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体会研究论文_韩梅

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 221700

摘要:目的 分析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一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减轻后遗症,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梗塞;后遗症;康复护理

脑梗塞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大多伴随语言障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后遗症,而偏瘫的发生率高达80%[1],造成了沉重的家庭负担与社会负担。因此,必须对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才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减轻后遗症程度,充分改善患者预后情况[2]。本院将收治的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取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1月到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为52~82岁,平均为(68.22±2.12)岁。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53~85岁,平均为(69.57±2.80)岁。经头颅CT确诊,患者均符合脑梗塞后遗症的诊断标准[3],伴随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焦虑及抑郁症状等,且排除意识障碍及严重智力障碍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心理护理干预

脑梗塞患者大多伴随头痛、失语以及偏瘫等临床表现,难免会产生焦虑恐慌、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程度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患者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存在各种困惑,或者进行组织患者交流活动,让文化水平高、接受能力快的病人向治疗患者介绍经验,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治疗。

1.2.2健康教育干预

为了促进脑梗塞后遗症期康复,护理人员必须指导患者识别疾病复发危险因素,并发症处理技巧等。通过发放脑梗塞相关知识手册,观摩疾病知识视频,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发生机制、康复护理的重要性等,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尽量避免疾病复发。

1.2.3 语言康复干预

在语言康复护理过程中,首先进行判断患者的失语类型,为其定制个体化的语言康复计划。语言康复遵循循序渐进、从简到难、从少到多等原则,从简单的单音节逐渐过渡到字、词、段落等。同时,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加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讲述其生活阅历,在活跃的语言环境中,促使患者开口说话。为了培养患者的兴趣爱好,增加其听觉及语言刺激功能,可为患者挑选有趣的书籍、图片、歌曲、视频等,根据患者表现及反应适时转换训练内容,鼓励患者坚持长期的学习训练。

1.2.4肢体康复干预

功能锻炼在整个康复护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进行早期肢体锻炼,加以配合必要的针灸、按摩,以促进患者气血畅通。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锻炼内容,从被动活动开始,帮助患者进行床上被动训练。接着加强小关节运动,以增强关节灵活性;床上进行左右翻身运动、摆肩等主动性躯干肌康复训练,使患者学会自主翻身、“单桥”运动、由侧卧位向坐位的移动等。最后指导患者从下床直立、单腿扶拐行走直至过渡到独立行走等,根据康复效果不断调整康复计划,确保安全有效的康复训练效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评价患者功能缺损评分,选择Fugl一Meyer方法评定手、腕、上下肢运动功能[4],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改善情况,总分为100分。

1.4疗效判定

根据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后遗症指标评定[5],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范围为91%~100%内,病残程度评价为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范围为46%~90%,病残程度评价为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幅度范围为18%~45%;④无效:功能缺损评分、病残程度评价无改变。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1.5统计学处理

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计量资料采取X2、t检验,具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塞疾病具有反复发作、变化较快、合并症多、病程长、致残率与死亡率较高等特征,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身心损害。脑梗塞患者从发病开始,将伴随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后期引发偏瘫、肢体活动障碍、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精神抑郁等脑梗塞后遗症[6]。因此,必须消除患者年龄、病因、药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7],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才能提高患者的体力及肢体运动协调能力[8]。通过给予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干预,缓解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鼓励其以积极心态面对治疗与护理等。有效的语言康复护理干预,培养患者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提高患者社交能力,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在整个患者康复中,一系列的肢体康复计划,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残损程度,改善躯体运动功能,增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以上研究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一Meyer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加强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确保较高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燕艳.关于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生物技术世界,2014,9(10):78-79.

[2]孙耀霞,杨丽丽,马静.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30-231.

[3]刘双.对128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进行护理的体会[J].当代医药论丛,2014,9(12):61-62.

[4]李柱兰.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9(3):79-80.

[5]华丽.38例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3(33):3300-3301.

[6]陈卫东,杨燕妮.实施康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脑卒中患者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5):56-57.

[7]王苓,高美华,吕婵,等.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2,12(5):1072-1073.

[8]徐中娟.脑梗塞后遗症的康复护理[J].科技资讯,2013,1(3):237-239.

论文作者:韩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脑梗塞后遗症期患者康复护理体会研究论文_韩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