,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产业调整不仅要推动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产业链转型,而且要从传统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产业链转移。大学生的职业胜任力是从事职业活动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职业形象、职业素质、敬业精神等)和特殊能力(专业理论、职业技能及实际应用能力),它是企业与大学生双赢的基础。现在大学生最欠缺的是实践能力和基层锻炼经验,可以通过“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方式,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准就业”、试行“预就业”等方式予以弥补。所谓“准就业”主要指校企合作办学或订单培养等方式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等,身份仍是学生,事实上却在企业岗位顶岗工作;“预就业”是指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以就业为目的,根据自身职业定位,利用国家就业平台和机会,弥补“工作经验”不足的过程,这是大学生供过于求形势下的特殊形式。 职场如战场,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规律。大学生进入职场,怎样适应、如何发展,首先需要有自信,有恒心,有策略。可以运用“职业适应—角色转换”策略,完成角色转变;运用“职业规划—工作调整”策略,在职业生涯规划中不断调整开拓进取;运用“职业岗位—提升能力”策略,抓住晋升机会在专业岗位成才;运用“职业交往—树立形象”策略,创建个人品牌努力推销自己;运用“职业团队—和谐创业”策略,互相合作成就自我;运用“职业发展—成就事业”策略,不断学习成就事业和人生。职业核心能力是随着职业岗位锻炼不断提升的,唯有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和在职员工培训,才能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的需求。 4.以自我营销为手段,寻求最佳事业平台。职业生涯不等于拥有一份工作,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持续终身的职业工作轨迹,需要终身经营,适时推销自我。大学生就业就是首次推销自己,事先要了解法律法规和就业扶持政策,包括劳动法、合同法、户籍管理、档案管理,特别是就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激励政策,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村官计划创新扶持政策等,促成个人前途与社会需要的完美结合。同时要运用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寻找最佳职业岗位,可以借用市场营销4P(产品与消费者需求、价格与成本、渠道与便利、促销与传播)理论,其“产品”就是大学生自己,虽然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你内在的知识和技能,但在招聘就业中要运用包装策略提升品牌效应,如形象包装、语言包装、行为包装等,以利推销就业;劳动力价格虽说是双方博弈的结果,但主要是依据市场行情和单位制度,大学生更应注重晋升机会;渠道策略主要是运用校内招聘会、各类人才市场、大众传媒、社会关系网等,如采用个性化、人性化的求职渠道等;灵活运用促销与沟通策略,通过就业推荐表、个人简历、求职信、感谢信等,对简历制作、求职信等进行个性化的创意,体现你的核心竞争力。求职中既要充分利用人际关系,更应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扬长避短选择职业。职业选择关键在于自身,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发展,要做到定向、定点、定位、定心,职业定位的基本方法就是选择。对大学生个体而言,无论是对社会和家庭责任的自我意识、对兴趣性格和职业能力的自我评价、对就业和职场的自我定位、对职业生涯的自我设计,还是对职场岗位的自我适应和发展,都从大学生视角来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措施。在职业准备中明确方向规划生涯、在职业谋取中明确目标岗位尽早就业、在职场发展中经受考验不断进取成就事业。 充分利用与生俱来的天赋和特长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学生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大学生选择职业岗位首先是选择好大学所学专业,高校要健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主动适应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调整机会。在产学合作实践教学中,接受企业职场文化熏陶,适应职场环境形成和谐氛围,对提升就业率、降低跳槽频次、增加就业满意度、增强企业忠诚度大有益处,进而减少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 6.以招聘信息为导向,比较鉴别最适岗位。大学生心中永远要有一张蓝图,不断激发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将自己的梦想变成事实。成功就业的前提是做好人才市场调研,可以借助营销市场“四M”(市场调查、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定位战略,加强市场调查了解就业政策、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用人单位招聘信息;通过市场分析发现职业市场就业机会;根据国家职业分类以及地理位置、报酬待遇、单位性质、企业规模、工作环境等加以细分,物色有利于就业的职业岗位;通过市场定位筛选出符合个人兴趣、有发展前景的行业选择和锁定求职目标。 大学生就业直接取决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是高端企业越能吸引大学毕业生。高校教师要将职业指导渗透到相关学科,建立职场导师制度,进行求职技巧指导(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寻找就业机会等)、职业素养培育、就业心理抚慰、就业信息分享、社会资源提供等。师生间要像朋友一样相互沟通,用学生自身的视角来看待职业选择,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标签: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专业论文; 职业能力论文; 求职论文; 就业选择论文; 提升技能论文; 工作选择论文; 就业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