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论文_余和东

浅谈高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论文_余和东

余和东(四川省长宁县培风中学 四川 长宁 644300)

摘要:高中数学这门学科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探究、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进行课堂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处于充分运转的状态,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课堂导入是作为开篇存在的,在新旧知识的学习中能够发挥承上启下、串联纽带的作用,并且还能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基于此,本文对高中数学课堂导入开展分析。

关键词:高中 数学课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11-114-01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我们知道,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宛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也就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入问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生动形象、立意巧妙的引入设计能拨动学生的心弦,立疑激趣,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自觉主动地步入智力振奋状态,充分调动探求新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那么怎样引入新课,是整个教学设计中必须特别注意的。一个好的新课引入应适当的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个好的新课引入,更应能启迪学生想象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探索新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学习。在教学中,我们从实际出发精心安排的新课导入,可以为新课创设教学意境,使学生迅速进入角色,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学习、研究;可以为新课的教学需要激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新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埋设教学措施的引线,成为新课启发教学的先导。下面谈一谈在高中数学新课引入教学中的几种常用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做出分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数学问题情境起着激发动机、诱导提问和引发思考的作用。问题情境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使教学内容、数学结论在相关的问题情境中自然生成,再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感到知识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强加于人,从而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可建立平等合作与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从而可发展学生外在的和潜在的学习数学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类比式的导入

类比是世界上发现新知识的阶梯,是通向巨人肩膀的阶梯,是创新发展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在数学知识的教授中,可以发现:数学中很多的知识在形式以及内容上都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这就需要开发大脑,寻找二者甚至是多者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而在了解的联系之后区分它们之间的区别,最后达到了旧知识的巩固以及新知识的开发。这类比式的方式引入新课在一定的程度上,既引入了新课又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中提取方法不断的进步。所谓的类比可以从语文的排比句中获得灵感,也就是在大框架相同的时候,来对性质相似的事物进行类比迁移。在等比数列的学习就可以通过等差数列来进行新知识的导入;通过“线与线之间的关系”、“线与面之间的关系”而类比到新知识的“面与面之间的关系”。这种类比方式的导入,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分辨出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相同与不同,这样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进而形成良好的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以及旧知识的巩固。

四、悬念导入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好奇心,尤其在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课堂上如果以悬念作为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几何概型”这一节课时,我引入的课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的地下党与上级约定在中午12~13内到某地点会面,怕被特务发现,约定先到者等t (t<=1)小时后离开,求两人会面的概率。设每人在12~13点这一小时内各时刻到达该地点的可能性相同,且两人到达该地的时刻互不影响。”这个问题如何解答,就是这堂课所要学的“几何概型”。通过创设抗日战争时期的约会问题的悬念导入,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数学在我们生活之中,又能通过抗日题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知道如今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五、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多种多样的导入方式不仅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又是教师的创造性的尝试所结的丰硕果实。优秀的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为每一个知识点寻找最好的导入方法。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不仅是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显现,也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之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时刻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进行轻松愉快的导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将无限的求知欲望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去,最终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余和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课的导入方法论文_余和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